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正常,卻被查出糖尿病?內分泌專家教你認識血糖「真面目」

2021-01-19 瀟湘晨報

河南商報記者 王蒙 通訊員 安志偉

最近,50歲的王先生因肝部不適去醫院就診,卻意外被查出患有糖尿病。

「這是怎麼回事?我年年體檢空腹血糖都正常啊」,王先生很是疑惑。對此,內分泌專家表示,實際上,在臨床這樣的病例並不少見。認識血糖,不只是只看空腹血糖那麼簡單,從專業角度上,對血糖的評估要從多個維度來看。

【空腹血糖正常,就能完全放心了嗎?】

你的血糖正常嗎?

對於這個問題,大多數空腹血糖水平在5mmol/L到6mmol/L之間的人會自信地回答,「我的血糖沒問題!」

「這還真不一定,只看空腹血糖是對血糖的片面認知」,鄭大二附院上街院區副院長,內分泌專業主任醫師田晨光指出,像王先生這樣,空腹血糖不高,不代表真的安全了。從檢查結果推測,他的糖尿病至少已經隱匿了5至7年,並不是突然發生的。

空腹血糖受進食、應激等因素的影響甚微,能較客觀地反應基礎胰島素的分泌水平。但在糖尿病早期階段,患者基礎胰島素分泌還能滿足空腹狀態下糖代謝的需要,因此空腹血糖往往正常。而進餐以後,由於儲備功能不足,不能分泌足夠多的胰島素,從而導致餐後血糖升高。

在糖尿病的早期,單純空腹血糖升高的人群只佔到血糖異常人群的約20%;單純餐後升高的約佔40%;還有約40%是兩個時間點的血糖同步一起升高。田晨光強調,空腹血糖、餐後血糖均為監測糖尿病的重要指標,皆不可忽視。

【別忽視了餐後血糖,它與大血管損害關係更緊密】

「空腹血糖不高,不代表真的安全了」,田晨光表示,有糖尿病家族史、高齡、肥胖的人,最好在體檢時增加餐後血糖的檢測。

其實,關於血糖的認知,醫生也是在不斷探索的。田晨光介紹,早些年由於測定血糖只能通過靜脈血化驗,且檢驗結果時間較長,在大多數研究中,統計分析的血糖數據也都是空腹血糖與併發症相關的。但隨著指尖血檢測技術的進步和對血糖認識的深入,逐漸引入餐後血糖的數據分析,結果發現,餐後血糖與大血管發生損害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

【糖尿病患者常聽的糖化血紅蛋白,究竟是個啥?】

血液中糖化血紅蛋白的比例也是血糖控制重要的長期評價指標。

「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紅細胞中血紅蛋白被糖化的部分,因為紅細胞的壽命大約是120天,所以,這個指標能反映大概3個月周期內血糖變化的大致情況。」田晨光說,「糖化」會導致血紅蛋白攜帶氧氣功能的喪失,是高血糖對紅細胞的一種傷害。實際上身體內有更多的蛋白質,也同樣會因被「糖化」而導致功能異常,這樣的情況下怎麼會健康呢? 「就像高樓大廈的筋骨被酸鹼損害了一樣,威樓最終將成為危樓。」他比喻道。

那麼,HbA1c達標就沒事了吧?

且慢!田晨光解釋道,當動態血糖測定方法應用之後,醫生們發現,HbA1c控制水平相近的人,血糖的穩定性卻相差懸殊。有些人低血糖頻發而不自知,有些人高低變化的像坐過山車,在一天當中,血糖忽高忽低地變化,幅度令人咂舌。由此誘發機體炎症和氧化應激加劇,加速了細胞的凋亡,也帶來併發症的發生和進展。

【一次嚴重低血糖,可能導致降糖「成果」功虧一簣】

最近,TIR(Time in range)又成為一個新的控糖評價指標。它是指全天24小時內,葡萄糖在允許的目標範圍內時間佔多少比例,要求血糖至少在70%的時間都在允許的範圍內才比較滿意。

田晨光講解道,比如,設定空腹不低於4.4mmol/L(不高於7.2 mmol/L),飯後不超過10mmol/L(接近8mmol/L更好),允許患者的血糖在這個範圍內波動(波動幅度小於4mmol/L更好),超出範圍的時間越少越好。

當然,調節血糖,儘可能避免降得太低,小於3.9mmol/L就是低血糖,它的危害更大,一次嚴重的低血糖可能會危及生命,多年降糖的「成果」就此功虧一簣。因此,低血糖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是一個關鍵且重要的指標。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同是空腹血糖6.9,為啥有人得了糖尿病,有人卻能恢復正常?
    同是空腹血糖6.9,為啥有人得了糖尿病,有人卻能恢復正常?空腹血糖6.9mmol/L,為空腹血糖受損。這類人群,相當於處在疾病發展的三叉路口。有1/3的概率會發展為糖尿病,有1/3的概率繼續維持現狀,還有1/3的概率可以恢復正常。決定疾病最終走向的重要因素,在於自己的生活習慣。
  • 空腹血糖6.5,餐後2小時血糖正常,空腹血糖受損還能恢復正常嗎?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有朋友問:體檢發現空腹血糖是6.5mmol/L,查了餐後2小時血糖正常,屬於空腹血糖受損,這是怎麼回事?還能恢復正常嗎?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對什麼是空腹血糖受損以及血糖分級管理等知識做一些簡單的了解。
  • 早上空腹血糖6.9,是糖尿病嗎?如何恢復正常?做好「兩件事」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對於無糖尿病症狀、僅一次血糖值在糖尿病診斷標準範圍內的患者,需要在另外一天重新複查核實一次才能確診。如果複查結果沒有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應該進行定期複查。所以對於有朋友問的早上空腹血糖6.9,不能診斷糖尿病,但是屬於糖耐量減低或空腹血糖調節受損,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 為啥要測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空腹、餐後血糖分別多少算正常?
    為了更有效地控制血糖,就會建議大家隨時檢測血糖,可以更好地了解血糖情況,就能調整控糖方法。在檢查血糖的時候,需要檢測餐後血糖和空腹血糖,有的人就不知道有啥意義,兩種情況下的血糖,多少算正常?檢測血糖時,為什麼一定要測餐後和空腹血糖?
  • 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後的血糖一樣,正常嗎?血糖標準是什麼?
    大家去測血糖時,是必須要空腹八小時左右的,期間可以少量飲水,這樣測出來的血糖值才能真實反應胰島素分泌水平是否正常。很多糖尿病患者會自行在家測量血糖值,有人怕麻煩就只測試空腹血糖,覺得空腹血糖穩定就可以了,但往往忽略了餐後兩小時內的血糖,這個時間段的血糖值也是很重要的。也有人測出這兩個時間點血糖值是一樣的,那麼這種現象是正常的嗎?各自的血糖標準又是什麼呢?
  • 空腹血糖6.9,一年後為什麼有人恢復正常,有人卻成了糖尿病?
    老趙和老李是兩個好朋友,經常一起喝酒聊天,可巧的是,去年查體,他們兩個都出現了空腹血糖受損的情況,空腹血糖達到了6.9左右的水平,今年複查血糖水平時,老趙的空腹血糖恢復到了6以下,而老李的空腹血糖卻升高了到了7以上,再加上近期還出現了多飲多食多尿,疲勞,視物模糊等典型的糖尿病症狀,同樣是空腹血糖受損的兩個人
  • 早上空腹血糖6.2正常嗎?用好2個方法,血糖恢復正常並不難
    如果您是糖尿病患者,晨起後空腹測量血糖水平,能夠達到6.2這樣的一個水平,完全不用過分焦慮,這樣的一個血糖控制水平,是非常良好的血糖控制。今天我們重點來說一下,以前未發現血糖升高的健康人群的空腹血糖6.2的情況。
  • 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有啥區別?飯後有4種表現,多是血糖過高了
    血糖,也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相信大家都測過血糖,一般是在早晨空腹測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空腹血糖。在空腹血糖之外,很多糖尿病人是要測餐後血糖的,這兩者到底有啥區別呢?正常人早上的空腹血糖值為3.89~6.1mmol/L;如大於6.1mmol/L而小於7.0mmol/L為空腹血糖受損;如兩次空腹血糖大於等於7.0mmol/L,基本上就是糖尿病了。影響空腹血糖的主要因素,是存儲在肝臟中的肝糖元分解情況。
  • 用血糖儀測空腹血糖是6.9,算是得了糖尿病嗎?接下來該做些啥?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有朋友問:早上起來測空腹血糖是6.9mmol/L,是得上糖尿病了嗎?接下來該怎麼辦?空腹血糖6.9mmol/L,單從這個數值上來說肯定是不正常的,但僅僅從這個數值上還不能對身體究竟出了什麼問題作出明確的判斷,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 孕婦空腹血糖高,餐後血糖卻正常?可能的原因都列舉好了
    孕婦空腹血糖高,餐後血糖正常,這說明什麼?有部分孕婦的餐後血糖並沒有達到妊娠期糖尿病的標準,但是空腹血糖卻超過了5.1mmol/L達到了妊娠期糖尿病標準。一般來說,這種情況可以認為是肝糖原輸出增加、糖異生增加所導致的空腹血糖升高。
  • 空腹血糖正常也不可高枕無憂,餐後才是考驗,醫生教你合理控糖
    尤其是糖尿病相關的知識,很多」糖友「那都是如數家珍了。不過在面對著網上大量良莠不齊的科普衝擊時,很多朋友們一時間難以甄選出科學、有效、實用的信息,在浪潮中迷失了方向。就比如關於血糖的控制,我身邊很多的長輩們茶餘飯後都在討論」控糖「,不過他們似乎只關注」空腹血糖「,這讓我產生了一絲絲的擔憂。因為我們常聽到一句話:空腹血糖正常不是高枕無憂的保證,餐後血糖的高低才是控糖的考驗。
  • 空腹血糖6.9,能恢復到正常水平嗎?
    空腹血糖的正常範圍為3.9mmol/L-6.1mmol/L,如果是6.9,可能屬於糖尿病早期,如果能在這階段能夠積極的控制血糖,注意飲食,多加運動,血糖是可以逐漸恢復正常的。
  • 空腹血糖6.2需要調理?如何降低空腹血糖,醫生一次性為你全說清
    導語:相信大家都知道空腹血糖,很多人都不陌生,尤其是對於那些血糖比較高的人來說,應該每隔一段時間去空腹測試血糖,看看血糖是不是穩定下來。對於沒有糖尿病的患者來說,空腹血糖也是非常不錯的一種方式,有利於身體健康。那麼,對於空腹血糖6.2的需要去調理嗎?如何才能降低空腹血糖呢?
  • 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哪個升高更嚴重?
    *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這一點很重要,你應該知道!餐後血糖與空腹血糖不同,進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們進食後,食物經過腸道,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對於胰島功能完好的健康人來說,雖然進食後血糖上升,但是由於胰島素很快分泌,血糖便很快降回正常範圍。
  • 空腹血糖7.6,四十歲,成了有糖尿病的人了嗎?還能恢復正常嗎?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有朋友問:查了幾次空腹血糖都在7.6mmol/L左右,是成了有糖尿病的人了嗎?都說有了糖尿病就治不好了,剛四十歲,還能恢復正常嗎?按照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空腹血糖大於7.0mmol/L和(或)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11.1mmol/L,這位朋友可以診斷得上了糖尿病,要完全摘掉糖尿病的帽子難以實現,但糖尿病是可防可治的疾病,切不可對自己失去信心。隨著年齡的增長,機的各項機能會不斷衰老退化,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誰都能坦然地接受。
  • 控糖密碼:空腹血糖的正常範圍是多少?如何準確測量?
    友情提醒:本文建議收藏哦上一篇與大家分享了餐後2小時的血糖正常標準與控制目標,以及正確的測量方式,這一篇給大家分享下空腹血糖的正常範圍和正確測量空腹血糖的方式。對我們糖友來說,初期控制空腹血糖要比餐後血糖重要。為什麼呢?因為餐後血糖等於空腹血糖的基礎血糖加上吃飯後攝入的葡萄糖。
  • 剛查出糖尿病還能逆轉嗎?做好這3點,血糖控制穩穩的
    有部分糖尿病患者確實沒有服用降糖藥物,而且血糖維持的也比較好,主要是因為他們採取了生活飲食的幹預方法,控制住了血糖。2.生活方式:減體重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醫生以及營養師的指導下,在減重的前三個月,如果只吃低熱量的食物,三個月後慢慢過渡到吃正常的食物。而且在這期間,每天如果堅持進行運動鍛鍊,這些已患多年糖尿病的患者,其中有一半的人可以在一年後病情得到緩解。
  • 糖尿病不單查空腹和餐後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大於6.5也是糖尿病
    由於糖尿病本身發病的隱匿性,我國糖尿病患者往往在出現併發症之後才就診,糖尿病確診較晚、併發症及合併症患病率高。糖尿病的診斷以前一直是靠抽血查單次血糖,大部分人只抽血查空腹血糖,而忽視了診斷早期糖尿病需要查糖耐量試驗。
  • 闢謠:空腹血糖6.3算不算糖尿病?不同情況,分別為你談清楚
    空腹血糖6.3,是個什麼樣的水平呢?這個值超過了3.9到6.1的正常血糖水平,但還沒有達到7.0以上的確診糖尿病的數值,那麼對於這樣的一個 數值 ,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空腹血糖6.3是糖尿病嗎?不一定!
  • 空腹血糖6.9,是不是發生了糖尿病?排除與確診流程簡介
    第二天張先生早晨起來就測了一下空腹血糖,結果顯示是6.9mmol/L,讓他很是著急,自己身體一向很好,感冒都很少,也沒有什麼不舒服,難道發生了糖尿病嗎?生活中不少人無意中測血糖發現有升高時,既擔心又著急,很怕糖尿病發生在自己身上。實際上一次血糖檢測並不能說明就是發生了糖尿病,但至少提示血糖可能發生了異常,接下來該怎麼做才能排除或確診糖尿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