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中午,我與一個孕婦同乘電梯。
我看看她的肚子,她看看我的肚子。相比之下,好像我才是懷孕的那個。那一刻我終於意識到,自己太胖了,該減肥了。
減肥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很多人一生的事業,甚至有人越減越肥。
開減之前,我也擔心自己會堅持不下去,或者適得其反,所以做了一些功課。還挺有用。忍不住與你分享。
一、怎樣設置目標
減肥的第一步,就是設置目標,這當中的關鍵是,你要抓住引領性指標,而不是滯後性指標。什麼意思呢?
滯後性指標,是用來描述結果的,比如你定下6個月減掉10斤。
而引領性指標,是達成預定目標之前的階段性指標。比如你定下每天攝取的食物熱量不超過多少,每周進行多長時間的運動等等。
為什麼說要抓住引領性指標而不是滯後性指標呢?道理很簡單,引領性指標是具體的可執行步驟,而滯後性指標只是一句口號。
當你寫下減10斤這個目標後,大腦會覺得既然這件事不需要馬上執行,那就扔到深層記憶,相當於放到「硬碟」裡存起來,不了了之。
生活中你也看到了,那些整天嚷嚷著「我要減肥,我要暴瘦,我要瘦成一道閃電」的人,往往成功不了。
而那些不動聲色、嚴格控制自己飲食、說吃六分飽就絕不多吃一口飯的人,一段時間沒見,你發現他又瘦了。
二、怎樣動起來
減肥,當然得運動啦。但有些人說,我就是動不起來啊,咋整?
別急。你需要軟啟動。
你每天下班後都想去健身房,但一天下來已經累成狗了,只想趕快回去「葛優躺」,一想到要從頭開始做一系列減肥運動就覺得渾身無力。
你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硬是逼自己去鍛鍊,就叫「硬啟動」,很累很痛苦。
但是,如果這時候有一個科學家過來對你說,你知道嗎?其實你在辦公室已經完成了大部分的運動。
你每點一次滑鼠,就消耗8卡路裡的能量,你上一次廁所,消耗30卡路裡,你上下樓一趟,消耗100卡路裡。
現在,你只需要去健身房在跑步機上待那麼一小會兒,就能完成這一天的標準運動量。
這樣一說,你是不是覺得減肥變得輕鬆了不少,你是不是就有動力走進健身房,這就叫「軟啟動」。
沒錯,想要說服自己的情感,就要先讓它感覺到任務不難,要像哄小孩子一樣和自己的情感對話,給它信心。
一旦嘗到了甜頭,你的情感就傾向於繼續做下去。在它想打退堂鼓的時候,告訴它還剩一點就能完成,它就傾向於把它完成。
這就是我們所有人做事的一個特點,萬事開頭難,關鍵怎麼開始。千萬別想一開始就狂奔,你需要像做滑滑梯一樣「軟啟動」。
三、怎樣不靠意志力
你可能會說,減肥,誰都知道要少吃多運動,要管住嘴、邁開腿。但是,真到了好吃的放在嘴邊的時候,你忍得住不吃?
不吃飽,哪有力氣減肥啊。而且真到了要出去跑步的時候,身體裡的那個懶蟲就出來作祟,讓你明日復明日的拖。
是的。意志力靠不住,你需要環境來幫忙。
想要減肥,就別在冰箱裡面放零食;想要寫完稿子,就把手機放臥室;想要學習一個新技能,就抽出整段時間去練習。
千萬別太相信自己的意志力,它能讓你堅持一小段時間,長了肯定不行。就像舉啞鈴,你要是一直舉,總會到舉不起來的時候。
所以,減肥得用其他的方式代替意志力,比如組團鍛鍊。
一個人單獨減肥,真的很容易放棄,如果三五成群,有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減的話,會更容易成功。
我們身邊總是有一大群人,不是在減肥,就是在準備減肥的路上。但為什麼有些人在路上停不下來,卻也瘦不下來呢?
瘦不下來,或許是因為你總想著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