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作者:趙欣 袁德坤 賴文湧 責任編輯:馬嘉隆
縱觀我軍革命戰爭史,戰時政治工作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許多戰役戰鬥的勝利都離不開戰時政治工作作支撐。放眼現代戰爭,突然性、殘酷性、破壞性、複雜性更強,更需要發揮好戰時政治工作的服務保證作用。
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導——
戰時政治工作演練與實戰脫節怎麼辦?請看陸軍第七十三集團軍的探索——
掂一掂代碼指揮的「含戰量」
■趙 欣 袁德坤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賴文湧
11月中旬,閩南某水域波濤翻滾,暗流湧動。隨著兩發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整裝待發的第73集團軍某工化旅舟橋分隊聞令而動,一場帶有實戰背景的渡河工程保障演練就此拉開戰幕。
就在這時,正在現場指揮演練的舟橋一營教導員姬學儒突然收到一份緊急情況通報:遭「敵」空襲!部分人員「傷亡」,官兵士氣低落!
姬學儒思索片刻,立即通過指控系統下達命令:執行「政××號」指令!幾分鐘過後,電臺裡傳來報告:已派專業力量趕赴現場開展心理疏導,官兵士氣有所提升。
姬學儒坦言:「運用代碼指揮部隊開展戰時政治工作,源自實戰化訓練的倒逼。」一次演練,江面風高浪急,有官兵出現畏難情緒。姬學儒趕忙通過指揮系統與全體政治工作幹部緊急研究行動方案,孰料因為處置時間過長,導致戰鬥最終失利。
戰時政治工作與實戰脫節,怎麼辦?
「爭取時間,就是爭取勝利。」該旅政治工作部領導談道,部隊遂行作戰任務時,人員思想緊張、時空轉換頻繁、突發情況較多,政治工作幹部必須合理快速處置,尤其遇到戰況激烈時,長時間的溝通指揮不僅容易暴露目標,還可能搶佔信道、貽誤戰機,甚至付出鮮血乃至生命的代價。
針對這一情況,該旅細化區分戰備等級轉換、戰場機動、組織戰鬥、作戰實施、作戰結束等各階段,梳理出30餘種戰時政治工作可能遇到的情況,逐條逐項擬定對策,歸納整理70餘條代碼指令,並編入戰時政治工作方案,下發至各營連政治工作幹部,由業務部門負責督導落實,有效提升了戰時政治工作的時效性。
「演練場上的尷尬也暴露了個別政治工作幹部軍事素養不高的問題。」該旅政治工作部領導清楚地認識到,戰時政治工作首先建立在「戰時」,作為政治工作幹部,如果不懂軍事,再精準的代碼指令也無法確保用得及時。
為進一步提升政治工作幹部的軍事素質,他們在全旅廣泛開展「學軍事、強素質」活動,圍繞戰時黨委(支部)會組織流程、作戰中官兵心理問題處置等20餘項重難點問題集智攻關,並通過課題研討、網上推演、難題會診等形式,組織政治工作幹部深入研究遂行任務中可能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有針對性地對戰時政治工作代碼指令進行合理補充,確保遇有情況能夠快速應對和及時處置。
「以前做戰時政治工作都要反覆協調溝通,現在只需要通過指揮系統發布一條指令就行了。」舟橋一連指導員方豐興告訴記者,代碼指令不僅讓戰時政治工作精準高效開展,更能有效服務戰鬥力生成,激勵全旅官兵練兵備戰熱情持續高漲。
微議錄
把好戰時政治工作的時效度
■第73集團軍某工化旅政治工作部主任 湯 彬
縱觀我軍革命戰爭史,戰時政治工作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許多戰役戰鬥的勝利都離不開戰時政治工作作支撐。放眼現代戰爭,突然性、殘酷性、破壞性、複雜性更強,更需要發揮好戰時政治工作的服務保證作用。
當前,有些政治工作幹部作戰時政治工作能力不強,無法適應瞬息萬變的戰場環境,有的軍事素質偏弱,預案空對空,在情況設置、人員編組、方法步驟等要素上與實戰脫節;有的不注重吸納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習慣按老經驗、老辦法辦事,思路不開、實用性不強。
戰時政治工作要始終堅持創新發展,把握好時效度。作為政治工作幹部,要聚焦新體制特點、適應新體制要求,緊盯任務拓展、更新思維理念、創新工作方法,加強問題研究,修訂完善戰時政治工作參與作戰行動方案預案,規範戰時政治工作流程,優化戰時政治工作資料庫,切實使戰時政治工作融入作戰體系,最大程度為戰鬥力提擋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