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兩周,2020年高考成績放榜,結果一定是「幾家歡喜幾家愁」,高考對於整個人生而言,算不得什麼,但是它能夠改變每個人的軌跡。
最近一段時間,民辦三本的招生廣告活躍在網絡空間,QQ群、微信群、知乎、貼吧、豆瓣等等平臺,一看到那麼多民辦院校誘人招生廣告,深感痛心。小編不僅感慨:為什麼有很多人願意掏十幾萬去讀個民辦三本,不肯花1年時間復讀拼個二本呢?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教育領域的網民,不得不揭露一個現實:考不上二本就去復讀!
也就有人要抬槓了:那萬一復讀沒考上二本呢?
如果一個人在18歲的時候都不願意花1年時間復讀,不願意給自己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那以後社會上是不會再有機會讓你重新改變命運了。
民辦高校不好嗎?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對於土豪朋友,你隨意,高興就好。對於普通工薪家庭的孩子,我覺得有責任提醒他們。
民辦高校、獨立院校現在絕大部分已經脫離「母校」,與「XX大學」沒有1毛錢關係了。學校名稱、教學資源、管理體制都是獨立的,畢業證、學位證都是獨立的,如果花錢買個「本科」文憑。
在復讀過程中,很多人都會因為「苦」而覺得難以堅持。很多人回憶起自己辛苦的求學時光,會有這樣的話「那時候很苦,但是想到自己的目標,感覺一切都是值得的。」
那些膽小怕復讀的人,你們真的會開開心心地帶著父母多年的積蓄去上三本嗎?可能有人會說「三本也是個本」,的確,打嘴炮又不需要錢。
要知道,有多少民辦三本的高級職稱教師(教授)佔比超過10%,上著水貨的學校,水貨的專業,含金量一般的文憑,真的甘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