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密文件家在何處,破譯天才能否超越《暗算》阿炳?諜戰揭秘歷史

2020-12-16 深圳科技資訊

2020年6月,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申報公示了三部最新諜戰《隱匿之戰》、《黨小組》、《玻璃杯》。

《隱匿之戰》和《黨小組》

《隱匿之戰》

內容提要:1943年,共產黨員阿喜和呂繡秀假扮夫妻代號「管家」,保管重要機密文件,包括上下級都沒人知道他倆「家」在何處,以何種身份掩護。兩人化名章永興、程惠芬,以夫妻切麵店的身份帶著「家」搬進了上海石庫門弄堂斯文裡。此處魚龍混雜,共產黨、國民黨、暗探、漢奸誰都摸不清底細,與此同時打入中共的軍統特務單雄也在找「家」。章永興、程惠芬時刻面臨嚴峻考驗,周旋於鄰居和特務之間,一次次陷入危機,一次次化險為夷,最終成功將「家」移交下一任「管家」,把「家」守護到了新中國成立。

《黨小組》

內容提要:1931年,因叛徒出賣,我黨在上海的地下組織遭到了嚴重破壞,革命事業陷入白色恐怖。北伐受傷赴法的黨員馬天目臨危受命,在上級吳忠信的指導和黨小組的配合下,以法租界洋行經理的身份作為掩護,行走於形形色色的官僚士紳、警界和黑幫之間,在命懸一線的危局中完成一個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保護絕密文件「中央文庫」順利轉移。臥底在國民黨特務組織「復興社」取得重要情報,從敵人槍口下救出愛國人士,獲取法租界巡捕房秘密檔案《懺悔錄》,剷除叛徒裴如海,粉碎日本間諜和國民黨特務的陰謀。

《黨小組》根據劉榮書於2017年出版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而來,這是一部關於信仰和忠誠的小說,主要集中在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時期。

《隱匿之戰》和《黨小組》都是講述我黨在特殊時期,為了保存黨中央的珍貴文件,發生地都是在上海,而這兩個故事都是我黨曾經真實發生的故事。

根據史料記載,中共中央1931年初在上海的確存在一個專門供領導「查閱文件」的地方,隨著文件越積越多,周恩來頗為擔心,於是指示將文件轉移到了法租界,從此文件閱辦與保管場所分離。

1931年,上海地下組織遭到破壞,存放的機密文件也被秘密轉移,後來黨中央離開上海時,留下了從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的大批文件和資料,這是「比黃金還要珍貴的國寶」,這既是我們黨的重要機密,也是敵人搜索的重要目標。

留守在上海守護「中央文庫」的同志,經歷了十年內戰、八年抗日戰爭和三年解放戰爭,在國民黨、日寇的白色恐怖環境下,革命先輩用生命和鮮血將這些文件安然無恙的保存下來,這是一個偉大的奇蹟。新中國成立後,這批黨的早期原始資料完好無損的入藏於中央檔案館,成為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玻璃杯》

內容提要:中央紅軍軍委二局,是我黨我軍隱秘戰線中的特殊部隊,承擔著監聽和破譯敵人無線電情報的秘密工作,為軍委提供指揮決策的情報。在這個隊伍中,夏天是一個具有非凡聽力、記憶力和邏輯力的紅軍戰士,在組織的培養下,攻堅克難,成長為無線電監聽破譯的天才,在危急時刻,多次成功破譯敵人絕密情報。而阿傑是我黨潛伏在敵人內部的無線電專家,他歷經艱險,不惜以生命為代價,用獨創的「玻璃杯」密碼,向夏天傳遞生死攸關的重要情報。他倆一明一暗,為紅軍的軍事轉移、四渡赤水和剷除內部潛伏的敵人做出巨大貢獻。

根據史料記載,早在1929年,周恩來便在上海秘密組建了無線電人員培訓班,到二十世紀30年代,這批接受培訓的電訊人員被分派到各支主力紅軍中。中央蘇區紅軍從1931年的反「圍剿」中繳獲了大量敵人裝備,包括多部無線電臺,為此中革軍委決定將執行偵聽、偵收敵人電臺信號、從中獲取情報的偵察臺從通訊部門分離出來,成立軍委二局,由曾希聖任局長。

說起破譯天才,最讓人難忘、最經典的諜戰無疑是《暗算》中的阿炳,阿炳是一個靠耳朵進行無線電偵聽的奇才,他的耳朵可以聽到天外之音、無聲之音和秘密之音,王寶強飾演的阿炳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期待《玻璃杯》中的破譯天才能給我們再次帶來精彩演繹。

三部諜戰劇都有著真實的史料背景,故事扣人心弦、情節引人入勝,期待這三部精彩的諜戰劇作品能帶我們重溫那段塵封的歷史。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除。

相關焦點

  • 《暗算》:他們破譯了敵人的密碼,卻解不開人心與命運的密碼
    《暗算》是麥家諜戰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它與第一部《解密》一樣,講述的是也是一群為了破解密碼,獲得情報的天才,抑或瘋子,在破譯密碼的過程,關於人性與情感的碰撞、悲鳴、和生命的燃燒。書中第一部分「聽風者」中,講述的是一個耳力非凡的瞎子阿炳,他用自己的耳力,去認知身邊的世界和身邊的人事。可無論他的耳力是如何的卓絕精妙,阿炳以耳朵認知的世界是殘缺不全的,而他的人生也因此十分脆弱。
  • 看了4集《勝算》,我反而又想再看一遍柳雲龍的《暗算》了
    《暗算》改編自麥家的同名小說,以《聽風》、《看風》、《捕風》三個篇章展開,強在細節鋪墊和人物塑造。劇中角色,瞎子阿炳、黃依依、安在天等都給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阿炳因為聽力非凡,具備破譯密碼的超能力,從而成為了一名特情工作人員。眼見並不一定為實,阿炳雖然眼睛看不見,但是他的耳朵卻比眼睛好用,他聽到的現實,比大家看到的還要真。阿炳的死有點魔幻,他竟然可以通過聽力,分辨出孩子非自己親生,最終抱憾而終。
  • 諜戰劇《暗算》解析,柳雲龍的英雄情懷與浪漫主義,造就開山經典
    後續的優質作品各有各的風骨,但《暗算》無論與哪作品劇相比,都不落下風。 34集,三個故事,精悍有力 在06年,34集算是中長篇作品,除了年代、歷史題材外,影評人們看到這個體量都要擔心是否有「注水」成分。
  • 麥家《暗算》:黑色的氣質,是黎明前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那麼,在我黨我軍的歷史上,隱蔽戰線上都有哪些動人故事呢?今天,我們就結合作家麥家的小說《暗算》,來說說那些英雄的故事。揭秘的衝動揭開秘密的衝動,是人類根深蒂固的天性。在《暗算》中,瞎子阿炳憑著神奇的聽力,去尋找敵臺。
  • 《暗算》、諜戰和柳雲龍
    86版的《西遊記》、87版的《紅樓夢》,成為了四大名著改編中不可磨滅、無法超越的經典之作,在多年後再看,仍然能震撼心靈。看《渴望》時,無數人恨不得衝進電視裡去,讓劉慧芳選擇宋大成,別選擇王滬生!《暗算》、諜戰和柳雲龍在這裡,我們看到,最後兩部電視劇《暗算》、《北平無戰事》都是諜戰劇。這裡主要介紹一下《暗算》。《暗算》改編自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寫的小說《暗算》,是由柳雲龍導演、主演的一部電視劇。
  • 這5部超好看的諜戰電視劇,若你都看過,一定是鐵桿的諜戰迷!
    這部劇集諜戰、懸疑、推理、戀愛於一身,同時又把大時代下的小人物性格刻畫的很真實。 暗算 《暗算》是柳雲龍根據麥家的同名小說改編,自演自導的電視劇。《暗算》一共分為《聽風》、《看風》 、《捕風》三個部分,主要講述了中國一批特殊情報工作人員的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演員裡除了柳雲龍,還有王寶強、陳數、高明等實力派。 《暗算》2005年首播,直接開啟了後來長達數年的諜戰劇熱。
  • 經典諜戰劇《暗算》第三部捕風中錢之江的現實原型可能是他們
    諜戰劇《暗算》是諜戰片教父柳雲龍的經典之作。這部劇通過三個特點鮮明的小故事,為觀眾講述了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筆者覺得,《暗算》系列第三部其實是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劇中主角是前兩部主角安在天的父親錢之江。他沉穩,冷靜,特別是甘於為理想獻身的精神,讓筆者一直感動不已。
  • 「諜戰之王」柳雲龍經典劇盤點,《勝算》火出新高度,不看可惜
    這部最近由柳雲龍監製並主演諜戰大戲於7月16日登陸北京衛視開播,很多網友大呼昔日的諜戰教父如今霸氣回歸,看來諜戰劇的春天又要來了。今天影子給大家介紹幾部柳雲龍出演的諜戰劇,看看這位諜戰劇教父的演技如何。
  • 「諜戰教父」柳雲龍、「諜戰之花」周揚,經典諜戰劇你看過幾部?
    說到柳雲龍,觀眾第一反應就是想起他在諜戰劇裡塑造的各個經典角色,被稱為「諜戰教父」的他在不僅作為演員出演了《功勳》《斷刺》《告密者》《風箏》《暗算》等多部年代諜戰劇,還擔任製片人、導演參與了不少經典諜戰劇的製作。
  • 諜戰教父柳雲龍新劇《勝算》為何評價低迷,原來是這麼回事
    暗算《暗算》全劇分為三個篇章,分別是《聽風》、《看風》、《捕風》,這三個篇章設計的非常巧妙,看似獨立卻又有關聯。《聽風》講的是一群靠著一群具有「順風耳」的能人,進行無線電偵聽工作;講述是安在天和瞎子阿炳的故事。
  • 《暗算》背後真實歷史故事:《風聲》為你揭秘誰才是真正「老鬼」
    麥家通過推理,層層遞進,為你還原真實的歷史故事。那麼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老鬼」?在諜戰劇中,一個優秀的情報人員的作用,甚至能抵得上一個師團了。由此,再來觀察幾人的行為,就不難發現誰是地下黨了。被老潘破譯了:「速報,務必取消群英會!」看到李寧玉即便是犧牲自己,也要將情報傳遞出去,挽救同志性命於水火,不由得心生敬佩。終於,李寧玉的犧牲沒有白費,群英會換了地方,如期安全召開。
  • 推薦:5部好看的諜戰電視劇,你都看過了嗎?
    又到周末了,每個周末我都會篩選推薦一些和軍事歷史有關的電影電視或書籍推薦給大家。這周來推薦一下我個人覺得好看的諜戰電視劇。01 暗算《暗算》是柳雲龍根據麥家的同名小說改編,自演自導的電視劇。《暗算》一共分為《聽風》、《看風》 、《捕風》三個部分,主要講述了中國一批特殊情報工作人員的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演員裡除了柳雲龍,還有王寶強、陳數、高明等實力派。《暗算》2005年首播,直接開啟了後來長達數年的諜戰劇熱。《暗算》甚至可以稱為國產諜戰片的巔峰之作,三章節的形式讓人耳目一新,同時三個故事分別發生在三個年代,但是彼此間又相離相通,暗藏脈絡。
  • 論組織與人的異化|再觀《暗算》之想
    《暗算》根據麥加的小說改編。從《暗算》中可以看到,那個年代,充斥著這樣的人。比如阿炳的妻子林小芳,之所以嫁給又瞎,心智還不健全的阿炳,只是因為他因為天賦異稟,意外成了701的「英雄」。她甘願為了組織,把自己作為一個「獎勵」給他。而和阿炳妻子私通的藥房老李,可以不用任何手續,直接半夜拋到路邊,永遠流放。比如和黃依依發生關係的汪林,可以憑藉一張紙就葬送前程,被發配到農場放羊。
  • 柳雲龍的《暗算》是真實的歷史記錄?有人說:黃依依早就該關起來
    諜戰劇裡有真實的歷史,就像《亮劍》裡的師長旅長一樣,一眼看去就知道對應的是哪位開國將帥,諜戰劇裡的主要人物,也很容易找到歷史原型。所以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根據《暗算》的劇情,來說說那段歷史。諜戰劇第一高手,很多人都說是柳雲龍。
  • 暗算天才池步洲:破譯兩創奇蹟,讓山本五十六命喪黃泉
    池步洲回國後,初在中國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統計科機密二股做破譯日軍密電碼的工作。其時,一腔熱血的池步洲對電碼一無所知。但他聽有關宣傳說,如能破譯出日軍的密電碼,等於在前方增加了10萬大軍,愛國情深的他就欣然接受了這份工作。  一個月破譯數百封密電  1938年6月,池步洲奉命調到漢口日帝陸軍密電研究組。
  • 阿炳:大隱隱於廚
    孫遠炳——麵塑藝人觽堂智庫生活家堂友們再看這件,也是阿炳的麵塑作品:👇這件作品裡的人物,是白袍小將趙子龍,他騎著白馬縱深一躍,似乎穿越了時間的屏障,也跨越了歷史。再看這件👇這些作品,全部都是阿炳用面來做的。不過,可能很多堂友都會表示好奇,麵塑都是怎麼做的呢?堂主這就給大家揭秘一下阿炳製作麵塑的過程:
  • 評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的《人生海海》:英雄主義如何照亮渺小人生
    麥家試圖跳出以往諜戰小說當中對於密閉空間以及相應智性結構的迷戀。對照由《解密》《暗算》《風聲》《刀尖》等作品構成的、為麥家「暴得大名」的序列譜系,《人生海海》無疑有其不容忽視的特殊性。儘管它依舊圍繞的是極端條件背景下生命個體的輾轉浮沉,但其更像是《解密》《暗算》《風聲》的「後傳」,且這部「後傳」試圖跳出麥家在以往諜戰小說當中對於密閉空間以及相應智性結構的迷戀,如麥家自言「回到童年」「回到故鄉」。小說的主線集中於外號為「上校」的主人公撲朔迷離的身份經歷,以及他肚皮上刺的那行神秘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