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議員關注公屋逢冬甩磚

2021-02-17 aomenshibao

多位議員關注公屋逢冬甩磚

【本報訊】立法會昨日舉行本年度第一次全體會議,議員共提出23份議程前發言,涉及公屋質量、智慧城市、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等議題。其中湖畔大廈、石排灣業興大廈等大廈近年屢有大面積「甩磚」,為居民生活埋下安全隱憂,並且需由業主共同承擔修繕費用,引發多位議員關注公屋質量問題,質疑政府及承建商推諉責任,無法根治,建議政府應加強監管公共工程質量。

議員李振宇指出,兩處經屋自建成至今,每逢冬季都會出現「爆磚」問題,嚴重影響居民生活。就公屋質量問題,建設辦僅以有關大廈已完成確定接收為由作出回覆,房屋局作為相關經屋重要持份者,則以尊重多數業主意見為由,在業主委員會上投棄權票,無提供任何可行性意見或方案,導致居民不滿公屋質量之外,亦對有關部門互相推諉責任的行為感到不滿。

議員何潤生在議程前發言時表示,購買經屋的家團經濟能力有限,當公屋持續出現問題,業主亦只能年復一年獨自承擔所有修繕費用,無疑是變相增加經濟負擔,建議政府應聯同承建商、業主三方商議徹底解決公屋問題的方案,同時政府日後應加強工程質量監管,適當延長公共工程的保固期限及建立問責制度,以增加居民對公共工程的信心及保障業主權益。

議員李靜儀指出,政府不能以保固期屆滿為由置身事外,需就有關質量問題承擔起應有責任,尤其當局本來就是持有單位的「業主」,應協助小業主妥善解決「甩磚"問題。她再以新城A區為例,該區將大規模興建公共房屋以及其他大型工程,部分項目技術相當複雜,故政府須完善公共工程招標、批給、施工監管整個機制,對每一環節訂定明晰的責任和懲處要求。

另外,議員區錦新則關注樓宇滲漏水問題,指政府去年便提出「建議透過創設可行的法律機制」來解決樓宇漏水,但此舉純粹是透過司法訴訟手段,把事情推向法院,無法根治問題,認為可針對滲漏水問題增加行政管理權力,讓事情變得更合理和更有效率。


更多精彩,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

相關焦點

  • 社諮委冀根治公屋「甩磚」 建議樓宇保固期增一倍
    社諮委冀根治公屋「甩磚」建議樓宇保固期增一倍【本報訊】氹仔和石排灣經屋項目「甩磚」問題,引起離島社諮委對公屋質量的關注
  • 偉龍公屋單位數目減少,工聯議員關注如何「補返條數」
    政府計劃進一步削減氹仔偉龍馬路經屋項目單位數目,議員梁孫旭和李靜儀關注偉龍經屋單位減少會後,政府會在哪裡增加相關供應,以及何時可以讓居民接受申請。梁孫旭關注偉龍公屋單位數目一旦減少,如何「補返條數」?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指,本澳現時土地儲備充足,加上新城A區將興建2.8萬個公屋,他認為在今時今日公屋質量或比數量重要,故而建議削減大潭山隧道出口附近的兩幢群偉龍經屋裙樓。當局建公屋的角度並非「今日唔做呢度,明日在邊度補番條數」。
  • 議員關注施政著墨經濟復甦保就業
    【2020年11月15日-星期日-澳門新聞】行政長官賀一誠今日下午到立法會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今年在疫情下,社會特別關注和期待明年施政報告。多位議員最關注的分別是疫後經濟復甦、居民就業保障、產業多元、公屋供應、融入大灣區建設、醫療發展規劃、行政改革、廉政建設、教育等。
  • 何潤生議員辦北區街站聽民意
    立法會議員何潤生今天(5日)聯同街坊總會團隊在北區舉辦「生哥聽您講」民意收集日,期望通過是次街站收集居民對民生的意見,持續把社情民意向特區政府反映
  • 公屋富戶收緊 豁免長者傷殘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昨日討論相關細節,黃遠輝會後對傳媒表示,房委會決定會簡化申報程序,由住戶填報資產及入息,以及是否在本港擁有私人住宅物業,其後房署會以風險為本方式進行抽查。  黃遠輝表示,房委會將在今年10月起實行經修訂的富戶政策,首批先抽查約1,000戶住戶,明年4月起,每年會有超過20萬戶要按富戶政策作出申報。被問到多少住戶受影響,他指現時無法估計,需待新政策推行一段時間後,再掌握數據。
  • 何君堯 田北辰議員辦事處遭暴徒破壞
    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及田北辰分別位於屯門的議員辦事處,於昨晚約
  • 公屋富戶政策勢收緊 月薪10萬的長毛會叮走嗎?
    而每月領取薪津逾9萬元的社民連立法會議員梁國雄是否需要搬出?建議明年10月起實施房委會早前原則上同意收緊公屋富戶政策,據了解,房署進一步建議在富戶政策下,由現行的雙軌制,即租戶入息及資產同時超出上限須遷出,改為單軌制,即其中一項超標便須遷出,新修訂的富戶政策建議於明年10月起實施。
  • 學者:公屋規劃+經屋開隊 上樓有期
    ,特首定下兩年內重開經屋申請承諾,加上有逾三萬個公屋規劃出爐,不再是空頭支票。早前公佈的公屋需求報告在社會引起不同討論,但報告內容確實經過科學研究,有科學依據,並非完全不對,可以作為參考,建議每隔兩年檢視房屋供求變化再作微調。    特首給出承諾兩年內可以重開經屋申請,加上公屋興建計劃有序進行,意味經屋排隊上樓不再無了期,上樓祇是時間問題,合資格、又不想買私樓的居民靜心等待即可。另外,公屋供應量市場早已掌握,有足夠時間消化消息,對市場影響有限。
  • 政治書下架覆檢 油尖旺反對派議員詆譭高級館長
    油尖旺區議會9月22日舉行的地區設施管理委員會會議,其中一項議程為:「強烈反對公共圖書館進行政治審查將書籍下架」,提呈人包括林兆彬、陳嘉朗、餘德寶、李國權等多位黃絲區議員。對於多位區議員有關覆檢所需時間的提問,朱李美歡指出,每一個個案所的覆檢時間不同,視乎個案的複雜性,以及取得法律意見所需的時間。她指出,現時有9本書籍在進行覆檢,分別藏於不同的圖書館。而正在覆檢中的書籍已從各圖書館下架,暫時不給予市民借閱和參考。
  • 掟磚案兩少年被控謀殺
    點擊上方獅子山下關注香港最新時事 十六歲被告陳彥廷及十七歲被告劉子龍(下圖)被蒙頭押往法庭提堂。
  • 也談「君子」磚
    此磚是清人苗夔(1783-1857)於1822年在河北肅寧武垣城遺址一帶發現的,其後肅寧一帶也發現多塊「君子」磚。由於這地方與相傳河間獻王請毛萇(小毛公)講《詩經》的「君子館」接近,所以當時的好古之士,便將「君子」磚和「君子館」聯想到一起,索性就斷定這是「君子館磚」。於是學究考據之士,大皆傾巢而出,或傳拓,或吟詠,或考證。許多皓首窮經之士更是有機會炫耀他們積累了幾十年的考究功夫。
  • 【太古城血案】政見不合起衝突刀傷3人 區議員更被咬甩耳
    區議員趙家賢被一名男子咬甩耳朵,小圖為地上遺下殘缺的耳朵。
  • 【新界我家】(大埔北區)老點通宵巴加站 區議員又搞分化?
    近日,再有大埔區議員提出通宵巴士N271線,於白石角及太和邨加站,導致大埔、太和、白石角三區居民關係撕裂,有市民指N271線全程行車時間已過長,擔心一旦再兜路加站「坐到總站已天光」。大埔近期為N271 線是否加站發生爭拗。
  • 公屋聯會倡建:港樓只能售賣予首次置業的港人、年輕人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將公布新一份施政報告,公屋聯會(18日)公布《青年住屋政策倡儀書》,建議政府可推出「港人首置港樓」先導計劃,規定部份發展商興建的私樓單位
  • 建制派群組通話曝光 田北俊:放料議員豬都不如
    點擊標題下藍字【橙新聞】關注我們哦~
  • 公屋和居屋泡沫遠遠大過私樓!
    ■公屋居屋造價不斷創新高,一旦加息推高供樓成本,市民或未能承受。 資料圖片  以往普遍被視為質素遜於私樓的公屋、居屋不再「草根味」。今年首5個月,公屋、居屋成交不論已補價或未補價,均多次刷新造價及呎價新高,直教社會譁然。同時多個公屋、居屋「新貴」崛起,不再讓康山花園、華貴邨等傳統「藍籌」專美。
  • 【香港樓市】公屋居屋泡沫大過私樓
    ■公屋居屋造價不斷創新高,一旦加息推高供樓成本,市民或未能承受。資料圖片  以往普遍被視為質素遜於私樓的公屋、居屋不再「草根味」。今年首5個月,公屋、居屋成交不論已補價或未補價,均多次刷新造價及呎價新高,直教社會譁然。同時多個公屋、居屋「新貴」崛起,不再讓康山花園、華貴邨等傳統「藍籌」專美。
  • 耿朔《層累的圖像:拼砌磚畫與南朝藝術》出版(附:齊東方/序、作者/引言·後記)
    以「竹林七賢與榮啟期」題材為代表的大型磚畫是用數量眾多的畫像磚拼鑲砌築而成,自半個多世紀前考古出土以來,一直受到文史領域諸多學者的重視,他們逐漸認識到這是南朝時期特有的墓葬美術現象。學術界有關磚畫的相關研究成果數量極多,不誇張地說它已被視為南朝藝術的重要標志,只要我們隨手翻開一本中國考古學或藝術史的教材,幾乎都能看到作為插圖的「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成為這兩個學科的學生們最熟悉的中國早期藝術作品之一。由於竹林七賢人物本身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史學、哲學、文學等專業的研究者對這組磚畫同樣不陌生,今天常常能看到相關學術活動選擇磚畫作海報配圖,或者選其充當出版物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