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的意義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是出於心甘情願的一種選擇

2020-12-14 浮生歸來超少年

在中國這種從傳統封建沿襲下來的重倫理綱常的婚姻制度下,很多父母催婚的表層原因是因為面子的問題對子女進行道德綁架,而他們所映射的是整個社會文化普遍的一種現象和風氣。

很多年輕人還尚不成熟,對愛情與婚姻都沒有清醒的認識,便在父母的一路安排下結婚了,一結婚問題就來了,價值觀不同,性格不和,脾氣不對,好吃懶做,自私自利……這都是父母急於要完成這項任務導致的,帶著完成任務的心態去逼迫,加速了結一個任務,也致使很多婚姻的禍根從一開始就埋下了。

當你還單身的時候,一種莫須有的缺失感就會被周圍的人強加上去:「這個人怎麼還沒結婚?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再這樣單下去,怕是也找不到了吧!」甚至還會有很多人非議說不結婚的女性就是精神不正常、會孤單。你結不結婚都沒礙著誰,你的人生永遠不在別人嘴裡,而在你自己選擇的生活裡,對於那些讓你聽著不爽的話屏蔽掉就好了。

傳統的思想讓世人認為到了適婚年齡就必須要結婚,把結婚當作人生中必須完成的一項任務,在中國,為了結婚而結婚的人著實不少。而事實上,婚姻只是被主流文化建構成了一種如同出生、求學、工作、生子、死亡一樣的人生階段,但除了生死,其它並不是每個人必須完成的人生任務。反觀大多數人的婚姻狀態,不過是與一個人一起生兒育女,然後看著對方的臉龐皺紋叢生。很多人怕成為別人眼中的怪物,跟大多數人一樣隨波逐流地活著,他們每天渾渾噩噩地過活,思想空虛,看似精神正常,其實早已懶癌晚期深入骨髓。

每個人都有自己活著的意義,如果兩個人在一起並不能增添生活興趣,不能活得更加幸福,那麼就不要因為年齡到了就把自己埋進愛情的墳墓。

如果單身讓自己舒適,那為什麼不好好地單著呢?高質量的單身,遠比低質量的婚姻更幸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兩個人不一定就過得好,一個人也不一定就過得差。結婚也好,不結婚也罷,都是自己的選擇,能滿足自我的方式就是適合的。婚姻只不過是一種形式,最重要的是自己的選擇,結婚與否、何時結婚、與誰結婚都是我們自主的一種選擇,而不是被迫推動的一種產物,沒必要強求去擁有一份可有可無的婚姻。

婚姻絕不是任務,婚姻是情感到達了一定程度的結合,而婚姻中的兩個人是生活中長期的合作夥伴。

36歲的日本教師近藤顯彥曾說過一番這樣的話:

當今社會對於一個人的幸福都要求固定的模板,必須遵循結婚、生子、組建家庭的流程,但這不應該是唯一的方式。我們應該考慮到所有形式的愛,和所有形式的幸福。

俞飛鴻曾談過自己的婚姻觀:

我不會把人家對你的眼光,自己再給它來變相地變成更大的壓力。我會去衡量,比如你為了一個概念或者為了別人的言語――為了別人覺得你正常你就去結婚,可是問題是你自己能感受到幸福麼?

結婚是個自然的選擇,不應該因為年齡的因素將婚姻變成任務,甚至是枷鎖,不應該以世俗的眼光強調固化。要考慮事情對於自己有何意義,而不是盲目地按照世俗化的標準去走。人們把結婚當成一項主任務,是對社會文明的一種集體無意識的臣服。婚姻不應該被年齡和輿論捆綁,不要因為年齡而結婚 ,因為結婚而生育。結婚生子不是終點,幸福才是,而幸福絕對不是只有婚姻可以詮釋。

結婚並不是人生的必答題,它更像試卷後的附加題,答對了加分,不回答不扣分,它只是我們人生中眾多選擇中的一個,我們可以選擇它,也可以不選擇它。單身不是待婚狀態,已婚不是人生終點。

我不是排拒婚姻,而是不願意當任務去完成,不結婚是不想將就,看看所有將就的婚姻到頭來是什麼樣的結局?質疑我們的人也許是最沒有資格的人,那些深陷圍城泥潭內的人不妨捫心自問,如果婚姻讓自己不舒適,那麼婚姻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人生不是任務,生活即是修行,然而,很多人把修行也當作了人生的任務,將自己限定在了某個標準中,甚至陷入了更大的偏執,而忘了最初的發心。修行本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它就在日常生活中,而不是苦修,讓自己煎熬。

相關焦點

  • 告訴孩子,讀書並不是為了完成父母給的「任務」,而是為了這三點
    可是,不管父母怎麼用心,在孩子眼中,學習就是為了完成父母交給自己的「任務」,只有完成了父母給的任務他們才不會嘮叨自己,他們才會給自己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這樣的學習態度真的對嗎?往往抱有這種態度的學生,時間一長他們就會對學習產生厭倦,變得討厭學習。告訴孩子,學習並不是完成「任務」在孩子的眼中,他們的生活應該是「吃、喝、完。
  • 結婚的意義
    01 每個人都會結婚,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必須結婚,都適合結婚。結婚是一種形式,也是一種責任,更像是人生的一道選擇題。選對了,加分,選錯了,扣分。有的人為了愛情而結婚,有的人為了婚姻而結婚。為了愛情結婚是心甘情願,為了婚姻結婚是無奈屈服,前者大多數會幸福走完一生,後者也許不久就會分道揚鑣。
  • 結婚的意義在於什麼
    這種「被迫」,你真的心甘情願喝下嗎?在爸媽那個年代,婚姻是一種責任,仿佛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感情也是可以婚後培養的。常常勸導你,我們也是這樣過來的,爸媽的經驗之談,為你好。可是,如今社會背景早已更新換代,你還願意把婚姻的選擇權交給別人嗎?當代普遍大家眼裡認為90後是幸福的,沒有了艱苦的生活條件,沒資格喊苦喊累。
  • 結婚沒有任何人為的意義 就是為了傳宗接代
    人為什麼要結婚,在人類社會自己創造的世界裡,已有無數的說法。也許會認為是為了愛,也許會認為是為了自己後半生的幸福,也許會認為是為了有自己的孩子。人為什麼要結婚,有的人,從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就結婚了。有的人,想了很久這個問題,才結婚的。
  • 前任對他誇讚有加,至今38歲仍單身,胡歌:結婚不是一種任務
    當胡歌試裝完成後,旁邊一個試裝演蜘蛛精的女孩問他:「你演的是李逍遙嗎?」胡歌心裡一驚:難道她覺得我像李逍遙嗎?後來大家都覺得他的造型很像遊戲裡的李逍遙,公司決定由他擔任男主角。他復出的任務是要把《射鵰英雄傳》拍完,因為劇組為了他停了一年工,所以他有責任把剩下的戲份拍完。
  • 堅持不是一種苦修,而是一種不由自主追隨的慣性,因為找到意義。
    堅持不是一種苦修,而是一種不由自主的慣性,因為找到了意義。減肥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的人能減肥成功,全憑長久的堅持抵抗美食的誘惑 ,堅持運動,這些事聽起來都是舉手之勞,但在某些人的心目中,要想實現自己的目標,這些舉手之勞也就成難於上青天之事。
  • 經典語錄:有太多選擇並非出於熱愛,而是出於無奈
    經典語錄:有太多選擇並非出於熱愛,而是出於無奈1:人就應有點脾氣,過分善良會讓你丟失自己的價值和尊嚴,過分善良也是一種傻。開心時,好好把握;煩惱時,不必在意,不管風雨有多大,前方一定有晴天。2:不是成功來得慢,而是你努力得不夠狠;萬人追不如一人寵,萬人寵不如一人懂。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掏心掏肺互訴衷腸。路過的都是緣,擦肩而過的都是客。3:我嫉妒你身邊每一個無關緊要的人,他們就那樣輕而易舉,見到我朝思暮想的你。4:我們的生活有太多無奈,我們無法改變,也無力去改變,更糟的是,我們失去了改變的想法。
  • 結婚到底有什麼意義,你們說是為了傳宗接代嗎?
    人為什麼非要結婚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①為了傳宗接代、延續香火。從古至今,人們結婚幾乎都是為了傳宗接代,繁衍生息。過去結婚是為了繼承家族煙火,守住姓氏名門。現代年輕人結婚後,可以不要孩子,為了自己自由快樂,雙雙選擇不生,不養,不去為下一代拼命努力地操勞,而是自我享受沒有孩子生活的安逸,享受大自然的風光,享受男女二人世界的歡樂。這種不要孩子的活法,讓老一輩人一直無法理解和接受。
  • 其實,兩個人結婚,不是因為喜歡,而是因為適合
    可是後來終究還是敗給了時光,心甘情願地低下頭來,選擇了那一個自己未必有多愛,卻真正愛著我們,也真正適合我們的人。02青青始終都堅信著,只要自己堅持著不放棄,就一定可以找到一個真心喜歡的人。一味地認定了,不和自己愛的人結婚就註定了苦難。而不去深思婚姻的真正意義又是什麼,不是為了證明你們的愛情,而是為了證明你們是否合適,是否能夠相互扶持著走完這一生。03愛情本身總是美好的,充滿著粉紅色泡泡,讓人忍不住去遐想。
  • 女人結婚是為了什麼?結婚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
    一個人的一生總會遇上愛,關於愛有無數的話題與故事,愛情最終的歸宿就是結婚,然而很多人還是不明白結婚是為了什麼。那女人結婚是為了什麼呢?結婚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呢?1、結婚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在一起兩個人真心相愛的話,會非常努力,為了能夠更好地在一起,一起走向結婚,開始考慮結婚之後的各種生活事宜。兩個相愛的人只有結婚,成為一家人之後,才能體現出他的對愛情的忠貞。
  • 自律真不是煎熬,而是一種享受
    很多人都說自律是一種煎熬,人生苦短,沒有必要這麼折磨自己,何必總是跟自己過不去。而形成自律的人卻說自己很是享受,且很快樂,並非他人眼中的煎熬。看似兩個矛盾對立面,其實各自沒有深入體會而已。那我自己來說,2019年立下目標就是每一天更新一篇文章,看似簡單,卻很難堅持,有幾次回來晚了,為了趕在24點前完成任務,不得不拖著疲憊的身體堅持下去。有幾次實在扛不住,閉著眼睛都在手機上寫文章,不是為了什麼,而是為了這份堅持,當按時完成任務之後,身體上的疲憊換來內心的滿足。
  • 結婚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為了什麼而結婚?
    談戀愛,結婚,選另一半,兩個人要有互補性。比如說一個人收入不錯,另一個人呢,剛好家務做得很好。後來有人就說「既然一個人掙到這麼多錢,那為什麼還要要求另一半會做家務呢?找個保姆不就好了。」聽到這樣的話,我想到戚薇主演的一部電視劇裡面說到「男人對我來說,是沒用的。因為錢我會掙,地我會掃,飯我會做,架我會打,街我會逛。
  • 結婚就要找一個你喜歡的人,生活再苦,也會有一個人心甘情願
    因為兩個人生活,其實一個人本來就會受氣,無論婚前多甜蜜,多恩愛,婚後雞毛蒜皮的事情還是會使兩個人產生摩擦,其中一個人就會受傷,這種情況下,最先妥協的就是愛對方多一些的,因為喜歡,所以心甘情願。塗磊老師多次在情感劇場強調過,感情就是一種束縛,但給人的感受是美好的,家庭需要兩個人的妥協和維護,也就要同甘同苦,共進退,有困難的時候要齊心協力,共同渡過難關。
  • 為什麼結婚?結婚的意義又是什麼?這裡告訴你答案
    總之,結婚其實是為了合法化,規範這些不好的行為,除此就是責任,一旦選擇結婚,就要為彼此,為將來的孩子,為整個大家庭負責,這是每個結婚男女,應當履行的義務。誰拒絕執行這份責任,誰的婚姻,很可能就會處於破碎的邊緣。
  • 結婚有什麼意義?3個最「消極」的回答,句句現實,無法反駁
    這個問題應該很多人想過,有的人是想明白了,選擇了結婚;有的人是也想明白了,選擇了單身。就像周國平說的那樣:「如果要安寧,你就結婚,如果要自由,你就獨身」,那麼結婚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有的人會說:為了傳宗接代;有的人會說:為了升華感情;也有的人會說:為了追求幸福。當我們說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後,內心是否有真正的體會的結婚的意義?
  • 結婚有什麼意義?有三個需求
    人為什麼結婚?結婚的目的與意義何在?對此有人可能想過,想清楚後選擇了結婚或單身,也許有很多人就沒有想過,認為就是到了某個時期必須的選擇和必經的過程,也是件相沿成習的事情,到了適婚年齡,順時隨俗,同眾人一樣,結婚成家,就如同完成某項任務、了卻一件事情一樣,並不去關心和在意結婚有何意義,那麼結婚有什麼意義?有三個需求。
  • 結婚有什麼意義,人為什麼要結婚
    人為什麼要結婚呢,這個問題應該很多人都想過吧,有的人想明白了選擇了結婚,有的人也想明白了選擇了單身,那麼結婚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結婚可以看作兩個人從戀愛開始,兩個人的感情到了某個階段之後選擇的一種升級模式,結婚有好比一種契約,這種約定一部分是在法律層面上的,一種是在感情上的。結婚又可以分為主動式結婚和被動式結婚,被動式結婚,多為到了結婚的年齡迫於周圍的壓力,比如來自長輩的催促,或是來自朋友間的,看到周圍的朋友都結婚了,自己也想著找個伴結婚算了。
  • 人生的意義不在於結婚生子,每個人都有資格選擇自己的生活
    很多人都認為人生的意義就是結婚生子,因為每個人一生都需要結婚生子,結婚是人生的頭等大事,可是人生的意義遠遠不在於此,人生的意義也不僅僅只是結婚生子,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很多事情是等著你自己去做的,而且這些事情也只有你自己能夠完成,有的人一輩子不結婚,有的人到了50歲才真正的遇到真愛,現在的人不願意將就,以前的人總是奉命成婚。
  • 男人的悲哀,有時候並不是沒房沒車,而是不知道活著的意義
    男人的悲哀,有時候並不是沒房沒車,而是不知道活著的意義,來看看河豚見過的真實經歷。朋友1:有車、有房,工廠普工,工資3千至4千(有任務,不穩定)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朋友回答得非常淡定,活著為了什麼?朋友2:創業初期,沒房有車,賺多少全看如何運作(車是為了裝門面,都懂)被問到活著的意義,答案又是另一種風格。如果這麼多年安穩的工作,現在應該也已經過上安穩的生活了,但是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想吃大龍蝦,一個皮皮蝦怎麼可能滿足?
  • 結婚的意義何在?看網友們都怎麼說
    一個網友在小G文章底下的評論,說「我想知道結婚的意義何在?」之前見過一種說法,可以說給我很大的震撼,人不是因為愛才去結婚的,而是結婚後,通過各種各樣的事情去證明彼此是相愛的。有的人願意用一生去證明,而有的人半途就放棄了。要說結婚有什麼意義?我覺得沒有,但是,它給予了我們一個機會,一個證明彼此相愛的機會,這種愛,也教育了孩子,要繼續將愛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