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而偉大》正在熱播,關於她的熱議也在持續不斷。
有人說,哪有這樣的顧耀東,一根筋地向死而行,不管不顧,一往無前,只為了心中的那個正義與良心。
趙志勇們卻多的是,爛大街了都。像極了如今的那些個從小城鎮、農村來的「北漂」「上飄」,一邊受盡打壓、折磨,一邊蠕蠕爬行,委屈而直拗。
顧耀東當然有,在那個戰亂頻繁、白色恐怖的舊時代,顧耀東這樣的英雄又何止千萬,和平安寧的路就是用他們的血鋪出來的。不然,哪有今天的世界。
我們不可思議他們的「有」或「存在」,是因為我們不可能像他那樣僅僅為了一點兒「良心」「正義」就能不懼生死地去拼去衝去「壯烈」,因為在我們看來「良心」「正義」「公平」固然重要,固然高大上,但一旦危急到生命,與「生」比起來,就「小」了,我們還是乖乖地選擇了生,畢竟好死不如賴活著,起碼還活著,不管是卑微還是憋屈,而英雄已經毫無知覺地冰冷地拋屍街頭了,暗黑者有的是恐嚇「趙志勇」們的極端辦法。
我們覺得還是趙志勇真實,是因為我們很多人其實就是現實版的趙志勇,雖然他也立志英勇,但一遇險惡就立馬慫了,還是乖乖地退回到懦弱者的行列,我們很多時候甚至都比不了趙志勇,趙志勇面對陰險狠毒的鐘百鳴、王科達們還敢哭著可憐兮兮地央告說,「我們還是別做壞事了吧」,換了我們敢嗎?
生死是小,失節事大,能把生死看小,是因為他們把「節」看的無比重大,遠在生命之上,「節」是什麼?「節」是氣節,是操守,是堅守,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英雄之氣,是「捨身取義」的「義」,是「捨身求法」的「法」。做到了,當然是無愧於天地光耀於古今的大英雄。
顧耀東做到了,所有他是英雄。顧耀東的意義還在於,他原本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懵懂無知的善良軟弱的從弄堂裡走出來的知識小青年,本來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他何以成為英雄,就是因為他知道「失節事大」,就是因為他始終不忘初衷,矢志不渝。
趙志勇升職了,無人祝賀,顧耀東平安歸來,邢二處的人員卻歡田喜地,那些人也算是混吃混喝的庸眾吧,但就連庸眾都有最起碼的價值判斷,說明什麼,說明好賴人總還得分的。一句「我也是迫不得已,我也想活」,用這個理由來企圖搪塞,來作為軟弱的藉口,顯然還不夠充分。
雖然如此,但我們還是不免對趙志勇的所作所為投去太多的同情的目光,其實是因為在很多的時候很多的情況下 ,我們也是軟弱無力的,尤其是當黑暗的勢力足夠強大,而我們又……我們終於在影視劇中找到了我們自己個兒的影子,也算是對於我們自己軟弱的一點兒安慰吧。
但,問題是,軟弱真的就可以苟且偷生嗎,到最後,趙志勇還是死了,死在了鍾百鳴的槍下,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最大的警示,告訴我們,只要你軟弱了一次,你就得準備承受一次比一次更大的威逼和欺凌。
兩千多年前的陳勝吳廣不是說過這樣的話嗎,「等死,死國可乎。」與其像螻蟻那樣被人踐踏而死,還不如奮力一搏。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
幸運的是,今天的「趙志勇」們,已經很少有那種直面生死的殘酷的考量了,而昔日的王科達、鍾百鳴們,已經失去了任由他們殘暴施威的舞臺,今日的王科達們或許依舊有,但,他們還會那樣飛揚跋扈嗎?畢竟換了人間。那麼,今天的「北漂」「上飄」們我想就不應該仍然是昔日的那個「趙志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