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盆器——紅陶之戰

2021-02-18 泰國紀實

  養肉的人都很熟悉紅陶盆,小肉也是,而且已經跟它做了三年的鬥爭,下面就給諸位匯報一下戰鬥成果吧。(家庭養植版)


  【初試紅陶】養肉初期,幾乎每天在網絡上查找養植經驗,因為那時候國內專業做多肉的自媒體還比較少,資料也相對貧瘠,只知道水大了多肉會黑腐,土壤要透氣,花盆也要透氣,正好家裡有紅陶盆,索性就用上了,那是比較推崇紅陶的一段時間。春天隔三差五給次透水,肉肉的長勢都不錯,但葉片不是特別肥厚和飽滿,而且紅陶的透氣性過於惡劣,露養的肉肉趴在7釐米的國際盆裡面,晴朗的天氣基本兩天就會幹透。因為那時候養的品種比較少,澆水全然是一種樂趣,並沒有感到壓力,如果是如今的數量,那小肉除了吃飯睡覺基本就是在澆水了。


  【錯季黑腐】濟南的春天「嗖」地就過去了,羽絨服一脫基本就要褲頭背心了。炎熱的夏季,部分多肉休眠要斷水的,由於深知紅陶的透氣性,沒有完全斷水,但澆水的頻率比春天放大了兩倍,基本半月一次水。屁顛屁顛熬過了夏天,沒有一棵黑腐,但有幾盆旱死了,心想,原來黑腐並不難對付,殊不知黑暗的秋天就要到來了。天氣涼爽了,放心大膽給水了,於是一盆一盆地黑腐接踵而至,心裡很是納悶。把黑掉的肉肉翻出來一探究竟,原來經過一個夏天的「斷水」,好多肉肉的根系已經基本或者完全枯死了,入秋給水後被生生泡爛了,那個秋天損失一半。


  【土壤離盆】由於夏季氣溫高,紅陶盆的水分很快蒸發,並在一段時間內處於極度乾旱,所以離盆現象也出現了。盆中的土壤聚集在一起,花盆邊緣出現了一圈空隙,給澆透水帶來了一定難度。


  【粉化析出】經過了秋季的黑腐,小肉開始使用陶瓷、素燒、紫砂、塑料、水泥等材質的盆器,但那些節度餘生的肉盆又出現了新的問題——粉化和析出。由於紅陶的材質特性,使用一年之後的花盆開始出現邊緣的粉化現象,陶土變為粉末隨風隨水而逝,就跟狗啃的一樣,真是「遠看花盆齒齒鋸,近看花盆鋸齒齒」。析出的現象集中出現在冬季,由於當時澆水基本使用晾曬後的自來水,加上北方的水硬度較大,水中所含的鹼聚集到一定程度後就會析出,原本簡約的盆子變得白花花。


  【優點陳述】別看上邊羅列的都是紅陶的缺點,但規避這些缺點後,它還是有一定性價比的。

  1、便宜!除了塑料花盆外,紅陶基本算是最便宜的盆器了。

  2、透氣!選擇更大型號的盆子,並配比更加保水的土壤,可以使紅陶的透氣性在可控範圍內,特別是在類似梅雨季節的連續陰雨天氣中效果很好。在大夏天,兜頭就澆是非常酣暢淋漓的!


  【綜上所述】小肉到現在還會使用紅陶花盆,只是要區別品種和季節,並做好溫溼度的控制。養肉的人大多都喜歡倒騰,任何失敗我們都要細細分析和總結,多折騰多摸索,自己積累的經驗才是最寶貴的。


沒有不好的盆,只有用不好的人,揚長避短才是精妙所在。


相關焦點

  • 紅陶盆雖好,但不適合所有多肉,尤其這6種,在紅陶盆裡越養越瘦
    適合養多肉的盆很多,其中紅陶盆算是一種,紅陶盆的排水性.透氣性都特別好,澆過水之後水會直接從盆壁滲透出來,基本不會造成盆土積水,有利於多肉根系的生長,但紅陶盆養多肉也有一個很大的不足。
  • 紅陶盆多透氣不好說,但不保水南波灣
    紅陶盆在剛養多肉的人群中,人氣是比較高的,因為大部分人對它的認知都是非常透氣,透氣對養多肉來說,當然是好的。但如果使用了一段時間後,通常感受會加倍,這紅陶盆也太透氣了吧。對於新手來說,如果他剛入坑的時候,做足了功課,選擇了紅陶盆、使用了高比例的顆粒土、並選擇了露養,除非趕上了雨季,那不然對多肉來說基本等於慘絕肉寰,小半年龜速前進或者原地踏步甚至還縮水了。原因在於沒水,沒成長的基礎。顆粒土不保水的、紅陶盆不僅不保水還往外吐水的、露養光照大消耗也大。
  • 最不透氣的陶瓷盆也可以養多肉,但想要養好必須要注意這幾個要點
    雖然說陶瓷盆養多肉透氣性很差,但只要有一定的養護經驗以後我們可以調整配土顆粒比例和澆水頻率,這樣不管是陶瓷盆也好,還是其它的塑料盆或者不鏽鋼盆也罷,哪怕是沒有底孔的杯子和玻璃瓶,我們也都是可以用來養多肉的。
  • 多肉龍神木上盆:3個「細節」,1個「建議」,我用「小牛盆」!
    龍神木多肉,上盆有什麼技巧呢?高溫的夏季上盆有什麼要注意的呢?
  • 紅如二月花的多肉紅霜,想要快速紮根服盆,1個細節很重要
    有些多肉有一種魅力,讓人一見難忘,無論從顏色.形態.還是多肉本身的氣質來說,都讓很多人不得不注意到,出狀態時葉子如秋天紅葉一樣的紅霜,就是這樣一種多肉植物。紅霜是景天科景天屬的小葉多肉,長滿盆的樣子讓人想起秋天色彩明麗鮮豔的楓林,肉友們可以把多棵紅霜栽種在一起,看起來更美,春天是栽種紅霜的好季節,肉友們買回家的紅霜,如果想要快速紮根服盆,配土和鋪面都要下一點功夫。
  • 多肉栽種用哪種材質的花盆最好?紅陶盆和粗陶盆究竟有什麼區別?
    多肉養護用什麼花盆一直是很多花友都比較糾結的,尤其是新手花友,往往都不知道到底該用哪種材質的花盆,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一般多肉養護用的最好也是最多的有以下四種花盆:一是,粗陶盆!這也是目前肉友用的最多的一種花盆,他不僅有良好的的透氣性,而且還很古樸,和多肉植物非常的搭,現在市面上一般主要以粗陶、素陶和半釉粗陶居多,尤其是老樁多肉,粗陶盆更能承託出多肉的高貴氣質!二是紅陶盆紅陶盆也是很多肉友比較青睞的,無論是透氣性還是透水性都是相當好,很多人經常把紅陶盆和粗陶盆弄混淆,甚至以為其兩者就是同一種的盆,但是其實還有一定的區別的。
  • 什麼情況下,可以給多肉換盆?又該怎樣換盆
    可能朋友們還有疑問:那當前情況下,能不能給多肉換盆?當然可以!而且非常適合換盆,利於多肉植物換盆後,早日恢復正常生長。因為現在正值仲秋,多肉植物已經從酷熱的夏季走來,進入生長快車道,是多肉植物的生長旺盛期。換盆後,能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度過服盆期,正常生長。
  • 養一盆雅樂之舞,既是多肉也是懸崖樁盆景
    雅樂之舞是金枝玉葉的斑錦變異品種,屬於馬齒莧科馬齒莧屬多肉植物,與金枝玉葉唯一的差別是葉片邊緣帶有過渡非常自然的白覆輪錦,在日照充足、空氣乾燥的環境下葉片邊緣呈好看的淺粉色,生長習性以及養殖方式與雅樂之舞基本相似。
  • 人家才不是一盆沒有故事的多肉!
    當多肉遇上一位詩情畫意的主人那她就不再是一盆沒有故事的多肉!不過這其中的故事只有愛過、養過的人才會懂!花酒一壺酒醉人,月下半筆詩情句。(圖片:瓊姐)酒不醉人,人自醉!(圖片:小雨兒紅)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圖片:小雨兒紅)漁歌唱晚,響窮彭蠡之濱!(圖片:小雨兒紅)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圖片:小雨兒紅)竹樹繞吾廬,清深趣有餘。鶴閒臨水久,蜂懶採花疏。(圖片:小雨兒紅)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圖片:小雨兒紅)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 養了2年的多肉紅寶石,一盆全是紅豔葉子,人人見了都誇好看!
    養了2年的多肉紅寶石,一盆全是紅豔葉子,人人見了都誇美!多肉是很多花友都喜歡的花卉,葉片肥嘟嘟的,觀賞價值極高,品種豐富,每一種都有不一樣的特點,冬天當然要養一些紅彤彤的品種,比如紅寶石就是很多花友都喜歡的多肉植物,長出狀態葉片飽滿,觀賞價值極高。紅寶石是一種比較特別的多肉品種,容易群生,可以打造成小老樁。
  • 各種材質花盆的優缺點,為啥塑料盆和陶盆成為我常用的兩種容器
    塑料盆有非常多的顏色、尺寸和不同的裝飾風格,可以買到不同形狀的塑料盆,它們比較堅韌耐用,容易搬動,價格還比較便宜,如果想要自己鑽孔也會比較簡單。不過塑料盆的缺點是比較明顯的,如果陽光曬得太多,塑料盆就會變脆,容易開裂,特別是在寒冷的戶外,這些塑料盆很容易變脆。塑料盆是比較輕的,栽種一些植株高大的植物就容易翻倒。
  • 多肉換盆時土鏟不動是什麼原因?這種情況如何處理才能正常換盆?
    秋天正好是給多肉換盆的時候,而我們在換盆的過程中會遇到有些多肉的盆土用鏟子根本鏟不動的現象,而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則有如下幾種:其一多肉生長速度快,且根系非常發達,同時根系已經完全長滿了整個花盆,而在主根和毛細根相互纏繞的情況下,多肉的盆土用鏟子自然就鏟不動了。
  • 說說那些湊單和贈品多肉的華麗逆襲
    魯氏石蓮魯氏石蓮,是當時湊單買的,青白的顏色,感覺唯一可取之處是葉子排列的規矩整齊,權且當作是玉蝶的低配版吧,反正玉蝶易黑腐的名頭太響,也不打算入手。紅稚兒再說說一種小眾多肉紅稚兒,是最早從個人玩家手裡買葉片包送的贈品,當時剛收到的時候,是細長的兩根,隨手插到了已經種有其他多肉的十公分的黑方中,長勢十分良好,很快變成了一叢高高的草
  • 會呼吸的多肉花盆,透氣性絕對好到爆!度夏So Easy!
    自己動手做盆,火山石和多肉更配哦!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又到了交配的季節……咳咳,說錯,重來——春天來了,又到了多肉換盆的季節。為了給心頭肉找個好盆安身,肉奴也是操碎了心。需要用到的工具很簡單:電鑽、50mm開孔器和鑿子、錘子(取石心用)。然後就是鑽鑽鑽,鑿鑿鑿……火山石質地比較疏鬆,還是很好鑽的,不怎麼費力,需要注意的是別用力過猛,盆壁別太薄,把火山石弄裂就白瞎了。
  • 新手養多肉植物需要掌握的8點,別亂養,多看些老玩家的總結
    上面是晚霞之舞藥錦上面是金枝玉葉藥錦如果想要在光照充足的地方養多肉,那就不要養不能暴曬的玉露。新手也不建議養一些容易掉粉,且容易感染病蟲害的多肉,包括常見的雪蓮和蓮花掌屬的各種多肉。上面是紅陶盆紅陶盆、陶土盆和紫砂盆的透氣性好、排水性也非常好,但是保水能力比較差,搭配土壤的時候就要多添加一些泥炭土或是椰糠,要有適當的保水能力,否則,添加了太多的顆粒土,土壤幹得特別快,植物的根就很容易缺水,很容易導致多肉的狀態不佳。
  • 日本盆器欣賞(上)
    在日本有關盆器的最早記載,是正倉院御物中木製的,即所謂遺傳至今的石臺。
  • 趁著得閒,多肉花園半日遊
    說是花店,更像一個農家大院打造的花園,大門上面寫著「喬府大院」四個大字,門外隱約能看到露養多肉放在整齊的木架上。晨光薄霧下的喬府大院進大門左邊是為肉肉們過冬而搭建的暖房,走,從小門進去看看裡面的多肉。乙女心小老樁,這個小陶盆有點特別,上面的青苔頗有年代感 。
  • 3個多月入了100多盆,遇見多肉,遇見幸福!
    這個當初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黃花照波,莫名的就喜歡它,不過買回來一直沒看見它開花……據同事說,在我生老二在家休產假的時候它終於開花了,不過我也沒看見……直到今年,終於在我的努力下,讓它開花了,它的花如此高傲,白天就合上,下午3點多就打開……姬朧月當時買的小單頭,如今送人的送人,也只留下這麼一盆懸崖樁生完老二又入手了第二批肉肉,最讓人驚豔的就是這盆奧普琳娜了,
  • 故事:兒子撿個陶盆
    沒想到竟然是一個陶盆,盆上還描有彩繪,看起來格外的精美,雖說這個陶盆的年代已經很久了,上面到底都是時代的氣息,可是神奇的是,陶盆卻乾乾淨淨的,並沒有沾染上任何的泥土和灰塵。王野忽然想起了母親,他想要把陶盆帶回家送給母親,母親平日裡在家幹活,家裡到底都擺滿了這些器皿,母親要是見到了這個陶盆一定會喜歡的,說不準還會誇獎自己。
  • 給多肉奧普和廣寒宮換盆,從修根,盆土上盆記錄全過程
    養多肉植物,除了日常養護中,需要給足光照,合理澆水,環境通風之外,給多肉換盆也是不可缺少的事項。儘管給多肉換盆時一件繁瑣的事情,為了讓多肉能夠生長更加旺盛,健康,每隔一年,需要給多肉換盆土一次。給多肉換盆換土的目的,主要是補充新的養分,同時也是避免土壤板結,以及給多肉一個更好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