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在馮鞏與倪萍合演的小品《串門》中,有一個經典情節,就是「大款」馮鞏想造一面假書牆,來冒充文化人。而兩天前,市民高女士卻真的發現了假書牆,地點就在武清圖書館裡。
-讀者質疑:
「紙盒書」擺滿書架
「去武清圖書館看書,卻發現有一個書架的書是假的。我拿出來一本《論語》,發現只是一個紙盒子。」高女士將這個讓自己不解的問題發在了網上,希望能得到解答。圖書館出現了「紙盒書」,這一消息引起了網友的討論和關注。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武清圖書館的文學借書室,這裡的書架多數都是6層,高度在2米左右,上面碼放的書籍也都是「貨真價實」。但在借書室中央位置,有兩排高層書架,編號為第二十架和第二十一架,兩個書架都是13層,高度在4米以上。記者發現,這兩個書架最下面4層的書籍上,都貼有圖書索引號,但5層往上的所有書籍則沒有。隨意抽出幾本書籍查看,凡是帶有索引號的都是白紙黑字的真書,而那些5層以上沒有索引號的書籍,就是高女士所說的「紙盒書」。
這些「紙盒書」所貼的書皮,都是《史記》《論語》《辭海》《二十四史》等這些文史經典讀物。兩個書架從第5層開始,到第13層,放置的都是「紙盒書」,大體估算一下,兩個書架的「紙盒書」有3700多本。記者隨後又走訪了圖書館其他閱覽室,沒有再發現類似用「紙盒書」布置的圖書牆。
-官方答疑:
只用來裝飾「紙盒書」都是模型
圖書館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圖書牆?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表示,兩面圖書牆較高的位置,確實是擺放了模型書,並不是真書,而這些模型書只是起到裝飾作用。
「這是很多圖書館都會採用的一種方式,圖書牆較高的書架上不方便取閱,但空著也不好看,所以用一些模型書來代替。這些模型書所代替的真書館中都有,在附近其他書架上都能找到。」確實,記者在其他書架上找到了《論語》《史記》《辭海》等這些書。
-記者調查:
「天圖」和「首圖」其實都有模型書
用模型書做裝飾書牆,這在其他圖書館是不是也有出現呢?記者走訪或電話諮詢了天津市圖書館、首都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和北京大學圖書館等幾家大型圖書館,證實這樣的裝飾性圖書牆確實不止在一家出現。
在天津圖書館二層,也有一面非常壯觀的圖書牆,18層的書架高度達到了6米多,而這面圖書牆上,三分之二碼放的也是模型書。首都圖書館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接受採訪時也表示,首都圖書館也有類似的裝飾圖書牆。「現在圖書館層高都非常高,書架也做得很高,在讀者夠不到的書架上,放的也都是模型書,這樣既不影響閱讀,也不妨礙美觀。」
當然,也有的圖書館沒有陳列模型書。國家圖書館工作人員就告訴記者,國家圖書館雖然也有很多圖書牆,但陳列的都是真書:「高層的書,我們放了一些梯子,讀者都能夠拿到。加上館藏量也比較大,所以沒有用模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