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合唱社團訓練
「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2018年全國教育工作大會對學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加強和改進美育工作?為回應這一重要命題,我市出臺多項舉措推動學校美育工作,北碚區也從經費保障、課程體系、聯盟建設、師資隊伍、活動形式5個方面加強學校美育工作,提升美育質量。
在此背景下,北碚區兩江名居第一小學在「用愛成就夢想」辦學理念引領下,打造以感恩、閱讀、科學、生命、藝術、鄉土為主題的「愛心」課程體系,以藝術教育為抓手,充分挖掘藝術教育在開發學生潛能、促進全面發展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滋養孩子美好童年時光,大力推進學校美育工作向縱深發展。
「美育是審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對於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養成學生能夠辨別與認識美,並且善於發現與創造美的良好審美素養,也是邁向新時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鍾興福如是說。
深挖美學力量
課程保障 藝術教育入腦入心
在兩江名居第一小學,有一對熱愛創作超輕黏土畫的雙胞胎小達人——楊艾佳和楊艾青。這對小姐妹在學校開展的超輕黏土畫社團活動中,展現出了出色的藝術創作天分。她們創作的超輕黏土畫《小花旦》《母雞》分別獲得「戲曲進校園」第二屆重慶市中小學戲曲小梅花展美術類小學組一等獎和北碚區2018年中小學手工比賽小學組二等獎,獲得師生一致好評。
「創意美術可以培養孩子們的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但是傳統的創意美術缺乏了一些空間感和立體感,如何發展兒童的立體感,增進兒童空間想像力?這時候引導孩子進行黏土創作就不失為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兩江名居第一小學吳敏老師說,超輕黏土畫是從粘貼畫衍生而來,使用超輕彩泥作為原材料,這種材料不易裂開,無需燒制,完全乾透不會變形,更易保存;色彩鮮豔,無毒無味,更是適合兒童創作。以泥塑和創意美術畫相結合,既有傳統創意美術的創造性,又能使畫面具有立體感。
針對學生們創作出的大量黏土畫作品,學校專門開闢校園展區,還選送部分優秀作品至中山路小學美育教育集團進行展出。
「製作超輕黏土畫對培養學生技能技巧,學生素質,培養學生興趣,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吳敏老師介紹。為了讓超輕黏土這一新型材料藝術在藝術教育中大放異彩,激發孩子想像力、創造力與創作熱情,教師們集體探索、發掘出了多種多樣的黏土畫教學方法,使其真正成為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鑰匙。這是學校教師團隊深挖美學力量,力促學生藝術素養提升的索引。
課堂是藝術教育的根本,通過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和開設豐富多樣的校本特色課程,學校著力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堅持上好每一節課,是開展學校藝術工作的基本要求,學校明確規定,除特殊情況外原則上任何學科不得擠佔音樂、美術課。要求藝術教師嚴格執行教學「六認真」,每周固定開展小組教研,每月一次大教研,每學期開展轉轉課、研究課,探索學科融合思路,創新教學方法,以此提高學生美術素養。同時將藝術教師教學工作完成質量納入年度績效考核之中。多措並舉,確保藝術教育不流於形式,讓藝術教育真正入腦入心,讓師生在生活中切實體現藝術教育的精髓。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注入藝術能量
向陽向美 培養全面發展人才
《四季的問候》婉轉動聽,用春的節拍宣告它的來臨;《踏雪尋梅》輕快活潑,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孩子們紮實的演唱功底;還有風趣的《曬穀場》、經典的《半個月亮爬上來》……
近年來,兩江名居第一小學「夢之韻」合唱隊多次代表學校參加各類比賽、演出。孩子們動聽的歌聲、可愛的笑臉和極強的音樂感染力為學校帶回了眾多獎項與榮譽,也從側面反映出學校藝術教育行之有效、實踐成果豐碩優異。
文以載道,藝以賦質。為滿足學生興趣,培育特長,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成立合唱、古箏、舞蹈、黏土畫、書法等社團,極大地豐富了學校藝體活動,營造出濃厚的學校藝術活動氛圍。
不僅如此,各類社團活動的開展,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對此,擔任合唱團訓練的陳敏老師深有感觸,「合唱作為一種多聲部的藝術,所包含的音樂、素質和社會功能,可以讓學生們在合理的合唱訓練中,提升多方面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陳敏介紹,如今的合唱隊隊長粱智宸是一個充滿活力,樂於與人分享、幫助別人的陽光男孩,而初入合唱隊時的他卻畏手畏腳、害羞膽怯。粱智宸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成長與改變,離不開在合唱隊中培養出的對歌唱藝術的熱愛,以及群體意識和團隊合作的精神。
藝術能量的注入,讓美好在兩江名居第一小學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悄然發生。在鍾興福校長看來,「美育對於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藝術教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主要內容和途徑,它有著其它教育方式所沒有的、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教育發展的新形式下,兩江名居第一小學將繼續堅持「全面+特長」的指導思想,認真學習、貫徹課程改革的精神,真正落實素質教育,將德、智、體、美、勞有機地統一在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對學生全面實施藝術教育,使學生人人接受藝術教育,個個具有一定的藝術素養。
連結>>>
強師築基為「以美育人」保駕護航
「全面提高美育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教學素質、育人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優化美育教師崗位結構,暢通美育教師職業發展通道。這對於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尤為重要。」鍾興福介紹說。
學校按課程開設要求,配備了專職音樂8名、美術教師5名。其中,中小學高級教師職稱1名,佔7%,中小學一級教師職稱3名,佔23%,中小學二級教師職稱9名,佔69%;本科學歷13名,佔100%;區級骨幹教師3名,校級骨幹教師1名。學校一貫重視藝術教育經費投入力度,陸續建設音樂功能室6間、美術功能室6間,舞蹈室2間。音樂教室有民樂室、創作室等,同時為音樂室、舞蹈室配備了鋼琴、音響、投影、電腦、打擊樂器等設施設備,美術室配備了電腦,投影、畫架、實物模型等設備,保障了藝術教育工作有效開展。
與此同時,學校特別重視教師的學習成長。每學期為教師訂購專業書籍,鼓勵教師們多讀書、讀好書。為每位青年教師配備了教學、師德師傅,確保青年教師在品德、專業兩方面均衡成長。學校藝術教師在廣泛深入開展學校藝術活動的同時,也對自身素質的提高絲毫不放鬆。青年音樂教師們積極參與北碚區「碚感動聽」青年合唱團培訓、中小學音樂全息育人課例研究、戲曲、舞蹈等培訓;美術老師踴躍參加美術學科教師閱讀素養提升分享、美術青年教師助力培訓等區內培訓活動。通過培訓學習,老師們不斷豐盈自身藝術素養,收穫教育教學實踐方法,為學校藝術教育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周珣 圖片由兩江名居第一小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