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那些人沒脖子」,一句話嚇壞寶媽,孩子真能看見髒東西?

2020-12-23 兜媽愛叨叨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孩子在外面玩得太晚總會令做家長的擔心,尤其是很多老一輩的人,在他們眼中,孩子是有「天眼」的,「天眼」未閉合前,他們會看見許多大人看不見的東西,特別是在晚上,如果太晚回家,很有可能就被「髒東西」尾隨。

雖然很多人認為這根本就是迷信的說法,但也有一些人對這種「超自然」的說法心存敬畏,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前段時間,張女士就經歷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那天晚上,張女士帶著3歲半的兒子搭乘公交車回家,由於是末班車了,兩站一過,車上的人就基本上下光了,只剩下司機和張女士母子。

小傢伙可能是第一次坐公交車,兩隻眼睛興奮地轉來轉去,張女士則因為有些疲憊,靠著座椅休息,就在此時,小傢伙忽然在媽媽們耳邊極為鄭重地說了一句:「媽媽,車上的那些人怎麼都沒有脖子啊?」

由於是晚上,車上的氣氛又很安靜,兒子猝不及防的一句話聽得張女士脊背發涼,她忽然想起婆婆之前的囑咐:小孩子「天眼」未閉合,能看到髒東西的,你可千萬別晚上帶他出去啊……

心驚肉跳的張女士小心地四處張望後,壯膽似的低聲訓斥兒子:「哪裡有人,別胡說八道!」

可是兒子卻一臉認真地說:「我沒有亂說啊,媽媽,那些人真的沒有脖子!」說著還用手指了個方向。

張女士順著兒子比劃的地方細細望去,等到看清楚車壁上張貼的圖片時才恍然大悟,一顆高懸的心也擱回了原處。原來孩子說的「人」是車上貼的指示牌上的人,由於造型設計簡易,所以在孩子眼裡,它們就成了「沒有脖子」的怪人。

雖然只是虛驚一場,但細細回想,兜媽小時候也經常會聽到一些類似的說法,比如奶奶就經常叮囑我:中午12點的時候一定不能去水邊玩耍,因為「水鬼」常常在那個時間點出沒;晚上過了8點就要回家,因為晚上陰氣重,小孩子容易被不乾淨的東西附身……

一些網友也紛紛對類似的說法表示同意:

@有一說一:我家娃小的時候在農村和奶奶生活,奶奶說娃經常聽到客廳裡有東西掉下來的聲音,但是大人們聽了半天什麼都沒聽見,奶奶後來還去廟裡求了符拿回來貼,別說還真靈,貼了符後我家娃就再也不說客廳有聲音了。

@張路遠:我們去年買房子的時候去看房,原本都看好一套準備付定金了,但是兒子一進那個房子就哭,我本身是信風水的,我一看孩子哭就覺得可能是房子風水不大好,後來我找了個風水師來看,果不其然,後來我們換了一套房,孩子進去可開心了。

@豬八戒背悟空:別人的故事可能沒什麼說服力,但是我小時候是親眼看到我家廚房裡坐著一個人,一開始我以為是我爸,後來轉身去客廳,我爸媽都在客廳看電視,我嚇得再跑回去看,就沒有人了。這件事簡直是我的童年陰影,說給爸媽聽,他們都說我眼花了,只有奶奶說我是開天眼,看到髒東西了。

小孩子真的能看見大人看不到的東西嗎?

從醫學的角度來看,很多小孩子以為自己看到了某樣東西,但實際上這樣東西並不真的存在,只是頭腦中想像出來的東西。

小孩子為什麼會看見奇怪的東西?

1、孩子的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

孩子在幼兒時期,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這就導致他們對事情敏感,缺乏安全感,需要被保護。

當他們處於黑暗,或者是睡覺被驚醒時會產生大量害怕的情緒,此時被家長問到「發生了什麼事」的時候,孩子的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都會處在一種非正常的狀態下,聽起來就像胡言亂語,而這些在家長們看來就像是看見了什麼不好的東西。

2、孩子的視力神經還未發育完全

很多地方都流傳著晚上不要帶孩子出門的說法,不管原因是何種的五花八門,但事實上這都出於老一輩們對孫輩的安全考慮。

首先,夜晚光線較暗,孩子的視力神經還未發育完全,摸黑走路容易絆倒;其次,夜晚壞人出現的頻率比較高,孩子出去玩風險較大;再次,夜晚氣溫一般會較低,帶孩子出門會比較容易生病。

此外,習慣了明亮的生活環境,孩子突然到比較暗的地方,看到不熟悉的東西也容易產生恐懼感。

3、孩子對世界缺乏完整的了解

不管是現在的孩子還是以前的孩子,大多都非常喜歡看動畫片或者是聽讀童話故事,而電視或者書上對於鬼神的描述會深深刻在孩子的腦子裡。

在他們的認知中,豐富的想像力會讓他們覺得世界應該就是像動畫片裡或者書裡所描述的那樣,於是,孩子就很容易將看到的陌生事物在腦子裡重新加工整合,變成了一個新的東西。

由於缺乏對世界的認知,加上描述有誤,家長們就會認為孩子開了「天眼」,看到了自己看不到的東西。

在兜媽看來,不管是老一輩的說法還是科學的育兒觀,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引導孩子,讓孩子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下健康成長。

你相信小孩子能看見超自然的東西嗎?歡迎和兜媽一起討論分享哦!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小孩子真能看見髒東西?兒子一句話嚇壞寶媽,定睛一看發現蹊蹺!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孩子在外面玩得太晚總會令做家長的擔心,尤其是很多老一輩的人,在他們眼中,孩子是有「天眼」的,「天眼」未閉合前,他們會看見許多大人看不見的東西,特別是在晚上,如果太晚回家,很有可能就被「髒東西」尾隨。
  • 「媽,那些人沒脖子」,娃的話讓媽媽流一身冷汗,仔細一看鬆口氣
    「媽,那些人沒脖子」,娃的話讓媽媽流一身冷汗,仔細一看鬆口氣許多人都說孩子眼中的世界是非常純淨的,而且他們甚至還能看到許多成年人看不到的東西。尤其是當他們說出一些事物讓成年人真的無法回答時,也就會相信這樣的說法。但事實證明,孩子這樣說,往往都是有其他的原因。
  • 孩子有「陰陽眼」能看見「髒東西」?看似玄乎的表現其實是真科學
    看見「髒東西」哭個不停閨蜜最近和我提起一件「怪事」,她家寶寶今年3歲了, 前幾天是孩子姥姥的忌日,閨蜜覺得孩子一直也沒有見過姥姥,現在也大一點了,應該去盡一份孝心,所以就帶著孩子一起去墳地祭拜姥姥。孩子這麼小,根本不知道祭拜是什麼意思,只知道爸爸媽媽帶自己出去玩,自然開開心心的就去了。
  • 出生第8天,媽媽摳出寶寶肚臍中髒東西,就診後醫生:無知
    孩子在剛出生時都非常「脆弱」,儘管各個器官還沒發育好,但依然是媽媽心中最美的模樣。不過剛出生的寶寶們也需要各種護理,例如脫落母體時需要剪斷臍帶才能夠成為單獨的個體,所以臍帶的護理就非常重要。很多寶媽相對比較有「潔癖」,她們平時保持家裡一塵不染,不能忍受身上髒了不洗。對自己如此,對寶寶也如此。有經歷過生孩子、或者知道嬰兒常識的爸爸媽媽們,都明白新生兒臍帶很重要。出生後一個禮拜到半個月左右,臍帶會自動脫落一些「髒東西」。
  • 不要把孩子培養成「媽寶」
    已經是初三的學生了,還三句話不離"我媽說",你不如把你媽拴到褲腰上,每天向她"早請示,晚匯報"。我的呵斥還沒結束,馬上又蹦出兩個補刀客:老師,他12歲的時候還要媽媽餵飯、穿衣。我表示不信,用眼神向他徵詢"此話當真"?他竟然點頭表示"情況屬實"。我哀嘆一聲:慘了慘了,這孩子再不治,就要病入膏肓了!親愛的,你說這孩子生了什麼病啊?
  • 孩子拽壞了進口紅提,被售貨員罵「沒家教」,媽媽的做法堪稱模範
    看見孩子惹禍或是「受欺負」,不是每個寶媽都能冷靜下來,保持理智地頭腦。不過,這位很「中庸」的寶媽,做法真不錯,堪稱模範榜樣,真心讓人佩服。 案例: 王大姐帶著兒子去超市,她低頭選東西,沒照顧到兒子。
  • 當孩子和奶奶親,和媽媽不親的時候,作為寶媽的你就應該反思了
    文\欣兒媽編輯\欣兒媽在日常生活中,由於生活壓力導致帶娃的主力軍已經變成了老人,孩子從小就由爺爺奶奶帶著,難免會造成寶寶和奶奶親卻和媽媽不親的情況,這個時候寶媽就應該反思問題出在哪了。由此可見,孩子最好和媽媽一起睡,寶寶在出生後一般一歲半到兩歲這個期間斷奶,這個期間內最好和媽媽一起睡,媽媽也可以藉助這個時間和孩子培養出依戀關係。曾在《親密育兒》中看見過這麼一句話:媽媽的作用無人能替,從遠古到現在,從動物到人類。
  • 寶媽:「花錢買了一輛嬰兒車還要假裝是朋友送的,真搞笑!」
    文/格格鬥一個寶媽在網上吐槽:兒子出生後,婆婆去親戚家要了一輛舊嬰兒車,非要給娃用這輛舊車。寶媽心想:就這一個孩子,憑啥不用新的,又不差這點錢。隨後寶媽在網上買了一輛新的嬰兒車,但為了不激起婆媳矛盾,她只好說這輛車是朋友送的。
  • 寶寶的這5種行為雖然很討厭,實際是在向媽媽示愛,寶媽別錯怪娃
    不過這件事情過去了,沒多久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這讓張姨一家都非常痛苦。一個小女孩老是打人咬人的成人習慣怎麼辦?不僅會引人不喜還會造成很多麻煩,現在還能去給別人道歉,除了社會誰又能管的了呢?無論是寶寶要睡覺還是吃奶,就喜歡扯一扯寶媽的頭髮,有時力度一大,寶媽們的秀髮就紛紛脫落,讓人慾哭無淚。其實寶寶扯寶媽的頭髮一方面是因為想吸引媽媽的注意力,讓寶媽看見自己。另一方面是因為寶寶對會動的物品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總忍不住扯一扯。
  • 「媽媽,電視裡有人出來陪我玩」,孩子真能看到 不好的東西?
    文|好孕姐民間流傳有一種說法,孩子有「陰陽眼」能看見大人看不見的東西。雖然,這種說法被年輕人極度排斥,說是迷信,但是至今有的人言之鑿鑿,說自己親身經歷過。據朋友說,有一天傍晚,她們家人趁著3歲的孩子睡覺,跑到樓下超市採購生活用品,回家的時候看見孩子坐在客廳,專心地擺弄玩具,一邊玩,一邊念念有詞。朋友問孩子,醒多久了,家裡沒人害不害怕?孩子跑過去抱著她的大腿,指著客廳電視機方向說:「媽媽,電視裡有人出來陪我玩,我不害怕!」
  • 冬天多久給孩子洗一次澡最科學?答案很意外,據說很多寶媽做錯了
    昨天,有位關係較好的寶媽問我:懶媽,冬天多久給孩子洗一次澡合適呢?我看有些寶媽天天都給孩子洗澡,說這樣可以促進皮膚生長,不容易患上疾病。可是我總覺得大冬天,給孩子洗澡太頻繁容易感冒,所以一般都是十天半月洗一次。這樣和人家一對比,感覺我家孩子咋不是那麼講衛生呢?
  • 朋友圈曬娃成常態,那些不曬娃的寶媽們都是怎麼想的?
    然而,當大部分寶媽都在曬娃時,那些不曬娃的寶媽反而成了「焦點對象」。我之前的一個大學同學小趙,孩子都已經上了小學,但除了她偶爾發在微信群裡的孩子照片,就沒怎麼見她在朋友圈裡曬過娃。上回同學聚會的時候有人問她這是怎麼一回事,小趙只是笑著稱自己拍照不好看,不願意曬。
  • 孩子在泥巴地裡蹦跳,寶媽「怒吼」:千萬別給孩子看小豬佩奇
    其實爸爸媽媽不必要有這樣的擔憂,衣服髒了,洗洗就可以了;地板上被塗鴉,用溼毛巾擦一擦就可以了;將房間弄亂了,費點時間把它們收拾一下,千萬不要因為自己怕髒而禁止孩子去探索,這樣他們就會失去學習求知的能力。
  • 那些嫁給媽寶男的女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第三種,媽寶男。 媽寶男這樣的男人,他和前兩者有所不同,不會對你產生肉體上的一些實質性傷害,卻能讓你在戀愛或者婚姻中逐漸消磨希望,感受到絕望。 對於這樣類型的男人,他的家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給這樣的家庭,提出了一個名詞——蜂后式家庭。
  •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作文爆紅,老師:媽媽不會看見吧
    作文這種主觀性很強的東西,根本沒有參考答案,所以讓孩子放手去寫,經常會出現一些「震驚四座」的作品。大多數都非常的搞笑,但因為不符合要求只能得0分,不得不讓人感嘆:學渣都是段子手。0分作文:「我媽已經三天沒打我了。」
  • 「媽媽,燈旁邊有人!」嬰兒能看見成年人看不見的東西?
    和朋友聊天,她向我講起了她家孩子的一件事情,最近她也一直都被這件事情搞的心神不寧,就想問問我:孩子是不是真的能看到大人看不到的東西?鬧鬧的回答讓朋友「虎軀一震」,但是因為朋友一直都是無神論者,所以就沒相信孩子所說的話,只當孩子是有些害怕,同意當天晚上和孩子一起睡。但是之後的幾天,她每次把鬧鬧在床上哄睡著之後,沒等一會鬧鬧就會自己跑過來吵鬧著想要和爸爸媽媽一起睡,這就讓朋友有些擔心了:難道世界上真的有「奇怪的東西」,能讓孩子看到?
  • 30歲男子駕車撞飛外賣小哥,撲進媽媽懷裡大哭:媽寶們何時能長大
    網上有句話說:「孩子對父母沒有界限的依賴,實際是心理上「沒斷奶」。」深以為然,一個遇事只會找媽媽的男人,必定是缺少主見的,沒有獨立意識的。可話又說回來,男孩的不獨立、不自主難道父母就沒有責任了嗎?難道不是因為寵溺才導致他們變成如此的嗎?
  • 冬天生寶寶的孕媽,待產包多放3樣東西,媽媽孩子都不遭罪
    但也有10%的產婦會早於孕38周或晚於孕42周,所以孕媽們一定要做好兩手準備,提前準備好待產包,以免到時候手忙腳亂。建議寶媽們:提前2個月就準備待產包,把準備好的東西列在紙上,以免時間過長忘記自己都準備了什麼東西。待產包需要準備些什麼?
  • 「媽寶女」和「媽寶男」引發的思考
    第二個男嘉賓VCR裡的一句話成功引起所有在場老師和女嘉賓的注意:「我不喜歡媽寶女」!平時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說:誰誰就是典型的「媽寶男」!何謂「媽寶男」?其實最典型的特徵就是:開口必是「我媽媽說」……自己沒有主見,對於生活和工作中出現的大小問題,自己沒有決斷力,媽媽說的就對,別人說的和媽媽說的有出入,就以媽媽說的為準,沒有明顯的自我分辨能力!
  • 「媽,我能買可樂嗎?」兩個寶媽的不同回答,成就孩子不同的人生
    但是有些家長覺得零食中含有很多的糖分和添加劑,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所以經常會限制小朋友們吃零食。其實零食是可以允許孩子接觸的,只要不過分就好,因為任何事情都是物極必反的,父母們強行的反對也許會起到反效果。「媽媽,我能買可樂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