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可怕嗎,或善或惡,如何看透人性的虛偽和扭曲

2020-12-14 郭小郭分享

人性這個話題一般情況下在公眾場合下很難展開討論,即或少數人打開話題大多情況下也很難討論下去,極端情況也有可能搞得不歡而散,無法達成共鳴的話題,好像大眾社會也在刻意的避諱這個話題。

從古人來講,孟子的看法是人性本善;而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卻是人性本惡的看法。西方的有些文化顯示人性本惡說。那到底哪一種說法比較站得住腳呢?

我生活在這個世界,需要持守各種各樣的規則,小到什麼時候可以過馬路。可以說在各種的生活狀態下無處不存在規則甚至是法律對我們的行為規範的制約。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多的規則及法律,主要原因我想還是人出現了問題,而且是本質的問題。當然,從每個人的個體來說,幾乎很難有人願意去承認自己的問題。每個人都努力表現出自己善的一面。

善意表現得越多對我們社會的發展會帶來不可估量的進步發展。不過從實際的情況來看惡性在人內心的發酵也幾乎沒有停止過,這個東西從古到今,沒有時間跨度。從中國人到任何一種膚色的人種,沒有種族主義歧視。

其實每個的內心或多或少都存在惡性。從嬰兒一張白紙開始,我們就不斷世界和社會的侵蝕,風吹雨打。有些人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儲蓄善良,持守自己的良心自由,也有些人在這個過程中內心迷失自我,逐漸麻木不仁,慢慢的喪失良知,最終塑造了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這倆類人當然和他們之前收到的教育是息息相關,尤其是啟蒙和家庭的教育對於人性善惡的平衡佔取了很大的比例。

當然,我也不能因此就否定作為一個有意識的成年人自己所要承擔的責任,原生家庭對每個人有責任,那已經是過去式。當下我們每個人要對自己負責,努力改造自己的靈魂,心中的那份惡性也許很難去除,但是我們不要給社會增添惡行,給別人帶來很多麻煩。這是萬萬不可取的,把真誠帶給這個社會,把人性光輝的一面多多展現給世界。

最後我想幾句簡單的話結束:

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斷則傷;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

與大家共勉!歡迎大家關注,評論,轉發,一起交流探討。謝謝!

相關焦點

  • 看《綠裡奇蹟》中人性善與惡的碰撞:人性中的自我救贖
    一、作品簡述史蒂芬.金的著作《綠裡奇蹟》是一部最大化凸顯人性善與惡的碰撞的巨作,引發了人們從多個角度對現實人性的不同側面的思考和探索,進一步強調了尊重生命的重要性。作品闡述了「活著不代表希望,死亡也不代表絕望,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死亡和生命」的主旨。影片中的囚犯和現實中「有罪人」對他人的生命、死亡和希望的看法和態度為例進行了折射反應。史蒂芬.金是美國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創作是基於他本人童年的不幸的遭遇。毀滅不是他本人的創作初衷,恰恰相反,通過作品,史蒂芬.金試圖解析人性。
  • 《楢山節考》:生存和貧窮的壓力下,藏著人性的善和惡
    而作為他學生的今村昌平卻不認可,他認為底層人物艱難的生活狀態才能真實反映戰敗後日本的狀態,他的電影多數是灰暗低沉的,他關注社會底層人物的生存狀態,電影中,沒有溫情和刻意,只有對人性最赤裸裸的刻畫,人性或灰暗,或貪婪,或暴力,電影中美與醜,善與惡 ,質樸與野蠻,慈悲和殘忍,用這種矛盾的對比剖析人性的複雜,讓人思考和反省。
  • 如何看透人性,謹記這兩條「名言」,駕馭人性無往不利!
    如何看透人性,謹記這兩條「名言」,駕馭人性無往不利!文/中華傳統文化智慧生活就像一首詩,詩情畫意有盡情難盡;生活也像一杯茶,茶香滿口情悠悠,生活是五味雜壇,生活讓我們懂得了太多。如何看透人性,謹記這兩條「名言」,駕馭人性無往不利!
  • 永遠別低估人性的惡,別高估人性的善,更別高估自己的人際關係
    人性很複雜,永遠別低估人性的惡,別高估人性的善,更別高估自己的人際關係。心理學家曾說人有兩種基本本能,一種是自我保護,一種是傳宗接代。這樣的人性,其實和動物沒有區別,可是人和動物又是不同的。不同在於,人具有理性,具有意識,具有主觀能動性。
  • 羅織經:真正升官發財的人,看透了三種「人性」,早懂早受益!
    人性亦是如此,流於表面的虛偽並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表面和善,內裡狡詐,心口不一之人。古往今來,如何看透人性險惡,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我們不妨從千古謀略《羅織經》中找到答案!《羅織經》是由古代酷吏來俊臣所著,這本書道盡了人性險惡,脫下了大多數人的虛偽外表,也被奉為「中國暗黑哲學」的鼻祖。小人讀這本書,能從學習到一些陷害人的邪惡手段,用來謀害人。
  • 人性終究是善是惡?中國傳統文化四大類解釋探究人性善惡
    人性究竟是善還是惡?自古至今,這都是哲學上一大問題,古今中外都在討論這個問題,至今世界上也沒有公認的定論,但是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我們可以找到四大類的解釋,來一探人性善惡的究竟。【性本善論】根據孔孟思想,認為人性的本質,本來是善良的,不善都是後天學壞了的惡習氣。最有名的《三字經》,第一句話就引用孔子「人之初,性本善。」所謂:「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看到悲慘可憐的人,心裡為他難過。
  • 人性是善的還是惡的?從先天、後天、理想來說,從儒、釋、道來談
    那這隻有哲學跟宗教在討論這個問題,就人性上在討論的問題,那談的就是理想。儒家人人可為堯舜,佛教眾生皆可成佛,道家神仙本是凡人做。從終極的生命目標上來講,人性是可以變成聖人的,可變神仙的,可以成佛的。這也是我們在談人性的角度和意見。
  • 西方文化認為人性本惡,東方文化傾向於人性本善,你怎麼看?
    法國思想家盧梭,著有《人性論》法國思想家盧梭,倡導人性本善。盧梭和伏爾泰等人的人文主義思想,吹響了法國大革命的前奏。義大利思想家馬基雅維利,著有《君主論》義大利思想家馬基雅維利,堅信人性本惡。人性的善與惡,是雜糅在一起的。比如,川普先生的所作所為,具有馬基雅維利主義者的某些特徵;拜登先生所處的民主黨陣營,瀰漫著哪怕是「虛偽」的人人平等、與人為善的理念。那麼,他們各自的真面目是什麼?前者,色厲內荏、虛張聲勢?後者,虛情假意、道貌岸然?我看,也許,不偏不倚地說,他們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吧?人性是複雜的,東西方概莫能外。
  • 隱秘的角落:看透人性,遠離身邊這三種人
    《隱秘的角落》已經落幕,人性之惡,令人觸目驚心。主角張東升,當婚姻出現問題的時候,不是從自身找原因,而是遷怒於別人,甚至不惜取人性命。為了斷妻子徐靜的後路,借登山之時,把嶽父嶽母推下山崖。無非是隱藏在心底的人性之惡,遇到合適的時機爆發出來罷了。我們生活中,究竟還有多少這樣隱秘的角落呢?遇到張東升、朱曉東、廣電員工之類人,又該如何相處,才能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呢?還是長一雙慧眼吧,識破人心看透人性,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 王陽明:人性本無善惡,為善去惡是格物
    如果談到人性善惡的哲學問題,不得不提到明朝王陽明著名的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但所謂「無善無噁心之體」,應該溯源到宋明理學的「心」與「性」的關係上。南宋的陸象山說:「在天為性,在人為心。」
  • 從《黑冰》看人性的矛盾與認知取向
    「惡」這部小說名叫《黑冰》,我想,這不僅是一個大毒梟郭小鵬製毒販毒徘徊在法律邊緣的故事,更因為其中隱藏著黑暗的人性,人性最醜陋的一面在甲基苯丙胺面前充分暴露出來,而在追求金錢上沒有底線和獨創性的家庭背景所帶來的童年創傷,「惡」在人性中世界無法調和,這一系列的「黑色」是《黑冰》這個名字最深刻的體現。
  • 看透「人性之惡」:對付小人,忍讓是下策,聰明人用這3個狠招
    試問,你捨得放棄你現在的工作、地位嗎?第二:一旦讓小人覺察出你在疏遠他,你就立馬成了小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得罪了小人,你就沒有安生日子!所以,大部分人都只能違心地與小人虛與委蛇,或者一味地退讓,卻又時刻害怕小人陷害自己,活在憂慮、緊張的痛苦裡。既然小人防不勝防,那麼又該如何對付小人呢?
  • 《我們的父輩》德國反戰片,揭露了戰爭時期人性的惡、善、厭、偽
    本部影片有五位主角在戰爭中在不同時期演繹不同角色,從五位主角中揭露出來當時戰爭時期人性的惡、善、厭、偽。男主威廉的眼神中已經充滿了不捨得眼光,而打破男主心理最後一道防線的是老夫人看到威廉拿著汽油桶,還對威廉說了一句:喝茶嗎?徹底擊穿威廉心理,最後威廉提著汽油桶回去了房屋還是完好無損。
  • 看破人性的人有多可怕?明爭暗鬥,爾虞我詐,讓你冷汗直冒!
    所以,人性是複雜多變的,你不把人性的問題搞清楚了,你的思維層次就不夠,和別人打交道辦事,你就會吃虧,或者說總是被傷害,甚至成為犧牲品。這時候有人也許問了,該如何提升自己的思維層次呢?其實,這個也很簡單,首先就是要多研究,要把更多的時間花在研究人性方面。
  • 看透「人性之惡」:那些混得好的人,正在用你不屑的手段取得成功
    文/當年一木看透「人性之惡」:那些混得好的人,正在用你不屑的手段取得成功!「聽過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是你努力不夠嗎?是你選擇的事業錯了嗎?不是!你只是被「心靈雞湯」給誤導了,給麻痺了!因為,你雖然聽過很多道理,卻沒有領悟到其中的精髓,沒有揣摩透人性!
  • 天秤座是看透了人性的星座
    人性這種東西呀,最好不要輕易的去揣測,否則你看到的只有深淵。借著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人性是很可怕的東西,它是多變的,複雜的,如果你只是單純的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只有一種,那你一定還沒有完全看透這個東西。天秤座就是一個例外。 天秤座睿智通透,是那種很容易揣摩別人心思的星座。不要看他們平時臉面上好像總是笑嘻嘻,一副與世無爭的形象,其實這是他們偽裝自己的表現。
  • 《人生海海》:看透人性,卻依然熱愛生活
    全書分三部分展開,故事情節緊湊,初讀時感覺是本傳奇故事,隨著謎底慢慢解開,對人性的刻畫逐漸深刻,慢慢感受到此書的厚重,會隨著作者細細去品味人性的複雜、多變。「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看到這些沉甸甸的文字,仿佛是被人喊出了心底壓抑許久的痛,然後緩緩地籲出一口氣。
  • 所謂人性,無非是善與惡的拔河比賽
    所謂人性人性的善,與惡都在一念之間。當有人詆毀或者是陷害怎麼才能脫身呢?我們都知道,女人是一個善變的動物,也是一個特別好相處的動物。那你們知道越容易相處的,越危險?像女生的友誼是來的很快的,他們特別容易滿足友誼。比如逛逛街,吃吃喝喝,就很滿足。
  • 要看透人心,人性經不住測試,感情經不起考驗
    揭秘人性,解析情感,一針見血;想要閱讀更多文章,就點擊右上角藍字關注我吧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性。任何關係一旦遇到利益,立刻就會現出原形。假如一個男人追你,窮追不捨,信誓旦旦,非你不娶,怎麼樣才能擺脫他呢?
  • 「人性本惡」擊敗「人性本善」
    當時復旦大學派出的陣容可謂豪華,指導老師有現在的領導人王hu寧、現已病故的哲學教授俞吾金、秦紹德、張汝綸等,學生代表有曾經成了上海衛視一姐的姜豐和現在風頭很健的主持《最強大腦》的蔣昌建。        這場辯論賽在新加坡舉行,當時向全國轉播。每次有辯論賽的節目,總會牽動全國民眾的心。高校學生更不要說,幾乎一場不拉地看完了比賽的整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