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日君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在日本讀大學的幾個感受,這個和國內的大學真的有很大的區別。
校園內是沒有學生宿舍的
這一點和國內有很大的區別,日本的大學絕大部分是不提供學生宿舍的。即便有宿舍的提供,也不是在學校內,中國的大學校園像一個小小的社會,一應俱全,日本的大學校園存粹就是學習和研究的地方。有些地方的大學會提供少量的住宿,但是一般都是給一些經濟有困難的學生。日本的大學生在入學後一般來說都是自己租住房子,離學校越近房租則會越貴,大多數的學生所花費的時間會在半個小時左右,甚至很長。大學基本上都有學生食堂,價格會比校外的餐館便宜一些,大家午餐的利用率是最高的。所以很多學生都是在自己的家裡做飯的。
關係最好的是興趣小組的夥伴
日本的大學中很少有學生會這樣的存在,很多同學入學後會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小組(サークル),同一個小組的有各個學年的同學,每周都會有各自的活動,相比同一個班級的同學,同小組的關係會更緊密一些。當然進入大三或者大四,大家會進入以教授名字命名的各個研究室(實驗室)進行更加專業的學習,這樣同一個研究室的同學關係也會更加緊密一些。前輩和後輩的關係也就更加清晰。前輩負責對新生們的引導,新生們對前輩們要有敬畏之之心。
抄襲作弊是很可恥的事情
大學裡作業一定不少,很少看見有人去直接抄襲別人的作業,對於比較難的科目,大家願意在交作業之前舉辦「勉強會」(學習會),互相可以討論,一起完成作業,100%的抄襲是不可能的。同時考試的時候,很少有人會作弊,其實只要考試之前好好地複習一下,大多數的同學都是可以通過的,考試作弊的話反而會很不利。所以計劃去留學的同學一定要注意,不會就是不會千萬不要作弊。
勤工儉學很普遍
經常看到很多日本同學一下課就匆匆的離開,很多同學其實都是利用課餘時間勤工儉學,這和家庭收入沒有什麼關係,大部分的日本同學都會賺些零花錢,日本大學生中名校的學生喜歡到輔導班打工,當然便利店,餐館等也是學生們喜歡做的工作。在工作的時候大家就會潛移默化的熟悉社會,學會接人待物等,所以在日本正式工作後,大家可以很快地轉換身份,去掉自己身上的學生的青澀,融入社會。
教授們只負責教學
在日本留學讀書的時候會發現,教授們只是負責教學,學生的管理工作都靠自覺,新生入學的時候,開學的時候大家會人手一本學生手冊,上面會詳細介紹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注意事項。包括選課、考試等都會詳細介紹,沒有仔細閱讀的話引起的後果都是學生自己負責。當然在日本的大學裡也沒有班長班幹部,輔導員,家長群之類的東西,一句話全靠自己,學校的各種通知都是通過電子郵件通知的,注日君就出現過教授調整上課時間,沒有仔細看郵件自己跑到教室凌亂的事情。真是這樣在大學的四年大家養成的習慣就是自己要為自己的事情負責,不要期待別人去為自己負責。當然當隸屬於教授實驗室的時候,課下教授們也願意將自己的經歷分享給大家。
日本的高等教育一直也是很有口碑,經歷了戰後的崛起和經濟的高度騰飛,這些和教育都是分不開的,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內留言,注日幫願意為您提供真實的留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