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功不居功,退伍不褪色」(暖聞熱評)

2020-12-26 人民網

【人物】「戰鬥英雄」宋良友

【故事】宋良友曾參加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第五次戰役,包括長津湖戰役,榮立一等功兩次、三等功兩次、四等功三次,被志願軍總部授予「戰鬥英雄」稱號。回國後,他把榮譽深埋心底,種地、挖煤,一生辛勤工作、不計名利。2018年底,安徽省淮北市採集退役軍人信息,子女替他填寫「曾入朝作戰立功」,事跡終被發現,被稱為「一個平凡而令人尊敬的英雄」。

【點評】

戰爭時期,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戰功;和平年代,合上功勞簿,默默奉獻一生。「平凡而令人尊敬的英雄」是什麼模樣,「有功不居功,退伍不褪色」的宋良友給出了一種答案。

英雄無言,歲月有聲。「27軍81師241團3營12連!」當家人問起在哪裡當兵時,年事已高的宋良友記憶猶新。無法忘卻,因為這是一支英勇之師,在最慘烈的新興裡戰鬥中,他和戰友們用三天三夜全殲美軍第31團,在第五次戰役中,他所在團始終將戰線穩定在「三八線」。刻骨銘心,因為這是一支勇於犧牲的隊伍,他所在連的戰友相繼犧牲,自己前胸和後腰也曾受重傷,大大小小十幾處傷痕至今清晰可見。不願提起,因為「那麼多戰友都犧牲了,自己沒資格再去享受祖國的特殊待遇」「自己只是做了一個兵該做的事」。之後的60多年裡,這些功勳成為宋良友藏得最深的「秘密」。

深藏戰功,不改戰士本色。從戎馬倥傯的戰場到平凡的工作崗位,宋良友仍是敢拼敢闖、衝鋒在前的勇士。從砌磚工人到使用機器的行家裡手,他帶頭幹、搶著髒活累活幹;從地上作業到百米深井,哪裡需要,他就出現在哪裡。「越是困難,越是危險,越能學到技術,為國家、為集體作出更大的貢獻。」樸實無華的語言,盡顯英雄本色,滿腔愛國赤誠。

這樣的宋良友,讓我們想起同樣深藏功名的老英雄張富清,想起塵封戰功、全心全意造福桑梓的「時代楷模」孫景坤……靜水流深,這些本已不凡的英雄們,甘守清貧、不計得失,在平凡崗位上耕耘一生,以不斷奉獻書寫出大寫人生,也標註著中華民族的精神高度。把個人的奮鬥融入黨和人民、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需要,每個人都能在各自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17日 05 版)

相關焦點

  • 疫場如戰場 有戰召必回,退伍不褪色 赤膽立新功——致全縣退役軍人...
    疫場如戰場 有戰召必回,退伍不褪色 赤膽立新功——致全縣退役軍人的倡儀書 2021-01-10 2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疫人物】黨員奇玉勇:退休不退志,退伍不褪色!
    【抗疫人物】黨員奇玉勇:退休不退志,退伍不褪色!從軍5年,榮立三等功一次,並多次獲得部隊嘉獎;從警37年,他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先後被評為人民滿意人民警察、人民滿意公務員、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受到嘉獎獎勵50餘次。2019年11月,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安保工作的決戰時刻,還有3個多月退休的他,毅然選擇支援基層工作,為公安事業發揮餘熱。
  • 李奇平:退伍不褪色 創業帶就業
    在部隊時他是一名出色的軍人,回到地方後他退伍不褪色,不僅從事國防和愛國主義教育,還帶領退伍的戰友共同創業,盡顯軍人本色。為群眾排憂解難2019年,35歲的李奇平因為父親患病和小孩的出生不得不脫下軍裝依依不捨地與自己的軍旅生涯進行告別。李奇平告別部隊回到地方後主動放棄計劃安置,毅然選擇了自主擇業。
  • 高士林:退伍不褪色 防汛一線顯擔當
    2013年他光榮退伍了,3年的部隊生活,培養了他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的優秀品格。退役後,他沒有選擇外出,而是選擇留在家鄉,積極參與家鄉的建設。在他們管區,像他這樣的「小鮮肉」願意留在家的,他是第一個。2018年,保持著軍人本色的他被推選為管區會計。7月3日,南洞庭蘆葦場外河水位率先超警,他和管區支部書記王瓊章趕緊連夜按場防指的要求組織勞力上堤防汛。
  • ​退伍不褪色 創業立新功
    葛智勇曾是一名軍人,1989年退伍,退伍後被安置在松楊湖供銷社工作。由於單位效益不佳,1992年他被迫下崗。沒技術、沒經驗的葛智勇找工作四處「碰壁」。但部隊生活錘鍊了他的意志和品格,在他的人生歷程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 換裝不換心 退伍不褪色
    換裝不換心 退伍不褪色 2020-08-01 2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八一」特輯 | 高鳳君夫婦:退伍不褪色 從警守初心
    「八一」特輯 | 高鳳君夫婦:退伍不褪色 從警守初心 2020-08-01 13: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八一建軍節】退伍不褪色!他們把軍人精神注入法院!
    【八一建軍節】退伍不褪色!他們把軍人精神注入法院! 脫下軍裝,穿上制服,褪不去的是軍人本色
  • 「退伍不褪色 換裝不換心」致敬當過兵的警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蔡明紅,2013年11月退伍,2014年9月成為自貢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一大隊特警,2018年7月至今為自流井交警大隊秩序民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拼搏,用青春和熱血譜寫一個中國人民警察的追夢華章。李倩,雙警黨員異地家庭,從軍人到警察,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初心。忠誠為民、恪盡職守的敬業精神,踐行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忠誠、擔當和奉獻。詹平,轉業至今為高新大隊民警。換下戎裝,戰友惜別,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道路交通安全為工作目標,踐行了「人民警察為人民」的崇高誓言。
  • 宣恩法院:軍人退伍不褪色,初心不改戰一線
    雖然早已脫下軍裝,但是退伍不褪色。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初心。他們用行動踐行著「若有戰,召必回」的誓言。 他們說:退伍軍人仍然是老百姓的兵,一朝是軍人,終身是軍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突如其來的戰「疫」,我們一定要上。
  • 劉華昌: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
    劉華昌,男,現年69歲,中共黨員,1974年2月退伍,1975年擔任湄江街道龍泉居順江組村民組長,作為一名普通而又平凡的退伍軍人,他時刻以優秀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處處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恪盡職守,無私奉獻,任勞任怨,以自己的言行詮釋了優秀退伍軍人和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積極帶領村民為公益事業作出應有貢獻,得到了人民群眾的認可。
  • 陳義:退伍不褪色,創業展風華
    初見陳義,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年僅28歲的他在2013年退伍後,已經創業五年,目前已是兩家公司的負責人,憑藉自身的努力,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想。退伍後,作為一名光榮的退伍軍人,陳義始終牢記退伍不褪色的理念,矢志創業不斷創新,他拿著僅有的5萬元,毅然投身於創業的浪潮中。一開始,陳義想用車輛智能多層存放來解決畢節城區停車難題,於是創辦了智能停車場公司。
  • 【八一專輯】退伍不褪色 忠誠永傳承
    【八一專輯】退伍不褪色 忠誠永傳承 2020-08-05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汝城退役軍人:退伍不褪色 集結共戰「疫」
    退伍後創辦企業的朱建宇,主動放下苦心經營的生意,組建起青年退役軍人應急突擊隊,全身心投入抗擊疫情,在其感召下,43名健康狀況良好的戰友先後加入。針對當前防控物資緊缺的實際,他們充分發揮利用各自渠道,想方設法籌集應急車、對講機、喊話器、防護口罩、紅外測溫儀等物資,出徵到防「疫」戰一線。若有戰,召必回,是軍人保家衛國的拳拳之心。
  • 【員工風採】退伍不褪色,永葆軍人本色——機掘二隊 馬戎
    退伍不褪色,永葆軍人本色,機掘二隊退役軍人馬戎,2019年被分配到挖金灣煤業有限公司機掘二隊工作,從正式加入到機掘二隊開始,他一直秉承著愛崗敬業、責任心強、樂於助人的特點進行生活工作,對工作充滿積極認真的態度,為人誠懇,細心,樂觀,穩重,能夠快速適應工作環境,並能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的完善自己,老班長藺三君打眼,他幫忙扶著鑽杆,學習鑽孔的定位和角度,師傅拌料,他幫抗水泥
  • 退伍不褪色!他,值得我們「團寵」點讚的璀璨之「星」!
    退伍不褪色!他,值得我們「團寵」點讚的璀璨之「星」!該如何真正做到「退伍不褪色」、延續江南學府的軍旅血脈,展現退役大學生士兵的真正風採?返校後,他參展江南大學奮鬥博物館,實現學業績點由曾經的2.4提升到3.9的突破,用「奮鬥」為自己正名,獲得國家獎學金、一等獎學金、校三好學生等榮譽。
  • 「兵」支書溫瑞祥:退伍不褪色,脫貧立新功
    溫瑞祥,1965年4月出生,1983年10月入伍, 1997年7月退伍轉業到沛縣物資局機電設備總公司,多年來他一直奮戰在工作一線,對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時刻保持著一個軍人的優良品質。
  • 哈爾濱市利業街道玉林村:退伍不褪色 投身防疫測溫戰
    按照區裡全民測溫工作要求,全民每天測溫,對返鄉人員和居家隔離人員等重點人群每天兩次測溫,如此一來,玉林村的體溫計明顯不夠用,工作起來捉襟見肘。「現在物資非常緊缺,我提前很久就和各個藥店聯繫開始準備了,不過數量不多,好比杯水車薪,這個時候買體溫計確實有些困難,好在李鵬通過戰友聯繫到的這批體溫計到貨了,我才鬆了一口氣,我就是希望自己能夠盡一份綿薄之力,這也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 屯留區志願者張林煒:退伍不褪色 續寫志願情
    圖為:工作中的張林煒退伍後,張林煒的第一份工作是消防隊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總會琢磨如何發揮自己的特長,為社會多做一點事情。當看到屯留區大街小巷湧動著的紅馬甲身影的時候,他主動申請加入到了藍天救援隊伍,成為一名新時代文明志願者,哪裡需要,他的身影就會出現在哪裡。
  • 退伍不褪色!手繪肖像致敬援建「雷火雙山」的退伍軍人
    「退伍不褪色,國家在任何時候需要我,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往前衝。」(經濟日報記者柳潔 通訊員 過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