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劉禹錫《烏衣巷》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當中,一個人的名字往往被賦予多種意義。甚至他們的姓名,都能夠被用來代表某一類人。在晉代時,由於王謝兩大家族一直處於政權的頂端,因而他們的姓氏也就被劉禹錫用來代表達官貴人。
中國古人還有一個傳統,那就是取名時,一般會遵循五行學說,按照某個人出生的生辰八字來推算他的命格當中,是否缺少了金木水火土中的某一項。如果有缺少的話,就會在名字當中進行添加。如少了木的話,名字當中便會含有木這一個字。
當然,我們現在知道從科學的角度來講,一個人的名字並不會對個人的生活和他以後的遭遇產生什麼實質性的影響。要說唯一有的影響,那便就是念起來,是否順口以及寫起來是否容易。現代人取名字比較喜歡取一些生僻字,其實這對孩子的將來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因為一些不常用的生僻字,在給孩子上戶口或者進行其他事項的登記時,極有可能會導致名字輸入不進去,如果是十分難寫的字,則會讓孩子對自己的名字產生厭惡。父母往往喜歡給孩子取一些聽起來很優雅的名字,這也就造成了孩子們的扎堆取名,這都是現代人在取名字時遇到的問題。
實際上,古代的人們對名字更加的迷信,他們認為名字對一個人的命格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在古代,就有這樣一個「幸運」名字,三個女子都用了這個名字,後來都嫁給了皇帝,這個名字究竟是什麼呢?
說起來,這個名字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別致。這個名字就是「麗華」,用這兩個字為名的三個女子,都過著極為奢華的生活。
一、漢光武帝的皇后陰麗華
陰麗華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原配妻子,他也是東漢的皇后。在所有的皇后之中,既能夠擁有權力,坐享榮華,又能夠得到君主真正的垂愛,屈指可數,而陰麗華就是這樣的一個幸運兒。漢光武帝劉秀一生對她真心不改,她得到了朝中大臣乃至於百姓的稱讚。算得上是不可多得的賢后。
說起來,陰麗華的出生十分顯赫,她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功名顯赫的相國管仲。流傳到陰麗華這個時期,她的家庭雖然不再那樣的顯赫,但是仍然是地方門閥中的一員,所以陰麗華具有一定的門閥背景。
在劉秀還只是一個普通的宗室子弟的時候,家境非常的貧寒,而此時的陰麗華家境優越。本來他們兩個人之間並不會有什麼聯繫。不過,劉秀卻在見過陰麗華之後,就對她念念不忘。在劉秀的長安求學過程中,他說出了讓所有人都驚訝的話,那就是娶妻子,一定要娶像陰麗華這樣的女人。
更始元年,公元23年,劉秀回到家鄉,他就娶了當時才19歲的陰麗華。當時陰麗華不顧家族的反對,一心一意想要嫁給劉秀。在他倆結婚之後,劉秀卻接到命令前往洛陽,這一次兩地分居將近三年,劉秀就是在這段時間,娶了當時的權臣之女郭聖通。
在劉秀成功平定了西漢末年的戰亂以後,他登基稱帝。
最開始,劉秀想要立陰麗華為皇后,但是陰麗華卻堅決不肯接受,他認為劉秀應當立郭聖通為皇后。這並不是因為陰麗華大度,而是因為當時郭聖通的背後站著極為強大的門閥士族勢力,如果劉秀稍有不慎,極有可能成為他們的刀下亡魂。
因此,陰麗華此舉也讓她在劉秀的臣子當中留下了一個很好的印象。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此時天下已定,劉秀的皇位十分安穩。陰麗華最終成為了劉秀的皇后,之後她便富貴終老,與劉秀感情穩固。
總的來說,陰麗華能夠最終上位成為皇后,除了她的品德和家世,也跟他與劉秀之間的感情分不開。接下來要說的這位「麗華」,其命運就更加的傳奇。
二、楊堅之女北周皇后楊麗華
建德二年,公元573年,楊堅之女楊麗華,被北周皇太子宇文贇迎娶為皇太子妃。五年之後,宇文贇成功繼位成為北周皇帝,楊麗華也就因此成為皇后。
靠著楊堅在朝中的勢力,楊麗華的皇后寶座無人能夠撼動,但這並不意味著楊麗華的生活能夠比較幸福。在當時,她的丈夫北周皇帝宇文贇在登基後,整日沉迷酒色不務政事。除了楊麗華之外,他居然還破天荒的立了四位皇后,以至於當時的北周竟然出現了五位皇后。
當然,從現在來看他或許是為了平衡外戚之間的勢力,尤其是為了制約楊堅的權力。他不想讓楊堅獨攬大權,但是卻又無可奈何,這才出此下策。
不過,不管怎樣楊麗華的地位還是非常的穩固。就在楊麗華當了皇后半年,宇文贇竟然禪讓給了自己的兒子,好讓自己能夠安心享樂,不再承擔臣子們的罵名。於是,楊麗華一躍成為皇太后。
之後不久,楊麗華的父親楊堅篡位取代北周建隋朝。楊麗華一時無法接受,她痛恨自己的父親,認為隋文帝楊堅此舉是對北周的背叛。隋文帝自知理虧,對她也是無可奈何,畢竟她是自己的女兒。
開皇六年,公元586年,隋文帝封楊麗華為樂平公主。後來隋文帝想要將楊麗華改嫁,不讓她守寡。但是楊麗華堅決不答應,看見楊麗華如此的態度,隋文帝楊堅只好作罷。隋文帝雖然心狠手辣,不過對於楊麗華,他卻想盡辦法不讓她受到委屈。
大業五年,公元609年,四十九歲的楊麗華跟隨著自己的弟弟,也就是隋煬帝楊廣巡視張掖時不幸去世。在她死後,隋煬帝下令,將楊麗華與宇文贇合葬在定陵。他們這對夫妻,最終還是永遠的呆在了一起。
最後要說的一個取名為麗華的女子,其實也跟隋文帝有一些關係。前兩位麗華生前死後都比較安穩。可是,最後一位「麗華」就顯得比較悽涼。這又是怎麼回事兒呢?
三、南陳後主的寵妃張麗華
張麗華的出身就比較普通,他的父親和兄弟都是在農村,靠著織席謀生。普普通通的家境,可以看出張麗華小的時候經歷過不少的磨練。光大二年,公元568年,年僅十歲的張麗華被選入了南陳的皇宮之中,成為當時皇太子陳叔寶身邊一位妃子的侍女。
由於張麗華身段十分美麗,因此陳叔寶一看見張麗華,並且馬上喜歡上了她,張麗華也因此得到了臨幸,不久她便懷孕。在太建七年,公元575年,為皇叔寶生下了一個兒子陳深,幾年以後又生下一個孩子陳莊。
太建十四年,公元582年,陳叔寶繼位,史書上將他稱為南陳後主,他將張麗華封為貴妃。
由於張麗華的性格非常的乖巧,而她本人又聰明,非常有靈氣,於是得到了陳叔寶的專寵。得到專寵以後,張麗華也就過上了奢華的生活。在南陳立國之中,陳叔寶的奢華揮霍,在中國歷史之中都極為少見。
不過,張麗華的缺點卻在此時暴露了出來。
史書記載,為了讓自己一直能夠得到陳叔寶的寵愛,她將自己的全部才華都用在了吸引陳叔寶的注意上面,他費盡心機的哄騙陳叔寶,讓他沉迷酒色不問政事。而陳叔寶也確實不再花心在處理政務之上,他將自己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與張麗華的享樂之中。
不僅如此,她還與前朝大臣相互勾結,將朝綱攪得非常的混亂,之後隋文帝建立隋朝,攻伐其他國家。南陳就這樣被隋文帝輕易攻下,當張麗華隨軍抓住的時候,他們認為張麗華是一個不祥的女子,於是便果斷將她除掉。
不過,從現在來看張麗華明顯是替陳叔寶背了黑鍋,陳叔寶本身身為君主,沉迷酒色不問政事,但為了自己的生存,他卻把一切罪名都推給了張麗華。在亂世之中,隋文帝一統天下,需要一個藉口,而張麗華就給了隋文帝一個攻打南陳的理由。
小結
名字對一個人來說,影響可大可小,可無可有,難以捉摸。以上三個女子,雖然名字都叫「麗華」,生前也確實享受著無比的榮華富貴。但是這或許有某種歷史巧合在內。還有許許多多名為麗華的女子,一生平淡無奇,因而不曾被記述在歷史當中,這是我們在看歷史是需要牢記在心中的。對於孩子來說,只要名字順口,好寫,寓意吉祥,能夠易於被記住就可以了,不必過多的追求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
參考資料:《隋書》《漢書》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