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全省「12369環保舉報聯網管理平臺」共接到環保舉報681件,環比下降13.7個百分點,同比下降26.8個百分點。其中,已受理357件,因舉報線索不詳或不屬於生態環境部門職責範圍而未受理324件。
各類渠道舉報量均呈下降趨勢
2020年10月,全省接到的舉報件中,「12369」環保舉報熱線電話舉報120件,微信舉報487件,網絡舉報65件,群眾來信來訪反映的問題9件,佔比分別為17.6%、71.5%、9.6%、1.3%。電話、微信、網絡舉報量環比分別下降20.5個百分點、12.7個百分點、10.9個百分點;同比分別下降56.0個百分點、26.1個百分點、0.01個百分點。
圖1 10月全省環保舉報來源情況
大氣汙染仍是群眾舉報的主要問題
從汙染類型看,反映大氣和噪聲汙染問題數量較多,分別佔汙染舉報總量的38.3%、36.1%;反映水、固廢、輻射及其他汙染問題數分別佔10.8%、7.4%、7.4%。其中,反映大氣、噪聲、水汙染、固廢、輻射及其他問題數環比分別下降5.8個百分點、10.2個百分點、23.2個百分點、8.9個百分點、35.7個百分點。
圖2 10月各汙染類型舉報量
(註:一件舉報中可能同時涉及多種問題,因此各汙染類型之和≥總投訴量)
大氣汙染舉報中,反映惡臭異味和煙粉塵類廢氣汙染問題較多,分別佔大氣汙染舉報數的52.1%、27.0%;噪聲汙染舉報中,反映工業噪聲、社會生活娛樂噪聲汙染問題較為突出,分別佔噪聲汙染舉報數的76.4%、13.4%;水汙染舉報中,反映生活廢水和工業廢水汙染問題相對較多,分別佔水汙染舉報數的48.8%、20.3%。
微信舉報已成為群眾反映問題主要渠道
從舉報歸屬地來看,21個市(州)均有涉及。成都舉報總量仍居首位,為260件,佔全省舉報量的38.2%;排名第二的綿陽舉報量為45件,自貢、巴中、阿壩、甘孜舉報量均不超過10件。
從各地舉報渠道看,成都電話、微信、網絡渠道舉報量均為第一,分別佔全省同類型舉報量的32.6%、40.6%、44.6%。瀘州電話舉報量較多,佔當地舉報總量的60%;除瀘州外,其餘市(州)微信舉報量佔比超過50%,巴中、阿壩微信舉報量佔比最高,均為當地舉報總量的100%,微信舉報已成為群眾反映問題的主要渠道;各市(州)網絡舉報量均較少,除成都外,其餘均不超過10件。
圖3 10月各市(州)舉報情況
2020年8月舉報辦理情況
按照《環保舉報熱線工作管理辦法》關於「舉報件應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辦結」的規定,2020年8月受理的舉報件已全部辦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