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連續上漲後,人民幣依舊保持上揚姿態。2020年12月9日,離岸人民幣盤中升破6.50關口,最高報6.4983,日內一度漲超200點,連續創2018年6月以來新高。受此影響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穩步走高,盤中最高觸及6.5198。截至12月15日10:15,離岸人民幣為6.5393。
圖片來源:英為財情
01
人民幣走強因素
總體上,我國外匯儲備已恢復增長。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785億美元,較10月末上升505億美元,升幅為1.61%。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11月,我國外匯市場運行穩健,市場預期保持穩定,跨境資金流動總體均衡。
那麼,是什麼帶動人民幣走強呢?從內部看,我國強勢的出口表現和資金提速對人民幣形成支撐。最新數據顯示,11月我國出口達1.8萬億元,增長14.9%,以美元計增速達21.1%,增速創今年以來最高水平;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外貿出口自4月轉正以來,連續8個月實現正增長,包括進出口訂單指數在內的多項指標創年內新高。且元旦春節假期逐漸臨近,季節性結匯需求,亦對人民幣形成支撐。
對此,恒生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也表示,「近期人民幣升值,主要受貿易盈餘推動。預計明年資本流入中國還會提速。」
從外部看,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美元指數下跌,而非美元貨幣總體上漲,主要國家股票、債券等資產價格上升,這也帶動了人民幣走強。也就是說,人民幣再次增值與美元價值降低有很大關係。
02
如何看人民幣走強?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元跌勢已有緩和跡象。數據顯示,彭博美元即期匯率指數的14天相對強弱指數12月初曾跌破30,表明自7月份以來,美元首次超賣,這導致人民幣匯率在升破前期高點後有所回落。
且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與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均表示,不認可人民幣匯率進入了「升值周期」的說法,二人均認為用經濟周期的定義來界定匯率表現,是不恰當的。但長期看,管濤認為人民幣匯率不存在大幅貶值的基礎;盛松成判斷,人民幣在長期、甚至中長期,是升值趨勢。
因此,短期人民幣仍有上漲動力,但或許不會顯著升值,人民幣6.4元年代的到來還需繼續觀望。且一直以來人民幣都是雙向浮動的狀態,不僅企業,即便專業金融機構也難預測其具體走勢,給出絕對正確的答覆。所以,大家在應對人民幣匯率時,一定要謹慎。
畢竟,人民幣升值的影響有弊有利。表面看人民幣升值有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因此在出口、投資、消費「三駕馬車」中,消費和投資將成為經濟的主要推動力。對於投資,人民幣匯率持續強勁,對股市是好事,有利於熱錢流入支撐股市長期向好。還有觀點擔憂,在美元走弱的背景下,人民幣快速升值是否會引來央行的幹預。畢竟2019年8月份,在岸、離岸人民幣雙雙破「7」時,央行就曾火速發聲,「力挺」人民幣。
總的來說,有些風險是潛在但難以控制的,我們能做的是要樹立「風險中性」的財務理念,多專注於實體業務,不要將精力過多用在判斷或投機匯率趨勢上,也不應以外匯衍生品交易本身盈利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