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創作與臨摹

2020-12-14 紅霞美妝秀

本文乃作者小哥哥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雖然絕對意義上的創作是「無中生有」,但落實到書法藝術上,如果沒有對古代經典法書臨摹的實踐,沒有對書法風格審美鑑賞的能力,率爾操觚、恃才使性地大膽揮毫,以為就能寫出好的作品,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談創作,首先要談臨摹。

臨摹是學習、積累、熟練養成的手段,而創作是「生產」,沒有學習、積累的過程,「生產」只是水中月、鏡中花,無實現的可能。儘管學習的手段可以有其他方式,但臨摹無疑是學會書法最廣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臨摹

從最基礎的意義上講,從點畫寫法到結構方式乃至章法構成,臨摹使我們獲得基本技法。當我們熟練地掌握一種帖、 一家風格,即表明我們養成了一種表達方式,可以用這種表達方式來進行創作。深人地看,有資格成為典範的帖本和風格泛型,往往是書怯的立法者,書法藝術的基本規範便由它們決定。同時,它們還是書法藝術高層次境界的直接展示者。因此,臨摹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使人們深人到書法的內核,把握其本質規定和基本原則,領悟其精神意境,養成獨特的藝術感覺以及對不同風格泛型的審美能力,從而通向具有「 創造性」的書法創作。

所以,我們應該把臨摹看成是創作的基礎。從「」的方面看,應該注意強調從臨摹到創作是一個「過程」,讓學生明白創作中運用的技法、需要的能力必須在臨摹中養成。從「」的方面看,必須耐得住臨摹階段的艱苦乃至痛苦,以求切實地掌握一種或數種體式與風格。否則「曾不傍窺尺牘,俯習寸陰;引班超以為辭,援項籍而自滿;任筆為體,聚墨成形;心昏擬效之方,手迷揮運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謬哉!」(孫過庭《書譜》)創作始於臨摹,但又不是臨摹。

臨摹古今任何杰作,都不能代替實際的創作。如何從臨摹走向創作呢?臨摹是方法與手段,創作才是目的。在創作中可能遇到的一切問題,無論是線條的質量、結字的變化,還是章法的靈活處理,只能通過大量的臨摹實踐去解決,捨棄臨摹過程的反覆歷練與體會,都不可能進入創作的堂奧。唯其如此,臨摹作為創作的基礎,意義就顯得特別重要。

孫過庭《書譜》

由於創作的「無中生有」性質,作者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世界。一件作品,不是不同字體與風格的拼圖,而必須是點畫塑造、結構安排、章法布局、個性風格的有機統一。模板中的點畫形態、單字結構及章法形式,在創作時不可以直接套用,創作作為主體意志的體現是主要的。因此,應該建立「以我為主」的觀念、感受和操作模式,已經積累的藝術技巧必須擺脫原來從屬於模板的性質,進入一個新的集合體系。這種「以我為主」的觀念、感受和操作模式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們通常將臨摹分為「摹一對臨一背臨一意臨」等幾個階段。實際上是一步步地將學習者從範本中獲得的獨特感受和操作模式強化、固定、內化為學習者所有。只有這種感受、操作模式真正為學習者自己所有之後,才有可能展開創作。在臨摹階段,我們常常會遇到的情形是:對所臨的法帖在幾十乃至上百遍的摩挲之後,其中的每一點、每一畫、每一字、每一段或全部的章法,都爛熟於心。然而,一且離開字帖,則點畫乖舛,結構紕繆,章法支離。為什麼會這樣?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我們沒有真正地將模板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創作時只是在搬用、套用範本。模板中線條組合的空間應該隨著文詞內容的變化,篇幅大小、行距字距變化而非創作時的問題情景,一切死搬教條的做法在實際創作中都會失敗。

模板

要克服上述問題,必須在臨摹過程中根據自己的習性強調感受、操作模式(不同的人面對同一法帖,其感受是有別的),一方面要不斷地深人法帖,強化所臨與原帖的相似性;另一方面要始終堅持「以我為主」,食古而化。背臨和意臨應予以特別重視,這有助於培養我們融會貫通、隨機應變及綜合調整的能力。如果不具備這種能力,我們便無法處理隨時可能出現的從細節到整體的諸多問題。創作中要求「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構築一個和諧的整體,必須使每一細部成為整體的有機部分。

臨摹書法

且不說字帖所無的字和字組需要「創造」出來,即使是模板中已經臨熟的字形和點畫,也必須根據創作的實際(文字前後序列的變化)作出必要的調整。如果在臨摹時不注重這種貫通、應變和調整訓練,則極易受困於範本的規約,一旦進入創作的實踐,便處處掣肘。當然,這並非說臨摹中注重了這方面的感知與穎悟的訓練,創作便能立竿見影了。這種綜合能力不只是單純的藝術技巧問題,而是感受與理解、工夫與性情、模式與變通的綜合修為。它的培養是長期的,臨摹與創作始終相伴相生。臨摹只提供書:寫的基礎,要達到更高要求,還應在創作實踐中反覆磨練與提升。

要真正實現創作的自由,還必須提倡廣泛地臨摹。不同的字體、不同的法帖具有不同的風格,臨習事實上都可提供一種感受、一種操作模式,也就是說,臨習越廣泛,獲得的表現手段就越豐富。那麼相應地,創作者的貫通、應變、調整能力便越高,從而就有可能實現對古人單一風格的超越。筆下的東西多了,即可「傍通二篆,俯貫八分,包括篇章,涵泳飛白」,依照自己體悟的審美境界,自由地表現情感,抒發意趣,營造意境,進入高層次創作的境地。

字帖

換一個角度看兩者的關係,創作是臨摹所獲經驗、能力的提升,通過創作可以將臨摹所獲取的技巧、能力及審美感悟真正地內化為自己所有,變成自己的感受一操作模式的有機組成部分。 在這個過程中,必須不斷地重溫臨摹經驗,重新檢驗,根據自已的特性進行再度取捨,強化或刪汰。清初王鐸「一日臨書,一日應請索」,應該是深刻地把握了臨創之間的關係後作出的明智決策。而創作實踐中的不斷消化、融合、反省,也是臨摹得以深人的重要途徑。一些大師早年和晚年的臨帖往往有較大的區別:早年規行矩步,晚年匠心獨運;早年單薄稚嫩,晚年渾厚華滋;早年形肖,晚年神似一總之晚年 更具神韻,所謂人書俱老,原因正在於此。

這樣,臨摹和創作就構成了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臨而不能創,只是鸚鵡學舌,永遠不會表達自己的思想;創而不臨,則為閉門造車,痴人說夢。其間的關係,頗似孔子的「思、學」關係論(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果能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待臨摹與創作的關係,我們的創作就不至於走人歧途,變成一種情緒宣洩的「鬧騰」。

參考資料《中國書法》

相關焦點

  • 書法臨摹與創作相互作用
    學習書法唯一的有效途徑就是臨摹,因為只有通過臨摹才能掌握和借鑑經典書法技法為我們的創作通過技術支撐。那麼,臨摹與創作究竟是一種什麼樣一種關係呢?一、臨摹的終極目標是創作。我們知道,書法創作的前提是對經典書作的深入研究和臨習,只有儘可能充分掌握書法的基礎語言,然後藉助書法的基礎技法語言,才能夠助理我們進入書法的創作境界。書法的臨摹學習包括描紅、讀帖、對臨、背臨、意臨以及臨創相結合集字創作等多種式樣方法,是我們走向創作的橋梁。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文化,它的藝術精神
    本文乃作者小哥哥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中國的文學藝術古老而悠久,幾千年來,像一條波光粼粼的長河,緩緩不停地流過歷史,不僅取得了躋身於世界文學藝術之林的豐碩成就(這些成就背後隱伏著的許多優良的藝術精神),也給我們留下了巨大的無形財富,這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髓。
  • 臨摹、創作與造假的問題
    書家臨摹是自古以來學書必經之路,只有汲取先人之營養,才能頓悟,對創作出帖有啟示。臨摹與創作是一種辯證關係。臨摹是創作的基礎;創作是臨摹的目的。固然,學習書法基本目標是寫好字,提高自己的文化內涵,更近一步來說就是,為了書法藝術,能夠創作屬於自己的具有書法藝術性的書法作品。創作水平高的人,臨摹水平必定高,如米芾把「二王」臨得幾近亂真,甚至以集字為創作之本,不但集一家而是集百家融為一家,米芾的對書法的臨摹學習創作思路,堅持了一輩子。再如,王鐸,有著類似的追求,一日臨摹,一日應酬,甚至以臨摹為創作。
  • 講座|沉醉於靜立案前的墨香:關於書法的臨摹創作
    當靜立案前,沉浸在中國書法那特有的翰墨字香中,世俗生活的煩惱頓時會拋入九霄,一種愉悅的情感便油然而生。書法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如何臨摹與創作,雖然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其實每談仍有新意。
  • 從中國傳統文化精義談高建群書畫藝術創作
    根植於中華傳統文化思想深厚積澱之中的傳統藝術是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各門藝術既有各自的藝術特性,也有共同的總體意識。高建群書畫藝術就是造型法則上的「意象」,審美意識上的「中和」,整體配合上的「氣韻」,最高追求上的「意境」。
  • 書法集字創作對書法臨摹學習的作用
    為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無疑參加一些集體書法活動,嘗試集字創作一些作品,對我們的學習能夠起到極大的鼓勵作用:一、培養作品意識我們平時的臨摹學習都是以字形和技法為目的,對於章法方面的問題注意相對不多而學習書法最終要能夠出作品的,而書法作品是有許多的形質與完整性,單一的技法學習式的臨摹,顯然不能夠滿足這個要求。
  • 臨摹與創作的若干問題
    臨摹與創作的若干問題這就說明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人一輩子離不開古人這根「拐棍」,離了就現原形,說明在書法這門特殊的藝術或者技術環境中,臨摹與創作中間是有距離的。而對於不少人而言,恐怕這段微妙的距離可能一輩子走不過去,這個轉折,要麼成氣候,要麼一世無成。於是我們很想知道:如何出帖?臨帖離創作到底有多遠?
  • 趙泉有書法工作室2017屆書法臨摹與創作研修班招生
    趙泉有書法工作室2017屆書法臨摹與創作研修班招生
  • 傳承中華文化 弘揚書法藝術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深厚內蘊,與中華民族的內在生命精神血脈相連,融為一體。書法不僅僅是「技」,是「藝」,更是「道」,它與中國文化相表裡,是我國幾千年文化的結晶,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
  • 濰坊高密市:品評書法藝術,弘揚傳統文化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7日訊近日,高密市書法愛好者自發舉辦社園雅集——李儲恩遊翁先生書法藝術研討會,以李儲恩先生八十年人生歷程與當下書法狀態比較為主題,品評書法藝術、弘揚傳統文化。在研討會現場,80歲高齡的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李儲恩,結合展廳陳列的書法作品,就自己學習書法的歷程、感悟和書法創作的理念、狀態,對書法愛好者進行了耐心的分享。他表示,當前的作品還不足以表達他的所思所想,願與大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書友們也從社會、歷史、哲學、人生、藝術、文化等角度,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對李儲恩先生現階段的書法作品進行品評。
  • 中書協書法培訓中心2020年第四期臨摹與創作研修班在山東高密舉辦
    11月26日上午,中國書協書法培訓中心2020年第四期臨摹與創作研修班在高密市拉開帷幕。中共高密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魏徵致歡迎詞,中國文聯書法藝術中心副主任兼中國書協書法培訓中心主任高慶春講話。儀式由中國書協書法培訓中心副主任鍾成主持。開班儀式結束後,高慶春主任為學員做了題為《歷代書風圖鑑》的講座。本次培訓班是今年以來中國書協在山東省內舉辦的第一個培訓班,從11月26日開始到30日結束,共有來自全國各地書法愛好者八十餘人參加,分為行草、楷書、篆隸等四個班授課,以實際操作為主,根據學員個體情況指導臨帖,一對一面對面輔導。
  • 書法創作六法
    只要學會了寫字就可以學書法了,因為書法是離不開漢字的,書法是一門漢字書寫的藝術。學習書法無論有沒有老師教,都要向古人學習,從古老的字體學起,學篆書、學隸書或學楷書,都要與古為徒,學習古人經典,學習之路是唯一的,從臨摹到創作。
  •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書法,嘉通集團「致遠書畫社」成立啦!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書法,嘉通集團「致遠書畫社」成立啦!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集團文化建設,豐富職工業餘文化生活,提高集團系統職工的書畫藝術水平和審美品味,營造團結、和諧、奮發向上的企業文化氛圍,為集團「內涵發展」貢獻力量,嘉通集團於近日成立了「致遠書畫社」。
  • 做一位書法家不難,但從事書法藝術創作太難了!先認識這六大關鍵
    中國書法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書法是從漢字書寫經過漫長的發展和演變成為藝術,從歷史到今天書法藝術的傳承是從傳統繼承而來,一個人要想學書法具備兩個最基本的條件,一是會寫漢字,第二是向古人學習如何寫書法(漢字的一種書寫形式),也就是說形式從傳統來,由此說傳統是不可迴避的,也是不能擺脫的,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論中和美
    本文乃作者陸陸貞好看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在中國的文學藝術中,其基本的美學思想往往與古代的哲學聯繫在一起,儘管古代的哲學思想流派不同,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競相爭鳴,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思想活躍的學術空氣,但縱觀我國的書法理論史,受古代哲學思想影響的莫過於儒
  • 劉洪彪:字古式新·書法創作之度量衡
    我對當代書法的發展有自己認定的一個方向:「字古式新」,這也是我的創作理念。什麼是「字古式新」?為什麼要「字古式新」?如何實現這個目標?以下是我的思考。寫字要古,為什麼要「字古」?因為古人比我們寫得好,無論是其書法技巧、韻味、氣息、內涵,都比今人要好,這是客觀事實。因此,學習書法必須繼承傳統,追本溯源。
  • 臨摹可以準確到什麼程度?書法界中的臨摹「複印機」,多次行草展獲獎的博士書法家
    王義軍 米芾書法臨摹局部王義軍 孫過庭《書譜》臨摹王義軍創作作品欣賞:王義軍國畫作品1978年3月出生於安徽宣城,2003年本科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篆刻專業,同年入川音美術學院任教,2016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史專業,取得博士學位。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文化,蕭翼攥《蘭亭》
    本文乃作者姜瑩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我認為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曾經創造了「貞觀之治」的盛世(「貞觀」是他在位時的年號他也是一位非常喜歡書法的人,尤其喜愛晉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曾經創造了「貞觀之治」的盛世(「貞觀」是他在位時的年號)。他也是一位非常喜歡書法的人,尤其喜愛晉代王羲之的書法。他在當了皇帝之後,盡力搜羅王羲之的各種書法作品,每天臨摹觀賞。但是,王羲之有一件最好的書法作品《蘭亭序》,唐太宗卻始終沒能得到。
  • 孫墨禪書法藝術欣賞
    曾任襄陽市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局副局長、調研員;現為聯合國華人協會副秘書長聯合國華人協會書畫委員會主席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文物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楹聯書法藝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德和軒書畫院副院長北京大學名家書法工作室書法家,現居北京。
  • 張曉燕書法作品選 || 中國楹聯學會傳統文化研究院網絡展
    書法作品入選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首屆「西狹頌」全國書法大展、第七屆全國書法新人新作展、第四屆中國西部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第四屆青年書法篆刻展、首屆中國敦煌國際書法藝術節「敦煌杯」全國書法大賽、全國書畫小品展、中華龍文化全國書法大展、「驪靬」杯書法藝術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