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仰還是那個痛仰

2020-12-12 王小七雜談

痛苦的信仰

痛仰,一支真正來自於無產階級的樂隊。從樹村再到嚎叫,再到《不要停止我的音樂》,一路上風雨兼程,二十年過去了卻依然勿忘初心的樂隊。

痛仰來自於迷笛,也來自於樹村。痛仰樂隊無疑是中國第三代搖滾樂的中堅力量,他們用他們對待音樂的態度,對待社會的態度來演繹著他們心中的烏託邦。一路上痛仰的音樂風格也一直在蛻變。

從一開始的反叛到後來的充滿大愛,痛仰也是在不斷成長。每次當他們唱起《不》或者《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的時候,下面的觀眾總是能熱血沸騰的。

而當他們的『哪吒』不再自刎了,開始拜佛之後很多人也覺得痛仰在變了。上節目,跑各大音樂節,唱著那些編曲都沒變化的歌。這一切一切都讓粉絲些許失落,聽到最多的聲音就是「痛仰已經不再是那個痛仰了」。

『複讀機樂隊』,『音樂節專業戶』這些標籤也逐漸給痛仰樂隊貼上了,而那首廣為流傳的《壓反》也不再唱起,反而是被部分歌迷稱為《哪裡有音樂節哪裡就有痛仰》。

而樂隊的夏天出來之後,痛仰依舊作為中國地下搖滾樂的代表樂隊參加了這個節目,在節目中除了『完成任務』之餘也沒忘記給那些新入坑的歌迷提出:希望你們可以多去現場看演出,去迷笛音樂節去感受那樣純粹的搖滾樂。

而上完節目的痛仰無疑成了最大的贏家之一,據說演出費直接翻倍,場場爆滿。然而在大家都以為痛仰就會這樣越來越商業化的時候,痛仰一次又一次的舉動打了這些人的臉。

所謂的成名之後痛仰立即去雲南山區給孩子們帶去慰問以及物質,回過頭痛仰樂隊又集體參加嫣然天使基金公益跑步活動號召大家加入進來。

疫情發生時,當那些明星公關團隊還沒來得及進行政策性捐贈時,痛仰樂隊直接拿出100萬來捐贈抗疫。要知道他們並不是什麼一線明星,可能這一百萬是他們一年巡演的收入。而後來他們又為那些飽受疫情折磨的同胞以及奮戰在第一線的戰士們寫下一首《世界會變好》。

而今天他們又再次作出了驚人的決定,不參加某些義演活動。而他們願意拿出今年新專輯《過海》的另一半用來捐贈有需要的音樂人共度難關。之前那一半已經拿來捐贈關愛抑鬱症的項目上。

痛仰是在變,變得越來越有社會責任感,而他們做出的這些事也是對其他搖滾樂隊做出的表率,也算是一個模範。他們也在不斷的告訴大家,搖滾樂真正的內核是什麼。有一句話雖然已經聽得有些煩了,但今天還是想大聲喊「痛仰 牛逼」。

而我們也希望更多的樂隊可以多多站出來做一些事實,而不只是限於演出、拍廣告、上節目、接商演。更多的可以做到除了金錢以外的一些義務,窮則獨善其身,達則接濟天下的雄心。

站的位置越高越應該去做出一些可以影響更多人的事,讓這個社會朝著一個良好的方向去發展。

相關焦點

  • 痛仰,痛苦即是信仰!
    這是一位朋友去年在草莓音樂節看痛仰樂隊現場時給我口述的場景,瞬間讓我產生了嚮往。今天,就讓我帶各位去大致了解一下痛仰樂隊。痛仰樂隊原名痛苦的信仰是一支於1999年7月成立於北京的搖滾、獨立樂隊。由主唱(高虎),吉他(宋捷),貝斯(張靜),鼓手(遲功偉)組成。代表作有《再見傑克》《公路之歌》《西湖》等。
  • 痛仰21年:請不要停止我的音樂
    與搖滾精神和青年成長不謀而合的「在路上」,從一個全新的維度,為地下的痛仰打開了一個可供想像的音樂空間。這期間,痛仰或者說主唱高虎,對於搖滾和音樂的態度真正成型,也更加清晰。2008年,痛仰發行的第三張專輯《不要停止我的音樂》,便是這種態度在音樂上的具現。
  • 痛仰上山 為你唱首歌
    重回家鄉時,顧亞背負著兩個身份:必須幹滿三年的特崗教師和無處施展才華的搖滾青年。他的心還是漂的,想著靠教書攢點錢,然後離開這個地方,回到城市,和女朋友結婚。 一年多時間過去,偶然間,顧亞得知臘寨小學校長鄭龍,還是另外一所小學的校長兼唯一老師。那所叫海嘎的小學,環境更差,學生家庭的經濟條件也糟糕,但鄭龍其實一直想把它建起來。 「我去海嘎。」顧亞堅定地說,「這是很搖滾的事情,必須幹!」
  • 今天,痛仰不是痛癢,而是真的牛逼!
    今天下午,痛仰的微博公布了一條消息:痛仰向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捐款100萬元是啊,曾經,武漢人民將熱情揮灑在痛仰的舞臺上,今天,痛仰也在武漢遇到困難的時候,用自己的熱血為武漢人民助上一臂之力!其實,早在2019年8月24號,痛仰就在微博上發表了自己的「牛逼」宣言:雖然我也沒有扒著別人家的門縫偷看,但是我相信,當初痛仰在微博上發表這段言論的時候,一定有人是不服的,他們認為痛仰只有轉型前「玩重的」
  • 痛仰樂隊全新EP《三清電》發布
    12月14日,痛仰樂隊發布全新EP《三清電》,三首歌曲《汪洋中的一條船》、《野歌》、《哈利路亞》均來自專輯《願愛無憂》,分別邀請曹羊、Solar Pavilion、小武進行Remix合作的全新版本。痛仰樂隊《願愛無憂》專輯發行後,在一次老友聚會中,曹羊提議給其中的歌做一些Remix版本,這個想法與樂隊一拍即合。實際上,這在國外是種很常見的發行模式,但六七年前的國內還並不普及。因當時各有各的其他事情,改編音樂就被暫時擱置下來。
  • 痛仰改編李宗盛經典被群嘲,搖滾人唱流行難道就錯了嗎?
    昨天,正當大家被王菲版本的《我和我的祖國》刷屏的時候,痛仰樂隊悄咪咪地發了新作品。也是一首改編歌曲。繼《我願意》之後,痛仰又改編了《陰天》,這首李宗盛寫下的經典情歌被痛仰重新編曲之後,添加了很多迷幻元素,別是一番風味。
  • 痛仰大山裡的音樂會,搖滾精神?這就夠了
    夢想 在什麼地方總是那麼令人嚮往我不顧一切走在路上就是為了來到你的身旁大黑昨天看完痛仰樂隊的直播,真的很感動。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這樣默默「挖井」的人。前段時間,一個樂隊翻唱痛仰樂隊的《為你唱首歌》的視頻在微博火了起來,最後被痛仰樂隊翻牌了。是一隻什麼樣的樂隊呢?
  • 專訪|痛仰樂隊:歌從出世到入世,皆因喜歡「在路上」
    經歷淘汰、復活,最終成為《樂隊的夏天》年度「HOT 5」,痛仰樂隊在今年夏天書寫了「逆襲」的命運。作為國內成軍20年的「老炮兒」,同期的樂隊大多走向解散的命運,但已走入不惑之年的痛仰,卻仍保持著對搖滾樂的初心。籌備總決賽前,痛仰樂隊全員接受新京報的獨家專訪,談及堅持走在搖滾樂路上的原動力,「我們還是把樂隊當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 「小說推薦」《痛仰》《酸梅》《卻綠》
    《痛仰》《酸梅》《卻綠》《痛仰》《痛仰》的姐妹篇。閃光燈下活著的人,多麼光鮮亮麗,光彩奪目。>她高高在上也好,萬眾矚目也好,落魄也好,惡聞纏身也好,是誰都好,他好像都還是在你成長的路上,身邊的人還是那個人。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 用一句歌詞來形容痛仰樂隊:一直往南方開
    獨立搖滾樂隊痛仰創作的巨慢的專輯《不要停止我的音樂》裡有一首歌叫做《公路之歌》,因為歌詞少而且還一直重複一句詞,這首歌給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高潮(如果那還算高潮的話)那句「一直往南方開」。有很多人因為這首歌喜歡著痛仰,亦有不少人因為這首歌很煩痛仰,煩什麼?做作油膩。
  • 痛仰樂隊《今日青年》臺版專輯正式發行
    海蝶音樂 真實發行最新專輯《今日青年》可以看做痛仰樂隊去標籤化的又一次努力,同時,它又以複雜多義的方式,打破了人們長久以來在風格與姿態之間連接的等號。痛仰樂隊在2016年兩次奔赴英國的Parr Street Studios(帕爾街錄音室)——那個銘刻在搖滾史上的曾經服務過Coldplay、Doves、The Smiths、New Order、Pulp等樂隊的著名錄音棚,完成了《今日青年》的錄製。這張專輯採取了當今少有的同期錄音的方式錄製完成,回歸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搖滾樂的錄音傳統之中。
  • 痛仰樂隊可以的!
    不同的是這次是痛仰樂隊翻唱的版本。在前幾天,痛仰樂隊發布了微博,講述了這次翻唱這首歌的感受,樂隊的哥幾個都認為女排的核心就是女排精神。它已經成為是一種符號,一種信仰,鼓舞了幾代人。但是這種精神看似容易,其實都是無數的汗水和淚水交織而成的。
  • 痛仰樂隊捐出100萬,「願愛無憂」詮釋搖滾精神!
    日前,從網上透露的演藝明星捐款名單中,我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包括演員、歌手甚至一些頭部網紅,但最讓我吃驚的卻是這樣一個名字——痛仰樂隊。經核實,痛仰樂隊確實為此捐款了,而且是整整100萬,在1月24日(除夕)那天就率先捐出了這筆款項。也許有人會說,為什麼我會吃驚呢?作為藝人,捐出區區100萬很多嗎?
  • 痛仰樂隊與王以太同時官宣全國巡演!
    痛仰樂隊巡演海報從濟南到昆明,讓搖滾樂的音符灑滿大地!痛仰樂隊作為中國搖滾第一線代表軍團,疫情期間,痛仰樂隊堅持用音樂發聲,以搖滾對抗「陰霾」,為武漢捐款100萬,在武漢江邊開展線上演唱會,為其他音樂人提供資金支持……
  • 今日歌壇波瀾不驚 痛仰與張碧晨的新歌搶風頭
    在《在我眼裡的她》當中,簡單而質樸的配曲,加上曾昱嘉厚實溫暖的中低音,他還真唱出了痴情小男生的溫柔又不失堅定的等待,也讓我們想到自己眼中的那個「她」。 今年是曾昱嘉出道十周年,他也開始重新發力,最近半年已經推出三首單曲。希望《在我眼裡的她》能讓曾昱嘉能被更多的朋友重新認識,也祝福他的第二張個人專輯能早點問世。
  • 痛仰樂隊探訪六盤水山區小學,兩代「搖滾人」用音樂點亮夢想
    李美銀反覆問顧亞老師:「痛仰真的要來嗎?」她是這所小學成立的第一支樂隊「遇樂隊」的吉他手,被安排和痛仰樂隊一起表演節目,她有些不安,擔心自己表現不好。這樣的擔憂很快被喜悅和好奇取代。痛仰樂隊從車上下來,出現在校園裡,引發了孩子們的一陣歡呼。消息很快傳開了,不只是樂隊的孩子們,年齡更小的學生以及周圍的村民都跑來圍觀。在這所山村小學很難見到這樣熱鬧的景象。
  • 黃三的《痛仰》《酸梅》,你是我痛苦的信仰,更是澀而硬的酸梅
    黃三是一位短篇小說作家,他筆下有很多不錯的短篇小說,看多了長篇小說,有時候對這些小短文還是有很好的感覺。但個人感覺黃三的小短文太短了,看完以後頗有意猶未盡之感。《痛仰》《酸梅》這兩部小說都是黃三的短篇小說,小說都有些「剛」的內容融匯其中,硬碰硬的感覺,小說中的男主都掙扎在痛苦的邊緣。《酸梅》說的是一個五六線小明星夏藤,受到網絡暴力侵害,只能去偏遠的姥姥家躲避,竟然被鎮上的大混混欺負,兩人在這個過程中暗生情愫,隨著夏藤朋友的到來她再一次暴露在大眾面前,夏藤離開昭縣,退出娛樂圈。兩人再次相遇也是一個很美好的結局。
  • 《樂隊的夏天》吳青峰自爆不會樂器 痛仰樂隊狂懟馬東
    WooHoo、痛仰樂隊等將出場進行表演,由吳青峰、張亞東、高曉松(特邀嘉賓)、喬杉、馬東組成的超級樂迷團和專業樂評人以及大眾樂迷進行了現場投票。本期節目更將產生首支淘汰樂隊,超級樂迷會有什麼反應、31支樂隊的緊張對決又將有怎樣的結果?
  • 痛仰樂隊探訪六盤水山區小學,兩代"搖滾人"用音樂點亮夢想
    李美銀反覆問顧亞老師:"痛仰真的要來嗎?"她是這所小學成立的第一支樂隊"遇樂隊"的吉他手,被安排和痛仰樂隊一起表演節目,她有些不安,擔心自己表現不好。這樣的擔憂很快被喜悅和好奇取代。痛仰樂隊從車上下來,出現在校園裡,引發了孩子們的一陣歡呼。消息很快傳開了,不只是樂隊的孩子們,年齡更小的學生以及周圍的村民都跑來圍觀。在這所山村小學很難見到這樣熱鬧的景象。
  • 繼《痛仰》之後,黃三的另一部感傷短篇小說,你是那硬而澀的青梅
    「黃三」筆下的《痛仰》可能是很多人的最愛,你是我的痛苦的信仰。小說閱讀的時候有一些壓抑感縈繞其中,小說嚴格意義上不算是虐文,但也不能說是甜文,只是在閱讀的時候會讓人有心情壓抑的感覺。小說故事娓娓道來,更像發生在身邊的故事。「黃三」僅是用他自己的方式將給我們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