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報告|遼寧撫順6歲女童被虐事件

2020-12-17 騰訊網

網絡標籤:父母虐童案例;輿論喧囂;自媒體責任;輿情長尾;媒介焦慮;草根力量;線上線下聯動

(圖片源自@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童童在一家整形綜合醫院接受檢查)

事件簡介:10月26日,在@梨視頻 帳號下發布的一則博文中,報導了遼寧撫順一起性質惡劣的虐童事件,所附視頻中,可以看到女童渾身是傷,大大小小的淤青傷痕新舊不一,觸目驚心。據悉,被虐的女童僅僅6歲,被其生母及生母男友虐待傷害時長達三個月之久,期間使用熱水澆頭、鉗掉牙齒、掰碎胳膊、打火機燒嘴、鋼針扎腿、餵貓糧貓屎等手段虐待女童,極其殘忍,致使女童全身數十處骨折,送醫後更是曾被多次下病危通知書。事件曝光後迅速在網絡上發酵,主流媒體也相繼採用同一信源進行跟進報導,加大了事件的傳播熱度,視頻及照片中女童被虐待的慘狀以及報導透露的駭人聽聞的折磨手段激發了網友的表達欲與情緒的宣洩欲,在共情效應的影響下形成了大多數網友對該事件中孩子處境的關心以及對施虐者追責聲討的輿論場。

研究概述:就在遼寧撫順6歲女童被親生母親及其男友虐待事件引發輿論廣泛關注之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廣東7歲男童遭父親菸頭燙致滿身傷疤面臨截肢再度將父母虐童現象推上風口浪尖。每每爆出父母虐童事件,總是牽動著億萬網民的神經,然而在問題解決上,線上網民群體的憤怒所發揮的作用往往比較有限,更多地是情緒發洩所呈現的輿論喧囂,真正推動線下事件進展的,與媒體以及部分自媒體的持續關注和政府相關部門的積極努力密切相關。本文以網絡平臺上對於遼寧撫順6歲女童被虐事件的討論為研究主體,首先基於一定周期內的輿情生成和演變挖掘不同階段的關鍵傳播節點以及推動事件進展的各方力量;其次從社會情緒整體分析網民文本表達背後的話語邏輯,進一步結合網絡輿論關注點出發探究悲劇發生的深層次原因;某種意義上來說,相較於社會虐童現象常態化的存在,網絡輿情爆發畢竟具有偶然性,因而最後我們針對父母虐童案例作出反思,分析該類輿情傳播特徵究竟作何表現以及總結怎樣取得由個例輿情到普遍案情之間的平衡,特別是有效防治和杜絕處在隱秘的角落裡的虐童事件以避免悲劇再度發生提出相應的治理路徑。

輿情的生成和演變呈現

1、輿情發展趨勢

根據蟻坊軟體輿情監測系統鷹眼速讀網對遼寧撫順虐童話題的追蹤,該事件輿情發展態勢呈現「M」型,在10月27日與29日前後出現兩次輿論波峰,此後話題熱度下降但輿情仍有綿延發展,話題議論參與人數較多,輿論周期綿長。

溯源分析:社會化媒體初始爆料

遼寧撫順虐童事件最早是由梨視頻旗下運營帳號@一手video 於10月26日21:29在秒拍平臺上發布爆料視頻,後@梨視頻 引用該視頻連結在新浪微博平臺發文,發布的標有#女童遭親媽及其男友虐待險喪命#的話題標籤博文成為本次事件輿論發酵的起點。

起始階段:自媒體與媒體的合流

該事件首先由@梨視頻於26日曝光以後,@午後狂睡 @浪裡赤條小粗林 等流量較大的個人帳號進行了轉發評論,源頭博文因此得到了大規模的流量曝光與話題熱度,同時,@搜狐新聞 @Vista看天下 等自媒體帳號援引@梨視頻 博文也進行了報導,進一步擴大了該事件的傳播範圍。

爆發階段:共情基礎上輿論擴大化趨向

27日,@梨視頻 帳號對該事件進行了持續跟進,發布了負責該案件的律師的採訪視頻,採訪中披露了被虐女童被逼脫光用身體掐滅菸頭等案件細節。稍晚,@一手video再次發布事件報導視頻博文,引用#女童遭親媽及其男友虐待險喪命#的話題標籤吸引原有網絡流量,後加上了#6歲被虐女童笑著安慰父親#的情感傾向突出的話題標籤,博文標題引用女童所說原話,「現在是好日子,想吃牛排但沒有牙」,同時結尾採用悲傷的表情,進一步拉動了公眾對小女孩悲慘境遇的同情心疼心理與對該事件的情緒共鳴。該條博文所引出的網友評論、轉發大幅度增長,多家媒體帳號也密切關注該事件進行持續發聲,達到了輿情發展時間線的第一個波峰。

反覆階段:媒體跟進導致二次輿情爆發

在事件暫時沒有出現新情報時,輿論內容主要為先前博文的轉發評論,由於沒有產生輿論的新刺激點,輿情力度較之前有所下降,短時間產生了一定回落。之後#6歲被虐女童曾多次被下病危通知#、#家人稱已欠債十多萬#、#好心人擠滿6歲受虐女童家獻愛心#的事件更新報導使得輿情再一次開始攀升。

29日下午,@新京報 報導了被虐女童的傷情鑑定結果,體表重傷二級,另有多處輕傷。報導引用了撫順市公正司法鑑定所的傷情鑑定結果,將十處傷情詳細內容盡數發表在報導正文中,增強了報導的準確性與感染力,公眾情緒再次高漲。30日晚,事件得到央視新聞(@央視新聞)的關注,發文表示當地法院、檢察院將加快案件審理速度,依法從重從快嚴懲犯罪分子,明星@馬伊琍 轉發了此條博文並發聲,事件曝光口與輿論監督的作用得以持續擴大,大量對施虐者的聲討以及要求追責的負面情緒內容推動形成了第二輪輿論波峰。

長尾階段:網民情緒尚未平息

在遼寧撫順虐童事件輿情發展的整個周期中,由於多家媒體對事件的跟蹤報導以及大流量個人帳號的持續關注,有多次明顯的輿論攀升過程。女童姥姥的發聲、女童怕連累姥姥姥爺的發言、後期線上線下善款的籌集、相關醫院與政府方的支持等多方位多渠道後續消息的更新使得該事件熱度時有起伏形成「長尾輿論」,網絡熱議持續時間也從曝光的10月26日開始一直到了11月15日之後,周期拉長,影響不斷綿延。

2、重點傳播博主

據輿情監測系統鷹擊早發現分析,微博客類社交平臺上傳播「遼寧撫順虐童」事件活躍度排名較高的重點博主主要包括三個層面,一是以@中國新聞網 @觀察者網 @新京報 為代表的主流媒體博主;二是@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 @普法達人張三 等自媒體大V;三是部分政府官微,如@菏澤市牡丹區人民檢察院 ,這些重點博主在該起事件傳播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意見領袖持續發聲形成新的傳播窗口

在本次遼寧撫順虐童事件中,網絡大V@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 參與了輿情發展的整個過程。在曝光之初對施虐者的痛恨、憤怒情緒表態,事件不斷推進後聯繫女童父親進行的事件細節溝通、組織發起的對被虐女童的社保卡捐款等活動,其帳號本身粉絲基數大帶來的影響力產生了示範效應,關注事件發展動向的網友與認同@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 做法的網友集聚,形成了一個重要的事件輿論傳播窗口,也是本次事件得以產生「長尾效應」中的關鍵角色之一。

媒體聚焦產生輿論監督效應

線上多家自媒體與官媒對事件的持續聚焦報導,收穫了大規模的社會關注,產生了巨大的輿論監督效應。藉助網絡輿論的力量,線上線下聯動,網絡打款、線下捐贈籌集善款達兩百多萬,還有許多好心人自發到孩子家裡送禮物獻愛心,有關醫院承諾減少大部分治療費用,也推動了相關部門的回應、案件處理的進度。

部分政府官微主動發聲奠定輿論基調

對社會關注度非常高的案件,政府官微理應主動發聲。在遼寧撫順虐童事件中活躍度非常高的@菏澤市牡丹區人民檢察院 積極發揮輿論調節機制的作用。一方面,及時跟進事件進展、發表觀點形成主導性輿論,利用話題#牡檢君說法# 普及「其生母的法律制裁不低於其男友」的法律知識。另一方面,與其他政府官微互動,如@金華交警 @鶴北檢察 @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 等等,有利於事件進一步擴散至官方視線。

社會負面情緒被引爆

整體而言,遼寧撫順6歲女童被虐事件網民負面情感比例高達76.9%,譴責與憤怒、擔憂與呼籲的輿論表達瞬間井噴;持正面情緒的網民佔比18.4%,在自媒體與媒體的持續追蹤下,女童後續治療和生活狀態越來越好給網民帶來一些安慰和感動;中立情感僅佔比4.7%,說明在這樣一起惡劣性質的父母虐童事件中,絕大部分網民無法做到置身事外無動於衷。從網民情感線性發展過程來看,負面始終佔據上風,直至輿情反覆階段出現,網民正面情感表達才逐步上升,媒體以持續性追蹤報導回應社會關切最終產生了較為良好的傳播效果,網絡輿論期待向理性深入。

1、輿論譴責與憤怒

撫順虐童事件曝光後產生的輿論傾向是非常明顯的,受事件相關報導的刺激短時間內公眾的負面表態十分強烈,虐待手段的殘忍程度以及女童生母態度的惡劣引爆了公眾的憤怒情緒,對施虐者的譴責與言語攻擊成為主流、壓倒性的輿論表現。新聞媒體的發聲表態也多為輿論譴責,以官媒央視新聞(@央視新聞)評撫順虐童案為例,所採用的表述為:「鐵鉗拔牙、針刺大腿,駭人聽聞,超出基本人倫情理。普通人對陌生人尚不會如此狠毒,何況是自己的孩子?」

2、輿論持續關注

事件發酵過程中,多家媒體帳號與個人帳號都展現了對事件的持續關注。@梨視頻 @漩渦視頻 @新京報 等媒體帳號,自事件伊始的同一信源報導到後續多家媒體單獨採訪跟進,從被動到主動,從單一渠道到多個角度,接連拉動了事件的輿論發展。其中,民間力量代表@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 通過直接聯繫被虐女童父親,當地醫院力量進行溝通慰問,輿論促進作用顯著。

3、輿論擔憂與呼籲

虐待兒童、虐待未成年人的新聞本就極易引起社會關注、情節惡劣甚至加害者為生父生母的案件更易收穫大量的輿論情緒。近年來,類似案件的出現持續加深了公眾對虐童的事件認知與情感擔憂。在對施虐者進行譴責聲討,呼籲法律嚴懲的同時,如何避免類似慘劇的發生,本應保護孩子的第一監護人的生父生母虐童又該如何監管、施虐者是否會有後續報復的擔憂也引發了公眾廣泛的思考與討論。

4、輿論期待

本次撫順虐童事件中,案件細節逐漸爆出後公眾對施虐者能否得到相應的刑罰十分關注。依法從重從快嚴懲虐童者,既符合法律保護未成年人的精神,又順應大眾樸素的正義感。後期公眾了解女童家庭現狀時,輿論期待轉向了對孩子心理和身體健康的關注,各家媒體也轉向了對女童救治現狀、診斷治療結果的報導。正義能否得到聲張、救助事件能否善後是本次事件中的主要的輿論關注點,基本實現了從情緒喧囂式輿論爆發到公共話題理性探討的回歸。

輿情傳播特徵解析

1、父母虐童事件中的意見領袖

社會公共事件的網絡輿情演化過程中幾乎都有網絡意見領袖參與其中,他們憑藉自身特徵在設置主導性議題、製造輿論甚至官方施壓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遼寧撫順虐童事件中@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 所設置的#我們都曾經是孩子#話題閱讀數達到3000萬+,成為普通網民持續了解6歲女童近況的一大重要窗口。究其原因,首先媒體人身份加冕賦予意見領袖較高的影響力,@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 本身擁有數量龐大的粉絲群體,其微博認證的「資深時評人」將個人身份的顯性化處理,容易獲得網民信任;其次關注網民意見、積極回應網民關切,比如在微博客類社交平臺上公示除廣大網友捐助社保卡外的捐款信息、落實6歲女童父親的工作問題;最後注重意見表達後的不確定性,@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 還提到了6歲受虐女童「婦科由專家安排到手術室查看,目前已痊癒,無痕跡」,並根據網友建議稱「關於孩子婦科的細節問題暫時屏蔽」,審慎的發聲減少了輿論的過度關注對於孩子和家屬可能造成的二次傷害。

2、媒體評論正面和負面效果並存

隨著遼寧撫順虐童事件輿情不斷進展,官方媒體的深度報導內容也逐漸增多,而深度的評論性報導越多,對輿論產生的影響力也就越強,但傳播效果上存在或正面或負面的不確定性。法治周末發文《遼寧撫順虐童案:該如何用法律守護孩子成長》、騰訊網《虎毒不食子,虐童何時止?》、人民日報評論《人民銳評:虐童絕非家事,保護孩子你我都應當警醒》、楚天都市報看楚天《嚴懲虐童者才能築牢護童安全線》、南國都市報《如何攔住「虐童」的黑手保護少年的你?》、東方快評《家暴式虐童入刑,精準懲治「狼爸虎媽」》,這些文章圍繞「虐童」主題,關注重點都集中在法律手段懲治虐童者,雖然迎合了網絡上從嚴處置6歲女童親媽及其男友的主流民意,但同時導致評論內容的單一化呈現。

3、社會負面效應的擴大化傳播

社會熱點中的負面事件很容易左右著網民負面情緒並導致一定的社會負面效應。遼寧撫順虐童事件親生母親及其男友的殘忍程度、親生父親及姥姥所給予6歲女童的親情溫暖和社會愛心人士的捐助形成了鮮明而強烈的情感對比,複雜情感強化與社會能量齊聚造成輿情不斷的擴散。其一體現在人際互動觸發情緒擴音,爆料初期「這他媽還是人」「這是親媽」的靈魂拷問觸怒輿論、6歲被虐女童笑著安慰父親之後網民表示「太讓人心疼了」、被告人將被從重從快嚴懲的消息引發「死刑」呼籲,網民情感隨著事件節點不斷發生著變化,這種變化既是網民情感的相互傳染,也是網民多元心態的進一步強化。其二是訴諸情感的群體行動,富有正能量的網民群體紛紛詢問「有捐款渠道嗎」「可以看看他的父親有沒有適合的工作」「有捐物資地址嗎」,試圖在情感發洩之外化作具體行動,展現出輿論場中不可或缺的草根力量。

輿情總結與反思

遼寧撫順6歲女童被親生母親及其男友虐待事件之所以成為一起熱點網絡輿情,除了喪盡天良的虐待行為本身有違倫理道德、觸及法律底線極易激發公眾對於孩子天然的憐憫和同情外,還有輿論場上屢見不鮮的虐童事件使公眾越來越多的感受到兒童所處的社會不安全因素所帶來的焦慮。在此背景之下,媒體以及自媒體在父母虐童類社會負面事件應當充分發揮責任擔當,極力做到弱化公眾焦慮的極化趨勢,並為父母虐童事件的妥善解決提供舒適與便利的輿論環境。

1、建立線上線下聯動機制,汲取個案經驗快速化解輿情風險

遼寧撫順6歲女童被虐事件給輿論帶來極大的衝擊之外,也留給了我們一些有效化解虐童輿情案例的寶貴經驗。線上方面,主流媒體及自媒體持續監督事件進展,兼具官方消息的準確性和網民接受的及時性,從而避免了謠言的傳播擴散,網民討論焦點始終集中在父母虐童上,未出現明顯的偏移現象;線下方面,該事件被曝光後相關政府部門迅速表態,當地法院檢察院將加快案件審理速度,婦聯全力做好法律援助、心理疏導、困難幫扶等維權服務。此外,各大醫院和醫生盡全力為受虐女童提供全面檢查、有效治療和綠色通道,都有利於安撫社會負面情緒。

2、藉助熱點加強法律宣傳,對虐童者形成一定威懾力

由中國新聞周刊發起的「為何父母虐童頻發」投票中,「社會對父母虐童容忍度高」這一選項被大部分網民認為是最主要的原因,而處於絕對弱勢一方的孩子面對父母的虐待行為既沒有能力獲得外界幫助,也缺乏在輿論場上的主動爆料途徑,當其家屬發現異常的時候往往為時已晚。藉助遼寧撫順虐童事件,在普法上可以加大宣傳,目前尚沒有獨立的虐童罪罪名,但是針對與故意殺人手段十分相似的虐待行為,如若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後果的,就需要以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最高刑可以達到死刑。法律的懲治力度和輿論的譴責力度齊頭並發方能形成一定威懾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電話:4006770986負責人:張明

郵箱:zhangming[at]eefung.com

相關焦點

  • 遼寧撫順6歲女童遭親媽及其男友虐待,事件最新進展來了,好心人擠滿...
    近日,遼寧撫順,6歲女童遭母親及其男友虐待一事引發關注。 好心人得知後自發來女童家獻愛心 相關話題衝上熱搜 為此孩子生父說: 「天氣很冷,但心裡熱乎。」
  • 撫順6歲被虐女童體表重傷2級 共計有10項傷情
    原標題:遼寧撫順6歲被虐女童傷情鑑定結果:體表重傷2級,另有8處輕傷新京報訊(見習記者薄其雨實習生周思雅)10月29日,新京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經撫順市公正司法鑑定所鑑定,6歲被虐女孩童童(化名)共計有10項傷情,傷情鑑定結果有一處重傷及八處輕傷。
  • 遼寧撫順6歲女童被虐至生命垂危
    6月12日,宋元以涉嫌虐待罪被捕。就在三天前,童童從醫院出院,她甚至不想回家,覺得在醫院最安全。李華抱著孩子打車從瀋陽回到撫順。回家後,李華多次問孩子問為啥挨打而不說。童童回答說,陳威說他是「世界大王」,她要是把挨打的事情告訴別人,「全家都得死」。
  • 鄰居談6歲被虐女童親媽及其男友 人前一套背後一套,真是壞透了!
    鄰居談6歲被虐女童親媽及其男友 人前一套背後一套,真是壞透了!時間:2020-10-30 14:57   來源:網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鄰居談6歲被虐女童親媽及其男友 人前一套背後一套,真是壞透了!
  • 撫順虐童案將開庭 受害女童代理律師:已向法院申請公開審理
    11月3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遼寧撫順被虐女童代理律師杜振家處獲悉,備受關注的撫順虐童案將於近日開庭。杜振家表示,經過與家屬協商,他們已於今日向法院提出公開審理申請,希望通過公開審理此案,推動立法進步,保護未成年人,不再有其他孩子受到傷害。
  • 撫順六歲女童虐待事件 當地婦聯已與司法機關聯繫
    中新網10月28日電 據撫順市婦女聯合會官方微博消息,近日,網絡媒體發布了撫順六歲女童遭虐待事件,撫順市婦聯對受害女童的遭遇深感痛心,對虐待女童行為表示憤慨。已與司法機關取得聯繫並始終在跟進案件進展。
  • 黑龍江虐童事件最新 被虐4歲女童受傷前照片曝光...
    黑龍江遭虐打四歲女童受傷前照片 6月12日電 6月9日,據媒體報導,黑龍江省建三江墾區此前被虐打致顱腦損傷、昏迷近一個月的女童於某茜已於6月2日出院,回家進行康復。
  • 樂思輿情:撫順石化石油三廠火因終於查明 一起來理清事件經過吧~
    根據樂思輿情大數據對網絡信息「撫順+石油」的關鍵詞信息監測處理,獲得相關媒體及自媒體等平臺對本次事件的信息傳播共計425條,且個媒體對該事件的報導仍在持續。其中5月17日為該事件輿情聲量最高一天,輿情聲量高達232條。
  • 從撫順六歲女童受虐事件中,我們可以得出什麼?
    全文僅代表我個人觀點,讀者如有不認同,可在評論區討伐) 撫順六歲女童受虐事件,一經披露便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在此次事件中,既沒有兇狠的虐童老師,也沒有報復性人格的路人,更沒有所謂的熊孩子。
  • 撫順6歲女童被虐案告一段落,多方援助,將從快嚴懲嫌犯
    前段時間,6歲小女孩童童(化名)遭到了母親和其男朋友的虐待,導致童童體表重傷2級,另外身上還有8處輕傷。在今年10月下旬的時候,遼寧省撫順市一6歲女孩童童的遭遇,牽動了無數網友的心。隨後童童出院,在家裡進行康復治療,此事件在受到關注之後,來自社會各界的捐款已經達到243萬餘元,撫順法院檢察院表示,一定會嚴肅處理童童母親以及陳某威。
  • 撫順6歲女童體表燙傷重傷二級!律師稱生母及男友涉故意傷害
    遼寧撫順6歲女童疑遭親媽及其男友虐待一案,最新鑑定結果顯示女童體表燙傷重傷二級,胸部9根肋骨骨折。10月29日,撫順婦聯回應南都記者稱,已與孩子家屬取得聯繫,「最近我們的工作重心都在這個案件。」童童的父親舉著女兒受傷前後的對比照。
  • 熱水澆頭、鉗子拔牙 遼寧6歲女童疑遭生母與男友虐待 檢方將對二人...
    (原標題:熱水澆頭、鉗子拔牙 遼寧6歲女童疑遭生母與男友虐待 檢方將對二人提起公訴)
  • 鐵鉗拔牙、滾水澆頭,撫順6歲女童遭親媽及男友慘絕人寰虐待
    這是遼寧撫順一名6歲女孩遭受的慘絕人寰的虐待,其生母劉某和男友陳某已被警方採取強制措施。6歲的撫順女孩小雨(化名)是個活潑懂事的小姑娘,在街坊鄰居、親屬、幼兒園老師眼中,是個乖巧的孩子,不但舞跳得不錯,而且桌球天賦很高。
  • 6歲女童遭親媽及男友虐待險喪命
    一個6歲的女該,天真活潑的年紀,本應在爸媽的呵護下成長,可遼寧撫順的童童卻遭受了親媽「狠毒的教育」方式!10月25日,遼寧撫順。6歲女孩童童(化名)被親媽及其男友狂虐3個月,熱水澆頭、鉗子拔牙、打火機燒嘴、鋼針扎腿、餵貓糧……女童全身數十處骨折,送醫後曾被下病危通知書。童童的外婆介紹,孩子的門牙是童童媽媽及其男友用鉗子給拔下來的,拔下來後讓孩子咽進肚子裡。
  • 2019年中國房地產行業十大輿情事件報告出爐
    為了清晰地了解2019年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動態,「2019年房地產十大輿情事件排行榜」利用「中房輿情系統」,搜集了2019年全年房地產重要輿情事件的相關數據,對這些事件進行了排名。排名前十事件如下:
  • 虐童事件背後是「不合格父母」 律師呼籲虐待兒童罪入刑
    鐵鉗拔牙、針刺大腿、菸頭燙嘴、熱水澆頭、餵食貓糧……遭受如此非人虐待的是一名6歲女童,施暴者竟然是她的親生母親及其男友。遼寧撫順6歲女童被虐事件曝光後,檢察機關以受害女童母親及其男友涉嫌故意傷害罪、虐待罪向法院提起公訴,法院當天予以立案,表示將依法從重從快嚴懲犯罪嫌疑人。
  • 上半年政務輿情報告:網際網路內容治理重拳出擊受關注
    本次報告以2017上半年度162起全國範圍內發生的輿情事件為基礎,對上半年公共輿論熱點事件的態勢、特徵、地區分布、以及類型進行梳理,並針對各地政務輿情回應情況做出研判與分析。縱觀2017上半年的公共輿情走勢,基本呈現為「穩步升高」的發展態勢,其中第一季度的公共輿情中,在二月份達到了一個小高峰,也是因為這是中國農曆新年的特殊時間節點。
  • 四歲女童被虐打至昏迷不醒,暴力事件的背後,教育娃不應如此流氓
    沒有人知道,將4歲的女童毆打到昏迷不醒的兩位,是不是和人類同綱同屬。不過所幸,這兩隻不懂得怎麼教育孩子的「類人猿」已經被依法刑事拘留。 但是他們做的事卻沒有人能夠忘記。 2020年4月23日,黑龍江省墾區公安局建三江分局接到一起報警。
  • 被虐女童父親給自己打0分,施暴母親你還值幾分?
    」今天,遼寧被虐女童的父親在2020年最遺憾的事欄目裡接受了採訪,談起今年最遺憾的事,他說是女兒被虐害,自己沒有照顧好她。他充滿自責的,給自己打了0分。從畫面中看到,被虐的女孩跟著父親生活後,一方面正積極接受身體的康復治療,另一方面精神狀態也在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