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教育部公布一批關於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建議答覆。針對有人大代表提出「取消義務教育階段循環教材制度,改為免費發放人手一冊「的建議,教育部表示,將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物價變動以及財力狀況等,適時調整完善相關政策。教育部還透露,為促進和規範數字教材發展,已啟動數字教材相關調研工作。
教育部在答覆中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從2017年春季學期起,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兩免一補」政策,中央財政全額承擔國家規定課程教科書所需經費,支持各地向義務教育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並推行部分教科書循環使用制度。2020年,中央財政安排免費教科書補助156億元,全國1.54億義務教育學生獲得免費教科書。
下一步,結合代表所提建議,財政部將會同教育部對國家規定課程教科書補助標準、循環使用制度等進行調研評估,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物價變動以及財力狀況等,適時調整完善相關政策。
針對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探索數位化教材的開發和使用的建議,教育部表示,從2013年開始,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和「教育信息化與網絡安全工作要點」將數字產品研發列為重點任務。為促進和規範數字教材發展,教育部已啟動數字教材相關調研工作。
「當前,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正在修訂,教育部將在課程開設、教材建設等方面加強相關學科建設,進一步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部稱。
南都記者吳單 發自北京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