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水務公司威立雅能否收購蘇伊士?雙方進入價格拉鋸戰

2020-12-11 界面新聞

記者 | 徐寧1

首次出價遭否,威立雅在收購蘇伊士控股權一事上,作出了讓步表態。

據路透社9月22日消息,法國威立雅集團(Veolia)表示願意就股權收購價格,與蘇伊士環境集團(Suez Environment,下稱蘇伊士)展開討論。

此前,威立雅提出以29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34.59億元)的價格,收購歐洲最大能源集團Engie所持有的蘇伊士29.9%的股權。

目前,Engie持有蘇伊士32%的股份,是蘇伊士的第一大股東。

若Engie接受上述收購提議,威立雅還計劃對剩餘2.1%的股份提出自願要約收購,以成為蘇伊士的第一大股東。

但蘇伊士方認為,威立雅的這一意向報價過低。

蘇伊士執行長特蘭·加繆(Bertrand Camus)在接受《費加羅報》採訪時表示,威立雅提出的交易價格低估了蘇伊士的資產價值。

蘇伊士的董事長菲利普·瓦蘭(Philippe Varin)甚至認為,威立雅的收購報價「非常有敵意」。

9月17日,據德國EUWID周刊報導,Engie發表聲明稱,公司董事會已拒絕了威立雅的初步報價,並表示將考慮以更高的價格出售其所持的蘇伊士股份。

同時,Engie董事會授權讓其董事會主席簡-皮埃爾·克拉馬迪厄(Jean-Pierre Clamadieu)和公司臨時執行長克萊爾·韋桑(Claire Waysand),與威立雅進行進一步談判,以尋求更好的條件。

威立雅的營運長兼副執行長布埃斯特爾·布拉赫利亞諾夫(Estelle Brachlianoff)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很明顯,在收購價格上,雙方存在合理的爭論。對此,我們將進行進一步討論」。

但她表示,在威立雅看來,價格並不是決定交易能否進行的主要問題。

埃斯特爾認為,除收購價格外,Engie還應考慮蘇伊士的生存能力和就業保障。

埃斯特爾表示,現在時間緊迫,威立雅希望能在蘇伊士剝離更多業務前達成收購交易。

9月21日,蘇伊士在其官網公告稱,已與德國施瓦茨集團(Schwarz Group)的環境部門就出售其在瑞典的回收業務展開了獨家談判,並宣布籤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

蘇伊士稱,其在瑞典的回收業務共擁有50個回收站點,近1100名員工。去年,該業務實現營收26.61億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20.24億元)。

蘇伊士預計,這筆交易今年底完成,目前尚待監管部門的批准。

歐盟政策網站(EU Policies)報導稱,外界猜測,蘇伊士正在加速剝離其部分現有資產,可能是為了試圖回購Engie持有的該公司股份,以阻止威立雅的收購。

Engie前身為蘇伊士集團和法國燃氣(Gaz de France)合併而成的蘇伊士環能集團(GDF SUEZ)。2015年,蘇伊士環能集團更名為Engie。法國政府持有Engie 24%的股份。

據全球水務行業權威的商務情報提供商GWI數據顯示,威立雅和蘇伊士分別是目前全球第一和第二大水務公司。

截至北京時間9月23日下午3點,威立雅股價為18.34歐元/股,上漲0.33%;蘇伊士股價為15.26歐元/股,上漲2.04%。

相關焦點

  • 募資近160億,全球最大水務公司威立雅要加價收購蘇伊士
    10月14日,據法媒《回聲報》(Les Echos)消息,全球最大水務公司威立雅正在發行兩項永久性債券,擬募資2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8.2億元)。 該報導稱,發行上述債券有助於威立雅在正式啟動對蘇伊士的收購前,優化其資產負債率。
  • 【深度】成為更大的全球冠軍,水務巨頭威立雅何以吞併蘇伊士?
    當地時間11月10日下午,巴黎參議院內,全球最大水務巨頭威立雅集團(Veolia,下稱威立雅)執行長弗雷羅(Antoine Frérot)在接受參議員質詢時如此表示。 弗雷羅自願地將制裁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掛在了自家企業頭頂上。這樣的做法並不多見。
  • 威立雅成功收購蘇伊士29.9%股份,背後有什麼故事?
    10月5日,威立雅宣布,已經以每股18歐元(包含股息)的價格收購了蘇伊士29.9%的股份。(詳情點擊:威立雅公司已收購蘇伊士29.9%股份,稱將獲取其控制權)下一步,威立雅還計劃通過公開發售蘇伊士剩餘股票的方式獲取對蘇伊士的控制權,實現對蘇伊士的併購。
  • 溢價50%,威立雅欲235億收購蘇伊士控股權
    記者 | 徐寧1全球第一大水務公司計劃收購全球第二大水務公司近三成股份。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9月7日消息,法國威立雅(Veolia)集團決定收購競爭對手蘇伊士環境集團(Suez Environment,下稱蘇伊士)29.9%的股權。今年7月,歐洲最大能源集團Engie表示,願意出售其所持蘇伊士32%的股份,並啟動戰略評估。Engie目前是蘇伊士的第一大股東。
  • 威立雅出價收購蘇伊士股份,可能會試圖收購剩餘股份
    來源:金融界網站以環境服務為主業的法國公司威立雅提出以29億歐元的價格從法國天然氣和電力公司Engie手中收購其競爭對手蘇伊士集團29.9%的股份,以創建一個「生態改造的世界冠軍」。威立雅CEO周日表示,如果Engie接受收購要約,威立雅可能正式競購蘇伊士剩餘的股份。他補充稱,包括債務在內,蘇伊士的企業價值約為200億歐元(238億美元)。威立雅說,它對Engie所持股份的收購要約是以現金形式提出的,收購價為每股15.50歐元,較7月30日蘇伊士的股價溢價50%。
  • 威立雅、蘇伊士發展研究(下)
    中國光大水務有限公司副總裁張國鋒、投資發展部投資經理陳文娟特從全球範圍選擇環保領域的成功企業並對其經營以及發展路徑進行深入研究,以期為我國環保企業邁向全球一流企業提供有益借鑑。全文共分為上、下兩篇,此篇為下篇。
  • 熱點追蹤:三張圖全面對比威立雅和蘇伊士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自本月追蹤報導了兩篇關於威立雅收購蘇伊士新聞的分析文章後,今天小編將為您帶來GWI於本月出版的雜誌中關於蘇伊士威立雅兩大水務巨頭的全面對比,同時也將附上GWI出版人Christopher Gasson先生對此交易走向的最新看法
  • 威立雅、蘇伊士發展研究(上)
    因此,從全球範圍選擇環保領域的成功企業並對其經營以及發展路徑進行深入研究,從而總結出對我國環保企業邁向全球一流企業提供有益的借鑑尤為重要。本文研究分析了世界環保巨頭--威立雅環境集團(以下簡稱威立雅)、蘇伊士環境集團(以下簡稱蘇伊士)發展史和全球發展戰略以及在中國的發展史和發展戰略,進而全面復盤了這兩家公司的發展歷程以及在不同時期採取的不同戰略和業務布局的變化。
  • 國際主媒解讀 | 為什麼蘇伊士環境收購GE水處理?
    GE水處理是在2016年10月宣布出售的,之後曾出現過諸如威立雅、全球最大儀器公司丹納赫集團(Danaher Corporation)、著名的私人股權投資和投資管理公司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等潛在買家的傳聞。 在上個月底,蘇伊士環境的新聞發言人也對外宣布正在考慮收購GE工業水處理業務的可能性。是什麼讓蘇伊士在官宣之後的半個月內就完成這宗收購呢?
  • 威立雅29億歐元要約收購29.9%蘇伊士股份
    7月26日,雙浦易腐垃圾處置點運營單位法人代表曹良通知設備操作員劉強開機試進料,劉強接到指令後,未按照規範對整套系統、設備閥門、水泵工作狀態進行檢查和操作,造成濾罐內反衝洗水通過處置點內給水管進入市政自來水管。
  • 威立雅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營收,水務版塊表現強勁
    導語  威立雅於上周公布了第三季度業績,整體收入接近
  • 外資巨頭威立雅集團在華危廢業務分析
    例如威立雅集團,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涉足中國市場。外資企業具有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在中國投資建設的項目多是行業的標杆。目前在中國市場主要的外資危廢巨頭有威立雅和蘇伊士等,加上其他規模較小的外企,在整個中國市場的份額並不大。
  • 從全球經驗,看環保企業成功通關的三個秘籍
    全球水務、固廢營收前五 資料來源:Bloomberg法國的兩家環保巨頭蘇伊士和威立雅,業務中的水務、固廢處理能力都排在全球前五,但卻都沒能跑贏法國市場大盤。在2012年-2013年前後,威立雅受到歐元區經濟危機影響,因債務問題跌幅達60%;蘇伊士受到西班牙水務收縮以及整個歐洲水務市場的停滯不前,特別由於收購的AGBAR業務虧損,同樣出現了下跌。但兩家企業近年營收和利潤逐漸恢復了穩定,資本市場的表現也在回升。
  • 從全球經驗 看環保企業成功通關的三個秘籍
    法國的兩家環保巨頭蘇伊士和威立雅,業務中的水務、固廢處理能力都排在全球前五,但卻都沒能跑贏法國市場大盤。在2012年-2013年前後,威立雅受到歐元區經濟危機影響,因債務問題跌幅達60%;蘇伊士受到西班牙水務收縮以及整個歐洲水務市場的停滯不前,特別由於收購的AGBAR業務虧損,同樣出現了下跌。但兩家企業近年營收和利潤逐漸恢復了穩定,資本市場的表現也在回升。
  • 利安德巴塞爾和蘇伊士聯合收購塑料回收商以提高回收能力
    全球大型塑料、化學品和精煉公司之一的利安德巴塞爾和全球領先的環境服務企業蘇伊士集團昨日聯合宣布收購位於比利時布朗丹的塑料回收公司TIVACO。
  • 威立雅環境集團「聯姻」大足 打造國內首個頁巖氣環保示範基地
    掌上大足訊(記者 謝鳳)在此次籤約的項目中,由威立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計劃投資10億元建設的威立雅油氣環境服務(西南)有限公司環境資源服務中心項目,將在我區打造全國首個頁巖氣行業環保示範基地。
  • 威立雅:抓住行業變革下的市場機遇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呂江濤) 受到宏觀政策影響,國內環保行業近年來開始進入整合期,國有資本密集入主民營環保生態上市企業,幾乎重新改寫了國內環保產業的市場版圖。與此同時,外資的聲音卻在這輪變革的浪潮中鮮有耳聞。它們是否也受到了行業的影響?又如何看待國內環保市場的變化?
  • 2019年 智慧水務技術是否將迎來新的轉折點?
    這一事件給我的信號是: 市場對智慧水務技術的炒作將無法維持目前的估值水平(詳情請參見文末【往期推薦】)。這家公司無論最後命運如何,是好是壞,這一事件的影響都將是轉折性的,它將深刻地改變市場對於智慧水務這一技術的預期,影響其他智慧水務初創技術公司的估值,這一版塊募集資金的能力也會產生連鎖反應。
  • 德國拜耳擬收購全球最大種子公司孟山都
    BI中文站 5月20日報導德國醫藥和化工巨頭拜耳公司(Bayer AG)已經對全球最大的種子公司孟山都(Monsanto Co.)發起了一項主動收購要約。目前,全球農藥行業所面臨的形勢下,高庫存和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正在這個行業內部引發一波整合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