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描寫抗戰時期的諜戰影視劇層出不窮,但質量卻參差不齊。而在遙遠的2009年,卻有一部同樣題材的電影至今依舊被人們反覆回味,它便是《風聲》。這部電影由周迅、李冰冰、黃曉明、張涵予、蘇有朋、王志文、英達等優秀演員聯合出演。然而,影片並不是簡單地由明星堆積而成的成果,而是通過自身精湛的敘述技巧讓其成為了中國電影史的群戲代表作。
顧名思義,群戲是涉及多人的表演。而如何讓多個人的表演不衝突,不互相搶戲,而又顯得突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做好人物形象的刻畫。在《風聲》一片中,主要涉及了7個角色,分別是五個「老鬼」嫌疑人和兩個抓「老鬼」的負責人。
五個「老鬼」嫌疑人分別是由周迅飾演的顧曉夢,李冰冰飾演的李寧玉,張涵予飾演的吳志國、蘇有朋飾演的白小年以及英達飾演的金生火。五個人性格迥異,個性鮮明,具體分析如下:
顧曉夢:正如抓「老鬼」的兩個負責人所說,周迅扮演的這個角色或許是因為出生於大家族,個性灑脫嬌縱。在最終被揭穿「老鬼」身份後,她並不畏懼,只希望能夠為國家犧牲,並將對李寧玉特殊的情感隱藏在李寧玉的旗袍中。李寧玉:相比周迅飾演的顧曉夢,李冰冰飾演的李寧玉則自持冷靜。在男友失蹤後,她一心只擔憂男友的安危。對於自己深陷的審訊危機,她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你儘管問,但我就一句話,我什麼都不知道」。而在被黃曉明飾演的日本軍人武田侮辱尊嚴後,李寧玉幾乎瘋狂。吳志國:正如張涵予過去所飾演的大部分角色一樣,吳志國是一個霸氣、瀟灑、不服輸的男人。作為「老鬼」背後的不知名老大「老槍」,他勇敢、機智地規劃著一切。看似隨性的戲曲調子,其實是他傳送情報的方式。白小年:一個乾淨、單純、堅貞還帶著一點娘娘腔的男生。依賴於偽軍總司令與其微妙的情感關係,他對審訊不以為然,毫不慌張。而在生理和心理層面的審訊後,他自殺以證清白。由蘇友朋飾演的這個角色無論是從扮相還是演技,都十分亮眼。金生火:他靠著關係成為軍機處的處長,對這突如其來的審訊感到十分害怕。在知道自己將經歷生不如死的刑罰時,他選擇自盡已結束這痛苦的一切。而由黃曉明和王志文分別飾演的兩個反派角色同樣獨具特色:
武田:在日軍投降前夕,將被遣返回國的日本軍人。為了洗去先輩留下了的恥辱,他在未經上級允許的情況下,對五個「老鬼」嫌疑人進行調查。最終在審訊後死在了吳志國的手裡。相比由王志文飾演的另一個反派角色,個人認為黃曉明的表演稍顯單調。王田香:偽軍特務處處長。借著六爺的幫助,他的審訊手段狠辣,讓人生不如死。在審訊結果即將失敗,他將成為替罪羊時,憤然與上司爭鬥,從而被武田槍殺而死。
有了特點鮮明的角色,接下來就是故事了。正如我們此前在《十二怒漢》的群戲分析裡所說的,劇情就是為人物之間的衝突扔下一個又一個的炸彈。
電影的第一個炸彈是葉劍波刺殺案,正是這個案子引發了武田和王田香想要進一步調查地下黨「老鬼」、「老槍」的欲望,並提供了「老鬼」臥底在司令部的線索。隨著武田所說的「我來下個套吧」,電影的第二個炸彈出現了:武田向司令部放出了日本將領掛尾的虛假行蹤,想引刺殺人員現身。這個消息在司令部只經過了顧曉夢、李寧玉、吳忠國、白小年、金生火五個人的手,就洩漏出去了。因此,這五個人自然就被當成了嫌疑人。五個人被「邀請」去別墅裡審訊,意味著群戲的空間縮小到了更小的範圍,嫌疑人和審訊人將正面衝突。審訊人要抓出「老鬼」,而嫌疑人中的「老鬼」要將刺殺線報為假的消息傳遞出去,不是「老鬼」的也要力求清白。
五個人經歷過了王田香的第一輪審訊後,互相產生了嫌隙,在飯桌上產生了第一次衝突。而審訊方的第二招則是對比個人與「老鬼」的筆記,在此招下,白小年被認為是「老鬼」,並被施以嚴刑拷問。而另一方面,李寧玉也被施加了心理層面的刑罰。在白小年以死自證清白,以及重要人物出現後,武田和王田香進行了進一步的審訊。金生火害怕生不如死的刑罰,選擇自殺,而李寧玉也擺脫了嫌疑,剩下的嫌疑人只剩顧曉夢、吳志國兩人。
從電影末段的上帝視角來看,顧曉夢是「老鬼」,而吳志國是「老槍」,他們被審訊後不久便建立了聯繫,而此時他們的共同任務就是把線報為假的消息傳遞出去。正如吳志國所說,「這是一種默契,如果兩個人同時被捕,為了確保不被一網打盡,就必須站在對立面。」因此,顧曉夢舉報了吳志國,而在吳志國將死之際,顧曉夢又託識破自己身份的李寧玉舉報自己,從而讓吳志國得以被送出搶救,從而傳遞出情報。
在此前的群戲系列裡,我們聊的都是《教父》、《十二怒漢》、《東方快車謀殺案》等好萊塢電影,而這一期,我們則是聊了一部國內群戲的經典代表作《風聲》。這也從一定角度上證明了中國電影不乏優秀之作。正是如此出色的劇本、如此出色的演員,才造就了如此出色的表演,以及如此出色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