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珠寶,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春秋時期,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記載了豐富的內容,分為《風》、《雅》、《頌》三部分,有先祖創業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更有反映勞動、打獵、以及大量戀愛、婚姻、社會習俗方面的動人篇章,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間中國社會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是殷商西周交替之際社會進步的必然產物,反過來也促進了社會的文明進步,地位崇高,影響深遠。
每一首詩歌,都有它的靈魂,也就是它的主題,它蘊含著獨有的思想感情,或是愛國忠君,或是懷才不遇,或是男女相思,或是歡樂喜悅,或是憂愁苦悶,或是豪邁奔放......細細讀來,仿佛是穿越了千百年的時光歲月,看到早已成為塵埃的種種場景,讓人心有所感,深有所思,今天,就來說一說《詩經》中最悲涼的一首:我在他鄉,思念故裡。
這首詩便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採薇》,全詩為: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採薇採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採薇採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這首詩是一首戍卒返鄉詩,描述的是這樣的一個情景:寒冬時節,陰雨霏霏,雪花飄飄,一位解甲退役的戍卒在返鄉途中踽踽獨行。道路崎嶇,又飢又渴;但邊關漸遠,鄉關漸近。此刻,戍卒望著家鄉,撫今追昔,不禁思緒紛繁,百感交集。艱苦的軍旅生活,激烈的戰鬥場面,無數次的登高思念家鄉的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現。
所以,這首詩便是三千年前這樣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回鄉途中的追憶唱嘆之作。它的主題是嚴肅的,唱出了從軍將士的艱辛戰爭生活和思歸想家的情懷。
全詩篇幅較長,一共有六章,每一章八句,詩歌以以採薇起興,運用重疊的句式和比興的手法,前五章著重描寫了保衛邊疆、徵戰殺敵生活的艱苦、強烈的思鄉想家的情緒以及久久不能回家的原因,從中既透露出了士兵禦敵勝利的喜悅,也有感慨徵戰帶來的艱苦,流露出了期望和平的心緒,第六章則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結束全詩,尤其是頭四句,描寫了當年出徵之時和此日生還時刻兩種截然不同的景物和情懷,言淺意深,情景交融,被認為是《詩經》中最有名的詩句之一,感人至深。
整首詩一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前三章,這三章的第一句都是「採薇採薇」,以此來引起下文,採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反覆表達了戍卒遠離家鄉、久久不能歸家的悽苦心情。一開始,便展示了一幅悽涼的戍邊生活畫面,「薇亦作止」,寫的是春天薇菜剛剛綻放出翠綠的芽尖,「薇亦柔止」,寫的是夏天,薇菜肥嫩的葉片,「薇亦剛止」,寫的是秋天,薇菜的根莖又粗又硬,將要老去。從春天到秋天,薇菜由嫩而老,時光無情的流逝;守護邊疆的戰士思念故裡,從春到秋,一年很快就要過去了,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回家呢?薇菜不是什麼山珍海味,是一種普普通通的野菜,而將士們以這種野菜為食,也由此可見他們的生活之艱苦。
第二部分為第四章跟第五章,描寫的是行軍作戰的緊張生活,全篇的氣勢為之一振,詩的情感基調由憂傷的思歸之情轉為昂揚的戰鬥之情,威武的軍容、高昂的士氣、頻繁的戰鬥,戰車的掩護和將帥的指揮下,士卒們緊隨戰車衝鋒陷陣,畫面何等恢宏而壯烈,因為夷族的侵犯,邊關形勢的惡劣,戰士們嚴陣以待,這也是將士久久不能歸家的原因。
在殘酷的戰爭之中,誰也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死生可能就在一瞬間,對於遙不可及的故鄉,每一位戰士,都有著濃得化不開的思念,但這些陰暗的色調在雄俊高大的戰馬,威風凜凜的將軍,華貴的弓箭,齊整的戰車的描寫中被衝淡了,洋溢著的是一種報效國家,不惜血酒疆場的豪放情懷。因為當他們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時候,身後承載著的正是他們思念中的溫暖美麗的家園。
最後一章也是最後一部分,「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四句詩被後人譽為是《詩經》中最好的句子,既是寫景記時,更是抒情傷懷,有著悲喜交集的故事,仿佛是一個人生命的寓言,誰在那個春光爛漫的春天裡,在楊柳依依中送別我?在大雪飄飛萬物靜謐的冬季,又是誰在返程的盡頭等我?一股纏綿、深邃、飄忽的情思,從風景畫面中自然流出,含蓄雋永,回味無窮。
在這一首詩裡,有著太過深沉的情懷,思念家鄉,報效國家,豪放與蒼涼,自豪與傷悲,種種和諧的交織在一起,奏響的是真實的生命樂章。別離時是楊柳春光,回歸時是漫天飛雪,季節交替,時光流逝,我們離去又歸來,在這來去之間,我們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沒有誰能給出答案,只有漫天的飛雪中,一個經歷了殘酷戰爭、飽受思鄉之苦的又飢又渴的孤獨戍卒的身影,步履蹣跚,戰戰兢兢地走向未知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