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人類文明,便產生了文字,用來記錄這些文字的重要載體就是「書籍」。它記載了從古至今人類歷史的發展與演變。而圖書館就是收集、整理、管理這些珍貴和具有歷史意義的資料,以便廣大讀者閱覽的地方。早在公元前4世紀,希臘神廟的哲學院就開始有藏書,這也是人類已知最早的圖書館。
濱海新區文化中心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的核心區域,佔地面積十二萬平方米,包括濱海圖書館、濱海美術館、濱海探索館、濱海演藝中心、濱海市民中心和文化長廊等。走進館內,第一眼可以用驚豔來形容。圖書館總建築面積3萬3千多平方米,設計總藏書量一百二十萬冊。
在朋友圈中都被天津濱海圖書館霸屏且震撼,被震撼的不只是它的功能,而是它的設計以及呈現出來的空間語言。此行走進被譽為中國最美圖書館的天津濱海新區文化中心圖書館,讓我對圖書館有了新的認知,原來它除了用來藏書還可以這麼美!
進入濱海圖書館裡面,你的眼光會立刻被眼前的「書山」所震撼,波浪狀的白色階梯一層層鋪開在階梯的上面還有波浪的狀的書架,一直延伸到最頂層,當讀者沿階梯而上,偶遇喜歡的書籍,不用再跑下面,可以隨意的在旁邊臺階上坐下,明亮的燈光,安靜的館內,你可以沉下心來享受書籍帶來的滿足感,這種設計不只是為了美觀,還有「書山有路勤為徑」的寓意。
一個被 「眼睛」 支撐著的橢圓形的開放空間穿過大樓, 「眼睛」 是一個帶有觀眾席的鏡子,它佔據了中庭的主要地區,並擴大了內部感觀空間。館內兩側是相當於六層樓高的階梯式書架,呼應著中間的圓形球體,猶如一座座書山,等待人們去攀登梯田式書架呼應了球體的形式,設計出一個延伸到外部並包裹立面上的內部設計、地形和景觀。臺階上的書架表露在外部,層層曲線讓人好似置身於「海洋」的環境中。整個圖書館的空間充滿未來感,頂部是像大教堂一樣的梯田式拱頂,曲線流暢,亦夢亦幻。 第一層和第二層主要有閱覽室、圖書室和休息區,還包括會議室、辦公室、電腦室和錄音室。地下一層有服務空間、圖書庫和一個大檔案室;在一層,兒童和老人的閱讀區十分方便進出,還包括建築的主要入口和通往樓上會堂的樓梯。
置身其中,自上而下的階梯式設計,能讓你強烈地感受到什麼叫「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階梯之上,同樣有波浪狀書架,讀者可以拾級而上。
獨特的造型也讓這座圖書館一開館就成了網紅地點,還霸佔了微博熱搜,於是就有網友問了,有的書放這麼高,梯子到不了的地方怎麼辦呢?其實最上面的圖書都是假的,是照片,下面人能夠到的地方是真的書籍,這些假的書籍都在中庭,也是這個圖書館的核心部分,這裡允許拍照,此外,在館內還有中文圖書閱覽、中文報刊閱覽、外文圖書閱覽、市民自習空間等,以及未成年人閱讀服務區和老年人和視障閱覽區域,總之裡面的藏書是十分豐富的。
圖書館是由荷蘭最具影響力的MVRDV設計工作室與天津規劃設計院合作完成。整個建築有六層,其中包括地下一層,地上五層,日接待讀者達4000餘人次,這座圖書館的建成打破大眾對以往圖書館的刻板印象,不同於以往的圖書館的呆板,這座圖書館充滿了時尚和科技感,被網友譽為「中國最美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