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 | 七個頂級心理寓言

2021-01-21 佛家智慧故事精選

  一、做一棵永遠成長的蘋果樹

  

  一棵蘋果樹,終於結果了。

  

  第一年,它結了10個蘋果,9個被拿走,自己得到1個。對此,蘋果樹憤憤不平,於是自斷經脈,拒絕成長。第二年,它結了5個蘋果,4個被拿走,自己得到1個。「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這棵蘋果樹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還可以這樣:繼續成長。譬如,第二年,它結了100個果子,被拿走90個,自己得到10個。

  

  很可能,它被拿走99個,自己得到1個。但沒關係,它還可以繼續成長,第三年結1000個果子……其實,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蘋果樹在成長!等蘋果樹長成參天大樹的時候,那些曾阻礙它成長的力量都會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長是最重要的。

  

  【心理點評】你是不是一個已自斷經脈的打工族?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你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現實很快敲了你幾個悶棍,或許,你為單位做了大貢獻沒人重視;或許,只得到口頭重視但卻得不到實惠;或許……總之,你覺得就像那棵蘋果樹,結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與你的期望相差甚遠。

  

  於是,你憤怒、你懊惱、你牢騷滿腹……最終,你決定不再那麼努力,讓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幾年過去後,你一反省,發現現在的你,已經沒有剛工作時的激情和才華了。

  

  「老了,成熟了。」我們習慣這樣自嘲。但實質是,你已停止成長了。

  

  這樣的故事,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

  

  之所以犯這種錯誤,是因為我們忘記生命是一個歷程,是一個整體,我們覺得自己已經成長過了,現在是到該結果子的時候了。我們太過於在乎一時的得失,而忘記了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這不是金庸小說裡的自斷經脈。我們隨時可以放棄這樣做,繼續走向成長之路。

  

  切記:如果你是一個打工族,遇到了不懂管理、野蠻管理或錯誤管理的上司或企業文化,那麼,提醒自己一下,千萬不要因為激憤和滿腹牢騷而自斷經脈。不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做一棵永遠成長的蘋果樹,因為你的成長永遠比每個月拿多少錢重要。

  

  二、孩子在為誰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

  

  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25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

  

  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5美分。他解釋說,自己沒有收入,只能少給一些。1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採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

  

  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心理點評】你在為誰而「玩」

  

  這個寓言是蘋果樹寓言的更深一層的答案:蘋果樹為什麼會自斷經脈,因為它不是為自己而「玩」。

  

  人的動機分兩種: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如果按照內部動機去行動,我們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驅使我們的是外部動機,我們就會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為它的奴隸。

  

  在這個寓言中,老人的算計很簡單,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部動機「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縱著美分這個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縱了孩子們的行為。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闆、上司?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工資、獎金等各種各樣的外部獎勵?

  

  如將外部評價當作參考坐標,我們的情緒就很容易出現波動。因為,外部因素我們控制不了,它很容易偏離我們的內部期望,讓我們不滿,讓我們牢騷滿腹。不滿和牢騷等負性情緒讓我們痛苦,為了減少痛苦,我們就只好降低內部期望,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減少工作的努力程度。

  

  一個人之所以會形成外部評價體系,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歡控制他。父母太喜歡使用口頭獎懲、物質獎懲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會孩子自己的動機。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記了自己的原初動機,做什麼都很在乎外部的評價。上學時,他忘記了學習的原初動機———好奇心和學習的快樂;工作後,他又忘記了工作的原初動機——— 成長的快樂,上司的評價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的最大快樂和痛苦的源頭。

  

  切記:外部評價系統經常是一種家族遺傳,但你完全可以打破它,從現在開始培育自己的內部評價體系,讓學習和工作變成「為自己而玩」。

  

  三、把一張紙摺疊51次

  

  想像一下,你手裡有一張足夠大的白紙。現在,你的任務是,把它摺疊51次。那麼,它有多高?

  

  一個冰箱?一層樓?或者一棟摩天大廈那麼高?不是,差太多了,這個厚度超過了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

  

  【心理點評】到現在,我拿這個寓言問過十幾個人了,只有兩個人說,這可能是一個想像不到的高度,而其他人想到的最高的高度也就是一棟摩天大廈那麼高。

  

  摺疊51次的高度如此恐怖,但如果僅僅是將51張白紙疊在一起呢?

  

  這個對比讓不少人感到震撼。因為沒有方向、缺乏規劃的人生,就像是將51張白紙簡單疊在一起。今天做做這個,明天做做那個,每次努力之間並沒有一個聯繫。這樣一來,哪怕每個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它們對你的整個人生來說也不過是簡單的疊加而已。

  

  當然,人生比這個寓言更複雜一些。有些人,一生認定一個簡單的方向而堅定地做下去,他們的人生最後達到了別人不可企及的高度。譬如,我一個朋友的人生方向是英語,他花了十數年努力,僅單詞的記憶量就達到了十幾萬之多,在這一點上達到了一般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也有些人,他們的人生方向也很明確,譬如開公司做老闆,這樣,他們就需要很多技能———專業技能、管理技能、溝通技能、決策技能等等。他們可能會在一開始嘗試做做這個,又嘗試做做那個,沒有一樣是特別精通的,但最後,開公司做老闆的這個方向將以前的這些看似零散的努力統合到一起,這也是一種複雜的人生摺疊,而不是簡單的疊加。

  

  切記:看得見的力量比看不見的力量更有用。

  

  現在,流行從看不見的地方尋找答案,譬如潛能開發,譬如成功學,以為我們的人生要靠一些奇蹟才能得救。但是,在我看來,東莞恆緣心理諮詢中心的諮詢師毛正強說得更正確,「通過規劃利用好現有的能力遠比挖掘所謂的潛能更重要。」

  

  四、小貓逃開影子的招數

  

  「影子真討厭!」小貓湯姆和託比都這樣想,「我們一定要擺脫它。」

  

  然而,無論走到哪裡,湯姆和託比發現,只要一出現陽光,它們就會看到令它們抓狂的自己的影子。

  

  不過,湯姆和託比最後終於都找到了各自的解決辦法。湯姆的方法是,永遠閉著眼睛。託比的辦法則是,永遠待在其他東西的陰影裡。

  

  【心理點評】這個寓言說明,一個小的心理問題是如何變成更大的心理問題的。

  

  可以說,一切心理問題都源自對事實的扭曲。什麼事實呢?主要就是那些令我們痛苦的負性事件。

  

  因為痛苦的體驗,我們不願意去面對這個負性事件。但是,一旦發生過,這樣的負性事件就註定要伴隨我們一生,我們能做的,最多不過是將它們壓抑到潛意識中去,這就是所謂的忘記。

  

  但是,它們在潛意識中仍然會一如既往地發揮作用。並且,哪怕我們對事實遺忘得再厲害,這些事實所伴隨的痛苦仍然會襲擊我們,讓我們莫名其妙地傷心難過,而且無法抑制。這種疼痛讓我們進一步努力去逃避。

  

  發展到最後,通常的解決辦法就是這兩個:要麼,我們像小貓湯姆一樣,徹底扭曲自己的體驗,對生命中所有重要的負性事實都視而不見;要麼,我們像小貓託比一樣,乾脆投靠痛苦,把自己的所有事情都搞得非常糟糕,既然一切都那麼糟糕,那個讓自己最傷心的原初事件就不是那麼疼了。

  

  白雲心理醫院的諮詢師李凌說,99%的吸毒者有過痛苦的遭遇。他們之所以吸毒,是為了讓自己逃避這些痛苦。這就像是躲進陰影裡,痛苦的事實是一個魔鬼,為了躲避這個魔鬼,乾脆把自己賣給更大的魔鬼。

  

  還有很多酗酒的成人,他們有過一個酗酒而暴虐的老爸,挨過老爸的不少折磨。為了忘記這個痛苦,他們學會了同樣的方法。

  

  除了這些看得見的錯誤方法外,我們人類還發明了無數種形形色色的方法去逃避痛苦,弗洛伊德將這些方式稱為心理防禦機制。太痛苦的時候,這些防禦機制是必要的,但糟糕的是,如果心理防禦機制對事實扭曲得太厲害,它會帶出更多的心理問題,譬如強迫症、社交焦慮症、多重人格,甚至精神分裂症等。

  

  真正抵達健康的方法只有一個 :直面痛苦。直面痛苦的人會從痛苦中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它們最終會變成當事人的生命財富。

  

  切記:陰影和光明一樣,都是人生的財富。

  

  一個最重要的心理規律是,無論多麼痛苦的事情,你都是逃不掉的。你只能去勇敢地面對它,化解它,超越它,最後和它達成和解。如果你自己暫時缺乏力量,你可以尋找幫助,尋找親友的幫助,或尋找專業的幫助,讓你信任的人陪著你一起去面對這些痛苦的事情。

  

  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曾是最孤獨的人,但當他面對這個事實並化解後,他成了真正的人際關係大師;美國心理學家弗蘭克有一個暴虐而酗酒的繼父和一個糟糕的母親,但當他挑戰這個事實並最終從心中原諒了父母后,他成了治療這方面問題的專家;日本心理學家森田正馬曾是嚴重的神經症患者,但他通過挑戰這個事實並最終發明出了森田療法……他們生命中最痛苦的事實最後都變成了他們最重要的財富。你,一樣也可以做到。

  

  五、螃蟹、貓頭鷹和蝙蝠

  

  螃蟹、貓頭鷹和蝙蝠去上惡習補習班。數年過後,它們都順利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不過,螃蟹仍橫行,貓頭鷹仍白天睡覺晚上活動,蝙蝠仍倒懸。

  

  【心理點評】這是黃永玉大師的一個寓言故事,它的寓意很簡單:行動比知識重要。

  

  用到心理健康中,這個寓言也發人深省。

  

  心理學的知識堪稱博大精深。但是,再多再好的心理學知識也不能自動幫助一個人變得更健康。其實,我知道的一些學過多年心理學的人士,他們學心理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治自己,但學了這麼多年以後,他們的問題依舊。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沒有身體力行,那樣知識就只是遙遠的知識,知識並沒有化成他們自己的生命體驗。

  

  我的一個喜歡心理學的朋友,曾被多名心理學人士認為不敏感,不適合學心理學。但事實證明,這種揣測並不正確。他是不夠敏感,但他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知道一個好知識,就立即在自己的生命中去執行。這樣一來,那些遙遠的知識就變成了真切的生命體驗,他不必「懂」太多,就可以幫助自己,並幫助很多人。

  

  如果說,高敏感度是一種天才素質,那麼高行動力是更重要的天才素質。

  

  這個寓言還可以引申出另一種含義:不要太指望神秘的心理治療的魔力。最重要的力量永遠在你自己的身上,奧秘的知識、玄妙的潛能開發、炫目的成功學等等,都遠不如你自己身上已有的力量重要。我們習慣去外面尋找答案,去別人那裡尋找力量,結果忘記了力量就在自己身上。

  

  切記:別人的知識不能自動地拯救你。

  

  如果一些連珠的妙語打動了你,如果一些文字或新信條啟發了你。那麼,這些別人的文字和經驗都只是一個開始,更重要的是,你把你以為好的知識真正運用到你自己的生命中去。

  

  猶太哲學家馬丁·布伯的這句話,我一直認為是最重要的:

  

  你必須自己開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積極的愛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義,那麼對你來說,生存就將依然是沒有意義的。

  

  六、蜜蜂與鮮花

  

  玫瑰花枯萎了,蜜蜂仍拼命吮吸,因為它以前從這朵花上吮吸過甜蜜。但是,現在在這朵花上,蜜蜂吮吸的是毒汁。

  

  蜜蜂知道這一點,因為毒汁苦澀,與以前的味道是天壤之別。於是,蜜蜂憤不過,它吸一口就抬起頭來向整個世界抱怨,為什麼味道變了?!

  

  終於有一天,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蜜蜂振動翅膀,飛高了一點。這時,它發現,枯萎的玫瑰花周圍,處處是鮮花。

  

  【心理點評】這是關於愛情的寓言,是一位年輕的語文老師的真實感悟。

  

  有一段時間,她失戀了,很痛苦,一直想約我聊聊,希望我的心理學知識能給她一些幫助。我們一直約時間,但快兩個月過去了,兩人的時間總不能碰巧湊在一起。

  

  最後一次約她,她說:「謝謝!不用了,我想明白了。」

  

  原來,她剛從九寨溝回來。失戀的痛苦仍在糾纏她,讓她神情恍惚,不能享受九寨溝的美麗。不經意的時候,她留意到一隻小蜜蜂正在一朵鮮花上採蜜。那一剎那間,她腦子裡電閃雷鳴般地出現了一句話:「枯萎的鮮花上,蜜蜂只能吮吸到毒汁。」

  

  當然,大自然中的小蜜蜂不會這麼做,只有人類才這麼傻,她這句話裡的蜜蜂當然指她自己。這一剎那,她頓悟出了放棄的道理。以前,她想讓我幫她走出來,但翅膀其實就長在她自己身上,她想飛就能飛。

  

  放棄並不容易,愛情中的放棄尤其令人痛苦。因為,愛情是對我們幼小時候的親子關係的複製。幼小的孩子,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都離不開爸爸媽媽。如果爸爸媽媽完全否定他,那對他來說就意味著死亡,這是終極的傷害和恐懼。我們多多少少都曾體驗過被爸爸媽媽否定的痛苦和恐懼,所以,當愛情這個親子關係的複製品再一次讓我們體驗這種痛苦和恐懼時,我們的情緒很容易變得非常糟糕。

  

  不過,愛情和親子關係相比,有一個巨大的差別:小時候,我們無能為力,一切都是父母說了算;但現在,我們長大了,我們有力量自己去選擇自己的命運。可以說,童年時,我們是沒有翅膀的小蜜蜂,但現在,我們有了一雙強有力的翅膀了。

  

  但是,當深深地陷入愛情時,我們會回歸童年,我們會忘記自己有一雙可以飛翔的翅膀。等我們自己悟出這一點後,愛情就不再會是對親子關係的自動複製,我們的愛情就獲得了自由,就有了放棄的力量。

  

  切記: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兩個完全平等的、有獨立人格的人的事情。你可以努力,但不是說,你努力了就一定會有效果,因為另一個人,你並不能左右。

  

  所以,無論你多麼在乎一次愛情,如果另一個人堅決要離開你,請尊重他的選擇。

  

  並且,還要記得,你不再是童年,只能聽憑痛苦的折磨。你已成人,你有一雙強有力的翅膀,你完全可以飛出一個已經變成毒藥的關係。

  

  七、獨一無二的玫瑰

  

  小王子有一個小小的星球,星球上忽然綻放了一朵嬌豔的玫瑰花。以前,這個星球上只有一些無名的小花,小王子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美麗的花,他愛上這朵玫瑰,細心地呵護她。

  

  那一段日子,他以為,這是一朵人世間唯一的花,只有他的星球上才有,其他的地方都不存在。

  

  然而,等他來到地球上,發現僅僅一個花園裡就有5000朵完全一樣的這種花朵。這時,他才知道,他有的只是一朵普通的花。

  

  一開始,這個發現,讓小王子非常傷心。但最後,小王子明白,儘管世界上有無數朵玫瑰花,但他的星球上那朵,仍然是獨一無二的,因為那朵玫瑰花,他澆灌過,給她罩過花罩,用屏風保護過,除過她身上的毛蟲,還傾聽過她的怨艾和自詡,聆聽過她的沉默……一句話,他馴服了她,她也馴服了他,她是他獨一無二的玫瑰。

  

  「正因為你為你的玫瑰花費了時間,這才使你的玫瑰變得如此重要。」一隻被小王子馴服的狐狸對他說。

  

  【心理點評】這是法國名著《小王子》中一個有名的寓言故事,我曾讀過十數遍,但仍然是直到2005年才明白這一點。

  

  面對著5000朵玫瑰花,小王子說:「你們很美,但你們是空虛的,沒有人能為你們去死。」

  

  只有傾注了愛,親密關係才有意義。但是,現在我們越來越流行空虛的「親密關係」,最典型的就是因網絡而泛濫的一夜情。

  

  我們急著去擁有。仿佛是,每多擁有過一朵玫瑰,自己的生命價值就多了一分。網絡時代,擁有過數十名情人,已不再是太罕見的事情。但我所了解的這些濫情者,沒有一個是不空虛的。他們並不享受關係,他們只享受徵服。

  

  「徵服欲望越強的人,對於關係的親密度越沒有興趣。」廣州白雲心理醫院的諮詢師榮瑋齡說,「沒有擁有前,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拉近關係的距離。但一旦擁有後,他們會迅速喪失對這個親密關係的興趣。徵服欲望越強,喪失的速度越快。」

  

  對於這樣的人,一個玫瑰園比起一朵獨一無二的玫瑰花來,更有吸引力。

  

  然而,關係的美,正在乎兩人的投入程度和被馴服程度。當兩個人都自然而然地去投入,自然而然地被馴服後,關係就會變成人生養料,讓一個人的生命變得更充盈、更美好。

  

  但是,無論多麼親密。小王子仍是小王子,玫瑰仍是玫瑰,他們仍然是兩個個體。如果玫瑰不讓小王子旅行,或者小王子旅行時非將玫瑰花帶在身上,兩者一定要黏在一起,關係就不再是享受,而會變成一個累贅。

  

  切記:一個既親密而又相互獨立的關係,勝於一千個一般的關係。這樣的關係,會把我們從不可救藥的孤獨感中拯救出來,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種救贖。

  

  如果不曾體驗過,你就無法知道這種關係的美。

 🙏🙏🙏(佛家智慧故事精選·編輯整理)

相關焦點

  • 「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課文是一篇文言文,全文只有39個字,故事通過宋耕者「因釋其耒而守株」,最後「身為宋國笑。」從而讓學生明白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能作為必然事件,從而懂得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要想有收穫,必須付出勞動。故事內容學生大部分聽過、讀過,作為文言文更簡潔精煉。最近有同學問,「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呢?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這裡給大家來說一說。
  • 「小故事 大道理——走進寓言故事」
    「小故事大道理——走進寓言故事」主題閱讀活動雖然已經落下了帷幕,但是隊員們閱讀寓言故事還在繼續,讓寓言故事伴隨隊員們一起成長!落幕亦是開始!家長感言:歷經千百年,寓言以短小的篇幅,講述著深刻的思想意義。孩子們通過這次活動,閱讀小小的寓言故事,分享從故事中領會的感受,獲得處世和做人的道理。
  • 寓言?說說你看過的寓言故事,看你對寓言了解有多少
    小朋友們,你們看過《伊索寓言》嗎?喜歡看寓言故事嗎?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寓言吧。寓言是帶有諷刺或者勸誡性的故事,它將深刻的道理給予簡單的故事中,藉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它常運用誇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
  • 中國上古的寓言故事:盤古開天闢地
    盤古我們應該接觸過很多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就是為了表達一個道理,用故事的形式表達的通俗易懂,其事不一定存在,也就是立個形而上的象而已。別以為我們的老祖宗不頑皮,其實也是愛聽故事的小朋友。成人把寓言故事當成真事的話,估計智商還不如小朋友。別噴,我還小!
  • 寓言故事:留點故事給酒後回味也好
    小時候讓家長講故事,家長被叨擾煩了,總是說:故事的發生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座山,山裡有一座廟,廟裡有一個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他說的是什麼故事呢?故事的發生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座山,山裡有一座廟,廟裡有一個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他說的是什麼故事呢……然後無數次重複。這個老舊得每一個長大的人,都聽過的故事,這麼多年過去,可能最終能回想起來的,還真就是個故事。
  • 6個小學寓言故事,其中包含的道理,如今還有很多人都不懂
    在校園時期,尤其是小學時候,相信不少同學對於語文,並沒有多大好感,在他們眼裡,語文是枯燥的學科,不僅要寫作文,還要背誦,不過,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上,有很多的寓言故事,它們教會了我們很多的道理,雖然已經長大,但還是挺受用的,不過,筆者今天要說的6個小學寓言故事,其中包含的道理,如今還有很多人都不懂
  • 位列世界三大寓言故事的《拉封丹寓言》,好看又能學法語!
    《拉封丹寓言》是法國文學史的一座裡程碑,所有法國人在小學的時候都學過拉封丹寓言。它的作者是讓·德·拉封丹,他生活在17世紀,本來應該先成為一個修士,然後成為律師,但他將全身心奉獻給了文學。#寓言#故事。
  • 張韶涵寓言巡迴演唱會北京站開啟 全新定義「寓言故事」
    張韶涵寓言巡迴演唱會北京站,1月10日上午11:00開啟預售。本次巡演由張韶涵擔任整體藝術、創意總監,打造極致舞臺美學,全新定義"寓言故事",傳遞人生態度。而演唱會的舉辦日期也是選在了四年一遇的2月29日,暗藏浪漫。屆時張韶涵將用音樂帶領大家一同走進她的寓言世界。
  • 法治文苑 ▏寓言故事:​佛印與蘇東坡;古文警句
    法治文苑 ▏寓言故事:​佛印與蘇東坡;古文警句 2020-09-21 22: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寓言故事中的領導科學
    俄國寓言作家陀羅雪維夫說,寓言是「穿著外衣的真理」。這個「外衣」就是故事,「真理」就是蘊涵在故事中的道理和生活經驗。有些寓言故事中還寄寓了很多領導科學,對領導幹部會有較大的啟示作用。 寓言故事看似淺顯,寓意卻很深刻。
  • 【中國寓言成語故事】驚弓之鳥
    驚弓之鳥是一個有名的成語故事,也是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它講的是戰國時候一個弓箭手,他十分厲害,不用射箭直接拉弓就能把天上的大雁打下來。親愛的小夥伴們,大家聽過驚弓之鳥這個故事嗎?  寓言故事:驚弓之鳥  戰國時,魏國有一個叫更羸的射箭能手。  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獵。
  • 寓言故事|黃蜂和蜜蜂
    寓言故事|黃蜂和蜜蜂 大寶貝小寶貝們: 今天的故事你們喜歡嗎?
  • 童年讀過的《伊索寓言》你看懂了嗎?和孩子重讀故事,發現了這些
    看得最多的就是《伊索寓言》、《聰明的阿凡提》、《安徒生童話》之類的童話書。說實話,那會年紀太小,並且那時孩子的心智也不能和現在的孩子相比,很多故事其實我是看不懂的,也就在看個熱鬧。你要真讓我說出某個故事的所以然來,我也說不清。
  • 小故事,大道理!我們正在找最會寫寓言故事的人!
    為進一步繁榮中國寓言文學創作,激勵廣大寓言文學作家和寓言文學愛好者廣泛開展寓言劇創作,促進戲劇寓言文學理論研究,瑞安市決定整合「張鶴鳴」戲劇寓言獎,舉辦2020中國·瑞安「小鄒魯杯」寓言作品大賽。
  • 名著金句撈,一生必讀的經典《伊索寓言》,短小的故事蘊含大道理
    #寓言#今天咱們的名著金句撈,聊一聊《伊索寓言》。幾乎很多家長都給孩子講過其中的故事。很多家庭床邊還常備此書,作為睡前故事講給孩子聽。我就給孩子講過一些,我講的過程中,發現很多故事給人以深刻的啟示。說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短篇的道德故事集,作者伊索,一位智者,在薩摩斯島上度過了他的大半生。
  • 一則寓言故事給了我們啟示
    有一則寓言故事是這樣的:有一隻小河馬,老想著發財,有一天它做了一個夢,在夢中它擁有了7座金山。醒來後,小河馬異常興奮,心裡想:難道這是神給我的啟示?現在它的口袋裡只有7個硬幣莫非以後會變作7座金山?於是小河馬帶著7個硬幣離開家,去尋找夢中的7座金山,它在大海裡艱難的遊動,遊得很慢,心裡一直想著7座金山會突然出現,但是金山始終沒有出現。這時路上遇到一隻鰻魚,當鰻魚得知小海馬要尋找金山,但遊得很慢時,提議4個金幣賣給小海馬一直鰭,小海馬戴上買的鰭果然遊得很快。心想金山馬上就要出現在眼前了。
  • 英語寓言故事:狐狸和烏鴉的故事(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英語寓言故事:狐狸和烏鴉的故事(雙語) 2017-11-15 15:03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寓言故事的另類演繹《老鼠和獅子》:讓孩子看到自己,看到未來
    這個故事是艾瑪系列裡,我女兒最喜歡的,每次翻出這本書,都要反覆再三讓我給她讀。而這個故事的原型是伊索寓言的一則故事《獅子和老鼠》,所以當女兒讀到南希 埃克霍爾姆 伯克特和蘭德 伯克特這對母子重新演繹的《老鼠和獅子》時,她特別興奮,於是我陪她又反覆再三讀了無數遍。
  • 童年讀物伊索寓言,伊索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童年讀物伊索寓言,伊索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小時候經常看《伊索寓言》,不就是講動物的故事嘛,現在反而覺得意味頗深。大家都知道伊索是什麼樣的人嗎?先說一下伊索寓言引入國內的時間,伊索寓言第1次出現在中國,是明朝的利瑪竇譯介的,利瑪竇是一位天主教父。
  • 文言寓言故事閱讀訓練(40則)
    有個打魚人划著船前去救他。B、我濟陰之巨室也。 我是濟陰的富豪。C、漁者載而升諸陸。 打魚人託著他並把他送到岸上。D、立而觀之,遂沒。 打魚人站在岸上看著商人,商人就淹死了。(4)根據這則小故事,以其中某一人物為對象,寫一句評論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