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沒有被我們充分解讀和關注的企業社會責任故事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北大光華高層管理教育

一邊是尚未平息的疫情,一邊是尚未全面啟動的中國經濟,如何在防控疫情的同時保障經濟運行不受更大的損失? 聚焦「戰疫下半場:平衡生命帳與經濟帳」,我們將邀請北大光華的學者們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並給出應對之策。

本文由光華管理學院組織與戰略管理系副教授張閆龍撰寫,主題為「疫情下的企業社會責任實踐」。

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的過程中,社會責任這個名詞經常出現在新聞標題當中。簡單來說,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對其造成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影響所擔負的各種責任。近年來,這一理念在企業、媒體、研究機構和政府的推動下已經成為我們日常話語體系的一部分,並且和捐贈、慈善、公益等概念一起被公眾所討論。然而,在此次全民戰疫期間,在新聞媒體上被提及的最多的依舊是捐贈、慈善、公益等議題,社會責任被提及的時候,常常被簡單地等同於這些行動。實際上,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資源和能力是有限的,因此需要把注意力聚焦在部分議題上。此外,為了保證企業有動力,有能力持續地創造社會價值,社會責任的踐行也需要和企業的發展經營聯繫在一起。

從戰略高度來審視企業社會責任行動

近年來出現了關於戰略型企業社會責任的討論。這一理論認為,沒有企業能夠解決所有的社會問題,也無法承擔解決社會問題的所有成本。因此,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時,需要選擇一些與自己的核心業務有交叉的社會議題。其他的社會問題或許由其他行業的公司,NGO或政府機構來解決更合適。在這一選擇過程中,最重要的考量乃是這一社會問題的解決,是否能夠提供一個創造共享價值的機會,即在此過程中,社會利益得到保護,而企業的經營能力也得到增強。因此,從戰略的高度來審視企業社會責任行動,要注重企業社會責任行動的,長期性、方向性和目標性,注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例如技術、員工、品牌。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將社會責任與其經營戰略緊密聯繫,在做公益的同時增強企業的核心能力,樹立良好形象。

按照這一理論框架,企業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按照自身的特點,首先對面臨的社會議題分類。

社會議題的類型劃分:

第一類是一般性社會議題。不受企業運營直接影響,也不對企業長期競爭力具有實質性影響的社會議題。例如環境保護減少排放的問題對於銀行來說是一般性的社會議題,但是對於物流或者運輸行業來講,這就是一個與價值鏈相關的社會議題。

第二類是與價值鏈相關的社會議題。主要涉及,企業在價值鏈上的生產或經營活動,造成的社會影響,或涉及的利益相關方。

第三類是與競爭環境相關的社會議題,指外部環境中能夠對企業在當地競爭力形成重要影響的社會議題。

戰略型社會責任行為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價值鏈和競爭環境中的關鍵因素施加影響,達到造福社會提升企業競爭力的目的。因此,企業在選擇議題的時候可以優先選擇,所在社區關心的主題,選擇可以與企業的使命、價值觀、產品和服務協調配合的公益事業,選擇有能力支持經營目標的公益事業。比如,社區發展狀況有事能夠影響企業所需的關鍵和原材料的可得性以及質量。因此,為了企業和社區的共同利益,有咖啡企業便投入資源,為咖啡產地的社區提供教育,基礎設施等發展支持。國內一些中藥材企業也在原產地進行生態保護和中藥材的人工種植工作。這些行動都可以被劃入戰略型社會責任的範疇。

案例解析:疫情之下的企業社會責任實踐

這次防控疫情過程中,許多公司在堅守企業本分的同時當好社會公民、在堅持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同時、也在為自己的明天尋找生機。結合ISO26000社會責任指南,我們一起分析一些案例,觀察他們如何體現戰略型企業社會責任的精髓。

第一類社會責任行動主要與勞工實踐相關。

在這類案例中,企業在疫情發生後,採取有效措施保障員工健康和安全,保障員工的生活需要。一位抗疫一線的醫生認為:企業老闆不用捐東西,再讓員工在家辦公14天就是對國家最大貢獻。這種責任行為,在社會責任指南中,對應的是勞工實踐這一核心主題。員工是企業內部重要的利益相關方之一,他們的健康是企業維持經營和提升競爭力的基礎。在勞工實踐這一主題下,指南提出,工作中的健康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責任議題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危機面前,不僅企業展現出應有的擔當,許多公司的員工也主動提出降薪減薪,與公司共度難關。疫情之下,這些善意的舉動,實在令人感動。

第二類社會責任行動主要與消費者緊密相關。

在疫情面前,許多企業繼續堅持為公眾提供必需的公共服務,同時為特殊的群體提供專門的服務,保障社會的運行。比如,電信運營單位承諾疫情防控期間欠費不停機服務,保障疫情防控一線人員及疫情高發區用戶的正常通信,積極協助政府相關部門免費發送疫情公益簡訊。甚至減免部分參與防疫防控的醫護人員的通信費。這些行為體現的是社會責任框架中「獲取基本服務」的議題。類似的社會責任行為,在包括出行,網絡服務,餐飲服務在內的各行各業也都能看到。例如,民以食為天,武漢「封城」之時,許多餐飲也都響應號召,關門歇業。一些日夜戰鬥的醫護人員,靠麵包、泡麵、蛋黃派支撐。在這種情況下,武漢當地餐飲企業自發組織免費送餐,在外賣平臺的協助下。100多家公司加入了馳援一線的戰鬥,為醫生們免費送餐。[1]

第三類許多企業選擇竭力幫助社區度過難關。

常見的與社區相關的社會責任議題包括了,社區參與,教育和文化,就業,技術開發,財富與收入創造,健康和社會投資。與當下情形結合緊密的是關於社區教育和健康。典型的做法包括促進和支持各個層次的教育,提高教育質量,增加教育機會,提升社區知識水平。另一類熱點議題是確保社區的公共健康。公共健康受到威脅,會對社會產生嚴重的影響並且阻礙其發展。典型的做法包括促進良好的社區健康水平,例如幫助獲得藥品和疫苗,鼓勵健康的生活方式,阻止不健康的產品和物質。以及,推動普及健康知識和疾病防控的知識。此外,為了豐富重點地區民眾的居家生活,學習和工作,還有網際網路企業為重點地區的民眾送上免費超級會員,給用戶提供豐富的內容以及知識平臺。[2]這一系列的行動,發揮了這些企業的核心業務優勢,同時幫助公眾獲得防疫和其他保健信息,而且也豐富了重點地區民眾的居家文化生活。

接下來的三類社會責任行動,不但影響個體,更是在企業之間搭起橋梁。

第一類社會責任行動中,平臺企業發揮領導作用,提升消費者服務能力和水平,幫助消費者解決相關的合同爭議。更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促進價值鏈當中其他相關方履行社會責任能力的提升。此次疫情影響了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的出行計劃,1月27日起,全國暫停了境內外團體遊和機加酒的旅遊產品。整個旅遊行業開始處於半歇業的狀態。從1月21日,某旅遊預訂企業開始接到退訂電話,傳統的處理方法是一單一議,接到取消投訴以後,再電話聯繫合作酒店,根據情況判斷是否取消。由於取消訂單激增,當天該企業就推出新政策,只要是武漢相關的用戶,企業就允許無損退訂。

第二類決策承擔的是企業推動「公平運營實踐「的責任。

在這一議題下,社會責任指南倡導組織通過其採購和購買決策影響其他組織;通過發揮對價值鏈的領導力和帶動力,推動價值鏈成員接受和支持社會責任原則和實踐。典型的做法包括:考慮為中小型組織提供支持,包括提升他們對社會責任問題和最佳實踐的認知,並向他們提供額外幫助,以實現對社會負責任的目標。以及,採取措施,鼓勵其他組織採取與本組織相似的社會責任政策。所以這套企業社會責任的組合拳,集中了包括消費者議題和公平運營實踐議題的多個社會責任痛點。

最後還有一類責任行動,可以說是中國企業的創新責任行為。

在這類責任行動中,中國企業將共享經濟推動到了新階段,發明了「共享員工」的新模式。

疫情期間,不少餐飲企業臨時停工、歇業,導致員工無法正常上班,與此同時,零售、物流等保證日常生活相關企業的人力需求,逆勢增加。此前,某連鎖餐飲集團董事長在訪談中透露餐飲行業正在面臨至暗時刻,現金流撐不過三個月。在營業收入銳減的情況下,要發出工資,交租金,是十分困難的。面對這種情形,某零售企業宣布,自己可以「借用」多家餐飲品牌的員工到店內上崗。短時間內有千名餐飲業的員工開始走上臨時的工作崗位,支援在抗疫過程中,肩負維持城市基本運作重任的零售企業。[3]

與此類似,某電商物流公司也設計出了「人才共享」計劃,面向受疫情衝擊、工作受到短暫影響的人群,提供各類倉內分揀、包裝,社區騎手、快遞配送等工作崗位。所有報名人員需經在線面試、技能培訓、體檢後上崗,入職後,公司將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成功入職者採取靈活工作原則,短期上崗,視疫情發展和復工復產情況,可隨時返回原工作崗位。[4]

這種通過提供靈活就業機會,幫助受疫情影響的相關企業以及人才度過暫時困境的做法的確十分有創意。這種借用其他公司的員工,提供暫時就業機會,而且允許員工在疫情結束後返回原來崗位的「共享員工」做法,的確是一種管理創新。未來這一「共享員工」的新型社會責任實踐或許也會進入社會責任指南,成為危機當中責任企業救助其他組織和個體的新方法。

在疫情面前,受到嚴重影響的企業,無論大小,都在盡力用商業的方式貢獻自己的心力,思考這個社會,疫區的民眾還需要什麼,能夠幫他們解決什麼問題。這些社會責任案例讓我們看到,除了傾囊相助以外,在這個與病毒作戰的過程中,還有大量的,沒有被我們充分解讀和關注的社會責任故事。正是那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個體和善舉,匯集交織在一起,構成了我們戰勝災難的堅實社會基礎。

在這些社會責任案例中,我們看到了我們社會的強大社會資本,它是一種責任感,在當其他成員遇到困難時出手相救;它是一種信任感,確保在這種環境中,給予和獲取幫助的組織不會從中獲取不正當私利;它是一種高度共享,在反覆的合作互助的基礎上形成的社會知識;它更是一種蓄積在組織社區中的善意的集合。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多發一分光,就多一分希望。「

[1] 馳援武漢,「雞湯」或比「雞血」更有力,https://mp.weixin.qq.com/s/VgYxkbZw3wqbKC7ZYVkwmA

[2] 今天起給湖北地區所有親戚免費放送超級會員,https://mp.weixin.qq.com/s/T2-B_jmitzK3vrWqXRGBOQ

[3] 疫情當下,盒馬教會了我們什麼叫「大公司」的格局與擔當,https://mp.weixin.qq.com/s/7vNfbkpVzmBO7rG_XMnV6A

[4]蘇寧物流推「人才共享」計劃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842794

張閆龍,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組織與戰略管理學系副教授,MBA&MSEM項目執行主任。2002年和2005年分別獲得北京大學社會學學士、碩士學位;2012年獲得美國杜克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主要包括組織理論、社會網絡、企業社會責任、創新創業、制度擴散。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Social Networks等國內外管理學和社會學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2016年獲得北京大學教學優秀獎;同年獲得教育部英語授課品牌獎。2018年獲北京大學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

課程推薦

【中國經理人】

經理人作為企業的中堅力量,應恆志篤行,持續學習,助力企業發展。【中國經理人】項目自創立至今已有近20年,是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最經典的綜合管理類旗艦項目之一,主要為企業或其他組織的中高層管理人員所開設。課程旨在幫助學員建立系統的管理學思維,梳理管理知識,掌握管理工具,提高管理效能。課堂匯集了來自各行業的管理精英,通過行業知識與管理經驗的分享,學員還可取長補短、互通有無。

課程模塊:

一、宏觀經濟與行業分析

二、企業戰略與規劃

三、組織管理與領導力

四、財務分析與價值評估

五、新零售與數位化轉型

六、商業實踐模擬

誰應參加:

具備三年以上管理經驗,有出色的管理能力和領導力潛質的中高層管理者。

詳情請垂詢:

陳老師

相關焦點

  • 德魯克論企業的社會責任
    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在當下的公眾輿論語境中,「社會責任」已被等同於「公益事業」。這是一個不幸的誤解,不僅民眾的認識被扭曲,而且企業也順應和接受了這個似是而非的概念。我們經常聽到企業自我介紹:「我們是一家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全年捐助希望小學XX萬元,公司員工參與公益活動XX人次……」企業顯然在社會責任和公益之間劃了等號。
  • 萬和七年陪伴日背後:企業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
    今年,萬和則攜手《火星情報局》第五季和火星副局長楊迪一起發出倡議,號召大家在陪伴家人的同時,也要關注來自身邊的每一份溫暖。尤其在這個特殊的2020,我們見證了逆行的白衣天使,靜止的城市中穿行的快遞員,保家衛國的軍人,團結互助的遠親近鄰……這些點滴細小的陪伴故事,書寫成2020因陪伴而溫暖的中國故事。每一份陌生的善意,都是一種陪伴,是我們共渡難關的重要支撐。
  • 浙商企業的社會責任有什麼特徵?哪些企業表現良好?這份報告為你解讀
    根據對新時代浙商精神和社會責任的內涵定義,該報告在調研方法、案例研究、核心發現上均有獨具浙商特色的創新亮點和可供示範引領的積極作用。接下來,一起來看報告的幾大亮點。01創新方法,引領全國商幫社會責任研究《報告》在內容體系、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創新性為了總結和提煉浙商社會責任的現狀進展和特色經驗,《報告》創造性地綜合採用浙商企業問卷調查、浙商上市公司內容分析、浙商典型企業案例研究等多種方式,在內容體系、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創新性,可以引領全國商幫社會責任研究
  • 要論| 企業社會責任的時代內涵
    這種連接的能力,正逐步決定著社會財富的增長、轉移和分配。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與用戶連接越緊密的公司,越容易找到渡過經營危機的突破口。而自去年以來快速發展的私域電商,也充分體現了「連接」的重要價值。
  • 連尚免費閱讀——打造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
    連尚免費閱讀從建立閱讀習慣,關注「全民閱讀」這一社會問題出發,從自身、利益相關者(用戶)、社會、政府的角度,積極發現、挖掘和自身主營業務有關的商業機會,通過免費閱讀建立起一個健康的、可持續的合作網絡,與作者、用戶、廣告商、影視公司、動漫公司和政府等共同創造社會價值,進而帶動自身經濟價值的增長。
  • 多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業內專家共話企業社會責任與創新發展
    本次活動還揭曉了年度抗疫先鋒企業、年度公益典範企業、年度用戶口碑推薦品牌、年度責任創新企業等致敬名單,一大批在2020年度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和案例摘得殊榮。2020年抗疫、扶貧路上中國企業都是關鍵力量企業社會責任(CSR),已經成為國際社會普遍接受的理念。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
  • 人民日報社企業監管部主任餘繼軍:為弘揚企業社會責任作出應有的貢獻
    人民日報社企業監管部主任餘繼軍:為弘揚企業社會責任作出應有的貢獻 2020-11-27 2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企業社會責任峰會成功舉辦
    12月10日,由中國經濟傳媒協會、中國扶貧開發協會作為指導單位,北京商報社、《中外企業文化》雜誌社主辦,西街傳媒(北京)有限公司承辦,北商研究院、《數據》雜誌社和清華大學網際網路產業研究院為合作單位的「2020企業社會責任峰會」在新聞大廈長安發布廳成功舉辦。
  • 企業如何履行社會責任
    本報北京6月7日電(光明網記者張薇、金赫)國務院國資委研究局局長彭華崗日前做客光明網直播間,就中央企業如何更好地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等問題,接受了光明網的獨家採訪。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意義重大  近來,企業社會責任問題尤其是央企的社會責任行動,是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
  • 阿里巴巴王瑞合:企業的社會責任是建立服務和利他的價值觀
    12月19日,第十七屆中國企業公民論壇在上海外灘茂悅大酒店舉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秘書長王瑞合在論壇上表示,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核心,是既要建立服務和利他的價值觀,還要有真正全力以赴的忘我投入。樹立社會責任觀王瑞合表示,阿里在成立之初,就建立了樹立「社會責任」的價值觀體系,多年以來,阿里把回饋社會作為企業的核心。「阿里能夠在急難險重的重大時刻做出不忘初心的選擇,並且在此理念和價值觀的引領下,吸引到了業內更多志同道合的同事,朋友,戰略合作夥伴。發揮先鋒示範作用,影響更多企業同行。」
  • 愛庫存獲2020企業社會責任公益典範獎
    從2017年第一屆「企業社會責任峰會」舉辦以來,峰會一直堅持的舉辦宗旨,就是致力於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的公益性機制,並持續發力把峰會打造成企業社會責任領域的高端平臺。2020年,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2020年,又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企業社會責任在傳統扶貧計劃之外,又萌生了新的維度。
  • 第五屆企業社會責任高層論壇在京舉行
    圍繞持續推進企業和企業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陳昌智提出三點希望和要求。一是要構建健康的企業社會責任生態,增強企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匯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磅礴力量。二是要加大對企業社會責任宣傳普及的工作力度,優化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輿論環境,主流媒體應把握好正確輿論導向,營造好鼓勵企業家投身社會建設的輿論氛圍。
  • 提素:重新定義企業社會責任
    面向企業,提素的願景是重新定義企業社會責任。都說社會是一所大學,但是教室在哪兒?老師在哪兒?當下關於教育的現狀是,人們在學生階段接受學校的教育,到了社會上形成斷檔。一個成年人帶著尚需打磨的三觀和品行,在法律的框架下行走社會,卻因為政府行政力量的不足,再也沒有人教育TA別闖紅燈、別插隊、別公放等等。即便在企業內部,午休期間外放玩兒遊戲、偷共享零食架的食品、衛生間吸菸等不文明(甚至可以歸為違法的)行為並不鮮見。
  • 國投獲第十五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年度扶貧獎」,扶貧故事受央媒...
    國投獲第十五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年度扶貧獎」,扶貧故事受央媒關注!高峰論壇暨第十五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頒獎典禮」舉行活動發布了「第十五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評選結果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榮獲第十五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年度扶貧獎」此前,國投入選2020
  • 臺灣人眼中的大陸企業社會責任
    《 WTO 經濟導刊》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主管,關注中國入世後中國經濟和企業融入全球經濟潮流中各類重大經濟事件,是以 WTO 事務為主要報導內容的財經類期刊。由商務部主辦的《WTO經濟導刊》,是中國加入WTO一周年時,為協助企業與國際驗證標準接軌而成立的專業媒體。
  • 姜曉萍:社會治理是社會各方的責任
    【姜曉萍:社會治理是社會各方的責任】 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姜曉萍指出,社會治理不只是黨委和政府的責任,而且是社會各方的責任。要堅持黨對社會治理的集中統一領導,更好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提供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 國網信通股份公司榮獲第十五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
    12月12日,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網主辦的「2020人民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暨第十五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在北京正式揭曉,本次以「中國力量  不同凡響」為主題,旨在表彰那些在逆境中勇於挑戰,在挑戰中積極變革,在發展中不忘踐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和機構。
  •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駿豐頻譜獲「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百強企業」殊榮
    此次論壇表彰了一批信譽良好和社會責任感強的個人和單位,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貴州茅臺酒廠(集團)習酒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學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廣州市浪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獲選2020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度致敬、慈善扶貧人物、抗疫先鋒等企業人物獎項。
  • 第五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峰會_財經_中國網
    對給予本次活動關心和指導的各位領導和嘉賓表示衷心的感謝! [2012-12-20 14:25:03]  [新華網總裁田舒斌]作為中央重點新聞網站,新華網是一個具有強大影響力、傳播力和公信力的平臺,我們始終關注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進展,致力於發揮媒體的力量,報導企業責任感人事跡、樹立責任的榜樣、尋找社會責任的價值和魅力。
  • 「企業常青就必須肩負更多社會責任」
    是什麼讓他和他的夥伴們持之以恆的關注公益事業,用持續不斷的慈善捐贈,塑造起負有擔當的企業形象?本文將獨家專訪這位深圳房地產業的「公益人」,解讀新世界集團的公益密碼。  14年公益路捐資過億,源動力在哪?細數黃偉和新世界集團的慈善捐贈記錄,存有記錄的最早一筆捐贈,是1994年時捐資6萬元給陽春市春灣中學建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