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寵,字履仁、履吉,號雅宜山人,吳縣(今屬江蘇蘇州)人。明朝中期書畫家,尤以書法名世,其小楷、行草為時人稱道。王寵書法初學蔡羽,後追摹晉唐筆意,楷書以虞世南、智永為師,行書以二王為宗,深得二王妙境。尤其小楷書法,筆畫清秀,結字空靈,可見晉唐之遺風,既有二王之俊逸,又有虞世南之氣色,有著濃厚的人文主義情韻。明代書家王世貞在《三吳楷法十冊》跋中認為王寵楷書:兼正行體,意態古雅,風韻遒逸,所謂大巧若拙,書家之上乘也。
王寵《西苑詩》取法王獻之、虞世南筆意,藏拙摻隸,做到了巧而不媚,拙而不俗,流暢而超逸,用筆清勁秀雅,溫潤含蓄,不激不烈。
通篇結體安排精巧流走,技巧動作表達非常細膩精巧,筆畫變化極盡微妙。融法度、韻律、性情於一體,時而還流露章草遺韻,更顯高古蘊藉。整篇氣息落拓不羈,遒勁蕭疏,在沉靜收斂之中反而更具一種內在張力。
王寵書法簡淡高逸,迥異流俗,其書法的衝淡恰與晉人書法有相契之處,所以後人評其書法是晉人以後最極少數幾位能被稱譽為最得晉韻者之一的書法大家。
清黎惟敬讚頌曰:「晉人真跡,世所罕見。所傳者,仿書耳。諸體混淆,若出一手不辨其為誰也,近世人王履吉獨能追蹤大令,蕭散俊逸,復出流輩,雖不見晉人書,知其為絕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