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城市管理與綜合行政執法專家、和諧宜居智庫董事長羅亞蒙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學宣講「法治中國·膠州經驗」,和諧宜居智庫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浙江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城市發展與管理系主任楊雪鋒教授在中國市長研修學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幹部學院)舉辦的「中國城市治理高峰論壇」上發表演講推介「法治中國·膠州經驗」,中國法學會法治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丁一鶴教授說「膠州綜合執法經驗,如同公安系統的楓橋經驗一樣,值得全國推廣」。
——作為我國城市管理科學界、法學界專家學者共同推崇的城市管理與綜合行政執法經驗樣本,山東省青島膠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兩平臺一隊伍」建設經驗,豎起了新時代城管執法行業標杆。
膠州市是「全國文明城市」,位於山東半島西南部,膠州灣西北岸,自唐宋以來港盛州興,海運貿易持續繁榮,唐宋時是長江以北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全國五大商埠之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古往今來,人口密集,商貿發達,商鋪林立,城市治理任務極其繁重。十八大後,膠州被列為我國首批國家綜合執法體制改革試點城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在膠州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合併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整合國土資源局、農業局、畜牧局、食品藥品監督局、住房城鄉建設局等有關政府部門行政執法隊伍,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於2015年組建成立了「膠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列為政府組成部門,依法獲得綜合行政執法主體資格。現有執法人員878人,設13個業務科室、1個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和13個執法中隊,主要行使城管執法、文化市場執法、土地礦產、農業、畜牧獸醫、食品安全、規劃、物業等八個方面的1177項行政處罰權和73項行政強制權,執法服務社會主體13000餘家,執法面積1324平方公裡。
2017年3月份,膠州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李建勳出任膠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更進一步推動「兩平臺一隊伍」建設形成行之有效的完整綜合執法工作方法體系。
一、把維護群眾利益作為首要任務,把全方位服務市民作為總抓手,執法基礎信息管控平臺發揮了三大優勢
膠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基礎信息管控平臺是綜合執法工作的核心系統,具備了執法服務對象社會主體實時監管、基礎地理信息實時監控、自動化篩查、自動化比對、自動化匯總、自動化考核等多項功能,通過「動態轉換三色預警」、「非動態轉辦三色預警」、「圖斑核銷三色預警」等三種預警模式,實現各個執法環節的有效銜接,使基礎信息管控平臺成為綜合執法工作利器。
「三色預警」機制,就是將八大執法領域的13000餘個社會主體全部錄入基礎信息管控平臺系統,根據違法行為發生頻率,對所有執法項分為重點、一般、放心三個檔次,相應執行紅、黃、綠「動態轉換三色預警」機制。將出現違法行為的、經營狀況複雜的社會主體列為紅色預警,執法人員需2天一次實施重點執法檢查;對暫無違法行為、但有違法苗頭的列為黃色預警,執法人員可每周一次進行定期檢查;對沒有違法行為,且對執法工作積極配合的列為綠色預警,可每半月一次執法檢查。對原為綠色預警監管對象出現違法行為的,系統自動將預警級別提升為黃色預警,對規定時間內沒有消除違法狀態的,系統自動升級為紅色預警。對原為紅色預警的監管對象因整改到位,違法狀態消除且半月時間內再無違法行為的,可降為黃色預警,一個月時間內無違法行為可降為綠色預警。
通過三色動態預警轉換,使執法人員既能準確抓住執法重點,又能靈活「彈鋼琴」全面兼顧,有利於對違法行為實施精確監控,有效提高執法效能,降低執法成本和行政執法官工作強度。「掛牌督辦」機制,就是將上級領導批示件、相關行政部門轉辦函、群眾投訴件及網格員巡查發現的違法行為全部納入基礎信息管控平臺掛牌督辦,明確辦理時限和辦理標準,實行綠、黃、紅「非動態轉辦三色預警」,分別對應分隊、中隊、局業務科室的三級管轄權限轉換。掛牌督辦事項初始階段為綠色預警,由網格責任分隊負責辦理,在規定時間內沒有辦結的,系統自動升級為黃色預警,由轄區責任中隊負責辦理,對規定時間內依然沒有辦結的,系統自動升級為紅色預警,由局相關業務科室直接辦理。違法行為消除後,該監管對象直接納入動態轉換三色預警模式。「圖斑核銷三色預警」,就是將無人機拍攝的違法行為上傳系統掛牌督辦,系統自動實施綠、黃、紅「圖斑核銷三色預警」,按照掛牌督辦流程,違法行為消除後系統自動核銷,轉入常態化監管。
實踐中,執法基礎信息管控平臺發揮了以下三大優勢:實行「三色預警」機制,精準篩選執法對象,執法服務更具針對性;實行「掛牌督辦」機制,梯次提升執法層級,解決群眾訴求高效快捷;廣泛運用無人機監控,超前預防違法行為,有效促進社會和諧。膠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廣泛應用無人機技術,將工作重點從拆違前移到防違,防患於未然,取得良好效果,全面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執法效能,促進社會和諧,真正實現了執法為民、服務為民。
李建勳局長說,「執法基礎信息管控平臺」計算機軟體已經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版權局依法登記,其智慧財產權依法受國家法律保護。平臺能夠做到使得一線執法單元對自己的任務瞭然於胸,既能夠抓住「牛鼻子」,又能做到「彈鋼琴」。局各業務科室可以通過平臺總攬轄區內本領域執法現狀,統籌規劃業務建設,科學調度力量提前預防違法行為的發生,做到「抓早」、「抓小」、「抓苗頭」,將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實現了精準管控和精確打擊相結合。平臺依據「象限理論」,將任務項根據輕重緩急分為重點、一般和放心三個層級,具體實施過程中又把領導科學的抓重點、帶一般方法融和在一起,解放了勞動力,解決了一線執法力量嚴重不足的矛盾,減少了對放心單位的監管頻率,避免了百姓的厭煩心理,極大地促進了執法和諧度。
羅亞蒙教授在觀摩膠州市「執法基礎信息管控平臺」演示後說,膠州市「執法基礎信息管控平臺」是我國綜合行政執法領域的重大創新和技術革命,體現了膠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的擔當精神、創新精神,在做到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同時,釐清了行政監管與行政執法的界限,主動擔負起部分監管智能,前進一步滲透到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同時與行政監管部門緊密銜接,可以直接應用監管部門的日常監管結果,減少了協調環節,避免了重複巡查和執法擾民,提前糾正違法為群眾最大化減少違法損失。整體而言,「執法基礎信息管控平臺」具有總攬全局統一調度、分清主次科學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能、減少擾民促進和諧等顯著優點,是智慧城市技術應用於綜合行政執法領域的生動案例,是網際網路+「科技城管」的成功典範,為膠州構建「和諧城管」、「和諧宜居城市」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