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註定了會走上不同的道路,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般,每個人對於人生的詮釋也不盡相同。這不僅僅來自於家庭環境的影響和人們對於未來的認知,更是因為自身的努力和天賦,是金子,無論是出現在泥潭裡還是金庫裡,也不會掩蓋它依然永遠熠熠生輝的事實。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她無疑是令人羨慕的存在——父親是著名軍事家,頗受時代看重;表哥是素來有著民國第一才子之一的大詩人徐志摩,愛恨情仇如同詩歌一般流傳在整個上海。
表弟是後來成就了一個時代的武俠小說傳奇作家金庸;丈夫更是新中國最出名的兩彈一勳錢學森。她就是蔣英,在如此人才濟濟的環境裡,她依然遺世獨立,令人嚮往。
千金小姐
1919年,蔣英出生在浙江海寧蔣家。
當時的蔣家本就是當地乃至全國的名門望族,蔣英一出生,更是受到了萬千寵愛。父親蔣百裡是民國初期最著名的一批軍事家中最優秀的一個,素有「國民黨第一將領」之稱,多次在對日戰爭的指導方針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這樣的父親、這樣的家庭環境,毫無疑問,蔣英的生活環境也是相當開明的,她的家庭不像是當時傳統封建家庭中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父親蔣百裡更是恰恰相反,主張蔣英多讀書看報,開拓視野。
父母對於蔣英的教育可謂是十分看重,而蔣英更是在幼年時期,就展現出來了自己獨特的音樂天賦。開明得到父母也很是支持熱愛音樂事業的蔣英,為她聘請名師教習樂理,父親蔣百裡去歐洲考察的時候,更是專門帶上蔣英一同前往,開拓視野。
蔣英是沉浸在裡長大的孩子,她的童年幾乎過得一帆風順,沒有遇到過什麼挫折。而她和後來的丈夫錢學森的相識,也就是從童年時期開始的。
由於蔣百裡和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是非常好的朋友,兩家人經常一起聚會。錢學森的父親膝下無女,而蔣百裡剛好有五個女兒,最小的女兒蔣英更是冰雪可愛,讓人心生疼愛,錢均夫便請求蔣百裡將蔣英過繼給自己。
因此三歲這一年,蔣英就住在了錢家,和錢學森一起長大。她的到來讓這個家庭變得生動有趣,大家都很喜歡她,但是由於蔣英的母親捨不得女兒,沒過多久,又把蔣英接回了家。
當時對於蔣英來說,錢學森還只是自己的哥哥,並沒有其他的情愫,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後來自己的餘生,都會與錢學森一起度過。
再次邂逅
1935年,錢學森出國留學,這是他少年時期最後一次見蔣英——蔣百裡帶著蔣英為他踐行。席上闊別已久的蔣英一如從前,這一年她16歲,正是豆蔻年華,愛說愛笑,顧盼神飛,古靈精怪,逗得大家都開懷不已。
錢學森很喜歡這個妹妹,但是由於遠隔重洋,書信來往甚至也不甚方便,因此錢學森到了德國以後,就只能被迫與蔣英斷了聯繫。
蔣英的這段時間也沒有閒下來,她先是去了德國柏林大學研究音樂,而後又去了瑞士深造學習,由於自己在音樂方面的的確確有著過人的天賦,再加上她學習努力又刻苦,因此很快便聲名鵲起。
而後瑞士舉辦萬國音樂年會,她又在音樂會上一鳴驚人,摘得桂冠,更是一戰成名,成為歐洲頗具影響力的女歌唱家,在功成名就之後,蔣英預備回國,而也正是在這時,兩人再度相遇的。
1947年,從國外留學歸來的錢學森回到上海,重逢蔣英。當時錢家人正為了錢學森的婚事發愁,便請求蔣英幫助,物色合適的相親對象給錢學森,蔣英倒是很上心,當時錢學森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原來,回國後,錢學森看見自己曾經疼愛的妹妹如今已經出落的亭亭玉立,說不動心是假的。結束舞會後,錢學森便對蔣英表白,並且炙熱的邀請她:「與自己一同去美國」。
攜手一生
這突如其來的表白讓蔣英一時不知所措。其實在她的內心裡,她同樣仰慕著才情和德行兼具的錢學森,但是此時的蔣英在國內的歌唱領域已經小有成就,如果此時選擇與錢學森一起去美國,那麼就意味著自己要放棄在國內的事業。
她熱愛音樂,但是同樣的,她也熾熱的愛著錢學森,這樣的抉擇太過艱難,讓蔣英深思熟慮了很久。蔣家人重情重義,是在表哥徐志摩身上便體現出來的。果不其然,最後蔣英還是選擇奔赴了屬於自己的愛情,跟隨錢學森去了遙遠的美國。
錢學森的父母本就非常喜歡蔣英,如今親上加親,更是歡喜得不得了,這時大家想起兒時「蔣英以後還是錢家人」的戲言,頓生無限感慨,這麼多年,兜兜轉轉,兩個相愛的年輕人最後還是走到了一起。
1947年,兩人在美國登記結婚,婚後蔣英選擇了淡出歌唱界,專心致志的在家照顧丈夫的生活起居,但是同時她也沒有放棄自己的學習生涯。
她閱讀,學習,偶爾也在家中引吭高歌,錢學森便在旁邊寵溺的看著夫人,生活美滿幸福,也令人嚮往。
她安心退居幕後,屈居丈夫的光環之下,卻也不掩藏自己的鋒芒,這段愛情勢均力敵,兩個人互相陪伴,一陪伴便是六十二年。
最好的愛情並不是海誓山盟、石破天驚的許諾,也不是溫言軟語、兒女情長的繾綣纏綿,而是兩個人能夠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彼此存在的意義,在兩顆胸膛裡找到跳動的兩顆心,靈魂的互相吸引讓他們彼此相知相守,最後結伴相守餘生,才能一起走過幾十年的風雨。餘生並不長,但是只要是和相愛的人一起,就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