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小城人民嗎?
小城人民生活雖然閉塞
但他們保留了人性的淳樸和老實
今天團團將帶你走進陸河縣
領略獨特的客家風情與人文關懷
"緣夢梅新"社會實踐隊是由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各院(系)學生於2019年建立起的一支以傳遞愛心,傳播文明,建立和諧社會為目的,「科技、文化、衛生」為理念的一支學生隊伍。為發動東職學子走出校園、走向社會,深入開展實踐活動,鼓勵同學們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做合格五有青年,汕尾「緣夢梅鄉」社會實踐隊赴陸河縣河田鎮進行「水資源現狀調研與分析」活動,開展圍繞分析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漯河水資源現狀、可持續發展意識宣傳、紅色文化調研項目以及剛起步的旅遊業等方面為期5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加大宣傳力度,弘揚當地特色文化,發展、推廣紅色革命文化。
「陸河」是一個
依山而建,傍水而行
街區坐落在清澈泛著綠光
河水兩岸的小城縣
8月2日,一群來自不同地方的夥伴來到陸河集結完畢。那天,隊長給我們開了個簡單的會議,通過自我介紹,相互熟悉,並對後續工作流程進行說明與安排,分配好隊員的任務,提高做事效率。東職院「緣夢梅新」社會實踐服務隊蓄勢待發。
這些詩裡的畫面,現在正在慢慢消失,原因毋庸置疑是環境汙染。習近平關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最初闡述,是2005年8月15日他視察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鎮餘村時對鄉村發展生態旅遊的即興評價:「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其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正式把「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我國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導思想。而我們東職院「緣夢梅新」社會實踐服務隊正是響應了國家政策,下鄉為當地帶來更好的發展。
我們從一位阿姨那了解了螺河的歷史。螺河以前是一條運河,它連通了河的兩岸還有河的南北方。許多陸河老一輩的人都在這條河上當過縴夫。
當阿姨說到這段歷史的時候不禁潸然淚下,她告訴我們,她的父母也是在這條河上做縴夫,但一次突如其來的洪水,把帶走了她的母親,我們也感到無比難過。
8月3日~8月4日
我們隊伍來到螺河邊
對河岸衛生進行打掃
並進行河水取樣取樣
在沒有河水治理前,螺河經常發生洪水事件,街道變河流。因為上遊堵塞,所以當降水流入河中,便與河中垃圾結團造成堵塞。我們去到河邊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取水樣,而是打掃。由於河邊垃圾桶分布較少,所以產生了很多生活垃圾在河邊草叢裡或河邊小道上。我們拿掃把和垃圾袋,在河邊開始河岸清理工作。
8月4日早晨,東職院「緣夢梅新」社會實踐服務隊集合出發來到了螺河邊做水質檢測,通過檢測我們可以了解到螺河水質是非常好的,周邊環境也十分優美乾淨,並且對此作出一份水質檢測報告及提議。
水質檢測視頻
👇👇
8月5日,東職院「緣夢梅新」社會實踐服務隊前往了海陸豐革命根據地革命紅色村莊宜笏紅色產業園進行調研,並對紅色歡樂谷園內小賣部老闆進行了一次簡單的採訪了解。此次調研,讓我們深深的感受到革命先烈的愛國情懷。
「不忘初心」主題公園是廣東省首個以不忘初心為主題打造的一個公園,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十二個字的總要求,即以「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為主題建設,在這裡重溫入黨誓詞,堅定初心和使命。
長徵體驗路沿途採用多種方式再現了紅軍長徵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會議遺址和戰鬥遺址,建設了從「瑞金」到「延安」,從血戰湘江到激戰臘子口等一系列體驗區,感受那段永恆的紅色記憶!
廣東省內最長最刺激的彩虹滑梯
全長128米
坐上一道彩虹滑梯,從雲端出發
在花叢間呼嘯而下
伸出雙手去和這個繽紛燦爛的世界相擁
體驗萬物從身邊掠過的刺激感受
能把一切不開心不痛快拋卻腦後
VR 9D視界,100多種遊戲節目,集結了驚悚、科幻、刺激、懸疑等多種元素,牆面、地面投影互動,運用成熟的動作捕捉技術,實時影像互動系統,使參與者與屏幕之間產生緊密的互動。
油茶作為陸河客家的家常美食,是鄰裡鄉裡日常閒談的載體,也是外出人士濃濃鄉愁的寄託。它以保健顯奇效,營養價值很高,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它用軟樟葉、艾草、雞頭捏(白簕)葉和少量的花生磨成漿,加進沸水衝成油茶。配上茶菜、米子等便形成陸河油茶之鄉極具特色的地方美食。
宜笏村1992年被定為國家級白木香(沉香)種植基地,且有優質奇楠沉香品種,近年來宜笏村大力發展沉香產業,大規模種植沉香,現已有千畝沉香林。
我們對紅色歡樂谷附近的小賣部老闆進行了採訪,通過採訪我們了解到,這個紅色歡樂谷自去年2月6日啟動以來,共接待遊客40多萬人次,帶動這邊餐飲、商品銷售等800多萬元以上。
發展紅色旅遊,弘揚紅色文化
是不斷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能力的重要措施
我們通過參觀紅色文化景點、調研採訪的方式
探訪紅色印記、感受革命情懷、學習革命先烈的偉大精神
同時,也為這邊的旅遊業發展進行宣傳
8月6日,東職院「緣夢梅新」社會實踐服務隊徒步來到了陸河當地的旅遊景點荷花園,對其進行了深入的參觀與了解。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大片的荷花襲水踏月,吐露芳華,只可惜錯過了當地的荷花節。晚上,我們隊伍經過螺河邊,感受到了螺河夜景的熱鬧與魅力。
我們來到荷花園,體會葉聖陶老先生當時的感覺,我們也做一回「荷花仙子」。
當我們去到時看到的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風吹過時所有荷花都低頭了,唯有蓮蓬在風中屹立不倒。
我們雖然不能「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但是一定不要錯過螺河晚上的燈光秀
最先吸引我們注意力的是河中小木盆,它像似一艘小船,可乘坐一人。「船」中人撒網那一刻,我們體會到淳樸的風情,如掉進山中小溪。
靜靜地體會這五光十色的城市
它時而安靜,時而驚豔
它給我們帶來無限的驚喜
讓我們忍不住留下來探尋它的奧秘
相聚的時間永遠是短暫的
希望今夜的大家能伴著荷香、數著星星入眠 💕
接下來,看看隊員們的感悟~
懷著一顆熱情與好奇的心,我們將年輕的熱血灑在了陸河八月初的酷暑天氣中,頂著烈日,冒著高溫的襲擊,我們義無反顧的選擇了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短短的四天的實踐生活中我們體會到了陸河人民的淳樸,我們通過參觀紅色文化景點調研採訪的方式,探訪紅色印記,感受革命情懷,學習革命先烈的偉大精神,同時也為陸河這邊剛起步的旅遊業進行宣傳。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它使我們走出校園、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上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經受風雨,見識世面,增長才幹,以實際行動去實踐和諧社會宣講。
「如果想做就用心地做好,我相信只要用心了你便有收穫!」這是我在這次三下鄉活動中感悟得到的。 我希望東職院「緣夢梅新」社會實踐服務隊能夠一直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緣夢梅新」隊長 朱麗瓊
陸河三下鄉調研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了,短短的幾天,卻是不一樣的體驗。
接到進入陸河三下鄉調研隊的通知後,我對這次調研活動充滿了期待,在大一的時候就通過公眾號了解了汕尾三下鄉的隊伍,調研和支教活動都讓我覺得非常有意義。確定好調研時間後,我們就從各地出發,前往陸河,途中我還遇到了隊伍的其他夥伴,到達後熟悉了夥伴,分配好任務,第二天就開始調研活動。
陸河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山和公寓前的那條河,在夜晚,燈光填滿了河,大家都在河邊納涼、散步、鍛鍊,十分愜意。我們對這條河做了實驗,檢測了河水的活性、汙染程度和含有的物質等等;我們還徒步前往荷花園,看了比人高的荷花,了解當地的旅遊行業;也去了紅色歡樂谷,那是一個充滿紅色文化革命的地方,一路上有熱心的當地居民幫助……
這次調研活動,我們了解螺河的水質量,也自身體會到當地的特色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收穫滿滿。
——「緣夢梅新」隊員 傅建境
這次的「三下鄉」實踐活動,雖然短暫,卻是令我很深刻,很感謝能給我這樣的一個機會能夠參與到「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之中,讓我有機會來到陸河這個地方。
來之前就有聽說過陸河,但聽說與所見還是很不一樣的,這是環境很優美,有美麗壯觀的螺河,與藍天接攘的荷花園,淳樸熱情的村民。我們在這裡做水樣調查,有熱情的阿姨來跟我們講解,幫我們拍照,這都讓我在這次實踐活動中收穫到很多在學校所不能接觸到的,學習到很多課堂上所無法學到的東西。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希望以後還能有機會參加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
——「緣夢梅新」隊員 張曉匯
輾轉之間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迎來了尾聲
活動期間
我們調查了陸河水資源
調研了宜笏紅色產業園
參觀了荷花園
感受到了陸河人民的淳樸與熱情
雖然此次社會實踐活動只有
短短的幾天時間
卻讓我們收穫滿滿
我們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我們迎來告別
願再見,不負遇見
編輯:鍾楚琳
轉載自:陸河「緣夢梅新」社會實踐志願服務隊
終審:軍
「團聚東職」是我校共青團信息的第一發布平臺
致力於校級8個團學組織,13個院(系)團總支資訊發布
及更多精彩內容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