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也有「輪迴」之說嗎?「五道輪迴」分別指的是哪些?

2020-12-14 道家文化漫談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佛教和道教作為同時在我國存在了數千年的宗教,它們的思想教義都是在勸人向善,並且在發展過程中互相借鑑融合。有很多神明被佛道共同尊奉,如華光大帝,佛教稱之為華光佛、華光天王佛 ,在民間俗稱五公菩薩;道教稱之為靈官馬元帥、馬天君,是道教的雷部和火部的神靈,也是道教的護法四聖之一。佛教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與道教的慈航道人,都是寶相莊嚴,慈悲的女相;佛教消災的保護神摩利支天與道教的眾星之母鬥姆元君形象也非常相似。

道教與佛教也有許多不同的地方,最明顯的是修行方式的不同。佛教的修行目標是涅槃脫離生死輪迴之苦,通過今生的努力可以在來世獲得福報,遠離一切貪嗔痴妄想的自在無礙狀態。而道教則是以追求「仙道貴生」作為修行目標,希望通過各種修煉方式來達到長生久視。既然道教以「今生」作為修行目的,那麼道教有「輪迴」的說法嗎?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種學說,「三世」指過去、現在和未來,「六道」指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它以勸人向善為目的,指出人的善惡之行都會產生不同的果報,並且以此為依據或是因為大善投身天道輪迴,或是因為大惡投身到地獄道。「輪迴」指的是眾生的生死相續、業果相續,就像車輪一樣,往復循環。

其實道教在誕生之初是沒有「輪迴」的說法的,並且道教的「長生不死」與「輪迴」思想是有衝突的。北魏著名道教名家寇謙之對張道陵祖師所創立的天師道進行改革,並將道教的修道成仙理念與佛教的輪迴思想相結合,他認為前世的善惡對今生的修行也有影響,而今生的善惡又會影響到來世。寇謙之提出,修煉成仙不僅僅通過煉製丹藥,積累功德也是一種修行的方式。

王重陽祖師創立全真派以後,提出了「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的思想,將佛教的許多思想教義加以融合。在內丹典籍《鍾呂傳道集》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關於「輪迴」的理論,如

所以來生而身有等殊,壽有長短。既生復滅,既滅復生。轉轉不悟而世世墮落,則失身於異類,透靈於別殼。至真之根性不復於人,傍道輪迴,永無解脫。

又如

人生欲免輪迴,不入於異類軀殼,嘗使其身無病、老、死、苦,頂天立地,負陰抱陽而為人也。為人勿使為鬼,人中修取仙,仙中升取天。

道教以此作為修行等級的高低,指出修煉成仙有五等之說,即「仙有五等者,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之不等,皆是仙也」。

那麼「五道輪迴」分別指的是哪些?根據道教典籍《太上老君虛無自然本起經》的記載:

一道者,神上天為天神;二道者,神入骨肉形為人神;三道者,神入禽獸為禽獸神;四道者,神入薜荔者,餓鬼名也;五道者,神入泥黎者,地獄名也,神有罪過入泥黎中考。

道教的「五道」與佛教的「六道」相比,少了一個「阿修羅道」,道教認為只有「守虛無者」,方能得到自然之道,常存於世間;「守神者」可以練骨肉形為真人,屬天官,當飛上天;「守氣者」可以羽化飛升,得道成仙。

雖然道教也有「輪迴」之說,但是道教還是以「仙道貴生,無量度人」作為修行之本,今生的修行比起前生或來世更為重要。

相關焦點

  • 道教三寶、七寶與八寶分別指的是什麼?一般人很少知道
    道教歷史源遠流長,自東漢張道陵正式創立道教以來,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道教的發展過程中一直與中華傳統文化息息相關,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道教元素的存在。本期就來跟大家一起聊聊道教的「三寶」、「七寶」與「八寶」。道教三寶何謂道教的三寶呢?
  • 道教裡「三寶」、「七寶」、「八寶」都指什麼?
    本篇,小道士我便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道教三寶、七寶和八寶,看看這數字三、七、八都有哪些含義。三寶首先,道教把初入玄門稱為是「皈依三寶」,具體為:第一皈依無上「道寶」,即皈依「太上無極大道」,能永脫輪迴;第二:皈依無上「經寶」,即皈依「三十六部尊經」,能得聞正法;第三:皈依「無上師寶」,即皈依「玄中大法師」,才能不落邪見。這裡的「三寶」指道、經、師。
  • 道教的「五供」指的是哪些,供神有什麼禁忌嗎?
    經常參觀道觀的朋友會發現,在大殿神像的供桌上經常會擺放著許多的供品,有鮮花也有水果等。道教將供於神壇的這些供品稱之為「五供」,那麼何謂「五供」呢?供養神明有什麼禁忌嗎?本期就為大家講解一二。五供也稱五獻。
  • 中國古代有三教九流之說,那麼下九流指的是哪些人?
    「儒」字那麼三教九流之說究竟代表了什麼呢,我們先說沒有爭議的「三教」,它是指儒教、道教和佛教,說到這不少人就說了,儒家只是孔夫子創立的一個學派,怎麼會是一個「教」呢,這就需要我們了解三教比較好理解,也比較沒有爭議,那麼下九流指的是哪些人呢?說此之前,我們先說說上九流和中九流。上九流和中九流。
  • 道仙與大羅金仙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說大羅金仙能不入輪迴?
    一些頑愚的佛教徒為了標榜佛教的高明,經常自說自話,比如「道家的果位最高是也只是仙,不能脫離生死輪迴」這種話他們說得很是順口,然而說這話的人顯然並不理解「仙」的概念,只是像他們頑愚的前輩一樣,將中國所說的仙,與古印度的外道修行人或婆羅門教觀念裡的諸天混淆起來。一 仙不等於古印度外道,這點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
  • 民間說的十八層地獄分別是指的什麼?
    因為只有成佛,才可以擺脫六道輪迴之苦。六道輪迴,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生死輪迴了。只有成佛,才可以擺脫生死輪迴之苦佛教是東方的救贖宗教,基督教是西方的救贖宗教。不約而同,兩者都相信有天堂和地獄。所以說,宗教往往是教化人心的。地獄真有十八層嗎?所謂下地獄,是對人的今生所犯下的罪孽的懲罰。十八層地獄的說法,是以訛傳訛。或者說,是佛教經典中描述的地獄的簡化版本。地獄是不分層次的。
  • 你知道我們經常說的三界,是指哪三界嗎?又有什麼講究
    其實,在不同的地方這是有不同說法的,比如佛說三界六道眾生,這個三界講的是欲界、色界和無色界,或指斷界、離界、滅界等三種無為解脫之道。欲界就是指還有男女飲食之欲,色界就是已無男女飲食之欲,以禪悅為食,但仍有物質相狀,無色界但存神識(俗稱靈魂),已無物質,壽長達八萬四千大劫,但仍有生滅輪迴,所以佛經上講:」三界皆苦,猶如火宅」。
  • 道教說的「神通」是什麼意思?道家基礎詞彙,修道之人應該知道
    「神通」一詞按照字面意思來解釋,指的就是通過神靈來感應溝通,在道教,「神通」即一種通靈的本領,後來又被引申成一些道家法術。道教認為道士在修煉神通時,需要靠堅定的心性以及大智慧,否則便很容易墮入魔道。道教並不推崇神通,道家看中的是「形神統一」,「天人合一」,精神要與身體同修,因此,道教認為那些專修神通之人是術士,又將偏離大道專修神通的方式稱為旁門。道家認為修煉神通必須講究一定的方式方法,有的修煉者依靠修煉內丹來引發神通,也有修煉者會藉助丹藥符咒的力量來引發神通。總之,修煉神通的方法非常的多。
  • 道教的「三寶」指的是什麼?修行之人需要遵守的基本準則
    道教有兩個顯著的特點,其一,它是一個多神信仰的宗教,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包含著大量的神祇,既有像玉皇大帝這些先天神,也有風雨雷電自然神;其二,道教以黃老道家思想為依託發展而來,道家思想讓修行者達到少私寡慾、天人合一等境界,這也是道教的立教之本,也是對「道」的完美闡述。莊子的清靜無為及逍遙處世的思想也對道教的發展與教義產生重要的影響。
  • 三山五嶽分別指的是什麼山 三山五嶽的詩句有哪些
    在學習語文或者是閱讀名著的時候,總是會看到三山五嶽這個詞,那麼三山五嶽分別指的是什麼山?三山五嶽的山在古時是非常知名的,因此也有很多文人墨客前去遊覽,同時也留下了不少的詩句,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三山五嶽的詩句有哪些,順便來說說三山五嶽哪個海拔最高。
  • 道教「五供」具體指哪些?
    (善信某某全家供全堂鮮花 增福壽康寧)在道教儀軌中供奉神靈時,按傳統文化儀範,常用香、花、燈、水、果五種物品供奉在神壇之上,這五種供品也就是俗稱的五供或五獻,它們暗合五行,表示天地造化、萬物相生相剋之理,以合神明之道。其中,香意味著香供養,供養諸天諸神。
  • 道教中所說三界,並不是指天、地、人三界
    初看沒有什麼感覺,三界不就是「天、地、人」嘛,誰不知道,可是在道教中,三界乃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而不是我們常說的天、地、人三界。道教所說三界,與我們所認識的有什麼不同在傳統的認知中,天界,是神居住的地方,而地界,一般為鬼及鬼神居住的地方,而人界,則是人類所居住的地方,這既是我們所就三界,而這也是普通人對於道教文化中三界的認知。
  • 《世界宗教源流史》中國道教之八:佛道的鬥爭與融合
    在中國古代早已有"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的說法,道教《太平經》中也有" 承負" 之說,即行惡者子孫將受報應。本來道教追求成仙,佛教宣揚涅槃滅度,即" 佛法以有生為空幻,故忘身以濟物;道法以吾我為真實,故服餌以養生"。
  • 道教禁忌「四不食」指的是哪些?為何會有這種說法呢?
    道教是一個發源於我國本土的傳統宗教,自黃帝問道廣成子以來,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如果按照東漢張道陵天師的天師道正式創立時間來算,道教也有一千八百餘年的歷史了。道教以「道」作為最高信仰,以道家黃老思想作為立教之本,結合了原始的鬼神崇拜信仰發展而來。
  • 道教三寶指的是什麼,皈依三寶是什麼意思?
    道家有三寶之說,我們常聽人說皈依三寶,那這三寶指的是什麼,道家的皈依三寶又是何意義?
  • 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最高信仰」是什麼?也有不能吃的東西?
    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最高信仰」是什麼?也有不能吃的東西?一說起宗教,大家都會想到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仍然很少人說起中國的道教,很多人都知道中國本土的宗教就是道教,但是不了解其中更深層的內容,道教是以「道」為最高的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到家思想為理論為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神仙方術衍化而成的,其實道教的常念聖號很簡單就分了三個,第1個是度人無量天尊,福生無量天尊和功德無量天尊。
  • 若有輪迴轉世,那為什麼還要祭祀上墳掃墓,祖先能收到嗎?
    所謂「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此言不虛,其實,老祖宗很早便懂得祭祀先祖宗親之奧秘,今天,我們再用道教的角度去解釋一下這個問題,便一得而知:為什麼已經有了轉世投胎的理論,人們還要在清明節、寒衣節給親人祭祀或超度,畢竟親人已經轉世投胎去了,再去祭祀還有效果嗎?他們到底能不能接到你的祭祀?
  • 道教的死亡觀:鬼可以修煉鬼道嗎?
    七魄離開肉體之後,緊接著就是三魂,首先天魂會魂歸天界,天魂就像是一個人在天界的「身份證」一樣,一個人的降世必須有著天魂的證明,否則就無法輪迴,天魂基本上就這一個作用,緊接著就是命魂和地魂,其中命魂的作用最大,命魂會魂歸地府,我們常講的參與輪迴的魂體就是命魂,它代表著我們的一生,魂歸地府之後無非就是走奈何橋、喝孟婆湯、進輪迴池,那麼就只剩下一魂了,這一魂叫做地魂
  • 在道教的仙人概念中有死亡這一說法嗎?
    也就是說不吃飯,不死亡就是神仙,但是到了古代越來越多的小說中,仙人慢慢有了一定的壽命,經過了這個壽命面臨的就是死亡,到了近代的玄幻小說中,到了死亡之期,只要提高了境界就不會死亡,那麼仙人到底有沒有壽命這一說呢?道教中是怎麼說的?
  • 說一說道教「考神」的來歷
    道教是一個典型的多神信仰的宗教,一年之中有許多日子都是道教神仙的聖誕日。農曆二月的神仙聖誕日比較密集,二月初一是四御勾陳大帝和冥神秦廣王的聖誕,初二是保家衛宅的土地神聖誕,二月初三則是掌管天下人功名利祿的文昌帝君聖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