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國家文旅消費示範城市,成都為何脫穎而出?

2021-01-14 騰訊網

鳥瞰成都

12月29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首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名單,全國15座城市入選,成都位列其中。成都為何能入圍首批15個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之一?作為全球遊客嚮往的旅遊目的地,成都緊扣建設世界文化名城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戰略,逐漸形成了「以『三城三都』為引導,以滿足遊客和市民日益增長的需求為導向,以夜間經濟、周末經濟和新經濟為引擎,以多極多點文化消費活動為支撐,以『文化旅遊+』和『文化旅遊融合+』為核心」的成都文旅消費模式。

1

成都文旅消費為何佔據「熱搜」

成都的文旅消費為何能這麼火?成都深刻把握文化建設的人本性、時代性、融合性和長期性,以「十年磨一劍」的決心和毅力,強化政策頂層設計,建立決定-意見-方案-行動四級政策體系,切實保障政策制度可執行、可落地、可持續。

從文旅消費的產業提能升級來看,這與強有力的支持政策密不可分。近年來,成都出臺《關於弘揚中華文明發展天府文化加快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決定》《關於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意見》《成都市發展周末文化旅遊經濟促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將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促進經濟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納入城市戰略發展目標,引領文化消費發展新航向。

結合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秉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理念,聚焦「三城三都」建設,成都不斷推動文旅消費顯示度、辨識度、美譽度加快提升。比如,組建了中西部首隻文創產業發展投資基金,成立西南首家文創支行,引育阿里文娛、可可豆等全國知名企業和團隊,湧現《哪吒之魔童降世》《王者榮耀》等一批「成都造」現象級文創IP,2019年文創產業增加值1459.8億元,同比增長24.5%。

現代與傳統在這裡交融

此外,成都不斷推進旅遊業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推出夜間旅遊、綠道旅遊等系列精品線路,2019年,實現旅遊總收入4663.5億元、同比增長25.6%。同時,瞄準世界品牌賽事,成功舉辦世警會、桌球世界盃等國際賽事,獲得第31屆大運會、第56屆世乒賽、第12屆世運會主辦權,落地東安湖體育公園、鳳凰山體育公園等重大體育設施,國際籃聯籃球之家等重點體育項目進展順利,2019年體育產業總產值突破700億元。

作為世界聞名的美食之都,成都積極構建名菜、名店、名師、名節、名街餐飲品牌體系,實施首店、小店「雙店計劃」,引入海內外美食品牌54家,培育近50家知名川菜企業,推進31個重點美食載體落地建設,2019年,全市餐飲業實現收入超過108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

成都火鍋

以重大音樂演藝品牌為牽引,成都還大力促進和帶動音樂文旅消費,吸引知名音樂人、作曲人在蓉設立音樂工作室,推動成都影視矽谷、中國電影小鎮等重大影視載體相繼落地,2019年音樂產值達481億元,同比增長21%。堅持全球視野和國際標準,成都加快天府國際會議中心等標杆性會議中心建設,推動英富曼、MCI邁氏等國際領先會展企業落戶成都,2019年,會展業總收入1240億元,同比增長22%。

2

消費新場景提升文旅吸引力

成都,不僅有都江堰、武侯祠等傳統文化景點,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又出現了新的城市地標,如城市之眼、東郊記憶等網紅打卡地。成都堅持以文化為魂、城市為底,塑造「三城三都」城市新文脈,打造了不少的精品旅遊大軸線,先後推出「大慈寺(太古裡)-339-九眼橋(蘭桂坊)」「太古裡-東郊記憶-熊貓基地」等精品線路,以軸串景、以軸聚業、以軸興文、以軸連片,全方位挖掘旅遊景點沿線內涵和優勢,建成「從白天到夜間、吃住行遊購娛」全通式體驗消費新場景。

武侯祠

同時,成都市以夜間經濟、周末經濟為雙輪驅動,從時間、空間、創新三方面入手,全面激發居民文化消費需求,顯著提升了文化消費增長潛能。成都不斷點亮城市旅遊新標識,開發「夜遊錦江」、沸騰小鎮等一批富有特色的夜間文旅體驗項目,推動天府國際旅遊度假區、熊貓古鎮·理想新城等重大產業化項目加快建設,都江堰融創文化旅遊城、天府國際慢城、錦繡安仁花卉博覽園、完美世界文創公園等一批高能級項目建成投運。第四、五、六屆成都創意設計周等一系列的文旅活動也變成了成都文旅消費的新動力。

目前,成都已打造十處夜間旅遊景區等100個夜間經濟示範點位。在2020中國夜間經濟論壇上,成都被評為「2020夜間經濟二十強城市」第三名,2020年國慶大假期間,高德數據顯示,成都位列全國十大夜遊城市第一。

夜遊錦江遊船

與此同時,成都還大力實施「文化+」「旅遊+」,全面促進文化旅遊與農業、體育、康養等有機融合,不斷增強文旅資源品牌轉化消費的動力源。新建成成都博物館、成都演藝中心(大魔方)等一批文化地標,加快建設成都自然博物館、四川大學博物館群等文旅消費領頭項目。推出溫江內經堂、大邑南岸美村等一批小而特、特而美、美而精的精品新業態,打造120個以文化創意、運動休閒、康養度假等為主題的「新旅遊潮成都」主題旅遊目的地,豐富文化旅遊消費場景,提升成都文化旅遊吸引力。

3

文化與旅遊的「雙跨越」

事實上,成都市以建設世界文化名城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統攬、以順應人民美好生活嚮往為目標,通過先行先試、積極探索,也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成都大幅提升文創載體供給,至2019年底,成都市建成文創園區面積超過880萬平方米、文創街區(社區、村落)178條(個)、文創空間1000餘個、博物館158家,培育文創規上企業2098家,文創企業營業收入達6348.7億元。每萬人擁有電影熒幕超過0.61張、縣級公共圖書館人均藏書量超過1.1本,實現文創產業增加值1459.8億元、居民文化消費支出佔消費支出比重達到10.4%,位居中西部城市前列。

中國文化遺產標誌、金沙文化遺址

成都旅遊能級也實現了大幅跨越,至2019年,建成國家A級旅遊景區91家、國家(省)級旅遊度假區14家、國家(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13家,實現旅遊接待總數2.8億人次(同比增長15%),旅遊總收入4663.5億元(同比增長25.6%),位居副省級城市前列,初步形成了5000億級的文化和旅遊消費市場,有力助推了成都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此外,成都還開發了全國首個文化惠民消費線上支付平臺「文創成都」APP,全面打造涵蓋劇目展演、圖書、電影、文旅產品、文博景區門票在內的5大類文旅商品,覆蓋了全市100多家文旅商戶,利用「網際網路+金融」方式創新文化惠民消費補貼模式讓市民在文化消費同時精準享受政府的積分補貼,有效刺激文化消費的增長。

大咖

支招

如何刺激文旅消費?

魏 雲(國研智庫旅遊研究院院長):

文旅消費強勁恢復,預示著下一個十年拉動內需的流量埠將是文旅消費。在此背景下,三部委聯合開展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試點工作恰逢其時。首先,要探索適應新時代的文旅消費機制。最後,要引導適應綠色發展理念的文旅消費需求。示範、試點城市必須堅決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形成政府—企業—消費者「三位一體」的綠色文旅消費體系。

金鵬(中國文化產業協會秘書長):

在後疫情時代,如何以城市為載體,探索形成文旅消費促進模式、激發消費長效機制、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成為振興文旅消費、以消費需求帶動產業和服務升級的重要命題。未來的文旅消費,有兩個趨勢值得注意:第一,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文旅消費新格局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主導方向;二是科技與文旅融合的消費趨勢不可阻擋。文旅行業將持續依託網際網路新技術,構建全新的商業模式。

王學峰(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旅遊系主任、副教授):

推動文旅消費發展,要處理好文旅融合的關係。按照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思路,以文化做內容體驗、以旅遊做市場營銷、以科技和金融做堅實支撐,全方位推進與農業、工業、體育、教育、健康等相關領域的深度融合。處理好供給與需求的關係以及文化產業和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關係。

韓元軍(中國旅遊研究院副研究員):

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試點城市建設,目的就是進一步擴大內需,滿足人民群眾消費升級需要,這項工作很有必要也恰逢其時。做好這項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幾點:一是構建文旅消費促進的雙核驅動機制;二是注重現代旅遊資源的開發;三是注重旅遊、文化與創意、時尚、科技、鄉村等融合發展;四是注重文化和旅遊產品品質的升級;五是注重文化和旅遊消費重點產業要素的激勵。

來源:文化在線

喜歡本篇內容請給我們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文旅消費:城市發展新標誌
    文旅消費:城市發展新標誌  本報記者 尹 婕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公布第一批15個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60個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名單。這張「國字號」名片含金量很高,一經公布,廣受關注。
  • 南京獲評全國首批文旅消費示範城市 這張「國字號」名片如何鍛造?
    南京獲評全國首批文旅消費示範城市這張「國字號」名片如何鍛造?2020年12月29日,文旅部宣布了首批15個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名單,南京榜上有名,從4年前的「試點城市」,升級為「示範城市」。 這張「國字號」名片含金量很高,文化和旅遊消費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標誌著人們生活的便利性、舒適度、幸福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尺。這一「重量級」榮譽面前,人們不禁要問,南京脫穎而出的秘訣是什麼?
  • 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創建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
    最新消息!《洛陽市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創建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實施方案》(簡稱《方案》)出爐。《方案》有哪些舉措,一起來看看吧!  《方案》以創建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為抓手,著力推進文旅融合發展,深化文化和旅遊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豐富文化旅遊消費產品供給,改善文化旅遊消費環境,不斷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推動全市文化旅遊產業繁榮發展,加快建設國際人文交往中心和國際文化旅遊名城。
  • 湖湘韻味 長沙模式——長沙獲評首批國家文化和旅遊示範城市
    會議公布,長沙入選首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 長沙地處中國華中地區、湘江下遊,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先後獲評「世界媒體藝術之都」「東亞文化之都」「國際美食之都」,入選2018年中國旅遊影響力城市前10強,連續13年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近些年,長沙以發掘文化渲染城市魅力,以普惠居民展現城市溫度,以經濟循環大框架彰顯城市格局。
  • 入選首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
    1月3日, 記者從市文廣旅局獲悉,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於近日公布了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 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名單, 南充市成功入選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 這標誌著南充的文化和旅遊消費未來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 四川省首批省級體育產業示範基地授牌儀式在成都舉行
    9月27日訊(記者 張宇)近日,四川省首批省級體育產業示範基地(單位、項目)授牌儀式在成都舉行。記者從儀式上獲悉,成都市武侯區榮獲「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稱號,綿陽市北川縣九皇山滑雪場榮獲「國家體育產業示範項目」稱號。為推進國家和省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的落實落地,四川省體育局今年首次啟動了省級體育產業示範基地(單位、項目)評選工作。
  • 新消費「成都新政」來了!
    12月22日,政事君從成都市商務局獲悉,成都十部門聯合印發了《成都市關於持續創新供給促進新消費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不僅要從新消費創新應用、增強新消費供給能力等方面發力,還將以生態塑造為本底,擴大新消費集聚效應。此次新政對消費的理解不再聚焦於產品本身,而將其視作一個更大的產業,推進城市經濟發展。
  • 洛陽市榮膺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
    會上公布了15個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60個試點城市名單,我市榮膺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稱號。「千年古都,牡丹花城」洛陽文旅消費工作得到國家文旅部認可,由「試點城市」變為「示範城市」,「古今輝映,詩和遠方」洛陽文旅消費實現新的跨越,開啟新的徵程,提前兩年完成省委、省政府和洛陽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工作目標任務,為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文旅消費持續提質擴容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稱號來之不易,成績可喜可賀。2016年6月,洛陽成為第一批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
  • 第四屆天府文化論壇舉行 「天府文化·十大文旅消費新場景」發布
    2005年被評選為「全國十大城市商業步行街」之一,與北京王府井、武漢江漢路、重慶解放碑、天津和平路等老牌知名街市齊名,號稱「西蜀第一街」,被譽為「成都版清明上河圖」。2006年,又被國家文化部授予「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2020年11月18日,成都武侯祠·錦裡當選「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
  • 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發布,都江堰新晉「頂流」強勢上榜!
    ▲「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現場圖 成渝作為有著深厚淵源的兩大「網紅」城市,自年初成渝雙城經濟圈躍升為國家戰略以來,兩城之間的聯繫和互動日趨密切
  • 創意好禮開啟文旅新消費 南京舉行2020特色文旅商品消費對接會
    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黃琴表示,當前,南京正著力打造以「雙循環」為戰略支撐的高能級城市,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文旅消費提質升級,消費對接會暢通銀行、企業、商戶、街區、設計、媒體等產業鏈各環節對接會上,南京禮道公共平臺、文化銀行、旅遊業協會與特色文旅商店各方先後達成了文旅消費籤約,共同推動南京市文旅消費高質量發展邁向新的臺階。
  • 「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出爐,成渝雙城收穫佳績
    成都融創文旅城被評選為「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與中國峨眉•《只有峨眉山》、洪崖洞、成都武侯祠•錦裡、解放碑、眉山三蘇祠、成都IFS、重慶來福士、閬中古城、中國雪茄文化名城•雪茄小鎮等共獲肯定。同時,重慶融創文旅城亦被評選為「成渝潮流地標」。這是城市給予成都、重慶兩座融創文旅城的高度認可和褒獎!
  • 創意學人全球頭條丨成都文旅消費加快恢復,鄉村旅遊成為復甦重點
    成都提振文旅消費有哪些舉措?又有什麼新效果?成都將推動文化特色美食街區改造升級,支持培育一批承載城市記憶的特色美食小店、老字號形象店等,推出沸騰小鎮·瑪歌莊園等特色周末美食品鑑地。針對疫情對消費趨勢、消費偏好的影響,成都鼓勵企業重點研發研學遊、親子遊、康養遊和戶外遊等文旅產品,大力推動成都鄉村旅遊發展,使鄉村旅遊成為疫情過後成都旅遊恢復提升的引擎和助推器。
  • 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名單公布
    中國網1月7日訊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於公布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確定河北省廊坊市等15個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和北京市東城區等60個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
  • 培育新消費發展產業集群 成都推出促進新消費發展「16條」
    在此背景下,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國家發改委等13部委出臺《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 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消費場景是成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獨有標識和競爭優勢,通過打造豐富多元的消費場景,創造獨特消費體驗,塑造消費時尚,傳播消費文化理念和品位。秉承「場景營城」理念,2020年發布了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場景新產品」城市機會清單,釋放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發展機遇,尋找城市發展夥伴。出臺的《若干政策措施》以場景營造為核心,在場景從孵化、驗證、應用到釋放上給予大力支持。
  • 2020成都體育消費博覽會開幕
    9月11日,2020成都體育消費博覽會暨成都體育運動及健身展覽會在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7號館順利開幕。此次展會在成都市體育局、成都市商務局及成都市博覽局的支持下,由四川德納展覽有限公司組織策劃,以打造「中國首個體育消費示範展」為目標,以「升級體育消費,聚勢破局迎新」為主題,搭建產業交流和體育消費平臺。
  • 打造公園城市「紅點」「奇點」「潮點」 構建新消費企業梯度孵化體系
    消費是經濟穩定的核心基礎,對GDP增長貢獻率已超過70%。尤其是,提振城市經濟的需求迫切,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在「消費」身上。但成都不希望只是消費的「發生地」。新政裡,成都提出的4個目標:消費新場景試驗田、消費新業態策源地、消費新模式先行區、消費新生態「培育場」。
  • 入選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 成都體育產業劍指千億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片)8月26日,國家體育總局公布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名單,包括成都、上海、深圳、西安、南京等在內的40個城市(區)入選。入選該名單對成都意味著什麼?成都提出:要以承辦重大賽事為契機,堅持以體為媒、以賽興業,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動能。2019年12月,在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大會上,成都就明確指出,要打造體育健康脈動等消費新場景,以「三城三都」建設為載體,高水平籌辦國際重大賽事,全面提升成都消費國際化水平。成都的體育消費場景營造不斷加速。
  • 銅陵入選首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
    銅陵新聞網訊 2020年12月25日,文旅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正式發布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和示範城市名單,其中60個城市獲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我市成功入選。
  • 文旅復工記丨實地探班,喝茶、看劇,成都的快樂要回來了
    文旅復工記丨實地探班,喝茶、看劇,成都的快樂要回來了 2020-06-03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