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偶然看到了一條資訊。它說的是,在去年11月末,關於揚州子女辭退保姆,而保姆照顧的是子女99歲的老父親曹先生。網友也熱議得沸沸揚揚。各種聲音傳出,有的說對,因為是得防著保姆;有的認為父親那麼大歲數了,這麼個事還不能做主嗎;子女照顧不周啊。而我也想談談自己的親身經歷。
現在是2021年,70後的父母,大都也已經70多歲了。而70後在給上輩養老的問題,已經出現了各種力不從心的感覺。我的父母也75歲了,也有血壓高、心臟病。平時,他們都相互照顧。
但去年夏天的一天,我的母親卻一下子得了病。我們姐弟三個和一個弟妹都齊刷刷地趕了回去。當天中午,我們四個人帶著母親去了區醫院,大夫不給看;在雨中,我們又開了兩個多小時的車轉到了市醫院。終於,這收了母親住院。那天對我們來講,真是一路狂奔。在晚上近八點,我們終於心放到肚子裡了。
開始,我們姐弟三個人互相換班,白天、晚上照顧母親。在我的母親住院期間,我的一個弟弟,也因為急火攻心,得病住進了醫院。但三周以後,母親的病也沒有全好利索。因為我們都要上班,也都要照顧各自家庭,我們就不能,天天去醫院照顧母親了。後來,我們想出了個折中的辦法,不行就找個好點的養老院,有大夫看著,有護工照顧,慢慢養。
決定去養老院的前一天,我和母親躺在一張床上,我真是輾轉反側。因為她從來沒在養老院呆過,一直在家住。我不時叮囑著她,我忽然問了她一句:「去養老院,您行嗎。」。老人家說「沒事,你們三個要是想我,就去看媽。」當時,我的眼淚就撲簌簌地往下掉。恨自己因為有工作,有孩子不能照顧她,客觀條件無情地擺在了我的面前。
但第二天,在送母親的路上,我忽然還是繃不住了,我說「媽,您別去養老院了,這個地方,現在還不適合您。」我媽聽著,笑著說,「我不去,怎麼辦?」我說:「我先管著您,以後再說」。後來的日子,有二周,我早晨從媽家走,晚上往媽家跑,主就一直住在媽家。弟弟他們,因為公司管得嚴,不能象我那麼勤,但也隔三差五地往家趕。而在我們熬過一個月以後,母親的病終於算好了。我有時深切感到,這次選擇是我做得最正確的一次。這次母親生病,出狀況的時候,也幸虧我們姐弟三人,孩子多,才能互相幫襯著。而對於象我的女兒———獨生子女這一代,我真不敢想像,我們的養老會是個什麼樣子。
有的時候,我也感覺,因為家庭條件和生活習慣的不同,很難和父母長期住在一起,所以說對自己父母養老的問題,解決的辦法真是挺難的。尤其有些子女與父母分別住在不同的地方,再加上子女有工作纏身 ,父母的養老問題真的就是讓人腦仁大。
但是象揚州的老父親曹老先生,用自己的退休錢支付保姆費,兒女卻不願意,怕保姆貪圖錢財,讓人百思不解。其子女的做法也要考慮一下,老父親的日常誰來照顧。長輩養一小實現了,而子女的養一老實現了嗎。父母從小對我們是傾心地付出,而我們又怎麼對待父母的,對父母又做了什麼呢。
不知道,大家對自己父母的養老問題,能有什麼妥善的辦法,做到盡心盡孝。而大家對自己的孩子,在將來給我們養老又有什麼期待。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