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開展水域救援培訓
回憶金堂縣救援行動,特勤大隊一中隊消防員王鵬記憶尤為深刻:「基本的水域救援技能雖已掌握,但沒有實戰經驗,很擔心自己細節做不好。」在去往救援的路上,王鵬心裡一直忐忑。
今年8月,四川成都金堂縣遭遇洪水圍城,多支應急救援力量即刻參與搶險救災。其中,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以下簡稱「特勤大隊」)也衝在救援前線,幫助多名受困群眾轉移至安全地域。「得益於救援行動前不久開展的水域救援培訓,面對這樣的任務我們才有信心。」特勤大隊一中隊隊長唐天均這樣說。
水域救援只是該大隊立足「一主兩輔、一專兩能」目標任務的一個體現。今年初,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成都大隊轉型升級為特勤大隊。成為「特勤」隊伍,便擔負起省內急難險重綜合應急救援任務,也意味著同樣的人員需學習更多的專業救援技能。
由此,在消防指戰員們的日常訓練清單上,除持續夯實森林草原防滅火能力,地震、山嶽、水域等全新的訓練科目開始不斷進行,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衝得上、打得贏」。
以水域救援培訓為例。今年8月,特勤大隊將水域救援中隊帶到沱江和三岔湖水域,通過「場景式」教學、「分布式」實操、「交流式」研討、「無腳本」演練的方式,開展為期20天的水域救援專業化訓練,全面提升隊伍在陌生、複雜水域的現場處置能力。
「在『翻船自救』科目訓練中,剛開始,指戰員容易被船倒扣在水底。儘管防護裝備能確保安全,不少人還是不免害怕。」唐天均說,通過一步步訓練考核,指戰員們逐步適應環境、提升能力,保證在水域環境中能順利營救轉移受困群眾。
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在樂山進行抗洪搶險救援
回憶金堂縣救援行動,特勤大隊一中隊消防員王鵬記憶尤為深刻:「基本的水域救援技能雖已掌握,但沒有實戰經驗,很擔心自己細節做不好。」在去往救援的路上,王鵬心裡一直忐忑。
他和戰友駕駛衝鋒舟進村後發現,村內地形起伏多變,水中雜物多,衝鋒舟十分容易擱淺。一不小心,還會被水中暗坑把船掀翻。他們到達現場後,有老人生病急需前往醫院救治,王鵬和戰友蹚著齊胸的洪水,爬進樓梯間,將70多歲的老人轉移到5米外的衝鋒舟。同樣的轉移救援行動,王鵬和戰友們重複了數十次,直至將受困的100餘名群眾安全轉移。
有了這次經歷,王鵬希望,以後能多和地方人員接觸,熟悉當地情況,力求在以後的救援中更加得心應手。而憑藉在金堂縣抗洪搶險中的英勇表現,王鵬收穫了人生中第一個三等功。
作為一名年輕的森林消防員,王鵬在新領域新戰場的成長建功故事,也是該大隊打造一支精兵勁旅,成為「全災種,大應急」英勇先鋒的縮影。
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進行繩索救援培訓
3月28日,涼山州木裡縣多處突發森林火災,特勤大隊140名指戰員聞令而動,採取摩託化行軍的方式,晝夜奔襲700餘公裡,主動承擔重難點火線撲救任務,在海拔高度3000多米的地區,指戰員歷時5天成功撲滅大火。據統計,轉制兩年以來,該大隊完成「木裡3.28」「大坪村保衛戰」等滅火作戰任務10餘次,靠前駐防任務3批次,出動人員1800餘人次,動用車輛140臺次。
8月18日,樂山遭遇特大洪災。該大隊出動100名指戰員,緊急前往樂山洪澇災區救援。近5個小時中,該大隊指戰員累計排查居民房屋360餘所,轉移群眾580餘人;在「宜賓長寧6.0」地震救援中,該大隊深入震區實施前置駐防搜救被困群眾、搶運重要物資、開展心理疏導。
特勤大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實戰中檢驗救援能力的同時,該大隊不斷深研地震與水域救援能力提升。目前已有6人取得水域救援證書,36名取得地震救援初級、中級救援證書,8名取得繩索救援培訓結業證書。
打火頭、攻險段、渡激流。圍繞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職能定位,這支特勤大隊隊伍的訓練科目開始不斷進行,確保關鍵時在轉型強能路上邁出堅實步伐。
-END-
來源:光明網 編輯|雪力、邱魏紅 審核|陳維奇
小森推閱
好看的都會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