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6 1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影像科 上海市同仁醫院
膝關節疼痛,是許多現代人很很熟悉的一種疼痛。運動時、著涼時、走樓梯時、陰雨天時,都會突然發作。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給你顏色看。
是關節炎、半月板撕裂、韌帶損傷、長骨刺了……?瞎猜有什麼好猜的,要甄別膝關節疼痛背後的100種理由,那是影像學專家的特長。小編諮詢的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影像科主任姚偉武,他可是業內享譽盛名的骨關節影像學專家!
作者簡介
姚偉武,主任醫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博士生導師,上海市同仁醫院影像科行政主任。擅長骨與軟組織腫瘤、關節病變、神經系統疾病等影像診斷。先後承擔國自然2項、市級課題多項;發表論文50餘篇,著作10本。擔任多個國家級、上海市專業學術委員會副主委、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審專家,多個雜誌編委、審稿專家,上海長徵醫院放射科客座教授。
膝關節究竟是怎樣的一個結構?
膝關節是人體下肢重要的關節之一,站立、走路、跑步、跳躍都需要依靠它。膝關節主要包括骨、關節軟骨、半月板、韌帶、肌腱和滑膜。
骨包括一根大腿骨(股骨)、兩根小腿骨(脛骨和腓骨)以及一塊膝蓋骨(髕骨)。關節軟骨具有潤滑關節、保護骨頭、緩衝震動的作用。
半月板包括內側半月板和外側半月板,可以減震緩衝,相當於汽車的減震裝置;韌帶包括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和前、後交叉韌帶等,分別從內、外、前、後四個方向全方位的保護關節。
肌腱是連接骨骼與肌肉的纖維結締組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筋」,主要包括周圍的股四頭肌腱、股二頭肌腱,起到牽引骨骼活動的作用。
膝關節是人體結構當中最複雜的關節,也是損傷最頻繁的關節。據統計,膝關節損傷佔全身運動損傷的25%左右。
為什麼膝關節會疼痛呢?
膝關節有如此多重要的結構,任何一個結構的病變都會讓我們感到不適,甚至疼痛難忍。引起膝關節疼痛的原因非常多,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同骨、軟骨和韌帶病變相關,包括韌帶的損傷撕裂、關節面軟骨的損傷、滑膜組織病變、腫瘤性病變、局部感染等,也可以由全身性的疾病比如痛風、牛皮癬、紅斑狼瘡等引起局部疼痛,甚至,孩子生長發育期、老年人骨質疏鬆等也可以引起膝關節疼痛。儘管如此,膝關節損傷引起的急、慢性關節疼痛佔據了較大的比重。
哪些情況會引起膝關節損傷呢?
可能導致膝關節急性或慢性損傷的活動包括:膝部的磕磕碰碰;運動中出現急轉、急停;長時間爬樓、爬山、深蹲、籃球等球類運動、滑雪、賽車、馬拉松等過量或劇烈的運動;運動前沒有做好熱身準備活動;長期保持同一個動作如久坐、久站等。
在體育運動中,瞬間的旋轉、彈跳或突然停下來等等對韌帶和半月板的衝擊力尤為嚴重,因此韌帶和半月板的損傷是最常見的膝關節損傷問題。
怎麼知道膝關節是不是損傷了呢?
一是看有沒有這些症狀:如膝關節酸脹不適、疼痛、不能伸直或彎曲、有踩棉花的感覺甚至無法站立等。
二是要靠影像學檢查,包括X線、CT和磁共振(MRI)。
各個檢查方法都有其獨特的功能。例如X線,俗稱拍片子,可以用來觀察有沒有骨頭的損傷。
CT比X線觀察得更清楚些,除了骨頭之外,還可以觀察關節周圍有無血腫、積液等等。CT還能通過三維重建,360°無死角還原骨頭的立體圖像,因此深受臨床醫生的喜愛。
常常被誤會輻射大的磁共振,其實根本就沒有輻射,是三種檢查方法中最安全、最環保的技術。膝關節磁共振可以全面評估膝關節的各個組成部分,能夠觀察到半月板、韌帶、肌腱、關節軟骨等細節中的損傷,而其他檢查方法可看不清楚。
磁共振的價值已得到世界體育協會的公認,上海申花、美國NBA的職業球員在轉會前,全都要進行磁共振的檢查。
膝關節MRI檢查有哪些好處呢?
膝關節MRI檢查非常安全,沒有任何的痛苦,可以在高解析度影像上,對關節軟骨、韌帶、骨骼等結構的損傷範圍、嚴重程度進行精確分級,這就可以給臨床醫生提供直觀有效的參考信息,為損傷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因為不同部位、不同病變的治療方式截然不同,有些需要立即手術治療,而有些在專業指導下通過藥物、固定等保守治療就可以獲得滿意的療效。所以,磁共振檢查是醫生診斷、評估關節疾病非常有效的武器。如果您有這方面的困擾,膝關節MRI檢查可以為您排憂解難。
(配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原標題:《相似的膝關節疼痛,100種疼痛的理由》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