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材循環遇到五方面問題,將收集各方意見來改進

2021-01-09 澎湃新聞

12月24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及教材循環開展情況,教育部教材局一級巡視員申繼亮對相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申繼亮表示,2007年12月,教育部、財政部下發了《關於全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教科書免費提供和做好部分教科書循環使用工作的意見》。根據這個《意見》,從2008年春季學期開始,施行部分國家課程教科書循環使用的制度,小學主要涉及四門,《科學》《音樂》《美術》(《藝術》)《信息技術》;初中也是四門,《音樂》《美術》(《藝術》)《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循環方式即,每年補充三分之一新的教材,三年一輪。

「從理念上來說是先進的,提倡節約、提倡資源的保護。」申繼亮表示,這一政策實施後,現實操作上則遇到了一些困難和問題。社會上形成了兩種不同聲音,一種認為理念很先進;另一種認為政策需要完善,甚至停止。

申繼亮說,為此,教育部組織專家組,對全國幾個省市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調研座談,召開了學生、教師、家長座談會。

根據調研及各方意見梳理,教材循環主要存在幾方面的問題:

第一,部分循環教材內容更新較為頻繁,導致同一課程教材出現不同版本、不同內容的情況,增加教師授課難度,影響教學質量。

第二,使用循環教材,學生無法在課本上進行筆記和標註,跟學生現在的學習習慣不太一致。另外,各地和學校普遍採用上課發書、下課收書的模式,影響了學生的課後複習和預習。

第三,根據一線反映,大家認為音樂、美術、體育這些學科是「小三門」,不受重視,現在實施教材循環,更加劇了對這幾門課的不重視。

第四,疫情出現以後,循環教材的衛生問題更加突出。書是循環用,上課發、下課收回來,下節課發給另一個班的同學,今年疫情以來消毒問題就特別突出,教材消了毒,家長也不放心,寧願購買新教材或複印教材。

第五,循環教材管理成本高。學校要提供專門的場地存放循環教材,還要有人去發放、回收,增加了工作量。此外,受制於印裝、限價等方面的原因,目前中小學教材的用紙、印刷、裝訂等不能採用高成本工藝製作,循環教材使用頻率較高,很大一部分教材破損較嚴重,影響循環使用。

「儘管有這些困難,廣大學校還是在努力執行這個政策,儘可能地想辦法把這些困難都克服掉。」申繼亮表示,「關於循環教科書,我們還要繼續收集各方面的意見,進一步研究怎麼把先進的理念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做好這項工作;我們還要跟財政部等相關部委進一步溝通,一起來研究提出下一步改進的措施和方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循環教材在現實操作中存在困難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12月24日訊(記者 王家源 趙秀紅)「教科書循環使用」目前開展情況如何?遇到哪些問題?在教育部今天召開的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七場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教材局一級巡視員申繼亮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政策實施以後,應該說理念上是先進的,提倡節約和資源保護。但從現實操作上,還有一些困難和問題。
  • 教材循環使用有爭議? 教育部回應:存在幾大現實困難
    近日,有媒體報導,全國中小學課本和教學用書若循環使用1年,可節省200多億元。於是,「教材循環」的老話題,又有了新關注。24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教材局一級巡視員申繼亮回應道,根據多年來的實踐,教材循環確實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  教材循環,要追溯到2007年12月。
  • 將義務教育階段循環教材改為免費發放?教育部:適時調整
    10月15日,教育部公布一批關於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建議答覆。針對有人大代表提出「取消義務教育階段循環教材制度,改為免費發放人手一冊「的建議,教育部表示,將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物價變動以及財力狀況等,適時調整完善相關政策。
  • 教育部發布會介紹《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
    (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勁松/攝)教育部新聞發言人 續梅: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來參加教育部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昨天,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這兩個重磅文件正式發布了,今天我們就來向各位進行解讀。
  • 教材循環使用理應「叫好又叫座」
    根據這一數據,如果全國當年零售的中小學課本及教學用書能全部循環使用,1年可節約200多億元。這些教材若循環使用一年,節約費用可援建約4萬所希望小學。(11月16日 央視網)教材浪費嚴重的現象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可是無論社會各方人士如何熱議,始終無法徹底推動教材循環使用,以致每逢畢業季廢品站總成「教材山」,幾乎涵蓋中小學所有科目教材。
  • ...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書目數量排行榜;教育部:體育教育專業學生...
    教育部發布擬入選「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書目教材名單,共有3975種教材擬入選「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書目。其中,高職有2830種教材入選,中職有1069種教材入選,此外,還有76種1+X證書配套教材入選。名單顯示,76種1+X證書配套教材中,職業院校作為第一主編單位的有21種教材。詳情如圖所示:
  • 教材該被循環使用嗎?大家怎麼處理用過的教材?
    前些天,一則央視報導的關於教材的循環利用新聞登上了熱搜。數據顯示,近5年來,全國中小學課本及教學用書、大中專教材、業務教育課本及教學用書的零售數量,平均每年約28億冊,金額超200億元。其次,目前處於教育改革的時期,教材內容更新較快,改版較為頻繁,不只是各個學生階段的教材會需要更改,就連各種職業資格考試的內容也在更新換代,導致原來版本的教材失去學習作用,需要購買新款教材來學習。疫情後,衛生問題也成為拒絕循環教材的原因之一。不過教材的回收循環使用也不是沒有成功的例子。
  • 介紹《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
    昨天,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這兩個重磅文件正式發布了,今天我們就來向各位進行解讀。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介紹《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有關情況。
  • 教育部:我國在用學歷教材近19萬,將重點加強新工科、新農科等學科...
    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介紹,我國新的課程教材體系基本形成,目前在用的全國各級學歷教育教材已近19萬種,其中,基礎教育類教材近1萬種,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類教材近8萬種,高等教育類教材近10萬種。在基礎教育中,目前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已實現統一編寫、統一審查,2022年前將實現所有省份「全覆蓋」。
  • 三部門就《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答...
    堅持黨對高校的領導 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 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教育部負責人就《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答記者問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教育部課程教材組專家組來我校調研!
    2020年11月26日,我校迎來了教育部課程教材專家組的調研督導。專家組成員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副主任劉月霞、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郭華、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教學處幹事吳玲組成。專家組就新課程新教材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好的做法與經驗及學校對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謀劃等幾方面進行視導。
  • 教育部舉行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
    中辦、國辦就深化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和美育工作印發了意見。國辦出臺了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教材從質量方面來講,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如何使我們的教材特別是統編三科教材的質量不斷改進?我們要建立一個改進機制。目前,我們開展的工作主要是:一是定期組織編寫專家調研回訪,要深入課堂聽課,與老師座談,甚至發放一些問卷,作一些調研,了解基本情況。這是我們的一個機制。二是線上線下都有渠道,接受社會各界對三科教材的意見,這些意見來了以後我們會定期匯總歸類,組織專家對所提意見建議進行研判。
  • 1年能省200多億 教材循環使用究竟難在哪
    ,且教材印刷日趨精美。業內人士指出,如果這些教材循環使用一年,就可以節省200多億02、二手教材線上交易面臨諸多難點線下教材當廢品賣,線上教材交易則日漸火熱。記者從國內幾大網絡交易平臺了解到,近幾年,二手教材的交易量成倍增長,但火熱的背後,二手教材交易也遇到了不少問題。登錄國內某舊書交易平臺記者看到,僅教材教輔這一項,就有530984條結果,涵蓋從小學一年級到研究生教育以及成人教育、職業培訓等多個門類。
  • 如何走出質量改進的絕望循環-從「問題」的定義開始
    根據這一標準,大多數製造商都會在「有問題「和「運營正常」之間。 只要你的運營正常,就會傾向於繼續維持現狀,按部就班地往前走。但當遇到麻煩的時候,你就得成立一個所謂的問題解決小組(task force team)來解決。
  • 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就義務教育三科教材統編工作答記者問
    根據中央要求,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將於9月1日在全國投入使用。日前,教材局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請介紹一下統一組織編寫三科教材的背景。   第一,這是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
  • 教材循環使用1年能省200多個億 為何叫好不叫座?
    數據顯示,近5年來,全國中小學課本及教學用書、大中專教材、業務教育課本及教學用書的零售數量,平均每年約28億冊,金額超200億元,且教材印刷日趨精美。業內人士指出,如果這些教材循環使用一年,就可以節省200多億元,而如果流向造紙廠,將會造成極大的汙染和浪費。
  • 教育部:中小學國家課程教材電子版可免費下載
    教育部:中小學國家課程教材電子版可免費下載 2020年02月14日14:13  來源:齊魯網·閃電新聞  作者:張洪波 教育部教材局今天下發通知
  • 教材循環在廈門落地仍有待推進
    教材循環使用被呼籲多年,在廈門落地仍有待推進你家的教材循環使用了嗎?東南網1月1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楊珊珊)近日,準備搬家的市民小陳在收拾行李時,清理出了兒子小學六年累積的教材。在問了一圈,周圍的朋友都表示不需要後,他只好把教材打包放進了小區的可回收垃圾桶裡。
  • 教育部:體育中考將與語數外同分值 你準備好了嗎?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答...
    加快構建新時代學校體育教育體系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時代新人——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答記者問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