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個別差異與因材施教

2021-01-19 娛樂天柴

個別差異與因材施教

一、學生的認知差異及其教育含義

認知過程是指學生藉以獲得信息、做出計劃和解決問題的心理過程。這個過程存在著個體之間的認知方式和認知能力等方面的個別差異。

(一)認知方式差異

認知方式,又稱認知風格,是個體在知覺、思維、記憶和解決問題等認知活動中加工和組織信息時所顯示出來的獨特而穩定的風格。

學生間認知方式的差異主要表現在

場獨立與場依存

沉思型與衝動型(以反應時間與精確性為標準)

輻合型與發散型

(二)智力差異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納量表(簡稱S-B量表)。該量表最初由法國人比納和西蒙於1905年編制,後來由史丹福大學的推孟做了多次修訂。

智力測驗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智商,簡稱IQ。

IQ=智力年齡(MA)/實際年齡(CA)×100

1936年,美國 韋克斯勒編制了另一套智力量表,包括學齡前智力量表(WPPIS)、兒童智力量表(WlSC)和成人智力量表(WAIS)。

智力是個體先天稟賦和後天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個體智力的發展存在明顯的差異,包括

1、個體差異

常態分布(鐘形分布)

兒童智力量表 6個言語問答 6個動手操作 (兩兒童分數相同,構成可不同)

2、群體差異。

1、男女總體水平相當,男性分布離散程度大

2、男女智力結構不同,各有優勢領域

(三)認知差異的教育含義

認知方式沒有優劣好壞之分,只是表現為學生對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種偏愛,主要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智力是影響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

1、應該創設適應學生認知差異的教學組織形式。

2、採用適應認知差異的教學方式,努力使教學方式個別化。

布盧姆 掌握學習理論向不同能力水平學生提供最佳教學和給予足夠的教學時間而使絕大多數學生達到掌握的程度(完成80-90%的教學評價項目)

3、運用適應認知差異的教學手段 美國 斯金納 程序教學---》現代 計算機輔助教學

二、學生的性格差異及其教育含義

性格是指個體在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對現實的穩固的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

性格便成為人與人相互區別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性格的個別差異表現在性格特徵差異和性格類型差異兩個方面。

性格特徵差異

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分析的:

一 對現實態度的性格特徵。

二 性格的理智特徵。

三 性格的情緒特徵。

四 性格的意志特徵。

性格類型是指在一類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徵的獨特結合,分為

1、外傾型與內傾型

2、獨立型和順從型。

性格差異的教育意義

性格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

作為動力因素而影響學習的速度和質量。

影響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選擇

影響學生的社會性學習和個體社會化。

相關焦點

  • 淺談個別差異與因材施教(三)——-性格的差異及其教育意義
    淺談個別差異與因材施教——性格的差異及其教育意義在前兩次個別差異與因材施教的分析中,我們先後學習了能力差異和認知方式的差異。但無論是哪種差異給我們的教育啟示都是要因材施教,「以學生為本」、根絕每個孩子的不同點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施教,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三種差異——性格的差異。
  • 關於因材施教的素材
    正如世界上沒有完全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學生個體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差異是因材施教的前提與基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著生理、心理、社會性和學習環境的差異。我們每一個教師要認識到這些差異並設法超越差異、縮小差異。
  • 招教考試幼兒心理發展及個別差異第二節:幼兒的個性差異
    【知識點】一、幼兒氣質與性格的差異及其教育(一)幼兒氣質的類型一般把氣質劃分為四種類型:1.膽汁質2.多血質3.黏液質4.抑鬱質(二)幼兒性格的類型1.外傾型和內傾型外傾型的人對人對事能很快熟悉、適應
  • 個別造句和解釋_個別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個別(gè bié),形容詞。近義詞有:個體,部分,局部。反義詞有:普遍,多數。單個;單獨。[老舍《駱駝祥子》:「個別的解決,祥子沒那麼聰明。全盤的清算,他沒那個魄力。」,茹志鵑《新當選的團支書》:「小何猶豫了一會,便決定不先進行個別談。」]極少數的;少有的。
  • 不平衡性 VS 個別差異性
    (二)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1.具體表現【教綜必做1000題】領取注意事項!個別差異性在不同層次上存在。從群體的角度看,首先表現為男女性別的差異;不僅是自然性別上的差異,還包括由性別帶來的生理機能和社會地位、角色、交往群體的差別。
  • 上中職參加職教高考並不是沒前途,而是因材施教的具體表現
    春秋末期,孔子第一個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老師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差別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材施教就是針對學習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這也是一種最佳的教學方式。
  • 因材施教,你做到了嗎——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之一
    對於這個問題,緊接著的回答是:學校(老師)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度的緣故。通讀第一小節,對於這個回答所表達的意思,我感覺就不難理解了。其實他所表達的就是就是我們偉大的教育家早就提出的「因材施教」,這一理論對於所有的教師而是不陌生的,也可以說是非常熟悉的。
  • 幼兒學習中的個別差異巧辨析
    教師招聘考試中,幼兒學習中的個別差異常常會以單選題的形式出現,常考形式為給出案例性的描述,讓考生反選所屬類型。在理解知識點的定義基礎上不難區分,因此,因此這一部分內容重點在於各種類型的理解和區分。其中幼兒學習能力的差異和幼兒學習類型的差異這兩種類型,考查相對較多,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教師招聘80分考點系列——心理發展及個別差異
    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理論:1、基本的信任感對基本的不信任感(0-1.5歲,培養信任感) 2、自主感對羞恥感與懷疑(2-3歲,培養自主性) 3、自主感對內疚感(4-5歲,培養主動性) 4、勤奮感對自卑感 (6-11歲,培養勤奮感) 5、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12-18歲,培養自我統一性) 6、親密感對孤獨感(成年早期) 7、繁殖感對停滯感(成年中期) 8、自我整合對絕望感(成年晚期)學生的個別差異
  • 程小純給予小學生具體學習方法指導,對學生要「因材施教」
    程小純給予小學生具體學習方法指導,對學生要「因材施教」 2020-11-18 15:42:47   來源:財經頻道
  • 孔子「因材施教」——中國文化教育的傳承!
    10月24日,東方巨龍教育創始人、世界記憶冠軍教練劉蘇老師為東方巨龍教研團隊分享了孔子「因材施教
  • ...朵朵花兒向陽開——衡陽市成章實驗中學育人故事匯之「因材施教...
    在成章人眼裡,沒有差生,只有「差異」。在這所學校擔任了17年校長的汪家良認為,「好的教育,就是要讓每一個學生受到尊重,讓每一個孩子生命出彩」。他們瞄準「差異」,因材施教,為無數孩子奠定了未來的基石,揚起了夢想的風帆!
  • 兒子和別人不一樣聽不懂課,我要求老師因材施教義務補課可行嗎?
    因材施教很美好,但看是否行得通:。一、因材施教的意義。是指教i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zhi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shu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出處《論語·為政》子遊問孝、子夏問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頤曰:「子遊能養而或失於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 孔子的因材施教
    提問:請教王博士,一,孔子是怎樣因材施教的?二,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麼?王財貴先生:孔子是怎麼因材施教?這個問題應該很簡單吧!因為「因材施教」這個辭一直流傳在歷史當中,教育界也似乎從未中斷這樣的追求,一般人都心中有數的。只是怎麼樣的因材施教,如果講求實施細節,要看情況靈活運用,很難一一說明就是了。
  • 不要濫用「因材施教」,偽命題
    想起自己曾經提出的一個問題,即所謂的「因材施教」,其實徹頭徹尾就是一個偽命題、騙局。現在的學校,先是搞尖子班,然後呢,慢慢就變本加厲,直接把考試不好的開除。再以後呢?學生會不會變成棋子一樣,變為學校刷名牌大學錄取率的工具?
  • 既然個別差異如此大,那心理測量和統計有何意義?
    本文整理自「人生答疑館」精華回答By 壹心理答主>>>來自壹心理小蘑菇的提問:(點擊文末「了解更多」,查看原問題詳情)既然個別差異如此大,那心理測量和統計有何意義?測量結果也不能說明什麼,老師說診斷的時候能不開量表就儘量別開;統計也是,統計出來一個地區是疾病高發,又能代表什麼?
  • 因材施教很重要
    幾千年前,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孔子對性格內向和性格外向的弟子採取的教育方式完全是不同的。因材施教,每個人都懂,要根據不同人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然而,到底實施過程中有沒有偏差,你們注意了嗎?
  • 因材施教,分層走班 西安北大新世紀學校讓學生共享陽光雨露
    宗旨:注重個性差異,實行"因材施教"西安北大新世紀學校郭棟理事長對記者談及"因材施教":"宋代大儒程頤最先從孔子教人的經驗中,概括出'聖人教人,各因其材'的說法。另一位大儒朱熹提出'聖賢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無棄人也'。實現因材施教既是人類的教育夢想,也是千百年來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