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靜遠
《聽見她說》是由騰訊視頻出品的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由趙薇擔任發起人、監製,共八期,由白百何、郝蕾、齊溪、王智、奚美娟、楊紫、詠梅、楊冪分別演出。
「某種角度上來說,獨白劇並不是一個非常商業化的表現形式,它更多的是希望所有的聽眾觀眾能夠看到內心的東西,世界不歡迎倒退,性別觀也需要前進。」《聽見她說》藝術對談沙龍中,主持人介紹到。
然而根據云合數據顯示,被主持人稱之為「並不是非常商業化的表現形式」的獨白劇《聽見她說》,市場表現並不差,甚至還躋身頭部。正片有效播放市佔率及排名一直持上升趨勢。截至目前共播出四期,第一期播出時市佔率第5,從第二期開始,每個播出日都保持在市佔率排名第三。
中國版《聽見她說》是如何誕生的
《她說:女性人生瞬間》英國原版的誕生,是源自於BBC為了慶祝女性獲得選舉權一百周年紀念。
BBC原版《她說》因其內容先鋒性、尖銳性以及形式的新穎在播出引起了國外很大的共鳴和社會討論。
「我在內部看片的時候就想如果能夠有機會把這樣一個項目帶到中國來,做中國版,講女性故事、女性力量就太棒了。」BBC Studios大中華區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丁可在《聽見她說》藝術沙龍對談現場分享到。
帶著這個把《她說》落地國內的想法,丁可在2018年回國的第一時間就和後來成為國內版《聽見她說》總製片人的金娜聊了該項目。很快金娜就把這個項目給趙薇看了,三個人一拍即合。
促成這個項目落地的不僅是趙薇和金娜的加盟,也離不開國內綜藝發展的大趨勢和騰訊作為視頻平臺方的加持。
「我跟李笑(騰訊視頻天馬工作室總監兼《聽見她說》監製)在坎城時候就談過。」丁可在沙龍現場分享到,綜藝平臺開始了對短綜方向的探索,有影響力的藝人和明星去做主要表達,從而去傳達更深度的內容是一個新趨勢。而《聽見她說》的形式和這種短綜發展的大趨勢,在各方面都特別貼合。
「你們為什麼會選擇這個項目?」 騰訊視頻天馬工作室總監,兼《聽見她說》監製李笑在沙龍現場說,「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個節目的這個題材和表達,它的銳度是過往所有綜藝節目裡面,尤其女性題材裡面沒有的,也不太敢觸碰的一個部分。」
丁可認為,BBC版本的《她說》呈現的是八位女性故事真實瞬間。「那個瞬間她們講述的故事並不是很宏大的故事,就是在歷史洪流中世界某個角落一個女性真實的故事,但是這個瞬間確實是女性命運的轉折,甚至往後日子裡面潛移默化影響了全球女性的命運。」
雖然在新聞,歷史書,或其他的相對嚴肅的信息獲取方式中,大眾可以接觸到敏感而尖銳的女性話題,但是卻很難產生共鳴。而《聽見她說》獨有的獨白劇形式,可以讓受眾有很親近的觀感體驗,能夠看到更多有血有肉的細節。「就像聽一個朋友在講述他的痛苦,然後你能夠感受到他的掙扎,能夠聽到他決心發聲的勇氣。」丁可說。
對於英文版和國內版本的異同,丁可認為原版在大的歷史變遷背景下,八個女性演員,八個不同的種族,不同的時代,歷史縱深感更強烈。
而國內版本的《聽見她說》採取了一種很聰明的辦法讓八個故事更聚焦當代女性現下痛點,更有利於廣大觀眾普遍的共鳴。
原版基礎上的影視化是為了更觸達大眾
趙薇在金娜和丁可的推薦之下看了BBC原版《她說》後意識到,BBC的版本有著相對的高門檻。如果對於很多背景、文化不夠了解,不夠有耐心的受眾,不一定能夠堅持看到底。
所以如何進行本土化的處理,讓更多的受眾接受內容,成了趙薇決定接手此項目後的第一考量因素。趙薇認為,由於這個主題的特殊性,這並不是一個旨在曲高和寡,而是想要更多的引起社會共鳴的項目,所以獲得大眾的接受至關重要。
而這個在原版基礎上進行本土化和擴大受眾接受度的「度」的掌握,也很重要。當然不能無底線的去做改編。比如獨白劇的形式本身需要保留,「如果多來幾個演員,多換換場景,某種角度是好看一些,但是也會失去了BBC那種版本的精神。」趙薇在《聽見她說》藝術沙龍現場分享到。
保留了獨白劇的形式,但比起原版中更偏向舞臺劇的呈現,趙薇發起的《聽見她說》在製作上要花了更多精力,更偏電影質感。
趙薇認為,影視化比舞臺劇更容易讓觀眾接受,比舞臺劇可看性更高,更容易和更廣大的觀眾連接。「我們的故事內容本身雖然並不和顏悅色,但是呈現形式的接受度要去靠近她們(受眾),輸出才有出處。要不高處不勝寒,只能服務於非常少的一部分觀眾。」
騰訊視頻天馬工作室總監,《聽見她說》監製李笑也表示,以趙薇為首的主創團隊「在有堅持的情況下去做本土化和提高大眾接受度」的想法,和騰訊在綜藝上的布局高度契合。李笑認為,綜藝形式相對來說,用戶覆蓋層面更廣,用戶覆蓋層面更廣,所以平均受眾年齡層次包括它的文化層次會差距比較大。這個時候就需要用適合角色的明星和更具傳播力的呈現形式去加大潛在影響力。
而趙薇帶領的主創團隊和騰訊視頻的這一共同決策無疑是奏效的。中國版的《聽見她說》的確成功的引起了大眾層面的輿論聲響。根據云合數據熱搜神器顯示,在播出期間,由主創的明星陣容帶來的第一波關注度和流量就轉化成了對社會議題本身的討論和發酵。#你有容貌焦慮嗎#和#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在微博熱搜上引發熱議。
源自真實
不鼓吹男女對立
也不是神丹妙藥
趙薇在《聽見她說》藝術沙龍中分享到,很多觀眾看完了似乎想要尋找一個答案,「你怎麼不給我一個結果?」
而趙薇認為,什麼時候覺醒是個人時間問題。《聽見她說》的主旨並不是對症下藥,「吃完了病就好了」。更多是提出問題,讓更廣大的受眾關注問題本身。
《聽見她說》第一季共八集,每一集分別(主要)涉及了重男輕女、容貌焦慮、大齡單身、全職主婦、家庭暴力、中年危機、物化女性等主題。
上線成片的八個主題,80%都是從真人真事過渡而來,從主創團隊在前期調研中建立的有五六十個故事的故事池中篩選而來。「其實並不只有這八個主題,從女性議題出發能夠發展出來的議題是非常多的,包括性侵題材的今年還沒有弄。這八個故事是屬於最快能夠付諸於行動跟觀眾見面的。」 趙薇在《聽見她說》藝術沙龍現場透露。
《聽見她說》總製片人金娜也在沙龍現場表示,調研是必須做的功課。「我覺得我們是先於市場而且是發自本心的。這個項目兩三年前就開始著手準備了,那時候也沒有所謂女性題材爆紅,策劃團隊前期主要在做故事池的準備,跟騰訊合作非常好的一點是我們樹立一個以真實為基調的調性。」
「其實這個項目男性為我們貢獻非常多的力量,我們當中也有男導演,有男性攝影師,男性美術指導,我們工作人員當中有大量的非常優秀的男性。」《聽見她說》總製片人金娜表示。金娜認為,針對女性題材發聲,並非是針對男性的二元對立。
「特別開心的是他們沒有說這是一個女性題材,為女性發聲,就會覺得有什麼障礙,我覺得男人也很懂女人的,我們是需要那些懂女人的男人跟我們在一起。」金娜說。
-文末福利-
數小娛會從關注微信公眾號並轉發文章以及評論留言中選兩位朋友送上楊紫,齊溪的籤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