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卒中報告2019(英文版)》發布:每五位死亡者至少有一人死於卒中

2020-12-23 大河網

  《中國卒中報告2019(英文版)》(簡稱《報告》)近日發布。《報告》顯示,2018年,卒中已成為我國居民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卒中死亡率為149.49/10萬,佔我國居民總死亡率的22.3%,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於卒中。我國卒中的死亡人數約佔全球卒中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而帶病生存的卒中患者在我國已高達1300萬。

  卒中有哪些危險因素?如何預防卒中?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記者 梁露露

  我國卒中死亡率呈現出男性高於女性、農村高於城市的特點

  《報告》顯示,卒中死亡率呈現出男性高於女性、農村高於城市的特點。同時,農村居民的卒中發病率和患病率也顯著高於城市居民。卒中已成為造成過早死亡和疾病負擔的首位原因。

  河南省人民醫院腦血管病醫院副院長李天曉介紹,社會老齡化加快、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卒中危險因素普遍暴露等因素,導致我國卒中死亡人數居高不下。

  農村卒中患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高於城市。隨著農民生活條件的改善,導致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增多,如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患病率持續攀升。但農村居民對疾病的知曉率低、重視率低,且受治療條件的限制,很容易被卒中奪去生命或致殘。

  卒中死亡率還具有男性高於女性的特點。相較於女性,男性中年以後更容易發胖。另外,男性吸菸、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較多,承受的生活壓力也更大。

  高血壓和吸菸是卒中的兩大危險因素

  《報告》指出,在卒中患者中,最普遍的危險因素是高血壓(63%~84.2%)和吸菸(31.7%~47.6%),其次是血脂異常和糖尿病,心房顫動比例相對較低(2.7%~7.4%)。

  李天曉告訴記者,高血壓是腦血管疾病最常見的危險因素之一,也是全球範圍內過早死亡最主要的危險因素。

  我國居民高血壓知曉率與控制率不容樂觀,高血壓相關疾病的發病率及致殘率居高不下。高血壓可促進腦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如動脈粥樣硬化處管壁增厚、管腔狹窄或斑塊破裂繼發血栓形成,以及某些大動脈血栓脫落,造成腦動脈栓塞,這些情況均可導致腦供血不足或腦梗死。

  吸菸過程中,煙霧中含有的一氧化碳對血管內皮細胞有明顯的損傷作用,造成內皮細胞缺氧,引起腦血管和腦組織缺氧,使血管彈性降低,動脈發生硬化。而菸草中的尼古丁可促進紅細胞聚集、白細胞沉積,使血液黏度增加、血流變慢,這樣就容易引起腦血栓。另外,尼古丁還會導致身體腎上腺素和甲狀腺素分泌增多,使人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因此,吸菸也是引發卒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遠離卒中應避免高鹽飲食

  李天曉指出,卒中的危險因素包括不可幹預危險因素和可幹預危險因素,不可幹預危險因素包括年齡、種族、遺傳因素等,可幹預危險因素除高血壓、抽菸外,飲食也不可忽略,特別是高鈉飲食。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入的鹽應少於6克,但中國人實際鹽攝入量遠遠超出了這個值。2018年8月,《柳葉刀》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被調查群體中有80%以上的人日均鹽攝入量大於12.5克,是推薦量的兩倍多。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腦病醫院院長王新志介紹,攝入過多的鹽會增加高血壓、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而高血壓是誘發中風的最危險因素。尤其是北方人,常吃醃製蔬菜,烹飪時放醬油等調味品比較多,這些食物中都隱藏了大量的鹽。

  除了鹽攝入過量,飲食習慣的改變也導致了卒中患病人數的增加。以前人們的飲食以粗糧為主,現在吃得越來越精細,營養物質也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再加上肉類攝入量的增加,喜歡吃辛辣、油炸的食物,導致身體攝入過多熱量,引發肥胖、高血壓、冠心病等,這些都是卒中的危險因素。

  預防卒中應從少年抓起

  卒中預防可分為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一級預防是針對未發生卒中的人群,對致病因素進行預防,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此階段預防措施為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併合理使用藥物。

  二級預防則是指對已發生卒中的患者進行幹預,預防措施主要有兩個,持續的藥物治療和通過良好的生活習慣控制危險因素。

  「除了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外,我們還應該實施零級預防,就是從少年抓起。」王新志講道,卒中往往起源於少年、植根於青年、發展於中年、發病於老年,說它「蓄謀已久」,一點兒都不為過。因此,預防卒中,必須從小抓起。

  許多成年人的不良習慣,很可能是從小就養成的,比如愛吃零食、熬夜打遊戲等,一旦形成習慣,便很難戒除。家長應在孩子少年時便督促其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堅持運動、合理飲食、避免熬夜等。

  卒中易致殘應儘早進行康復治療

  王新志說,卒中表現出「六高一低」的特點,即發病率高、患病率高、費用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治癒率低。

  大部分卒中患者要麼喪命,即便僥倖逃過一劫,也難逃語言障礙、運動障礙等各種後遺症,因此卒中後要及時進行康復治療。卒中的早期康復包括肢體功能康復、吞咽康復、語言康復、認知康復等。

  肢體鍛鍊是卒中患者康復訓練的重要內容。在患者臥床階段,上肢以伸展運動為主,下肢以屈曲運動為主,適度鍛鍊即可。鍛鍊前,患者家屬可從患側肢體遠端到近端給患者進行按摩,幫助患者放鬆肢體,為接下來的運動做準備。

  除了康復治療外,患者家屬還應重視卒中患者的心理狀況,多陪伴、鼓勵患者,讓他們有戰勝疾病的信心。


相關焦點

  • 中國首部英文版腦血管病年鑑出爐:卒中住院患者平均年齡66歲
    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於腦卒中,我國卒中死亡人數約佔全球腦卒中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帶病生存的腦卒中患者在我國已高達1300萬……為讓世界醫學界全面了解中國卒中現狀,國家神經系統疾病醫療質量控制中心聯合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中國卒中學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及全球神經科學與卒中協作會等機構共同撰寫了
  • 中國卒中報告2019(英文版)發布了,專家點評七大重要信息
    中國卒中報告2019(英文版)發布了,專家點評七大重要信息 2020-09-24 12: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打卡進博會丨規範卒中診療流程 勃林格殷格翰與中國卒中學會在進博...
    中國卒中學會於2020年8月發布的《中國卒中報告2019》中指出,2018年,我國每5位死者中至少有1人死於卒中,佔我國居民總死亡率的22.3%;帶病生存的卒中患者在我國已多達1300萬。卒中死亡率呈現男性高於女性、農村高於城市的特點。同時,農村居民的卒中發病率和患病率也顯著高於城市居民。
  • 中國卒中報告:這四種原因引起的中風最常見!
    2020年8月24日,《中國卒中報告2019英文版》在北京天壇醫院發布,報告中發布的卒中數字也讓很多人大吃一驚!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居民因為腦卒中而引起的死亡,佔所有死亡的22.3%,成為我國居民死亡的第一大原因,而帶病生存的腦卒中患者現在有1300萬之多,這也導致我國成為卒中終身風險最高以及疾病負擔最重的國家!而腦卒中類型中,最主要的依次為腦梗死、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分別佔比為81.9%、14.9%和3.2%!在腦卒中的誘發因素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四大因素,佔據了腦卒中的大多數原因!
  • 10月29日是第15個世界卒中日,預防卒中科學運動是「良藥」
    大河健康報記者 梁露露 曹聰 文 記者 王曉偉 圖 10月29日是第15個世界卒中日。今年世界卒中日的主題是「加入到預防卒中的運動中來」。根據我國國情,國家衛生健康委腦防委提出今年中國的主題:「醫體融合,預防卒中。」
  • 加拿大卒中最佳實踐建議: 卒中後情緒,認知和疲勞(2019年第6版更新)
    包括卒中後抑鬱和焦慮,血管認知障礙和卒中後疲勞。卒中後,約有20%至50%的人可能受到這些病症中的至少一種的影響。病情之間也可能存在重疊,特別是疲勞和抑鬱。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確診和治療,這些情況可能產生更嚴重的長期後果。這一版本CSBPR的主題是合作關係和合作,強調整個醫療保健系統的整合和協調的重要性,以確保及時和無縫式的治療,從而優化康復和結局。
  • 成都發布腦卒中急救地圖 覆蓋7家國家「高級卒中中心」、7家「卒中...
    在這份由成都市衛生健康委、成都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共同發布的官方版成都市腦卒中急救地圖中,首批入圖的33家醫院覆蓋了7家國家「高級卒中中心」、7家「卒中防治中心」,形成了覆蓋全市的快速、精準、高效的腦血管疾病救治網絡。
  • 番禺發布廣州首個區級卒中急救地圖
    大洋網訊 12月16日上午,番禺區衛生健康局在番禺區中心醫院發布番禺區卒中急救地圖。番禺區內以卒中中心為核心,溶栓醫院為網點,所有醫療機構為哨點的卒中急救網絡體系初步建成,卒中病人在網絡內實施綠道救治管理,確保在區內即可獲得妥善救治。
  • 一位卒中病人的自述:我跑贏了黃金4.5小時成功獲救!
    秋冬季是卒中高發期,在本病例中有一個建議,相比攔計程車,更建議患者家屬撥打120叫救護車。這樣不僅可以在救護車內實施基本救治,還可以第一時間進入就近醫院的卒中綠色通道,贏得搶救時間。目前包括上海在內的多個城市均已發布了腦卒中急救地圖,目前全國擁有卒中中心的醫療機構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 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發布 186家醫院打造黃金1小時急救圈
    央廣網廣州11月28日消息(記者周羽 通訊員粵衛信)11月27日,由廣東省醫學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辦的廣東省防治卒中中心建設質控管理培訓會在廣州花都召開。會議發布廣東省卒中急救地圖,對全省卒中中心建設、卒中急救地圖建設和質控工作進行培訓。
  • 贛州市立醫院卒中中心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曾正東、石賢鈴報導:贛州市立醫院卒中中心成立於2017年5月,為中國卒中中心聯盟單位,旨在建立科學急性腦血管病區域協同醫療救治體系,最大限度提高急性腦血管病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
  • 遠離卒中 來學三分鐘快樂「搖擺舞」
    天山網訊(文/記者 康顥嚴 視頻/自治區人民醫院提供)2020年10月29日是第15個「世界卒中日」,今年主題是「醫體融合,預防卒中」。近日,一段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運動預防卒中舞蹈操,被推送至世界卒中組織(WorldStrokeOrganization,WSO)。
  • 世界卒中日|科學運動,健康生活
    所以積極預防卒中非常重要。世界卒中組織數據顯示:全球每4個成年人中有1個將會罹患卒中,全球每6秒便有1人死於中風,但積極運動能降低卒中風險。我國的卒中預防指南中對於運動的建議是:每天不少於30分鐘的運動。除了運動,其他的預防措施還包括:1、控制血壓正常血壓在 140/90mmHg 以下,糖尿病患者維持在 130/80mmHg 以下。
  • 青島腦卒中急救地圖再升級 3.0版爭分奪秒拯救大腦
    卒中急救地圖3.0的發布,對於加快青島市腦卒中防治體系建設、提升腦卒中防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據市衛健委黨組副書記趙寶玲介紹,自2010年起,我市逐步推動腦卒中中心建設工作。2017年6月18日,率先發布青島市卒中溶栓地圖,打造「腦卒中黃金1小時急救圈」。
  • 廣東發布卒中急救地圖 186家醫院打造「1小時急救圈」
    中新網廣州11月28日電 (蔡敏婕 王慧)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28日發布消息稱,該省發布卒中急救地圖,186家醫院構建卒中急救「1小時急救圈」。卒中急救,爭分奪秒。發生急性卒中時,每分鐘就有190多萬個神經細胞死亡。
  • 中國卒中學會第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京勝利召開
    2020年10月9日,中國卒中學會第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召開,這是中國卒中學會在全國抗擊新冠疫情取得重大階段性勝利、疫情防控工作進入常態化階段舉行的重要會議。趙繼宗會長在報告中從黨建強會、推動學術繁榮與進步、提升國際影響力、推進全民健康科學素質、為政府建言獻策、服務和表彰會員、加強自身建設等七個方面介紹了學會五年來取得的成績和進步,並寄望新一屆理事會在民政部、中國科協的領導下,繼續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國家科學技術和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團結廣大會員和卒中醫學工作者,為卒中醫療質量進步服務,為卒中防控事業發展服務
  • 廣州番禺發布了全市首份區級卒中急救地圖
    為使腦卒中患者在黃金救治時間內得到更快、更系統、更有效的救治,2020年12月16日,廣州市番禺區衛生健康局發布了廣州首份區級卒中急救地圖。 番禺區內以卒中中心為核心、溶栓醫院為網點、所有醫療機構為哨點的卒中急救網絡體系初步建成,卒中病人在網絡內實施綠道救治管理,確保在區內即可獲得妥善救治。
  • 王擁軍:回眸2013話卒中|王擁軍|回眸|卒中|治療|溶栓|患者|沙龍|...
    因此,對中國來講,未來的首要慢性病防治戰略是降低發病率和推遲發病時間。另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研究在2013年的年底在線發表於Stroke雜誌,自1900年來,美國卒中的死亡率逐年下降,這與中國形成鮮明的對比,美國心腦血管病死亡的下降和全民收縮壓水平的下降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