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軍隊黨的生活·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徐國友 高文儉
新冠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現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現疫情以來,我國採取了史上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綜合防控措施,並持續向世衛組織通報了疫情。當前,國內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但國外疫情還在不斷蔓延之中。
新冠疫情是一部「警報器」。它發出了一個信號,這是一個充滿風險的全球社會,提示人們威脅、危險、危機無處不在。可以說,這次抗疫事關疫情和輿情兩場戰鬥,事關國內和國際兩個戰場,事關現實和虛擬兩個空間,事關宏觀和微觀兩個世界。這場被觀察家稱為「黑天鵝」事件的公共衛生危機,成為當今世界不穩定、不確定性日益突出的最新註腳。現在,已有一些有識之士提出,新冠疫情對世界的衝擊勢必會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它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全局的走向,人類似乎站在了新的分水嶺。
這次抗疫是一場阻擊戰,也是一場攻防戰;是一場疫情戰,也是一場輿情戰;是一場總體戰,也是一場持久戰;是一場人民抗疫,也是一場人類抗疫。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行動,既是對國防動員應戰、應急能力的考核,也是對國際合作和大國擔當的檢驗。
當前,抗疫還在繼續,戰線還在拉長。站在今天看明天,通過輿情看敵情,著眼平時看戰時,這次抗疫實踐,也給了我們諸多啟示和思考。
「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做好戰時政治工作,就要全面融入時代習主席在古田全軍政工會上鮮明提出政治工作的時代主題,突出強調,政治工作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當今世界,面臨百年不遇的大變局;當前中國,面臨千載難逢的大機遇;當下軍隊,面臨前所未有的大考驗。信息網絡時代,網際網路已經成為意識形態鬥爭的主陣地、最前沿,是我們面臨的最大輿論場,信息網絡是我們必爭、必守、必佔的陣地。
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是做人的工作,是拿思想武器打仗的,人在哪裡,戰場就在哪裡。要充分藉助網絡發揮政治工作全時全員全維作戰功能,不斷提高政治工作的「含軍量」「含戰量」和貢獻率。要把握信息作用主導性特點,給「生命線」加裝「數據鏈」;要把握信息活動跨域性特點,給「生命線」加裝「定位儀」;要把握信息獲取平等性特點,給「生命線」加裝「揚聲器」。
「戰機稍縱即逝,戰況時不我待」。做好戰時政治工作,就要精準把握時機
在信息網絡戰場上,建立在新媒體應用基礎之上的輿論鬥爭愈加成為影響戰局的重要「變量」,必須高度重視這個「無形戰場」對法理爭奪、鼓舞士氣、精神殺傷、意志摧毀等帶來的影響,把輿論鬥爭作為制勝之力、勝戰之策來精心謀劃實施,不斷提高輿論鬥爭實戰能力。一是要搶佔先機。孫中山先生曾經將人群分為三大類: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不知不覺,主張革命應該以先知先覺喚醒後知後覺,從而帶動不知不覺。二是要抓住戰機。戰機稍縱即逝,戰場瞬息萬變。善於從眼前的危機、眼前的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三是要轉化危機。在戰爭中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變壓力為動力、化危機為戰機。事實告訴我們,信息網絡時代新生事物層出不窮,不要輕易排斥它拒絕它責備它,而應當先走近它了解它,再評價它,之後可能是認可它喜歡它,再可能要引導它、利用它。
「登高方能望遠,應勢才能贏勢」。做好戰時政治工作,就要快速搶勢佔位
山水江河,自成其勢。做好戰時戰治工作,要應勢而謀、因勢而動、順勢而為、乘勢而上。佔住制高點,政治工作就贏得了主動權。失去制高點,政治工作就脫離了時代,生命線就會斷線。一是要搶佔精神信仰上的高勢。堅定地把黨和國家利益視為最高準則,把滿足黨的事業、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作為根本的價值尺度。二是要搶佔思想引領上的高勢。站在政治高度透視軍事行動的政治目的、透視聯合作戰與戰略全局的關係、透視自身行動對實現戰略目標的地位作用,從全局衡量把握本級任務,引導官兵認清擔負使命責任。三是搶佔正義法理上的高勢。幫助官兵認清戰爭的正義性和合法性,解決因何而戰、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問題。四是搶佔輿論話語上的高勢。伏爾泰曾經說過,輿論是世界之王。信息網絡時代,人人都是「麥克風」。要用好信息網絡輿論引導功能,網聚兵情民意,讓謠言止於智者,止於真相,化於無形。
「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能調動的因素」。做好戰時政治工作,就要多方挖掘實力
《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政治工作,是中國共產黨在軍隊中的思想工作和組織工作,是構成軍隊戰鬥力的重要因素,是實現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和軍隊履行職能使命的根本保證,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生命線。軍隊政治工作要體現「中國共產黨在軍隊中的思想工作和組織工作」,發揮生命線作用,就要求黨要在軍隊中建立自己的各級組織,並以此為核心建立不同層級的政治工作系統,這是開展政治工作的基礎;要正確發揮政治工作系統的功能作用,根據具體任務有針對性地開展政治工作,從而實現廣大官兵思想上的團結一致和組織上的集中統一,進而保證軍事工作功能和作用的發揮。毛澤東同志在論《持久戰》中論述,政治動員「是一個絕大的事,戰爭首先要靠它取得勝利」「政治動員軍民的問題,實在太重要了。我們之所以不惜反反覆覆地說到這一點,實在是沒有這一點就沒有勝利」。一是要樹立大政工理念,把部隊、社會、家庭銜接起來,把軍內軍外、網上網下結合起來,形成全方位、寬領域、軍民融合的政治工作格局。二是要從政績導向、價值追求和擔當精神上深挖根源,著力強化「戰」的意識、立起「戰」的標準、找準「戰」的位置、理清「戰」的思路。三是要從方式方法上積極推進政治工作思維理念、運行模式、指導方式、方法手段的創新。四是要在內容上向鑄魂育人、政治作戰、黨的建設、人才建設、宣傳文化、安全保衛等政治工作全領域深化拓展。
「能戰方能止戰,準備打才可能不必打」。做好戰時政治工作,就要積極投入實戰如果說在物理域的戰爭中,政治工作要發揮好服務保證作用;那麼在認知域的戰爭中,政治工作則是責無旁貸的主力軍,必須強化政治作戰理念,聚焦「認知域」,爭奪「制腦權」。一是要強化職位崗位一切都是戰位的意識,築牢謀戰練戰一切為了實戰的理念,建立內場外場一切為了戰場的機制,樹立成績政績最終都看戰績的導向。二是要夯實務戰的思想根基,提升勝戰的能力素質,砥礪敢戰的血性勇氣,保持能戰的常備狀態。三是要以用我的準備、忘我的精神、看我的行動、舍我的勇氣、無我的境界,聚焦一切力量投入實戰,做到思戰謀戰、務戰為戰、督戰勝戰。
在抗疫中學會博弈,在戰爭中學習戰爭。進入信息網絡時代,面對的是開放的世界,面前的是嶄新的問題,面臨的是罕見的變局。做好戰時政治工作,要有開闊的視野、創新的品質、充分的準備。要擇時、擇機,適當、適度,佔勢、實戰。要堅持虛功實做、軟功硬做、遠功近做。要堅持主業主抓、中心居中、備戰打贏。要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使命,帶著問題上路,扛著擔當前行。
(軍隊黨的生活·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