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吉林廣播網 來源:738早新聞
2020-12-15 09:20 審核:張亮
「十三五」期間,我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加速發展養老服務業,已初步形成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請聽報導:
在安圖縣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有一對居住了十年的老夫妻,大爺樸在實是一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今年86歲,大娘劉順花,今年80歲。起初來福利中心,老兩口只是不想給兒女添麻煩,可是很快,他們就在這裡找到了歸屬感,越住越踏實。安圖縣市民劉順花:
「吃得好,住得好,什麼都挺好。」
吃得好,住得好,還要玩得好。為了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福利中心每天都會組織各種娛樂活動,唱歌跳舞、棋牌競賽,影音室裡還經常播放老年人感興趣的健康保健知識講座及養生常識。安圖縣社會福利服務中心院長杜麗紅:「每天有這樣的娛樂活動,他們精神面貌也改變了,願意說話了,願意跟別人溝通。」
完善社會養老機構,做好傳統生活照料、精神服務的基礎上,我省還積極推進「醫養融合」,不斷提高健康養老服務能力。目前,我省醫療服務與養老服務結合覆蓋率已超過80%。在梅河口,民政、衛計部門積極引導醫療衛生資源進入養老機構,並將符合條件的機構納入醫保定點範圍,讓老人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醫療服務。梅河口福康醫療養護中心工作人員於大海:「醫生和護士加入到我們服務行業之後,減輕了很多壓力,在我們這能辦住院一站式報銷。」
為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十三五」期間,吉林省覆蓋城鄉社區的養老服務體系加速建立,各級財政加大投入,養老服務市場也全面開放。很多社區圍繞老年人做飯難、吃飯難的問題開辦了「康養老年餐廳」,為轄區內的孤寡、空巢、留守、失獨老人提供就餐送餐服務,飯菜可口,價格親民。安圖縣市民孫玉英:「三塊錢在外邊一碗大米飯也不夠,在這有湯、有菜、還有鹹菜。」
吉林省「農村養老服務設施不足」的短板也在「十三五」期間進一步補齊。在松原市寧江區伯都鄉河西村的農村居家養老服務大院,整潔的院落環境,讓人感到愜意溫馨。本鄉本土養老,熟悉的人熟悉的景,讓老人們的晚年生活更踏實更舒心。
目前,我省現有養老機構1504家,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100%,農村社區依託養老服務大院、農村養老互助點養老服務覆蓋率達到92%。「十三五」期間,我省基本養老金連續增長。今年7月,我省印發了《關於2020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明確從今年起調整全省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總體調整比例為5%,定額調整每人每月增加39元。農村高齡、失能等困難老年人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或者政府供養,高齡津貼制度、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制度也實現省級全覆蓋。安圖縣市民李恆香:「老人養老金年年上漲,生活水平提高,一天什麼愁事都沒有,所以誰都說你不像八十歲的人。」
吉林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處長張弛:「結合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加快推進醫養、康養、文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為老年人提供學習、健康、娛樂、旅遊、公益等服務,讓老年人擁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