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宏觀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轉 但不「急轉」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海通宏觀梁中華、陳興、侯歡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解讀.m4a

03:14來自金融界

投資要點:

不是急轉彎,但也是轉彎。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宏觀政策強調「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更加精準有效,不會急轉彎。我們認為今年貨幣、財政均加碼穩增長,部分措施只是疫情衝擊下的「偶然」,穩增長和防風險並重才是「常態」。貨幣靈活精準,穩定宏觀槓桿。貨幣政策定調增添「精準」、「合理」,要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預計明年信用政策進一步常態化,社融增速或在10%附近。短期內,短端資金利率加息概率不大。財政更可持續,規模或有下降。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加「更可持續,保持適度支出強度」。預計明年財政支持力度會有所下降。在結構方面,會議提出「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在促進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節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重視科技戰略支撐,產業鏈自主可控。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著力解決制約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大難題,抓緊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要實施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打牢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等基礎。堅持擴大內需,全面改革開放。堅持擴大內需,包括消費上減少行政性限制、完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增加公共消費。在投資上,聚焦數字經濟、新基建、製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包含國企改革、金融機構治理、考慮加入CPTPP。注重社會公平,關心民生福祉。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要健全數字規則,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要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和租購同權。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合理調控租金水平。減汙降碳協同,保障糧食安全。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包括種子庫建設、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規範耕地佔補平衡等  -

1.不是急轉彎,但也是轉彎

會議指出,「明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建黨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所以「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仍然很重要。

在對明年經濟形勢的判斷上,會議認為,「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世界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復甦不穩定不平衡,疫情衝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

所以宏觀政策會強調「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更加精準有效,不會急轉彎。

我們認為,二季度以來我國經濟加快恢復,四季度GDP有望實現6%附近的增長,已經回歸到正常增長區間。今年受到疫情衝擊,貨幣、財政均加碼穩增長,但資產泡沫領域也有所抬頭,所以在經濟恢復正常增長以後,宏觀政策也會回歸常態

什麼是常態化的宏觀政策?其實就是貫徹新發展理念,不去強刺激,追求「高質量」,更加注重新經濟領域的增長,注重經濟內部結構的調整。今年穩增長的部分措施只是突發疫情衝擊下的「偶然」,穩增長和防風險並重才是「常態」。所以政策不會「急轉彎」,但回歸常態化的過程也是「小轉彎」。

2.貨幣靈活精準,穩定宏觀槓桿

對貨幣政策的定調,從措辭上的變化也能看得出來,去年強調「靈活適度」,今年多了「精準」、「合理」兩個詞,今年沒有提「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也沒有提「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今年會議還強調「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指出「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今年融資增長遠遠快於經濟增長,宏觀槓桿率上升幅度接近30個百分點,但其實也增加了資產泡沫和債務風險,經濟恢復後,穩定槓桿率是肯定要做的。所以貨幣政策要回歸中性,尤其是信用方面的政策在今年下半年以來已經慢慢回歸常態,信貸投放完全回到了季節性的增長節奏。明年信用方面的政策預計會進一步常態化,如果按照融資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匹配來測算,預測明年社融增速或在10%附近。

至於短端資金利率會不會加息,我們認為短期內概率不大。因為經濟總量雖然趨於正常,但結構其實還比較弱,集中表現為投資強、消費弱,而且從通脹指標來看,CPI還在下行,PPI還處於負值區間,在這樣的情況下,加息的概率不大。而且從收緊的角度看,信用方面的政策已經在回歸常態化,國債利率、企業發債利率均已回升到2018年水平,貸款利率也在趨於上行,已經起到了「加息」的效果。

再往前看得久一些,那就得看經濟了。我們預計,今年對經濟拉動作用較大的房地產相關領域明年會降溫,海外疫情恢復得快的話,出口增速也會有所下降,經濟動能先上衝再下降,來不來得及「加息」得看節奏。

3.財政更可持續,規模或有下降

積極的財政政策在去年的「提質增效」的基礎上增加「更可持續,保持適度支出強度」,這與政策不急轉彎的基調相一致。但今年疫情衝擊下,政府槓桿率大幅上升,要考慮財政「更可持續」的話,今年多花一些錢,明年就要少花一些。所以預計明年財政支持力度會比今年下降一些。

從結構上來看,會議表述把去年「做好重點領域保障」調整為「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並且進一步提出「在促進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節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也就是說財政政策要在更加強調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上下功夫。

4.重視科技戰略支撐,產業鏈自主可控

今年會議提出八項重點任務,其中「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位居前兩位,我們認為這兩項是在「十四五」時期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中之重,而關注點在於「基礎」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從會議表述看,國家扮演著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角色,科技創新的方向和重點要聚焦於「著力解決制約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大難題」。與此前會議相比,本次會議對基礎性研究的表述著墨較多,提出「要抓緊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重點布局一批基礎學科研究中心,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國際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而企業是科技創新中的主體,會議提出「支持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帶動中小企業創新活動」。在激勵方面,要「落實好攻關任務「揭榜掛帥」等機制。

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會議指出,「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在產業薄弱環節,要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而對於產業優勢領域,要搞出更多獨門絕技。值得關注的是,在產業鏈自主可控上,會議仍然強調「基礎」:要實施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打牢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等基礎。

5.堅持擴大內需,全面改革開放

在重點任務中,排第三、第四的分別是「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和「全面推進改革開放」。我們認為,這兩項是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兩條主線。

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會議指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在制度安排上,主要聚焦於兩方面:一是消費。會議提出,「擴大消費最根本的是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具體而言主要包括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完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合理增加公共消費」等措施。二是投資。會議指出,要「增強投資增長後勁」,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在外溢性強、社會效益高領域的引導和撬動作用。具體工作安排包括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擴大製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建設現代物流體系。此外,會議強調「統籌好產業布局,避免新興產業重複建設」。

全面推進改革開放。會議提到,要推動改革和開放相互促進,加強國際宏觀政策協調。對於改革,主要集中於兩方面:一是國企改革。會議指出要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主要包括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放寬市場準入、保護智慧財產權、建設統一大市場。二是金融機構治理。要健全金融機構治理,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同時要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對於開放,會議指出要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6.注重社會公平,關心民生福祉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之下,會議對於社會公平問題更為重視,更加關心民生福祉。而「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和「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正是本次會議注重社會公平的體現。

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與去年相比,這是相對更新的重點任務,該任務主要針對兩大領域:一是數字經濟領域。會議提到,要「健全數字規則」,要完善平臺企業壟斷認定、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範。二是金融領域。會議指出,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

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住房保障是備受中國居民關注的問題,對於大城市尤甚。會議重申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安排集中於兩方面:一是租賃市場建設。會議提到,要「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值得關注的是,要「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規範發展長租房市場」。此外,還包括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二是土地供應。會議提到,「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閒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

7.減汙降碳協同,保障糧食安全

作為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之一,汙染防治在持續推進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實現減汙降碳協同效應,「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成為本次會議較新的安排。而20年糧食價格上漲,糧食安全一時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是今年會議的另一新題,並且同樣涉及汙染治理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會議提到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具體安排上主要集中兩方面:一是能源發展。會議明確要大力發展新能源,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二是國土綠化。會議指出,要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會議提到,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具體的安排主要包括加強種子庫建設、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會議提出,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規範耕地佔補平衡。在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上,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此外,要加強農業面源汙染治理。

相關焦點

  • 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本報記者 顧 陽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2021年宏觀政策的取向如何,備受關注。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
  • 權威人士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權威人士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劉夏村、戴小河、劉文昕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了2021年經濟工作。如何看待「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經濟走勢?宏觀政策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有何考慮?構建新發展格局如何邁好第一步?
  • 明年宏觀政策的八大看點——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12月18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與一周前的政治局會議的內容相比,對明年的國內外形勢預判更謹慎,政策的指向更加積極明朗,任務部署更加全面和細緻。進一步明確了擴大內需和強化科技這兩大戰略作為穩增長的支撐點,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以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2021年九大方向(附機構解讀)
    來源:Wind資訊Wind資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新華視點用一張圖帶你速覽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乾貨。三年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內容重點梳理如下://機構解讀亮點多 //而崑崙資產管理中心首席宏觀研究員張瑋分析認為,對於明年的宏觀政策,會議指出「明年宏觀政策要保持聯繫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復甦的必要支持力度」。
  • 大轉折點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五大重磅信號!
    此次經濟工作會議是三重轉折點下的重要會議,僅僅與2019年會議對比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將結合過去十幾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行分析。  我們認為,本次會議最大的重點科技自主性,幾乎所有政策都是圍繞這一主題進行安排。
  • 宏觀調控「不急轉彎」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十大看點勾勒明年重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相比去年,今年會議有不少新的提法。會議對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以及八大重點任務的部署,勾勒出明年我國經濟工作的十大看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系列評論 把握好時度效,明年宏觀政策將與經濟...
    中國民生銀行(600016,股吧)首席研究員 溫彬 研究員 馮柏在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復甦向好的背景下,明年宏觀政策基調如何,側重點有何變化,有哪些政策將延續,又有哪些政策將退出等問題,備受市場關注。基於這些問題,我們對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有關今年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部署進行解讀,以把準政策方向,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 重磅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明年樓市!
    今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主要是部署2021年的經濟工作,我對明年的重點內容做下簡要解讀。1、先說對房地產的表述。強調要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堅持房住不炒,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然後大筆墨談的都是租賃住房的建設。
  • 李迅雷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明年宏觀政策的八大看點
    來源:中泰證券資管12月18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與一周前的政治局會議的內容相比,對明年的國內外形勢預判更謹慎,政策的指向更加積極明朗,任務部署更加全面和細緻。進一步明確了擴大內需和強化科技這兩大戰略作為穩增長的支撐點,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以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系列評論丨把握好時度效,明年宏觀政策將與經濟...
    基於這些問題,我們對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有關今年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部署進行解讀,以把準政策方向,確保「十四五」開好局。宏觀政策基調近期,市場上關於明年宏觀政策的爭論頗多,主要集中在到期的抗疫政策是否會集中退出、偏寬鬆的政策是否會加快收緊、積極的政策是否會得到延續等方面。
  • 定調2021,中國經濟這麼幹——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任務部署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題:定調2021,中國經濟這麼幹——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任務部署新華社記者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如何確保「十四五」開好局?明年經濟工作著力點和發力點在哪?
  • 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九大政策信號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未來經濟發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風向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經過5年持續奮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即將完成。會議強調,明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 各大機構全面解讀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對政策的定調要好於...
    下面是各大機構對此次會議解讀:安信證券:政策強調「不急轉彎」 市場有望更上一層樓安信證券指出,12月以來市場的下跌反映出投資者對政策未來退出和收緊的過度擔憂。現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出了明確的政策信號:「不急轉彎」,我們研判未來政策逐步退出,投資者所擔心的「政策懸崖」現象出現概率極低。
  • 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積極的財政政策回歸常態 需重點關注四方面...
    原標題:【財經分析】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積極的財政政策回歸常態 需重點關注四方面內容   今年中央經濟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五大看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the Central Economic Work Conference)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作為宏觀經濟政策的風向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對今年經濟形勢作出總結,對明年經濟工作進行定調,並對明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作出部署。
  • ——權威人士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權威人士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劉夏村、戴小河、劉文昕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了2021年經濟工作。如何看待「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經濟走勢?宏觀政策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有何考慮?構建新發展格局如何邁好第一步?
  •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要內容
    每逢歲末,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備受海內外關注。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闡述和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重要平臺。「十三五」時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從產業發展到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從資源環境到社會民生,從對外開放到創新驅動,宏大的經濟工作頂層設計日益完善,國家發展重大戰略的缺項得以補齊,重大方針政策更加完整,發展方向更加明確清晰。
  • 國金證券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經濟逐步回歸常態化 明年加息可能...
    摘要 【國金證券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經濟逐步回歸常態化 明年加息可能性相對較低】經濟逐步回歸常態化,我們預計明年政府不會提具體的經濟增長數量目標。
  • 財信研究解讀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政策不急轉彎,新格局要...
    財信研究院 宏觀團隊胡文豔 李沫 陳然正文事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八大重點經濟工作。針對本次會議透露出的經濟和政策變化,我們解讀如下:一、2021年經濟形勢:外部不確定、內部不牢固從外部環境看,疫情變化存在不確定性,且各國疫苗接種步伐不同步,將導致明年全球經濟復甦不穩定不平衡,另外會議重點強調「疫情衝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我們認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 政治局會議五大信號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瞻——國君宏觀周報...
    原標題:政治局會議五大信號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瞻——國君宏觀周報(20201213)   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