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大腦,重塑人生》讀書筆記11

2020-12-22 旖旎塵光

大腦受文化的影響而改變。

這些和其他類似的實驗證實了東方人對整體的知覺性高,看東西時是看它和背景的關係或它和其他事情的關係,而西方人看事情是單獨看。東方人看東西是從廣角鏡頭看出去,而西方人是用窄但聚焦清楚的鏡頭來看。從我們對可塑性的了解可以知道如果用不同的方式來看事情,每天重複幾百次的大量練習一定會改變跟它有關的神經網絡。如果用高解析度的掃描儀器在東西方人感覺和知覺東西時去掃描他們的大腦就可以解開這個問題了。

終於讀完此書,而且讀得比較細。剛開始看書名,認定它也是那種半小時看完的雞湯文,看了開頭才發現,我猜中了開頭,沒猜中結尾。

作者的確是最會講故事的科學家,真的感覺跟他見識了很多天的「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作者一反現存的普遍的空中樓閣的盲目空喊,用理論與實例相結合,告訴我們,一切皆有可能。

每當我們心懷恐懼,悲觀失望,幾乎一條道走到黑的時候,可以再拿出這本《重塑大腦,重塑人生》看看,體會下那些被醫生判了「死刑」又逆襲人生的病人的不易和奇蹟,體會下科學家在每一步人類文明的推進上的艱辛與執著,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更好,更健康,更有信心的我們。

對書中幾個比較深刻的點,總結如下

1.敏感期的確存在,在敏感期的信息輸入,會更好地促進和鞏固大腦神經發育,在敏感期之後,通過努力,也一樣可以促進大腦發育——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2.成人的大腦絕不是一成不變的;

3.專注會使大腦神經長久改變——質的改變;

4.朗讀有利於大腦前額葉發育,前額葉關乎自律和自控,

5.有人用激勵法告訴我們一切皆有可能,作者從醫學角度,告訴我們大腦一切皆有可能

想到高考作文,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6.各種活動都有記憶,因為每種行為會反覆公用到各種神經元,神經元存在,記憶就存在。

7.成癮症大多數因為可以不勞而獲的海量的巴多胺。

8.雅思閱讀裡,居然有好幾篇貌似出自本書;

9.「弱智女生」,半腦人,癱瘓病人,90歲老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創造著各種不可能,那麼對於正常而普通的我們,一切皆有可能。

高考那年的作文題目是,《如果記憶可以移植》,我說如果記憶可以移植,要給抑鬱症病人移走痛苦的記憶,植入美好的過往,當然,彼時只是一種肆無忌憚的展望,然而,時至今日,不但記憶可以移植,腦神經可以移植,更甚者,不用通過移植,只要有科學的流程,就可以使自己的大腦脫胎換骨,重塑人生,這就是科學家的偉大和智慧,這就科學的神奇與迷人吧?

最後,仍然以本書非常喜歡的一句話,結束此文:「但生命是為了生活,並不是為了做練習,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去做——

你一直想要做而沒有機會做的事。」

相關焦點

  • 《重塑大腦,重塑人生》讀書筆記1
    智商是天生的,大腦是天生的,孩子的智商尚且有天生註定之說,那成人或者老年人的大腦那更是註定無從改變!這是我們很多人的普遍認知。然而科學作家諾曼道伊奇的《重塑大腦,重塑人生》如是說:大腦可以像鍛鍊肌肉一樣被鍛鍊;有的神經出現問題,那麼可以找替代神經;失語症自閉症可以通過專門的課程改進;性變態可以調整;成人跟老年人的大腦一樣具有可塑性。當然,的確有關鍵期敏感期的存在,有童年的陰影存在,不好不對的事情的確會留下記憶,所以壞習慣難以改變。
  • 《重塑大腦,重塑人生》讀書筆記7
    用想像力改變你的大腦你知道想像的力量嗎?也許你知道,也許你不知道,實際是,不論你知道還是不知道,想像力具有無窮的力量。有人沒有鋼琴,就用想像力在大腦裡練習鋼琴,結果鋼琴技藝日漸精湛;有人進了監獄,無事可做,就在自己大腦裡下心智棋,結果這個人出獄後還贏了西洋棋冠軍卡斯帕羅夫;有大齡青年學車,摸車機會太少了,她只能一遍一遍在腦子裡模擬開車技能,結果最後被教練說是最穩健的選手。前兩個是來自書中的例子,第三個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
  • 《重塑大腦,重塑人生》讀書筆記4
    重新設計大腦梅策尼希被稱為「大腦可塑性的世界第一把交椅」,「他的專長是訓練大腦處理某些信息的特殊區域來重新設計大腦(他稱之為大腦地圖),以加強人們思考和知覺的能力,增進他們的心智功能。他也比別的科學家讓我們看到更多大腦處理信息區塊的改變。」
  • 張楠:《2次重塑》重塑不一樣的人生故事
    中國網娛樂總編輯、2次重塑節目發起人張楠中國網娛樂總編輯張楠帶領資深媒體主編團隊共同打造的新媒體「重塑哲學」品牌《2次重塑》是對人生的一次深思,旨在用不同的內容表現形式支撐「2次重塑」的內容哲學嘉賓平視自己,分享自己的重塑經歷,以此傳遞重塑精神,輸出最真實、極致、深度的態度和內涵,每一位嘉賓都希望通過他們的經歷,為他人帶來信心和正能量,使觀眾不再畏懼歲月的改變和未來的潦草,帶領大家在寬廣的人生中,探索重塑的魅力。
  • 大腦是可重塑的!這樣閱讀能提升智力,讓你變得更聰明
    閱讀會用到大腦很多區域,而這些大腦區域並非天生就是用來閱讀的,但大腦是可重塑的。而通過科學的閱讀,就可以有效刺激這些大腦區域,重塑大腦,提升智力水平,增強大腦信息處理能力。既然大腦在後天是可塑造的,那麼智力也是可以改變的,我們就可以通過刻意訓練重塑、優化大腦,提高智力水平。人類後天的各類訓練活動中,閱讀不僅能夠能夠獲取知識經驗,而且也是重塑大腦的重要活動之一。
  • 「世界潛能專家」託尼·羅賓斯的 9 句名言,幫助你重塑大腦
    編者按:人的大腦是會隨著時間的流逝發生變化的,不管你現在是抑鬱、焦慮、失落還是什麼,都是可以發生徹底改變的。換句話說,大腦是可以重塑的。本文摘錄了託尼·羅賓斯的9句名言,這些想法幫助作者走出了灰暗的日子,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 《刻意練習》:重塑大腦 你值得更好的人生
    我坐在電腦前碼字,已經超過一年了,可是我的大腦不會變大,沒有六塊肌肉,線條也沒有任何改變,但我知道我的專注力正在變得越來越好,這個是肉眼看不出來,但是卻實實在在地發生。「刻意練習」概念的原創者,心理學家艾利克森告訴你如何從新手到卓越專家,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大腦又經歷了什麼,應當如何掌控你的大腦,讓它為你所用。
  • 《刻意練習》:重塑大腦 你值得更好的人生
    我坐在電腦前碼字,已經超過一年了,可是我的大腦不會變大,沒有六塊肌肉,線條也沒有任何改變,但我知道我的專注力正在變得越來越好,這個是肉眼看不出來,但是卻實實在在地發生。「刻意練習」概念的原創者,心理學家艾利克森告訴你如何從新手到卓越專家,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大腦又經歷了什麼,應當如何掌控你的大腦,讓它為你所用。
  • 4.24今日學習:重塑大腦——調動你的思維肌肉!
    身體是持續鍛鍊,才不會很快退化的;大腦是越用越靈光的!這都是有科學依據的道理!所以,保持身體和思維的活躍,是保持身心健康活力的重要法寶!!!不管我們處於哪個年齡段,都可以持續的優化大腦,甚至可以重塑大腦。但是,很多人對大腦的認知有誤區,認為自己的思維跟身體鍛鍊沒什麼關係!
  • 腦科學研究:青春期是重塑大腦的最好階段
    但他們不是專門要跟家長作對,這是他們的身體和大腦的變化所導致的。腦科學家認為,青少年的大腦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可塑性」。 」 青春期是人生中的一段「多事之秋」。 想像一下,有一天,你家從小很可愛的天使寶寶,突然變成了面目猙獰的魔鬼。
  • 重塑樂隊改編《一生所愛》:重塑精英的方式
    所以只能在大腦裡努力記憶一些樂隊的名字,等待某個時刻想起他們,再去搜索資源。「重塑雕像的權利」這個非常記憶點的名字在那個時候進入了我的腦海,不過一時半會都沒有再乍現過。再看劉敏和馬翬的出身,重塑其實是一隻背離精英身份的樂隊。華東作為PK14的前鼓手,後朋克就是重塑的DNA。現在人們喜歡給一個樂隊懶惰地貼上一個標籤,標籤內容往往取決於他們成名的那張唱片風格。《Cut Off!》的出現讓重塑背著「後朋克」的標籤行走到現在,但其實《Watch Out!》
  • 醫療幫扶助力「山川」牽手,讓「海馬人」挺直脊背,重塑人生
    醫療幫扶助力「山川」牽手,讓「海馬人」挺直脊背,重塑人生 2020-08-05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宋純鵬:在河大重塑自己的人生
    在後疫情時代,如何展現2020級新生的使命擔當,度過這段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在河大塑造新的人生,值得深思。作為老師,我為今天的「開學第一課」,做了長時間的思考和準備,今天我以「大學時光」為題,與同學們討論並期待同學們度過富有詩意的大學時光。要充滿理想,追逐夢想。理想信念是人類所特有的精神現象。崇高的理想信念,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夠啟迪心智,點燃激情,引領我們在驚濤駭浪中奮勇前行。
  • 冥想——重塑大腦的洪荒之力
    ——美國波士頓心智研究所冥想中的沉思:大提琴家豪瑟演繹《沉思》得道之類短課程風靡職場,儘管主要是在術的層面上講方法和開腦洞,積極的輸入輸出是還是非常有益的,而提升大腦的潛在能力也不可忽視。如何在頭腦風暴之外,便捷可行的開發大腦的潛力和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可以嘗試「以音入道」。以最容易入門的樂,代入難於入門的冥想。「冥想」是迷信、邪教吧?然而步入現代的國家早在50年前,正念冥想就已經開花結果,無用之用有大用,目前為止已經接近約20億的市場規模。
  • 雲計算再思考:重塑自己就是重塑未來
    雲計算再思考:重塑自己就是重塑未來 發布時間: 2021-01-14 11:35:49   來源:大數據在線  作者:袁紹龍   對於很多行業而言,2020年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 如何高效改變人生——《人生效率手冊》讀書筆記
    這裡是木榮的第1篇讀書筆記人生效率手冊是一本規劃人生的手冊,書中作者結合一些成功人士和自己的實踐,總結出一套幫助你規劃人生的方法,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工具書。結合我的想法,我把書中的主體分為三大部分。在考慮這些問題時請與自己的人生目標聯繫在一起,試比較現狀,你就知道如何不斷調整自己的時間規劃了。四 工具書中介紹的工具比較多,我認為有兩個最實用,一個是準備一本《贏 效率手冊》,另外一個則是寫讀書筆記。
  • 年度音樂人|重塑雕像的權利:某些重塑只能自己完成
    2020時尚先生年度音樂人 | 重塑雕像的權利「一支樂隊如何長成了今天的樣貌? 「重塑雕像的權利」的答案或許是: 要有自信,不以外界為鏡子而以內心為標準,也有勇氣重塑自身。這個被華東稱為老沈的人,十五年前在愚公移山酒吧看瑞士樂隊 The International Noise Conspiracy 的演出,那天有8支暖場樂隊,重塑是其中之一。演出後他找到華東,籤下了重塑樂隊。15年裡,沈黎暉和摩登天空把重塑從單純跑演出的狀態帶入正規的唱片工業體系,摩登天空的音樂節永遠為重塑留著壓軸的場次,重塑的第三張專輯磨了八年,公司也沒催,頂多問一句「今年能出嗎?」
  • 《重生》衍生三重境界,重構時空觀,重塑精神世界,重新規劃人生
    總體來看,從《重生》裡面,可以衍生出三重境界,那就是對於時空觀的重新架構,對於精神世界的重新塑造,以及對於人生的重新規劃。重構時空觀第一重含義,就是《重生》重塑了我們的時空觀。重塑精神世界從劇中我們得知,對於每個參與其中的人來說,都是一個時空的轉換。其中的順序,不同的排列組合,都有著不同的意義。
  • 《美麗人生》熱映:父親為我重塑的悲慘世界
    時隔23年,《美麗人生》像一陣春天忽然吹來。大概很多人聽到重映的消息就哭了,腦海裡伴隨著出現多年前看這部電影的畫面,或快樂、或痛苦。23年,我們的生活發生了變化,知識和見識得到了拓展,得到了新的愛,肯定也失去了一些東西。《美麗人生》的重映,大概是2020年最溫馨的一件事,關於電影中的圭多,關於我們的父親。
  • 重塑人才稱號的價值
    出臺《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於新時代重塑高校人才隊伍建設的價值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第一,重塑新時代高校人才隊伍建設的認識價值。針對高校人才稱號使用過程中出現的人才稱號「帽子」化等不良傾向,《意見》明確了人才稱號的「階段性」非終身化特徵,人才稱號的非等級性、無特權性地位,人才稱號榮譽的美德性,以及人才稱號的重大責任和使命擔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