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思念家鄉一首詩,背井離鄉外出打拼,皆是艱辛令人同情不已

2020-12-26 每天讀文史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是一個文化大國,自古以來,對於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就尤為重視。現如今因為時代在發展,有很多節日在我們的生活中都已經銷聲匿跡,唯有春節、端午這樣的節日在人們的心中始終屹立不倒。只要時間一到,無論身在何處都會想方設法的回到家鄉去和家人團聚,包餃子、吃湯圓、吃粽子、吃月餅,共享著團聚的時刻。

可想而知,這些節日在古代人們的心中是有多麼的重要,但是大家也知道,古代時候的交通真的要多差就有多差,富裕一點的還能騎馬騎驢,但是窮苦人趕路就只能用雙腳,而且那時候道路也不是我們現在的板油馬路,其中的艱辛真的難以想像。但即便如此,古時候的人們為了能夠博取功名,也會選擇背井離鄉出去打拼,很多人出去後,想要回家真的是太難了。也是因此,在我國的詩歌中才有很多羈旅之作,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這樣一首。

《除夜宿石頭驛》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裡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這首詩的作者是中唐詩人戴叔倫,是以一位常年漂泊在外的遊子,他的叔父對他影響很大。他的叔父是一個隱者,才學非凡,但是卻喜歡瀟灑自在的生活,一生都沒有入仕,所以戴叔倫也是有著這樣的想法的。但是一切都在一場變故之後發生了改變。在公園756年永王之亂爆發後,為了避亂,一家人都遷移到了江西鄱陽。

若是小門小戶也就算了,若是家屬於望族,若是無權無勢真的是很難立足,為了家庭能夠站穩跟腳,戴叔倫和兄長紛紛入朝為官,但是這樣一來,想要回家就變成了一件難事。又是一個新年,人本想回家與親人團聚,然而路途漂泊在除夕之夜時,他距離自己的家鄉卻還有三天的路程,他最終也沒能夠成功和家人團聚,於是在這樣一個夜晚,他寫下了這首詩。

在這首詩的前兩句中,他所描寫的就非常孤獨,旅店裡只有他孤身一人,沒有人能夠與他說說話,他感覺空空蕩蕩的,唯有對著那清冷的燈去思念心中的家人。而在詩文的第2句與第3句中,他接著抒發自己心中的思念,這一年又過完了,今天是除夕之夜,可是卻還是沒能回家,他很想念家中,想必家人也是非常想念自己的。

於是在詩文的第四句與第五句中,他非常落寞的自嘲,其實在他心中,他覺得自己的人生是非常失意的,就同那江面上的一葉扁舟一樣,儘管他努力地向前,可是卻依舊被風向決定左右。最後在詩文的結尾兩句中,他再次發出了感慨,在這樣一個應該團聚的夜晚,他不由得內心感到陣陣悲涼,他發現自己已經逐漸走向衰老,尤其是傷心的一年到來時,這種感覺更加明顯。

而最讓人感到惋惜的是,這首詩似乎就如同詩人的命運,一般在公元789年左右,他選擇辭官回家,然而,卻在回家的途中就客死異地他鄉,實在是讓人心生感慨。

相關焦點

  • 白居易很樸素的一首詩,寫冬至夜思念家人,寫盡了遊子漂泊的心酸
    家鄉對於漂泊在外的遊子來說,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牽絆,中國人自古就想要的「落葉歸根」,就是源於這種牽絆。特別是對於古代的遊子來說,那時候車馬不便,往往一次離別可能就得一年半載才能相見,於是這種離愁別緒在他們的筆下,就更為明顯了。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
  • 韋應物思念朋友睡不著覺,便外出散步,寫了一首詩,卻成為經典!
    最近幾年流行一句「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其實這一句就是來自於韋應物的一首詩,原句就是「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韋應物其實算一位田園詩人,在唐詩組合裡面與王維、孟浩然、柳宗元並稱「王孟韋柳」。其實韋應物的詩語言一般都是簡單樸素的,沒有什麼生僻字,很有可讀性。
  • 李白思念家鄉,卻為什麼一生都沒有回去過?
    可惜的是李白到死也沒有混出一個好的事業來,雖然他的詩寫的好,可是沒用,這並不能成為他成功的象徵,所以他因為好臉面不敢回家。2、實在是離家太遠李白老家比較偏僻,他出來打拼事業又不得不去往繁華的地方。和李白一樣的後來者近鄉情怯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渡漢江》這首詩中。簡單的講,就是越靠近家鄉,心中的那種思念家鄉的情感就越忐忑,越有一種害怕的感覺。宋朝的詩發展還不是很完善,但這一首卻很經典,由此也可以看出來,近鄉情怯這個詞語觸動了很多遊子最脆弱的心靈。
  • 《詩經》中最悲涼的一首詩:我在他鄉,思念故裡
    ,看到早已成為塵埃的種種場景,讓人心有所感,深有所思,今天,就來說一說《詩經》中最悲涼的一首:我在他鄉,思念故裡。 這首詩是一首戍卒返鄉詩,描述的是這樣的一個情景:寒冬時節,陰雨霏霏,雪花飄飄,一位解甲退役的戍卒在返鄉途中踽踽獨行。道路崎嶇,又飢又渴;但邊關漸遠,鄉關漸近。
  • 王維的一首五言詩,語言清麗,詩畫結合,更令人如臨其境
    在那個人才輩出的時代,能有一首好詩被人讚賞就實屬不易,何況有些詩人卻有很多作品入選《全唐詩》。比如盛唐詩人王維,不僅詩書畫、音樂等都很精通,而且還受母親影響,從小就信佛禪宗,也經常以禪入詩,故而世人稱其詩佛。王維共有四百多篇詩文流傳於世,其中既有編進中小學教材的,也有入選《唐詩三百首》的。
  • 張九齡很經典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令人稱讚不已!
    或用月亮表達孤獨,如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或用月亮表達思念,如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或用月亮表達離愁,如柳永《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總之,有關月亮的古典詩詞數不勝數。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著名詩人張九齡很經典的一首詩《望月懷遠》,來看看他是如何用月亮來表達思念之情的。
  • 中國最奇特一首詩,順著念是丈夫思念妻子,倒著念是妻子思念丈夫
    「迴文詩」是古典詩歌中一種較為獨特的體裁,它能夠迴環往復,正讀倒讀皆成章句。最早見於蘇柏玉妻《盤中詩》,這首詩顧名思義寫於盤中,從中央起句,迴環盤旋而至四角,是一首傷離別怨之辭。
  • 17歲的王維身在異地思念家鄉,寫下一首28字小詩,流傳了上千年
    比如神童駱賓王賓年僅七歲就寫出了《詠鵝》,王勃14歲寫下《滕王閣詩》,白居易16歲寫下《賦得古原草送別》。可謂是出名要趁早,寫詩也是要趁早。其實許多詩人在年輕的時候,已經出類拔萃脫穎而出了,比如「詩佛」王維。王維經典的詩太多,其中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最為人所熟知。寫這首詩時王維年僅17歲,他將遊子的思鄉之情表達得含蓄深沉,感動了無數人。
  • 冬至日白居易寫了一首詩,短短28個字,表達了濃濃的思念之情
    公元804年歲末冬至日這一天,唐代詩人白居易宦遊在外,恰好客宿邯鄲一站,孤單寂寞之時中想起家中熱鬧的場景,一家人圍著燈火的樣子,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於是就寫了一首詩,全詩短短28個字,表達了濃濃的思念之情,至今讀來仍令人感動。《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 劉禹錫他鄉遇故知寫下的一首詩,成為千古名篇,句句扣人心弦!
    這些名篇都是一個長期漂泊在外的遊子在思念家鄉時寫下的,讀來無不令人淚目,也無不牽動著背井離鄉之人的心。正是由於這樣思鄉之情是如此的悲傷,如果在他想遇到了老鄉畢竟是喜悅中的「淚汪汪」,正所謂人生四大喜之一——他鄉遇故知。
  • 遇到家鄉來人,王維喜出望外脫口而出:窗前寒梅是否開花
    因為各種原因,總有遊子背井離鄉,在遠方尋找前途和希望。有的人天性豪邁不羈,可以做到「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但是,大多數人還是故土難離,發出「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感慨。王維肯定是後者,在九月九日重陽節時,他就想到家鄉登高、插戴茱萸的人群中,唯獨少了自己。
  • 隋末唐初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僅留下一首詩,在唐才子傳中第二位
    元代文學家辛文房所撰《唐才子傳》中第二位才子便是他。隋煬帝時,崔信明曾任堯城令。隋朝以「識人」著稱的高孝基曾稱讚他才華冠一時。後來天下大亂,他便逃往太行山隱居。崔信明恃才傲物,平生以詩文自負。一次,他乘船在江中,偶遇同樣驁倨忤物的揚州錄事參軍鄭世翼,鄭世翼對他說:「早就聽聞你有『楓落吳江冷』之句,我想拜讀你的其他詩作。」崔信明非常高興,就把自己的以前的作品都拿出來給他看。
  • 晏殊最唯美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嘆息,原來思念可以這麼美這麼傷!
    今日,與大家分享一首宋文壇最美的情詩,著名文學家晏殊的《寓意》。在詩中,思念原來可以這麼美這麼傷,美地令人嘆息。全詩如下: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事實上,晏殊不僅詞寫得好,詩也很不錯。在《全宋詩》中,他的詩歌多達160首。這首《寓意》就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整首詩情致婉轉,是一首描寫離別幽怨的經典愛情詩,很是唯美,美地讓人嘆息。詩作首聯追述離別時的場景,飄忽傳神:油壁車奔馳而來,又奔馳而去,載著心上人漸行漸遠。
  • 漂泊在外思念故鄉,唐代詩人寫下一首千古絕詩,道盡離愁與人生
    他鄉之人每逢佳節總會更加思念故鄉,又是一年歲末,農曆新年即將到來,歸家的人們愈發多了起來,但依然還有很多人在盼望著回家,漂泊在外的離愁和思念令人輾轉難眠,古人亦是如此。唐代有位詩人在客居他鄉時寫下了一首經典古詩,站在渡口邊望著明月和江水有感而發,將遠離故鄉的遊子思念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一起來品讀這份離愁與人生。
  • 遠嫁的女子思念故鄉,寫下一首詩,感動了世人2000年
    兩千年前有一位遠嫁他鄉的女子,按捺不住自己對故土的思念,寫下一首最美的思鄉之作。她就是我國最早的女詩人——許穆夫人,她的這首思鄉之作,就是《邶風·泉水》——毖彼泉水,亦流於淇。有懷於衛,靡日不思。孌彼諸姬,聊與之謀。出宿於泲,飲餞於禰。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 中國最奇特的詩:順著念是丈夫思念妻子,倒著念是妻子思念丈夫
    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 ——吳兢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文化大國。五千年的歷史流傳,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被記載在冊。不過,這些經典的文化,都是分門別類各有特色的。其中,迴文詩就是一種別具特色的詩。其意境悠遠,需要人慢慢品嘗。曾經宋代的一位詩人李禺就寫過這樣一首《兩相思》。
  • 唐才子傳簡介
    辛文房曾官為省郎     元初著名詩人張雨(1277-1348)《句曲外史貞居先生詩集》卷四存有《元日雪霽早朝大明宮和辛良史省郎二十二韻》詩一首,結句說:「憐君守華省,琢句廢春宵。」可見辛文房亦深於詩道,並與張雨有酬和之雅。       辛文房當時的確有詩名。
  • 李白思念故鄉寫下一首詩,短短的20個字,卻成為傳唱千年的名篇
    月亮與故鄉有著一種必然的聯繫,人一旦離開故鄉,便會感覺到一種深沉的孤獨和感傷,詩人往往借月來寄託對故鄉的思念,以緩解遠離故鄉的孤苦無依感。如果要在以月亮寄託憶故鄉的作品中挑出一首代表作的話,李白的《靜夜思》無疑是最佳的選擇,這首膾炙人口的小詩千百年來為後世所傳誦。
  • 一首描寫八月的千古絕詩,說的卻是冬天,堪稱邊塞詩壓卷之作
    八月本是炎炎夏日,但在有些地方卻有著不一樣的季節,在唐朝時期,有位詩人曾經寫過一首流傳千古的經典古詩,描寫了八月,但卻說的是冬天,這首詩背後的故事也令人感慨,其中有兩句詩歌也成為了描寫雪花的千古名句。這是怎樣的一首詩,詩歌裡訴說了怎樣的情感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