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鹽城市體育系統廣大幹群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改革為動力,不斷創新體育發展方式,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開拓創新、激發活力,推動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融合發展,為體育強國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今年以來,鹽城積極爭創國家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全民健身蔚然成風,成功舉辦了疫情以來全國首場萬人級馬拉松賽事。持續改善群眾健身條件,建成蘇北首座大型生態體育主題公園。
公共體育服務水平實現新提升
「十三五」期間,鹽城市各級政府累計投入300多億元用於體育基礎設施建設,連續5年將增加體育設施建設列入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共建成各類健身步道1300公裡,總裡程居全省第六。鹽龍體育公園作為蘇北首座大型生態體育主題公園,用地面積800畝,體育休閒用地佔100%。建成社會足球場地156片,任務目標完成率居全省第二。全市符合條件的中小學體育設施全部對社會開放。實現了全市縣級體育設施「四個一」工程全覆蓋,「城市10分鐘健身圈」全覆蓋,鎮(街道)高質量籠式多功能燈光球場全覆蓋,行政村「體育健身工程」全覆蓋。
目前鹽城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3平方米,每周參加1次及以上體育鍛鍊的人數超過381.6萬,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為39%,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人數比例為93.1%。市政府連續兩年將創建國家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列入政府工作報告,創建國家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各項工作獲國家體育總局充分肯定。
鹽城堅持「全民健身全民辦」的思路,鼓勵社會力量採取捐助、贊助、合作、股份制等多種形式,參與興建和管理體育設施,創新體育健身服務平臺,形成了全市上下共建共享健康鹽城的良好氛圍。積極探索「智慧體育」,順應「網際網路+」發展趨勢,開發集場館預約、運動健身、國民體測、健身場館等為一體的「我的鹽城」APP,同時試點建設智能健身場館,實現體育場館在線查詢、預訂、支付和評價等功能的健身全過程便捷化服務,滿足群眾多樣化的健身需求。
近年來,鹽城市每年舉辦的各類群眾體育活動超1000場次。2020年,依託獨特的地理環境優勢,著力打造「跑者天堂」城市新名片,面向廣大健身群眾在市區範圍內徵集10條「城市智慧跑道」,在全市範圍內徵集20條「最美跑步線路」,依託城市智慧跑道和最美跑步線路,分別舉辦了「萬人迎國慶螢光跑」和「最美跑步線路積分賽」等活動,激發廣大市民的跑步熱情,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十三五」期間,鹽城市南海公園健身步道、小馬溝景觀綠廊健身步道等6條健身步道被省體育局命名為江蘇省最美跑步線路,其中南海公園健身步道獲得網絡人氣獎。
青少年體育工作邁上新臺階
在2019年全國第二屆青年運動會上,鹽城市47名運動員代表在田徑、籃球、桌球等8個項目中獲得金牌15枚、銀牌5枚、銅牌2枚,圓滿完成了省下達的參賽任務,省體育局專門向市委、市政府發來感謝信。承辦了全國二青會U16體校女子組比賽、全國U11-U12青少年足球邀請賽和全國青少年籃球聯賽男子U14長三角區域賽等3項全國性青少年賽事,辦賽質量得到了中足協、中籃協的充分肯定。
得益於後備人才培養新機制,鹽城持續做大青少年體育這座金字塔的塔基,優秀體育人才不斷湧現。鹽城市田徑運動員潘高琴在國際田聯世界挑戰賽系列的大阪黃金大獎賽上奪得女子接力4×400米金牌;桌球隊運動員蒯蔓入選國家隊,在2019年國際乒聯泰國青少年公開賽上,橫跨U15和U18兩個年齡段,成就女單「雙冠王」;國家女足守門員彭詩夢助力中國隊晉級女足世界盃16強,成為鹽城市新一代體育明星。
鹽城市積極備戰江蘇省第二十屆運動會,鹽城市共有田徑、遊泳、足球等26個備戰項目,擁有近千名運動員、100名教練員。目前,各縣(市、區)均與鹽城市體育局籤定了承辦市隊縣辦的協議,承辦了自行車、水上等12個項目、21個組別的運動隊,首次實現了備戰項目全覆蓋。
體育產業發展開創新局面
鹽城市加大對體育產業的培植力度,有效激發了社會資本的投入,推動體育+旅遊、文化、健康等領域的融合發展。目前全市體育產業總規模突破315億元,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1.48%。
與此同時,鹽城市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鼓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基地、園區、鄉鎮積極創建「體育服務綜合體」「體育特色小鎮」「體育產業基地」「體育旅遊目的地」等體育產業載體,悅達健身廣場獲評國家級體育產業基地項目,阜寧縣金沙湖被命名為長三角地區最佳體育旅遊目的地,大豐夢幻迷宮、市全民健身中心等3家單位被認定為江蘇省體育服務綜合體,黃海國家森林公園、大洋灣生態旅遊景區等5家單位獲評江蘇時尚體育好去處,鹽城市射陽千鶴湖公園、南海未來城AI智慧跑道等3條線路獲評江蘇省「十一」黃金周體育旅遊精品線路。
鹽城全力唱好體育「四季歌」,成功打造馬拉松、龍舟賽、黃海溼地公路自行車賽、廣場舞大賽等品牌賽事。鹽城馬拉松被中國田徑協會授予「銅牌賽事」「最美賽道特色賽事」,2020東風悅達起亞鹽城馬拉松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內舉辦的首場萬人級馬拉松賽事,來自全國各地1.5萬多名跑友齊聚鹽城,用腳步丈量鹽城生態魅力,用內心感受體育運動精彩。
深化體育改革取得新突破
唯改革者勝,唯創新者強。近年來,鹽城市在全國率先啟動體育協會治理能力改革工作,先後出臺《關於推動體育社會組織「四位一體」改革指導意見》《進一步促進市屬體育協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有力促進了市屬體育社會組織改革發展。目前,全市系統內在職幹部與協會全部脫鉤,市屬體育單項協會與行政機關全部脫鉤。通過深化改革,進一步激發社會體育組織活力,社會力量積極承辦了全市第八屆運動會,運動會各項賽事歷時4個月,參賽的教練員、裁判員、運動員達1.2萬多人,把八運會辦成了「體育的盛會,人民的節日」。鹽城市還出臺了《鹽城市購買全民健身賽活動服務的實施辦法》和《鹽城市體育俱樂部聯賽實施意見》等文件,大力支持鼓勵社會組織積極承辦鹽城市業餘俱樂部聯賽活動,有力促進社會俱樂部健康發展。
鹽城市全面推進體育指導員結構調整優化工作,組織社會指導員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指導服務,建立體育指導員志願服務全民健身長效機制,目前全市已有37316名社會體育指導員,萬人比達51.8%,居全省前列。培訓了一批體質健康測試、科學健身指導、健身志願服務於一體的體質測定與運動健身指導員隊伍,免費開展國民體質監測,積極參與「運動健身對慢性病前期患者的幹預及康復治療」課題研究,探索「體醫融合」創新途徑,編制了鹽城市居民體質健康報告藍皮書,推廣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運動健身服務,關注群眾身心健康。
為推動校園足球向縱深發展,鹽城市認真落實《江蘇足球「十三五」發展規劃》,先後出臺《鹽城市青少年校園足球振興行動計劃(2016-2020年)》等文件並積極付諸於行動。近年來,鹽城市校園足球隊接連獲得「高原杯」全國青少年足球邀請賽07和08兩個組別的冠軍、江蘇省足協青訓俱樂部聯賽08組冠軍和「省長杯」小學甲組亞軍等佳績。目前全市經常參與足球運動人數達20餘萬人,創建校園足球特色學校189所、省校園足球後備人才示範校3所,註冊校園足球運動員5250名、業餘足球俱樂部和足球隊140餘個。 李妹進