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湖南首家人工智慧產業園在長沙天心經開區授牌。
「希望你們發揮人工智慧產業優勢,為推動全省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作出示範!」 授牌儀式上,湖南省、長沙市相關主管部門對長沙天心經開區提出了殷切期待。
「我們將以產業鏈的思維,高起點、高效率、高水平推進園區建設,努力將園區打造成全國一流的人工智慧產業集聚示範區。」面對殷切期待,長沙天心經開區發出了莊嚴宣告。
作為湖南首家授牌的人工智慧產業園,湖南省人工智慧產業園(長沙天心)無疑承載著為全省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示範的使命。它將如何引領湖南人工智慧產業「起飛」呢?
11月15日,由天心區政府、湖南地理信息產業園等承辦第十九期錢學森論壇暨2019長沙空間信息產業國際博覽會在長沙舉行。
「騰籠換鳥」站上數字經濟發展「風口」
長沙天心經開區迅速站上數字經濟發展「風口」,從外因看,始於一場堪稱「史無前例」的 「騰籠換鳥」產業革命。
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明確要求:長株潭城市群「綠心」範圍內,禁止工業和其他可能造成環境汙染的建設項目。這意味著天心經開區 「綠心」範圍的361家工業企業必須全部退出。就此,一場工業企業退出的戰役在這裡正式打響。
「天心區迅速落實中央、省市相關決策部署,始終將綠心生態保護和綠心問題整改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舉全區之力推進了綠心地區工業企業退出工作。」天心區委書記朱東鐵介紹,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的部署,天心區迅速行動,從2017年開始,通過成立專項工作指揮部,實行「領導聯企、一企一檔、精準施策」工作機制,全區上下協同作戰,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工業退出之歌,完成了一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截至2019年底,361家工業企業全部順利、平穩、安全退出,其中包括4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20家規模以下工業企業。
工業企業退出後,天心經開區的發展之路在哪裡?「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是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在數字蝶變的時代,就要敢於在風口揚帆起航。」據天心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賀國權回憶,天心區既有「退」的魄力,更有「進」的智慧。「綠心」工業企業退出戰役打響後,在省、市相關領導的謀劃指導下,天心區很快就決定全力搶抓機遇,積極擁抱智能製造,以大數據產業為中心,在天心經開區重點發展以數字經濟、網絡經濟、智能經濟為主的高技術服務業,推動「大數據+人工智慧」深度融合,走數字經濟發展之路。
天心經開區與中馳車福互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公司舉行籤約儀式。(資料圖)
「鳳凰涅槃」天心數谷引領數字經濟「起飛」
事實上,走數字經濟發展之路,天心區早在2015年就先行先試邁出了第一步。當年8月,湖南首家地理信息產業園區——湖南地理信息產業園正式在天心經開區成立。
當年11月,湖南地理信息產業園被確定為第一批「湖南省服務業示範集聚區」。2017年,長沙市大數據(含地理信息)產業鏈辦公室在園區掛牌。2018年,湖南九次方大數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國內、省內龍頭企業先後入駐園區,園區在「WGDC 2018全球地理信息開發者大會」上被評選為「2018年度最具發展潛力園區」。
思路決定出路。全力發展大數據產業的思路一經確定,天心區推動園區轉型升級步伐明顯加快。正是在此背景下,今年4月天心數谷產業規劃通過專家評審,正式啟航。此後,北京金山雲網絡、浪潮集團等國內領先的大數據企業先後入駐園區或與園區展開合作,湖南地理信息產業園總部基地、湖南地理空間大數據產業發展公司、天心閣大數據研究院、長沙超算中心園區服務站等一大批與大數據有關的基地、平臺先後落地,一批5G應用及人工智慧應用場景由此延伸。截至目前,天心數谷已聚集大數據(地理信息)產業鏈相關企業121家, 2019年預計可實現產值21億元,到2025年,產業規模將達500億元。
「天心數谷發展來勢喜人,技術型、服務型、融合型數字產業正在這裡促進長沙數字經濟加速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天心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吳江表示,隨著天心數谷的崛起,一個萬物互聯的智慧城區有望在這裡為長沙乃至中西部的騰飛插上「數字」的翅膀。
「智創未來」崛起人工智慧產業集聚示範區
「建設人工智慧產業園,天心區有基礎、有需求、有能力!」12月2日,在湖南人工智慧產業園(長沙天心)授牌儀式上,天心區委副書記、區長黃滔表示,建設人工智慧產業園是打造天心數谷、建設創新型城區重要的一環,也是加快推進天心區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天心區對建設人工智慧產業集聚示範區信心十足。
一組數據可以佐證黃滔的信心:今年5月,長沙市人工智慧產業聯盟開始在天心經開區籌建人工智慧產業園,短短幾個月時間即實現了正式授牌,且迅速聚集了千視通、中馳車福、靈想科技、深選智能、酷哇機器人、萬碼互聯等30餘家具有核心技術優勢的優質人工智慧、移動網際網路企業,預計到2020年園區產業規模將達10億元。
「人工智慧產業是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應用前景廣闊,發展空間無限,天心區有不可複製的天時地利、不可多得的政策援引,以及堪稱國內一流的營商環境。」黃滔表示,今後,天心區將繼續加大扶持力度,吸引優質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引導和推動人工智慧產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著力構建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良好生態,助推長沙乃至湖南人工智慧產業高質量發展。
人工智慧展館內成列的智慧機器人
「新起點,新徵程!園區將以引進人工智慧產業鏈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產業為核心,通過場景驅動、市場帶動、金融聯動,打造全產業鏈發展生態。」吳江表示,產業園將著眼於世界一流,以產業鏈的思維,高起點、高效率、高水平推進園區建設,全力推進優質企業入駐,計劃到2024年集聚300家左右規模型人工智慧企業,用最短的時間將產業園打造成全國一流的人工智慧產業集聚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