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申報公示了三部最新諜戰《隱匿之戰》、《黨小組》、《玻璃杯》。
《隱匿之戰》和《黨小組》
《隱匿之戰》
內容提要:1943年,共產黨員阿喜和呂繡秀假扮夫妻代號「管家」,保管重要機密文件,包括上下級都沒人知道他倆「家」在何處,以何種身份掩護。兩人化名章永興、程惠芬,以夫妻切麵店的身份帶著「家」搬進了上海石庫門弄堂斯文裡。此處魚龍混雜,共產黨、國民黨、暗探、漢奸誰都摸不清底細,與此同時打入中共的軍統特務單雄也在找「家」。章永興、程惠芬時刻面臨嚴峻考驗,周旋於鄰居和特務之間,一次次陷入危機,一次次化險為夷,最終成功將「家」移交下一任「管家」,把「家」守護到了新中國成立。
《黨小組》
內容提要:1931年,因叛徒出賣,我黨在上海的地下組織遭到了嚴重破壞,革命事業陷入白色恐怖。北伐受傷赴法的黨員馬天目臨危受命,在上級吳忠信的指導和黨小組的配合下,以法租界洋行經理的身份作為掩護,行走於形形色色的官僚士紳、警界和黑幫之間,在命懸一線的危局中完成一個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保護絕密文件「中央文庫」順利轉移。臥底在國民黨特務組織「復興社」取得重要情報,從敵人槍口下救出愛國人士,獲取法租界巡捕房秘密檔案《懺悔錄》,剷除叛徒裴如海,粉碎日本間諜和國民黨特務的陰謀。
《黨小組》根據劉榮書於2017年出版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而來,這是一部關於信仰和忠誠的小說,主要集中在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時期。
《隱匿之戰》和《黨小組》都是講述我黨在特殊時期,為了保存黨中央的珍貴文件,發生地都是在上海,而這兩個故事都是我黨曾經真實發生的故事。
根據史料記載,中共中央1931年初在上海的確存在一個專門供領導「查閱文件」的地方,隨著文件越積越多,周恩來頗為擔心,於是指示將文件轉移到了法租界,從此文件閱辦與保管場所分離。
1931年,上海地下組織遭到破壞,存放的機密文件也被秘密轉移,後來黨中央離開上海時,留下了從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的大批文件和資料,這是「比黃金還要珍貴的國寶」,這既是我們黨的重要機密,也是敵人搜索的重要目標。
留守在上海守護「中央文庫」的同志,經歷了十年內戰、八年抗日戰爭和三年解放戰爭,在國民黨、日寇的白色恐怖環境下,革命先輩用生命和鮮血將這些文件安然無恙的保存下來,這是一個偉大的奇蹟。新中國成立後,這批黨的早期原始資料完好無損的入藏於中央檔案館,成為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玻璃杯》
內容提要:中央紅軍軍委二局,是我黨我軍隱秘戰線中的特殊部隊,承擔著監聽和破譯敵人無線電情報的秘密工作,為軍委提供指揮決策的情報。在這個隊伍中,夏天是一個具有非凡聽力、記憶力和邏輯力的紅軍戰士,在組織的培養下,攻堅克難,成長為無線電監聽破譯的天才,在危急時刻,多次成功破譯敵人絕密情報。而阿傑是我黨潛伏在敵人內部的無線電專家,他歷經艱險,不惜以生命為代價,用獨創的「玻璃杯」密碼,向夏天傳遞生死攸關的重要情報。他倆一明一暗,為紅軍的軍事轉移、四渡赤水和剷除內部潛伏的敵人做出巨大貢獻。
根據史料記載,早在1929年,周恩來便在上海秘密組建了無線電人員培訓班,到二十世紀30年代,這批接受培訓的電訊人員被分派到各支主力紅軍中。中央蘇區紅軍從1931年的反「圍剿」中繳獲了大量敵人裝備,包括多部無線電臺,為此中革軍委決定將執行偵聽、偵收敵人電臺信號、從中獲取情報的偵察臺從通訊部門分離出來,成立軍委二局,由曾希聖任局長。
說起破譯天才,最讓人難忘、最經典的諜戰無疑是《暗算》中的阿炳,阿炳是一個靠耳朵進行無線電偵聽的奇才,他的耳朵可以聽到天外之音、無聲之音和秘密之音,王寶強飾演的阿炳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期待《玻璃杯》中的破譯天才能給我們再次帶來精彩演繹。
三部諜戰劇都有著真實的史料背景,故事扣人心弦、情節引人入勝,期待這三部精彩的諜戰劇作品能帶我們重溫那段塵封的歷史。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