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營養學家眼裡,你到底有多胖?

2020-09-10 十足目透明科

你到底有多胖?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

體檢報告的第一頁,白紙黑字地寫著你的體重和BMI;

健身房的體脂秤,會清清楚楚地告知你,身體有多少分量是脂肪;

而照照鏡子,肚子上的遊泳圈更騙不了自己——你好像,真的又胖了。

可如果告訴你,在真正的營養學家眼中,你的胖瘦其實不該被這麼簡單地評判,能不能給你一絲絲安慰?

先別急著拿起奶茶,為了看清你究竟有多少脂肪,營養學家們花了幾十年,用上了你想不到的各種手段,只為給你一個明明白白的答案


人體測量簡史

我們眼中的胖瘦,在營養學家看來,其實應該叫做一個人的「營養狀態」。而評價營養狀態最簡單的方法,其實和你想的一樣:

體重、腰圍、有多厚的「遊泳圈」……這些描述人體的簡單指標就是「人體測量」。其中,體重就是最直觀的身材評價標準。

不過,我們顯然不能只用一個數字來衡量人的胖瘦,畢竟,一名體重80千克的成年男子,如果身高是一米八五,大致會屬於「標準身材」;可要是他身高一米七,體型就相當圓潤了。

BMI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半個世紀前的醫生們發明了「體重除以身高平方」的辦法,得出一個「身體質量指數」,這就是如今我們在體檢報告上看到的BMI。對中國人來說,BMI在23.0~24.9之間算作正常體重,數值過低或過高也就分別意味著體重過低或過高。

每當說到這裡,肌肉發達的健身黨馬上就會提出一個問題:我體重大、BMI高,可我並不是「胖」,我明明只是肌肉多啊?

沒錯,BMI最大的局限就是把身體的所有成分一視同仁,管你是「胖」還是「壯」,在這個數字裡看不出區別。

這不難,營養學家看了看你和健身黨的胳膊,有了靈感:雖然你們體重差不多,但健身黨上臂的肌肉像個硬疙瘩,而你的……拜拜肉,軟軟的很好捏。

「皮褶厚度」就是由此而來的人體測量手段,只需要用一把簡單的卡鉗,就能量出每個人的皮下脂肪厚度。這個方法營養學家一直用到今天,最常測量的位置就是(被拜拜肉蓋住的)三頭肌


用卡鉗測量三頭肌皮褶時,保持手臂自然下垂,在大臂背側中點處測量。 | Chuangkit

通過測量皮褶,營養學家除了能量出你有多「胖」,還能大致判斷你有多少肌肉:只要再用軟尺量一個臂圍,根據臂圍和皮褶厚度,做一個簡單的計算就能知道上臂內的「肌肉圍」。

在營養學上,上臂肌肉圍也是評價營養狀態的重要指標,特別是對於消瘦的疾病患者,能夠方便、及時地發現他們的營養不良,畢竟,肌肉也是人體相當重要的產能和耗能器官。

不過,這些基於簡單裝置和初中數學的方法聽起來總有些過於簡單,在實際操作中,也的確常常出現誤差。沒關係,營養學家還為你準備了一套精確的方案——身體成分測定

做自己的「成分黨」

一聽到「身體成分測定」,你的教練馬上眼前一亮——快來測個體脂,遊泳健身了解一下!

的確,健身房裡的「體脂秤」就是一種簡單的身體成分測定裝置。這種方法在營養學中稱為「生物電阻抗分析」,乍一聽很深奧,其實關鍵就在「電阻」兩字上:

簡單地說,我們體內的脂肪基本不含水,所以也就難以導電;而除了脂肪以外的肌肉等組織,因為含水較多,電阻也較小。體脂秤就是給身體通上微小的電流,通過測量整體的電阻來分析脂肪到底佔多大比例。

市面上的四電極家用體脂秤| Chuangkit


原理越簡單,缺點也就越明顯:在真實的測量中,這種「理想化」的設計顯然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接觸電極的手出汗、運動使體內水分變化、甚至測量前吃飯喝水都可能讓你的體脂忽高忽低。

事實上,真正的醫用生物電阻抗分析儀與健身房的體脂秤有不小的區別,使用起來也有嚴格的條件限制,當然,教練可不會告訴你這些

在營養學家的工具箱裡,除了生物電阻抗,還有不少更硬核的身體成分測定方法:水下稱重、氣體置換「太空艙」、雙能X線吸收法等等。前兩者利用的是簡單的「浮力原理」,也就是「脂肪的密度比肌肉輕」,用排水或排氣法判斷體內的脂肪比例;而「雙能X線」則是分析X線穿過不同組織時的衰減程度變化,在測定脂肪和肌肉的精確度上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水下稱重法」的原理是最基本的浮力定律 | Pixabay

不過,營養學家對此仍然並不滿意——即便精確到知道了你體內有多少脂肪,可也只是一個「總數」,營養學家想知道的更多

我們能在四肢或者肚皮上捏到的肥肉,其實都是「皮下脂肪」,而營養學家和各科醫生更關心的是另一種脂肪,它們積累在腹腔內的器官周圍,也就是所謂的「內臟脂肪」。大量研究顯示,內臟脂肪型肥胖才真正與心血管病、糖尿病等「胖出來的疾病」密切相關。

你大概又會想起,當初健身房給你的那份體脂秤報告上,好像也有「內臟脂肪」這一項?抱歉,我又要拆教練的臺了:

市面上的大多數體脂秤都沒有分辨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的功能,畢竟只是一個電阻測量儀而已。那份報告上的內臟脂肪含量通常是按某些數學模型「預測」出的結果,當然,這可阻止不了賣卡的銷售們搬出「慢性病」「癌症風險」甚至「不孕不育」這樣的幌子來嚇唬你——我就親身經歷過。

想要知道內臟脂肪的真正含量,到底有沒有辦法呢?當然有,而且辦法比你想的還要簡單

連人工智慧都知道我有多胖

這種既簡單又準確的方法就是——拍張CT。利用CT或者磁共振,營養學家能在橫斷面上直觀地看到你身體成份,無論是肌肉、皮下脂肪還是內臟脂肪都形態分明。誰是真瘦,誰的脂肪藏在肚子裡,這時就一清二楚了。

你可能會問,想要像體脂秤那樣測定全身的成分,難道要用CT把全身都掃一遍?

當然不需要。全身掃描費時費力,我們要的就是一個既快又準的方法:

拿肌肉來說,很多研究證實,無論你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如何,在身體「第3腰椎」高度的橫截面上(差不多就是肚臍眼高度),肌肉麵積都和全身肌肉含量明顯相關,這與雙能X線的結果也高度一致。

「雙能X線吸收法」示意圖 | Pixabay

也就是說,這一張CT上的肌肉,就能代表你的全身。像BMI一樣,營養學家用第3腰椎CT上的肌肉麵積除以身高的平方,就得到了評價你全身肌肉多少的「SMI」,這下,健身黨再也不用抱怨BMI不合理了。更有意思的是,這個位置上的肌肉正好就是腰大肌、豎脊肌、腰方肌、腹橫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也就是健身黨最關注的「核心肌群」

脂肪就更簡單了,由於脂肪與其他組織的密度不同,在CT上的樣子再清楚不過,醫生能輕易看出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的多少。不過,無論脂肪還是肌肉,如果純靠醫生在電腦上看片時手工測量還是不夠方便,還可能會帶來主觀誤差——2020年了,這也早已不是問題:

對人工智慧來說,測量圖形面積是一個再合適不過的任務,深度學習網絡可以自動算出你整個腹腔的內臟脂肪體積。這一切如今就發生在醫院的診室裡,無論是營養諮詢的受眾,還是內外科疾病患者,或者普通的體檢人群,只要就診時拍過CT,就能在不附加檢查的情況下獲得比體脂秤準得多的身體數據

深度學習網絡自動識別的身體成分:大紅色為皮下脂肪,粉紅色為內臟脂肪,綠色為肌肉 | 作者提供

營養學家能為你的胖瘦做出評價的手段有太多,但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仍舊是:超重與營養不良都關係著你的健康,為了免於各種疾病的風險,我們堅持維繫著體重的「標準」,但一切胖瘦並不應該成為外界對我們「個體價值」的評判

——畢竟,我的體型連結著我生命的健康,與美和其他無關。

參考文獻

[1] 吳國豪.臨床營養治療理論與實踐[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2] 石志文, 李娟, 曾欣,等. L3骨骼肌指數在疾病預後評估中的應用[J]. 第二軍醫大學學報, 2019, 040(004):420-425.

[3] 施文珺. 骨骼肌體積測量方法的比較與進展[J]. 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 2018, 14(3).

[4] Grainger AT, Tustison NJ, Qing K, Roy R, Berr SS, Shi W. Deep learning-based quantification of abdominal fat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PLoS One. 2018;13(9):e0204071. Published 2018 Sep 20. doi:10.1371/journal.pone.0204071.

[5] Andrew T. Grainger, Arun Krishnaraj, Michael H. Quinones, Nicholas J. Tustison, Samantha Epstein, Daniela Fuller, Aakash Jha, Kevin L. Allman, Weibin Shi,Deep Learning-based Quantification of Abdominal Subcutaneous and Visceral Fat Volume on CT Images,AcademicRadiology,2020.

相關焦點

  • 每天吃多少才不會胖?營養學家給出答案
    很多人都想減肥,想增肌,但卻不知道每天到底該吃多少、吃什麼。英國營養學家給出專業建議,告訴節食者們每天吃多少才既不會長胖,又健康營養。據營養學家稱,英國沒有官方的一客食品份量參考,食品製造商也沒有告訴顧客如何計算一客食物的分量。So while you may be cutting down the amount you eat, it still may not be enough.因此,雖然你可能在減少你的飲食量,但這可能仍然不夠。
  • 你想多了,真的沒有「怎麼吃都吃不胖」的瘦子!
    胖友們總說自己喝涼水都會長胖認為自己是易胖體質認為基因上面有劣勢其實呢肥胖確實受基因影響但並不絕對受基因控制BUT,真的有怎麼吃都不會胖的體質麼?01吃飯速度慢有跟瘦子一起吃飯的經歷,你會發現當你狼吞虎咽吃完時,她們只吃了1/2甚至1/3,而且都是最後一個放下筷子(這會兒你應該意識到了,她們並不是吃得多,僅僅只是吃得慢而已)。
  • 雙語|每天吃多少才不會胖?營養學家給出答案
    很多人都想減肥,想增肌,但卻不知道每天到底該吃多少、吃什麼。英國營養學家給出專業建議,告訴節食者們每天吃多少才既不會長胖,又健康營養。據營養學家稱,英國沒有官方的一客食品份量參考,食品製造商也沒有告訴顧客如何計算一客食物的分量。So while you may be cutting down the amount you eat, it still may not be enough.因此,雖然你可能在減少你的飲食量,但這可能仍然不夠。
  • 你知道吃不胖背後的原因嗎,瘦子的出路到底在哪?
    在我的視頻裡,總有很多小夥伴說自己屬於怎麼吃都胖不起來,哪怕是熬夜久坐這類最容易引發肥胖的壞習慣都包攬了,依舊骨瘦如柴。 BBC有做過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調查。他們召集了所謂吃不胖的10名瘦子志願者進行集中管理。 他們每天需要吃下相同的食物,熱量高達5000大卡,並且每天除了正常的作息,不允許他們鍛鍊,甚至走過多的路。 在經歷了一個月後,他們毫無意外的都變胖了。
  • 你是不是也是怎麼吃也胖不起來?瘦子的出路到底在哪?
    在我的視頻裡,總有很多小夥伴說自己屬於怎麼吃都胖不起來,哪怕是熬夜久坐這類最容易引發肥胖的壞習慣都包攬了,依舊骨瘦如柴。BBC有做過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調查。他們召集了所謂吃不胖的10名瘦子志願者進行集中管理。他們每天需要吃下相同的食物,熱量高達5000大卡,並且每天除了正常的作息,不允許他們鍛鍊,甚至走過多的路。在經歷了一個月後,他們毫無意外的都變胖了。但是,但是,但是,他們胖的重量各有所差,並且變胖的部分各部相同。
  • 曾經的帥小夥錢楓現在到底有多胖?看清真人後網友:你比海濤還胖
    曾經的帥小夥錢楓現在到底有多胖?看清真人後網友:你比海濤還胖喜歡看《天天向上》的小夥伴,對天天兄弟應該都非常的熟悉了吧。錢楓作為天天兄弟的一員,是比較有名氣的。那麼曾經的那個帥小夥錢楓,現在到底有多胖了呢?在最新一期的《天天向上》中,我們就能夠看到了。在錢楓出來的時候,節目組還給了一個特效,就是那種「地震」的效果。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錢楓,一副嚴重發福的中年油膩大叔的樣子!而且當時汪涵見到錢楓以後,表示:你就像一顆球一樣!聽見汪涵說的這句話,很多人都笑了。
  • 心理學教你認識:你在別人眼裡有多重要
    不管你是現在是學生還是已經進入職場,周遭的環境、人事關係一定或多或少的困擾著你,甚至制約著你。也有些人,看似活得很灑脫,不在意周圍人的眼光,排除異議,我行我素。內心深處的自己,該面對的時候還是要面對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都是說給自己聽的。今天我們不喝雞湯,但是帶你們認識:你在別人眼中到底有多重要。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叫焦點效應。
  • 姑娘你到底有多胖,把你男朋友的臉都p成這樣了,你本人長啥樣?
    1、這到底是誰家的狗啊!快點給我弄下去!2、有多深的熱愛就有多大的勇氣。3、男人在外面賺錢,很多女人可能體會不到其中的危險和艱辛4、遇到這樣的求婚,你給幾分5、孩子這得多練,好好學呀6、姑娘你到底有多胖,把你男朋友的臉都p成這樣了,你本人長啥樣?
  • 在以胖為美的唐朝,楊貴妃到底有多胖?她的體重說不準比你還輕
    自古以來女子對於美的追求都是永無止境的,但每個時代對於美的標準又有些許不同的,像是當今社會便是以瘦為美的時代,而唐朝便是以胖為美的時代,這讓不少人不禁感嘆自己要是能夠生在唐朝那不就是大美人嗎?但真相往往卻不是你想的那樣,唐朝的以胖為美並不是越胖越美。
  • 如果有男生嫌棄你胖了,那就努力讓自己瘦下來吧
    判斷一個人是否肥胖一般有兩種方法:1.標準體重法標準體重等於身高減去105。超過標準體重20%至30%為輕度肥胖,超過標準體重30%至50%為中度肥胖,超過標準體重50%為重度肥胖。通過這種方法可以簡單方便地評估自身的肥胖情況,但是也有弊端,就是他不能分辨出肌肉還是脂肪的增多,也就是說不能分辨到底是肌肉發達還是脂肪增多。
  • 女明星是有多自律?看到楊冪最胖時期的體重,這是「魔鬼」身材吧
    女明星是有多自律?hollo,小夥伴們,大家好呀!想必大家也都看到,在娛樂圈中有很多明星藝人的身材都保養得非常好,雖然有的明星時有被傳出變胖了,但是很快便又瘦下去了。說起明星有多自律的問題,想必大家也都有見識過明星管理自己的身材有多嚴格吧?要說非常自律的女星,楊冪也是其中之一,想必很多人都沒有看到過楊冪長胖後的模樣吧?看到楊冪一直以來身材都非常好,不管是在生孩子之前,還是在生完孩子之後,基本上都沒有任何的變化。
  • 每個男人眼裡有自己的標準
    如果說男人的膚淺是只喜歡看身材,那麼在各位的眼中,到底什麼樣子的標準才算是好身材,亦或者假設你一直認為傲人的曲線才叫做好身材,那麼你眼裡的好身材又算不算美呢?本期我們用對比的方式,找尋一下你眼裡的好身材。
  • 真的沒有太多「怎麼吃都吃不胖」的瘦子?
    大概是你們同時吃飯,你狼吞虎咽的已經吃完了,抬起頭來,她們只吃了1/2甚至1/3,她們都是最後一個放下筷子(這會你應該意識到,她們並不是吃得多,僅僅是吃飯慢而已)。營養學家Cara Stewart 曾在一篇名為「賓夕法尼亞代謝減肥新聞」的文章裡提到,胃和大腦在進食20分鐘後才能將飽腹感信號傳給人體。你的狼吞虎咽「不知不覺」就吃多了!咀嚼越充分,腸胃負擔越小,飯後滿足感也更強。
  • 你到底屬於「真胖」還是「假胖」?檢查3個地方,不胖就別減肥了
    其實許多女孩子的身材已經10分標準了,並不需要減肥,那麼如何檢驗自己真胖還是假胖呢?01你到底屬於真胖還是假胖?很少有人只胖身材,不胖臉,所以如果整張臉都特別小巧,脂肪分布均勻,沒有雙下巴,說明身材也不錯,沒有減肥的必要。如果身材還算纖瘦,但是長了一副娃娃臉,也可以用髮型巧妙的掩飾一下。如果以上3點有2點不過關,證明真的要減肥了,可以合理控制飲食,加健康運動來減肥,達到整體瘦身的效果。
  • 你不是胖,是水腫,一張圖告訴你到底是虛胖還是實胖
    減肥是一個全民話題,很多人不是在減肥道路上就是正準備走到減肥的道路上,但是你了解自己到底是真胖還是假胖嗎?相信很多人覺得,無論是虛胖還是真胖,反正都是胖。在這裡燕教授營養師還是要提醒大家,了解自己是真胖還是虛胖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樣才好對症下藥,使你瘦得更快更健康。
  • 你有多胖 多半在娘胎裡就決定了
    夏天來了,又到了微胖界人士們嚷嚷著要減肥的時候了,可是你知道嗎?你現在有多胖,很大程度上,是你在媽媽肚子裡以及生下來幾個月裡決定的。前幾天,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來了位12歲的男孩,身高1.4米,走上體重秤的時候,指針轉了一圈,停在了刻度「0」上不動了,「他有120多公斤,體重秤上限只有100公斤,秤都爆了。」
  • 女人到底喜歡胖男人,還是瘦男人?誰才是女人的首選呢?
    大家好這裡是舒心過往導語女人對自己的身材可謂是太過於看重了,我身邊有個女性朋友,每天早上起來都會稱一下自己的體重,如果體重比昨天輕了會大笑,如果說稍微重了一點,就會不高興,但是也不會做出什麼實際行動來控制自己的體重,都是抱著一種「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的心理」
  • 營養學家介紹身體補充水分有哪些來源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 營養學家、加拿大營養師協會會員納塔利亞·涅菲多娃稱,水是人體液體的理想來源,但不是唯一來源。專家稱,通常認為人每天必須喝兩升水,但人獲取水分不僅可通過喝水。
  • 工藤優作到底有多強?把柯南獨自放在日本,沒把黑衣組織放在眼裡
    在最後的談話中,他對柯南說的話,就可以看出來的,他根本就沒把黑衣組織放在眼裡,這不是工藤優作在裝X,而是真的沒把人家放在眼裡。 況且在這一集裡面,人家隨手就給了人家毛利小五郎一千萬的彩禮,哦不,是養育費,你想想現實中,誰能隨手就拿出來上千萬,就算日元換算成人民幣了,也是幾十萬啊,結合柯南在小五郎這裡只住了那麼一年多的時間
  • 工藤優作到底有多強?新一出事之後,根本沒把黑衣組織放在眼裡
    人家直接把柯南扔在了日本,自己夫妻倆跑到夏威夷度假去了,而且你會發現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工藤優作第一次登場的時候,就是《江戶川柯南誘拐事件》中,他是怎麼做的,全程吊著柯南走,在最後的談話中,他對柯南說的話,就可以看出來的,他根本就沒把黑衣組織放在眼裡,這不是工藤優作在裝X,而是真的沒把人家放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