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小留學生的痛:漢語,太難了!

2021-01-14 大馬國際學校一站通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2020年11月28日文曾提到(見引弓第三期國際教育資訊摘譯),西方政府和國際企業,對英漢雙語人才持續增長的剛需。可是,因為漢語學習難度等原因,歐美年輕人近年來正在放棄漢語學習和中國研究。這個空白,正在被中國的海外留學生填補:漢語母語、英語流利,而且熟悉東西方文化。可是,在海外就讀的小留學生,不同於在國內滿世界報英語學習班的小夥伴們,反而對漢語學習產生了畏難情緒。一個是漢語本身的難度,還有一個是漢語傳統教學相比英語,方法和內容更單一。引弓教育特意邀請了擔任馬來西亞某國際學校漢語老師多年的彭老師,分享她對小留學生在海外學習漢語的真知灼見。希望,我們的孩子,不僅讀懂莎翁戲劇的悲喜,也能領會陶淵明世外桃源的悠然。 

識字誠可貴,閱讀價更高;等等,還有……

鬥轉星移,今年已是我來馬的第六個年頭。在國際學校工作的我,漸漸發覺教室裡的小小中國留學生多了起來。許是鄉曲之情的緣故,中國家長們常和我聊起他們在異鄉生活的不便、未來的計劃,當然還有孩子的中文學習問題。

關於中文學習,識字的重要性不必多言,孩子沒有2500個識字量,是無法進行自主閱讀的。漢字遺忘率高,孩子的自主閱讀年齡比歐美國家的遲,這在國內也是傷腦筋的問題。現在孩子漂洋過海來到海外,豈不是給漢字學習雪上加霜?長期在海外生活的中國孩子,除識字量不足,或識字量進入瓶頸難以突破外,還會出現識字量≠閱讀能力的情況。這是因為孩子接觸的大多是日常中文,對於閱讀文章中的書面語言、高級口語是比較陌生的;有的家長在輔導識字時只注重單個字的學習,忽略了詞句的輸入以及其與孩子認知的聯繫。漢字學習是一場長徵,切忌揠苗助長,切忌與國內同年齡的孩子比較。我們要遵循先認後寫,隨文識字,少量多次,形式多樣的原則。

漢字學習有時很枯燥,但我發現在用甲骨文或者圖片的形式介紹漢字,讓孩子發揮想像,更有效率。可別小瞧孩子的想像力,他們能把「慢」字想像成一個手持寶劍、身穿盔甲,慢慢行走的騎士。這類的教材、教具市場上也有不少,我用得比較順手的是麥田識字、直印認字、悟空識字、小象認字和四五快讀。這些工具不僅結合了字與圖、字與文,有的還配合有趣的遊戲,或是介紹漢字相關知識,大有裨益。

對於5歲以前或者對寫漢字很排斥的孩子,我們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來代替傳統的紙筆書寫。愛玩樂高的孩子可以讓他們用樂高組合漢字,類似的方法還有橡皮泥、彩色冰棍棒拼漢字。用孩子喜歡的方式,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為了保證筆順的正確性,我們也可以用在彩沙上寫字的方式。練習毛筆的水洗布也可以派上大用場。一旦孩子的漢字學習進入軌道之後,孩子應轉為紙筆書寫,以防孩子產生惰性。

提到閱讀,最有效的識字方式莫過於在閱讀中識字。孩子識字量有限,須有家長的陪伴。我建議家長要和孩子商討一個固定的親子閱讀時間,一同親近漢字,感受中文的美。家長要多就文章內容提問,和孩子互動,培養他們的成段成句表達能力。如果家長能了解一些六書知識,和孩子講漢字的含義、故事,如此閱讀會更有質量。避免為識字而識字,為閱讀而閱讀,易導致孩子產生反抗情緒。

家長們常常問我,什麼樣的閱讀書籍適合孩子。我的回答只有一個——經典的中國文學讀物。我並非坐井觀天排斥其他文學,只是對於小小中國留學生來說,他們心中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親近感是他們學習中文的內在驅動力,直接決定了未來的中文學習。我也並非危言聳聽,據了解,中學階段放棄中文學習的中國孩子大有人在。相信我,一個只了解中華美食文化的人,是不具有足夠的毅力去攀登中文這座大山的。

圖片來自網絡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正是因為我們可以對其進行不同角度的學習和解讀,有「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之感。我相信沒有孩子能拒絕《西遊記》的魅力吧!市場有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西遊記》讀本,這是很好的學習材料。孩子未識字時可以聽故事,識字之初可以認讀簡單漢字,長大後可以配合插圖閱讀。孩子愛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變化多端。作為家長,我們還可以剖析孫悟空身上的美德。不畏權威、刻苦學道、機智勇敢……還可以介紹佛道教文化。

當然對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的學習也不應該被忽視。浩浩文海,巍巍書山。家長們一定被我說的嚇壞了吧!不過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我們稱小小中國留學生為Heritage students,那就讓我們小心地保護他們身上的星星之火,以期燎原之勢吧!

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閱讀:

從幼兒園到大學預科,從主流的英式A-LEVEL國際教育到新興的IB國際文憑教育,從一流老牌國際學校到各有特色的平民價位國際學校,引弓為中國家長提供一條中國傳統應試教育以外,超高性價比的國際教育路徑。

通過短期插班服務,和國外的孩子學習同樣的課程,讓孩子全方位提前體驗原汁原味的國際教育。

利用身處馬來西亞的獨特優勢,為有志於送孩子出國的家庭,提供優質的在線國際教育融入培訓:雅思英語、學科英語、批判性思維。形式有一對一私教、小班教學等等。師資來自於英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經驗豐富的國際老師。

生活考察、籤證(包括二家等長期居留籤證)、酒店、交通、託管、醫療、保險、購車、租房、置業、個人稅號、銀行開戶、註冊公司等等,幫助家長們安心融入大馬生活。

因為公眾號平臺改變了推送規則,如果您還想如常看到我們的文章,記得點一下在看星標哦,期待每一次乾貨都能被您看到哦~ 

相關焦點

  • 公認最拗口的中國美食,漢語四級都念不順溜,外國留學生:太難了
    漢語是全世界最難學的一種語言,這完全不是在誇大其詞。因為漢語不像英語只有26個字母,只要將它們分別重新組合就可以了。漢語除了韻母和聲母外,還有四個聲調,每個聲調的念法和意思各不相同。簡而言之,漢語很難學,即便是用它當母語的我們,遇到許多生僻字一樣傻眼。更別提那些來中國留學的外國人了,遇上拗口的中國美食,即便考過漢語四級也念不順溜。不少外國留學生表示,有時候在外面想點個美食實在太難了。
  • 英語比漢語難學?這份留學生的漢語試卷,多少國內同學敢說容易?
    這太難了。」後來到了孩子是小學,英語課已經成為了主要課程之一。很多人都說,作為中國人,咱把漢語學好就得了,幹嘛要學英語啊?或者學學就可以了,幹嘛要在高考中弄成150分的主科呢?這樣質疑的學生和家長不在少數,包括一些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甚至他們還以議案的方式向教育部提出取消英語科的建議。
  • 下周一,江西省第八屆外國留學生漢語大賽決賽,約!
    下周一,江西省第八屆外國留學生漢語大賽決賽,約!今年共有來自省內22所高校,共60名漢語流利、才華橫溢的外國留學生參賽,在複賽階段的激烈角逐後,入圍五強的選手們將在決賽一決高下。
  • 外國留學生:學習漢語讓我看到了光明未來
    停課不停學 漢語學習走上「雲端」疫情期間,海外華文教育機構在經歷了最初的迷惘後,逐步理順思路,紛紛開啟線上教學模式。「2月份教室就停用了,停課後,我們開始摸索網上授課。」劉甚榮是莫斯科東方中文學校的一位中文老師,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她深知,「在海外,學習中文不是件輕鬆的事……中文學習真的不能停,一停就可能會荒廢。」「我們想了很多方式,後來選擇了釘釘APP,從4月開始網上教學。」劉老師說,釘釘可以模擬實現課堂感,學生可以看到老師展示的屏幕,教學效果也能得到保證。「孔子云課堂」線上授課。
  • 海外留學就業好選擇:國際漢語教師資格證
    2018年,我國出國留學生人數已高達66萬人,海外留學、就業用母語創造價值成了很多人的選擇。無論是當國際漢語老師,還是從事相關行業工作,考取國際漢語教師資格證必不可少。國際註冊漢語教師資格等級證書是國際認證協會(IPA)推出的認證考試,由國家人事部授權在全國推行,並實行全國統考。此證書也被美國等100多個國家認可,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與國際權威性。對於想要出國留學的你,考取一個國際註冊漢語教師資格證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 蒙古留學生漢語名詞偏誤及建議
    本篇文章將對蒙古留學生在漢語學習中所存在的名詞偏誤進行細緻分析,並提出一些相應的對策,從而使教師對學習者漢語名詞的掌握程度有大致了解,進一步能夠對名詞的偏誤採取相應的教學策略。關鍵詞:偏誤;名詞;蒙語;漢語一、選題意義及研究範圍蒙古留學生在學習和使用漢語進行交際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由於漢語掌握不好而形成的規律性錯誤(即漢語偏誤),也由此反映了說話者的語言能力和水準。
  • 漢語之家:對外漢語線上教學助你海外就業
    漢語之家:對外漢語線上教學助你海外就業 2020-04-23 16:43:58   來源:網絡
  • 外國人學漢語有多難?韓國留學生曬出試卷:中國學生會做嗎?
    那時候,對筆者來說,學習英語真的是太痛苦了,有的時候我都在想,如果生活在一個都說英語的環境裡,那我的英語在班級裡應該就相當好了吧,當然,在抱怨的同時,我也會寬慰自己:外國人學起來我們的漢語應該也挺困難的。上了大學之後,我慢慢的接觸了一些留學生,時候,我才發現他們和我小時候想像的一樣,真的學習漢語而且學的非常痛苦。
  • 回國,還是繼續留在海外?這些留學生經歷了什麼?
    有人嘆曰,這場戰疫,中國打上半場,其他國家打下半場,留學生家長打滿全場。三月下旬,隨著歐、美國家的學校陸續關閉校園,有些留學生輾轉回國,還有不少學生因各種不同的原因滯留海外。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這些留學生經歷了什麼?留在海外的他們可還安好?
  • 海外漢語教學在疫情中如何發展?
    【歐洲時報記者陳斯睿報導】今年的新冠疫情給海外中文教學帶來不小的挑戰,同時也提供了機遇,通過線上培訓等方式,海外漢語教育者能夠不限時間地區地與同領域人士接觸交流,拓展自己的技能與知識。近日,英國、愛爾蘭等歐洲英語區的漢語教師們就通過在線專項培訓,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開展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形式,適應日益增長的漢語教學需求。
  • 留學生在線教育領軍者 E-Learning易學海外誠意助力留學生學習考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在湧入全球各大院校後,對於異國文化的新鮮感和欣喜還未散去,就要應對陌生又嚴格的學習和考試。例如,在熱門留學地美國、加拿大,成績太差的會被學校警告、開除甚至被移民局遣返。  學業壓力催生了多種高危操作。在異國法律、校規的約束下順利通過考試完成學業,是留學生的「頭等大事」。
  • 廣西華僑學校留學生喜獲佳績
    本報南寧訊(記者/林湧泉 實習生/廖麗燕)7月17日,記者從廣西華僑學校獲悉,該校留學生在「第二十屆世界華人學生作文大賽」中,榮獲全國一等獎1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1個。世界華人學生作文大賽由中國僑聯、全國臺聯、人民日報海外版、原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快樂作文》雜誌共同主辦。
  • 海外留學生太難了,打滿全場打加時!一張經濟艙機票炒到十萬八萬...
    「新冠疫情,中國打上半場,世界打下半場,華人留學生『打全場』!由於回國一票難求,留學生還在『打加時』,更悲催的是加時賽依然遙遙無期!」這是數十萬滯留海外的留學生群體的真實寫照。留美學生面對的情形更加複雜。
  • 山西為海外留學生贈送防疫物資、分發「防疫包」
    4月8日,在名為澳紐山西會——關愛留學生的微信群中,詢問、感激的短訊不時在微信群中響起。目前,部分海外留學生已經收到了來自家鄉的關愛。據悉,在全球疫情快速擴散蔓延情況下,積極幫助海外留學生群體抗擊疫情成為省僑聯近期工作重點,贈送防疫物資、備好「防疫包」……向海外留學生傳遞家鄉的溫暖。發出慰問信,聯通愛心線。
  • 海外留學生給檢察院官微發了一條私信後,錢包守住了……
    疫情期間,一條來自海外留學生的微博私信,引起了上海市虹口區檢察院的關注,而就是通過這種方式,該院辦公室主任謝華衛此後又及時幫助海外留學生們防騙。「機密」文件中有錯別字?小欣供圖後來,小欣發現這些「警官」和「檢察官」發給她的「機密文件」中竟有錯別字,「這使我產生了懷疑。」有所警覺的小欣開始上網搜索電信詐騙案例,發現虹口檢察院曾發布一篇名為《疫情期間,海外留學生被「警察」和「檢察官」詐騙28500英鎊?》的報導,而自己的經歷與報導中留學生小茜曾遭遇的電信詐騙手段極為相似。
  • 醫學漢語水平考試大綱發布 「中文+職教」邁出新步
    來源:海外網圖為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考場。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供圖日前,經華中科技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大連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院校組成的專家團隊共同研發,《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大綱》正式發布,大綱由考試介紹、等級標準、話題大綱、任務大綱、醫學專業詞彙大綱、樣卷等內容組成,旨在為教師教學和考生備考提供科學指導。
  • 海外小留學生回國學業如何銜接?六所國際學校伸出「援手」
    文|Karry疫情全球蔓延,海外留學生紛紛回國,其中小留學生群體由於缺乏自理能力、遠離父母而備受關注。目前,國內絕大多數省份都確定了開學時間,但國外的情況卻仍不樂觀。對於小留學生群體而言,如何安全抵達國內及如何進行課程銜接成為了他們亟待解決的兩大問題。
  • 駐葉卡捷琳堡總領館向中國留學生發放「健康包」
    中新網4月28日電 據中國駐葉卡捷琳堡總領館網站消息,4月27日,駐葉卡捷琳堡總領館向領區內中國留學生和漢語教師發放「健康包」。同日,崔少純總領事與外地留學生代表連線,並會見本地留學生和漢語教師代表,對其表示慰問。
  • 一名菲律賓留學生的特殊畢業體驗:中國是讓我成長的地方
    四年前,夏貝爾從菲律賓來到中國福建漳州市,就讀於閩南師範大學海外教育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即將畢業的他體驗了一次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特殊的畢業方式。 圖為夏貝爾展示畢業照。 中新社記者 張金川 攝四年前,夏貝爾從菲律賓來到中國福建漳州市,就讀於閩南師範大學海外教育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
  • 針對海外僑胞、中國留學生的詐騙又來了
    僑胞、留學生們小心!騙子又盯上了你的錢包,已有人被騙走巨額資金臨近年底,騙子們又開始「衝業績」了。他們新舊套路輪番使用,讓不少身在的海外僑胞、中國留學生落入圈套,損失慘重。最近出現的一種「新套路」,就是以高額回報為誘餌的「數字貨幣」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